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散剂CTAB对碳纳米管悬浮液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肖奇 王平华 +2 位作者 纪伶伶 谭小科 欧阳林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2-1126,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散剂,制备了分散性能良好的碳纳米管悬浮液.通过测定等温吸附曲线和悬浮液的Zeta电位,研究了CTAB对碳纳米管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的加入使Zeta电位由-29mV变为65mV左右;等温吸附曲线表明,CTAB...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散剂,制备了分散性能良好的碳纳米管悬浮液.通过测定等温吸附曲线和悬浮液的Zeta电位,研究了CTAB对碳纳米管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的加入使Zeta电位由-29mV变为65mV左右;等温吸附曲线表明,CTAB在碳纳米管表面为"两阶段吸附",CTAB浓度为9×10^(-4)mol·L^(-1)时,在碳纳米管表面达到饱和吸附.通过悬浮碳纳米管浓度测定确定了所需最佳CTAB的用量为9×10^(-4)mol·L^(-1)左右,同时对CTAB的吸附分散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化学吸附修饰电极线性扫描伏安法直接测定苯酚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婉华 袁帅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本文提出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碳糊电极直接测定苯酚的电化学方法。在pH=8.0的0.1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苯酚在+0.63V出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其峰电流与苯酚浓度在4.0×10-7~5.0×10-5mol·L-1之间... 本文提出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碳糊电极直接测定苯酚的电化学方法。在pH=8.0的0.1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苯酚在+0.63V出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其峰电流与苯酚浓度在4.0×10-7~5.0×10-5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mol·L-1。本文对CTAB对苯酚氧化的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该电极用于工业废水中苯酚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碳糊电极 线性扫描伏安法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TAB法提取大戟属药用植物叶片总DNA试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魏胜华 孟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418-3420,共3页
由于大戟属(Euphorbia Linn)植物叶片中含大量的多糖、酚类等次生代谢物质,严重影响总DNA的提取,因此,以大戟属药用植物叶片为材料,对常用的CTAB(Hexadecyltrimethy ammonium bromide)法进行了改良,并通过琼脂凝胶电泳法对所提DNA样品... 由于大戟属(Euphorbia Linn)植物叶片中含大量的多糖、酚类等次生代谢物质,严重影响总DNA的提取,因此,以大戟属药用植物叶片为材料,对常用的CTAB(Hexadecyltrimethy ammonium bromide)法进行了改良,并通过琼脂凝胶电泳法对所提DNA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植物总DNA纯度很高,较适合提取大戟属植物的总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属 药用植物 ctab 总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回收水溶液中高浓度CTAB的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史萌 刘桂敏 +1 位作者 吴兆亮 李红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8-363,共6页
泡沫分离技术是回收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当表面活性剂浓度接近或者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富集比会迅速下降。因此研究了温度与椭球塔共同作用强化排液的泡沫分离回收水溶液中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泡沫分离技术是回收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当表面活性剂浓度接近或者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富集比会迅速下降。因此研究了温度与椭球塔共同作用强化排液的泡沫分离回收水溶液中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结果表明在温度60℃、气体流量100 mL×min^(-1)、装液量300 mL的条件下,CTAB溶液浓度为3.1 g×L^(-1)时,富集比为7.03,开发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降低了残液中CTAB浓度从而增加回收率至99.8%,消泡液和残液浓度分别为21.8 g×L^(-1)和0.031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强化排液 表面活性剂 回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吸附机理的研究
5
作者 高来宝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2-49,共8页
本文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T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水溶液在石英和甲基化石英表面的接触角、(?)电位及吸附等温线。讨论了在酸性溶液(PH=4.5)和碱性溶液(PH=8.5)情况下 CTAB 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化和非甲基化表面吸附... 本文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T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水溶液在石英和甲基化石英表面的接触角、(?)电位及吸附等温线。讨论了在酸性溶液(PH=4.5)和碱性溶液(PH=8.5)情况下 CTAB 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化和非甲基化表面吸附机理的差别;甲基化表面在水溶液中长时间浸泡其表面由憎水向亲水方向转移是在作表面性能研究时必须严重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吸附机理 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改性累托石对DNA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侯雅琨 吴平霄 朱能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2-766,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累托石进行改性.采用XRD、FTIR、Zeta电位仪等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TAB成功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插层进入累托石层间,并改变了累托石的表面电荷.通过DNA浓度、溶液pH、解吸率等变量对...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累托石进行改性.采用XRD、FTIR、Zeta电位仪等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TAB成功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插层进入累托石层间,并改变了累托石的表面电荷.通过DNA浓度、溶液pH、解吸率等变量对比研究改性前后累托石对DNA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改性后累托石对DNA的吸附量大大增加,能适应不同pH条件,吸附稳定性也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吸附 累托石 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芽短梗霉产酸性多糖的CTAB法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与普鲁兰多糖的性质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郝婧 童群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2-166,共5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制备出芽短梗霉酸性多糖,并比较了其与普鲁兰多糖的溶解性与抗氧化活性。经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制备出芽短梗霉产酸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3%的CTAB溶液与初始多糖溶液体积比1∶1,初...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制备出芽短梗霉酸性多糖,并比较了其与普鲁兰多糖的溶解性与抗氧化活性。经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制备出芽短梗霉产酸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3%的CTAB溶液与初始多糖溶液体积比1∶1,初始多糖溶液质量浓度7%,沉淀12 h。该条件下,出芽短梗霉产生的酸性多糖得率为5.01%。该方法保持了出芽短梗霉酸性多糖与普鲁兰多糖的结构完整性,为该多糖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酸性多糖与普鲁兰多糖性质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产生的中性普鲁兰多糖易溶于水,酸性多糖微溶于水;二者的抗氧化活性在0~1 mg/m L范围内无显著性差异,其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均随溶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为出芽短梗霉酸性多糖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出芽短梗霉 酸性多糖 普鲁兰多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CTAB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NP的吸附性能
8
作者 田月 董晓涵 苏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64-6075,共12页
以黄磷炉渣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负载剂,制备二氧化硅基复合吸附剂(SiO_(2)-CTAB)并研究其对废水中对硝基苯酚(PNP)的吸附性能。考察吸附过程中吸附温度、溶液pH、吸附剂投入量、PNP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以黄磷炉渣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负载剂,制备二氧化硅基复合吸附剂(SiO_(2)-CTAB)并研究其对废水中对硝基苯酚(PNP)的吸附性能。考察吸附过程中吸附温度、溶液pH、吸附剂投入量、PNP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吸附过程动力学、热力学及吸附剂再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相关物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0℃、pH=6、吸附剂投入量1.5g/L。该条件下,对PNP最大吸附容量为157.2mg/g;对50mg/L的PNP模拟废水去除率可达96.95%。该吸附剂对PNP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该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吸附材料 对硝基苯酚 黄磷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NaOH两种碱性体系下合成纳米片层分子筛 被引量:1
9
作者 邵秀丽 王政 +2 位作者 张宇 田海洲 王文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7-1515,共9页
以小分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在KOH和NaOH 2种碱性体系下水热合成纳米片层分子筛,并分析K^(+)、Na^(+)和Silicalite-1晶种溶胶对合成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KOH为碱源,在添加Silicali... 以小分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在KOH和NaOH 2种碱性体系下水热合成纳米片层分子筛,并分析K^(+)、Na^(+)和Silicalite-1晶种溶胶对合成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KOH为碱源,在添加Silicalite-1晶种溶胶的条件下,水热晶化96 h即可合成高结晶度、纳米薄片沿b轴方向有序堆积多层和随机堆积单层的混合形貌ZSM-5分子筛;以NaOH为碱源,在不添加Silicalite-1晶种溶胶的条件下,水热晶化48 h即可合成高结晶度、由纳米薄片和纳米棒紧密堆积而成的纺锤状聚集体形貌MOR分子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合成MOR和ZSM-5分子筛纳米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纳米片 碱金属离子 晶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_2纳米棒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国钢 李长生 +3 位作者 唐华 杨锋 朱秉莹 李国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68-1372,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在180℃条件下成功制备出WS2纳米棒。用XRD、SEM、TEM和HRTEM对WS2纳米棒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将WS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加到基础油中,用CETR UMT-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在180℃条件下成功制备出WS2纳米棒。用XRD、SEM、TEM和HRTEM对WS2纳米棒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将WS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加到基础油中,用CETR UMT-2摩擦磨损仪测试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WS2纳米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表现出良好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2纳米棒 水热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插层α-磷酸锆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酚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微 王红宁 +2 位作者 王建伍 钟璟 陈若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63-1771,共9页
利用甲胺消弱α-磷睃锆(α-ZrP)层间作用力,合成了不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含量插层α-ZrP的复合物CTMAB-ZrP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氮气等温吸附对CTMAB-... 利用甲胺消弱α-磷睃锆(α-ZrP)层间作用力,合成了不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含量插层α-ZrP的复合物CTMAB-ZrP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氮气等温吸附对CTMAB-ZrP进行了表征,推测了CTMAB在磷酸锆层间的排列形式.CTMAB-ZrP吸附水中苯酚的实验结果表明,CTMAB-ZrP对苯酚的吸附量不仅与CTMAB的插入量和层内空间化阻有关,还与溶液的pH值密切相关.对苯酚、2-氯苯酚、2,4-二氯苯酚、对甲基苯酚及3,5-二甲基苯酚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TMAB-ZrP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量与酚的疏水性成正相关,而与酚类化合物的酸性无关.Henry型和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方程都能很好地拟合CTMAB-ZrP对苯酚、2-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吸附过程,表明附及附主要是酚在插层复合物层间有机相中的分配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ZrP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吸附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魏珊珊 杨军明 +3 位作者 谢翔 许向阳 汪涛 黄春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经超声和离心处理,将氧化石墨转化为氧化石墨烯胶体(Graphene Oxide,GO),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GO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Modified GO,MGO),采用FT-IR、AFM、TEM、SEM、TGA等手段对材... 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经超声和离心处理,将氧化石墨转化为氧化石墨烯胶体(Graphene Oxide,GO),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GO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Modified GO,MGO),采用FT-IR、AFM、TEM、SEM、TGA等手段对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GO胶体具有很好的悬浮稳定性,其厚度小于1.16 nm,表面含丰富的含氧官能团,GO片层呈现出很多皱褶;CTAB与GO之间存在化学键键合作用,改性后GO的热稳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氧化石墨烯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有机改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团强化超滤对二氯乙烷的分离作用及浓缩液后处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谷维梁 纪树兰 +2 位作者 刘志鹏 闫景军 于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0-43,共4页
本丈利用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组件,根据胶团强化超滤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增溶剂,对模拟聚乙烯生产废水中的1,2-二氯乙烷(DCE)进行分离实验。确定了最佳表面活性剂投加量、超滤操作条件及浓缩液后处理方法,并得到较高的DCE... 本丈利用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组件,根据胶团强化超滤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增溶剂,对模拟聚乙烯生产废水中的1,2-二氯乙烷(DCE)进行分离实验。确定了最佳表面活性剂投加量、超滤操作条件及浓缩液后处理方法,并得到较高的DCE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组件 胶团强化超滤法 1 2-二氯乙烷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环己烷/水微乳液制备纳米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维平 孙洪巍 +2 位作者 苗芳 王松 胡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5-648,653,共5页
研究了影响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微乳液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制备该微乳液的较佳条件,CTAB和n-C4H9OH质量比在0.67~1.5之间,CTAB在油相中的浓度在0.36~0.6mol/L,盐的浓度在0.3~1.5mol/L,是制备纳米粉体较好选择,并制备了粒径在10nm左右... 研究了影响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微乳液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制备该微乳液的较佳条件,CTAB和n-C4H9OH质量比在0.67~1.5之间,CTAB在油相中的浓度在0.36~0.6mol/L,盐的浓度在0.3~1.5mol/L,是制备纳米粉体较好选择,并制备了粒径在10nm左右的Al(OH)3和Al2O3超细粉体,为制备纳米粉体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b 正丁醇 环己烷 硝酸铝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DNA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及其随机扩增多态DNA反应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多桂 林栖凤 李冠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CTAB法提取了耐盐植物红树DNA,所得DNA样品的紫外吸收A258/A280比值为1.89,纯度能符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反应以及DNA重组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要求.方法简便,容易掌握,较普通的酚-氯仿法... 采用CTAB法提取了耐盐植物红树DNA,所得DNA样品的紫外吸收A258/A280比值为1.89,纯度能符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反应以及DNA重组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要求.方法简便,容易掌握,较普通的酚-氯仿法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 DNA 提取 ctab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晟卯 张治军 +2 位作者 党鸿辛 刘维民 薛群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6-1138,共3页
The composite thin film of TiO 2/CTAB was prepared on quartz substrate by using super-molecular self-assembly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the thin film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UV-Vis absorptio... The composite thin film of TiO 2/CTAB was prepared on quartz substrate by using super-molecular self-assembly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the thin film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The results of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indicate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TiO 2 nanoparticles is 2 nm. The results of X-ray diffraction indicate that the thin film is composed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layers in alternately orderly arrangemen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rganic layer and inorganic layer is 4.61 nm. The thicknesses of organic layer and inorganic layer are 2.58 and 2 n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二氧化钛 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 制备 结构表征 超分子自组装 X射线衍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镁锂的有机改性及对Cr(Ⅵ)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晓强 颜炳琪 +8 位作者 王倩 王亚萍 邱俊 黄永清 李琳 张燕 胡术刚 康凌 吕宪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镁锂(Laponite),然后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其进行有机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有机硅酸镁锂(CTMABL)对Cr(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小而平均孔径增大.CTMABL样品的d(001)值...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镁锂(Laponite),然后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其进行有机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有机硅酸镁锂(CTMABL)对Cr(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小而平均孔径增大.CTMABL样品的d(001)值从改性前的1.23 nm增加到1.79 nm,表明CTMAB进入Laponite层间.随着溶液p H值的提高,CTMABL对Cr(Ⅵ)的吸附效率明显下降;p H<8.5时,CTMABL颗粒表面电势为正,能够与Cr(Ⅵ)阴离子发生静电吸引从而提高吸附效率.随着固液比增加,对Cr(Ⅵ)的去除效率迅速上升,当固液比达到4 g/L后去除效率趋于稳定.离子强度对Cr(Ⅵ)吸附过程的影响不明显.CTMABL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传质速率受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共同影响.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综合分析认为表面配合作用是主要的吸附机制,同时静电引力在吸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锂 六价铬 有机改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表面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树脂润湿和除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彦波 胡晓蒙 鲁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3,共4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改性,制备CTAB改性树脂,并用改性树脂处理含乳化油废水.采用热失重法(TG)对改性前后的树脂进行热稳定性分析,并用Washburn压差法研究了水和正己烷在改性树脂表面上的润湿压差.结...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改性,制备CTAB改性树脂,并用改性树脂处理含乳化油废水.采用热失重法(TG)对改性前后的树脂进行热稳定性分析,并用Washburn压差法研究了水和正己烷在改性树脂表面上的润湿压差.结果表明,经过CTAB改性的树脂颗粒(R-CTAB)比未改性树脂(R-H)吸水量少且失水更加迅速,疏水性增强,在200℃时,R-CTAB比R-H的失重低9.40%.润湿性试验表明,经过CTAB改性后树脂的水的润湿性降低,正己烷的润湿性提高,改性树脂的表面润湿性能得以改变,疏水性更突出.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的试验表明,改性后树脂对油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高于未改性树脂6.3%和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改性树脂 热失重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法制备CdS纳米棒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兵 张海娇 +2 位作者 王昊 博焦正 吴明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3-397,共5页
在pH=3的酸性条件下,以硫酸镉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反应前驱体,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自组装形成的管状胶束(PVAC)为模板,通过γ射线辐照法成功合成了CdS纳米棒,并通过XRD、UV-Vis、SAED、TEM和PL等技术对反应中间产物及最终产... 在pH=3的酸性条件下,以硫酸镉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反应前驱体,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自组装形成的管状胶束(PVAC)为模板,通过γ射线辐照法成功合成了CdS纳米棒,并通过XRD、UV-Vis、SAED、TEM和PL等技术对反应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该方法在Cd2+浓度为0.015mol·L^-1、辐照剂量为15~20kGy时,可获得直径在100nm以下,长度在3μm以上的CdS纳米棒;并且较低的辐照剂量和反应物浓度有利于获得较大长径比的CdS纳米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纳米棒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甲酚紫光度法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被引量:13
20
作者 秦宗会 谭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2-394,408,共4页
在pH 6.40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溴甲酚紫与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褪色波长均在588 nm处。CPB和CTAB的浓度分别在1.5×10-6mol/L^1.8×10-5mol/L和1.0×10-6mol/... 在pH 6.40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溴甲酚紫与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褪色波长均在588 nm处。CPB和CTAB的浓度分别在1.5×10-6mol/L^1.8×10-5mol/L和1.0×10-6mol/L^1.6×10-5mol/L遵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83×104L.mol-1.cm-1和3.23×104L.mol-1.cm-1,检测限分别为5.12×10-7mol/L和4.75×10-7mol/L,回收率为97.4%~104.1%。方法有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烷基溴化吡啶 分光光度法 溴甲酚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