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CF-RF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以左贡县为例
1
作者 张根 欧家婷 +1 位作者 央金卓玛 胡嘉乐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67-77,共11页
为提高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章以昌都市左贡县为例,提出一种结合随机森林模型(RF)与加权确定性系数模型(WCF)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13个关键敏感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加权确定性系数值,采... 为提高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章以昌都市左贡县为例,提出一种结合随机森林模型(RF)与加权确定性系数模型(WCF)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13个关键敏感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加权确定性系数值,采用信息量模型(Ⅰ)和确定性系数随机森林模型(CFRF)与WCF-RF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对模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了极低、低、中、高、极高5类敏感区,统计得到不同敏感区对应的地灾点密度,通过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进行模型精确度验证。WCF-RF模型极高敏感区的地灾点密度为15.65处/km^(2),高于Ⅰ模型的6.92处/km^(2)和CF-RF模型的10.87处/km^(2),说明WCF-RF模型更能揭示地质灾害点的分布特征;WCF-RF模型性能最优,Ⅰ模型、CF-RF模型、WCF-RF模型的AUC值分别为80.2%、89.1%、90.7%。结果表明,WCF-RF模型在左贡县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地质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敏感性 加权确定性系数 随机森林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V、CF、LRIV和LRCF模型的海南昌江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信 薛桂澄 +5 位作者 柳长柱 马波 杨永鹏 杨峰 王晓林 李洁玉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30,341,共13页
海南省昌江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昌江县为研究区,选取岩土体、高程变异系数、坡度、断裂、起伏度、河流、道路、降雨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 海南省昌江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昌江县为研究区,选取岩土体、高程变异系数、坡度、断裂、起伏度、河流、道路、降雨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IV)模型、确定性系数(CF)模型、信息量逻辑回归(LRIV)模型及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LRCF)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昌江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公路和河流两侧沿线,而极低易发区基本位于西部平原地区;四种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55、0.749、0.766及0.764,表明预测精度满足易发性评价要求;LRIV模型与其他三种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西南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系数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 易发性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CNN-LSTM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守华 王睿菘 +3 位作者 孙希延 刘小明 卢伟萍 林子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5,共12页
针对滑坡灾害样本选择以及深度学习模型中的长期依赖、梯度消失、退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确定性系数法(certainty factor,CF)、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模型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针对滑坡灾害样本选择以及深度学习模型中的长期依赖、梯度消失、退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确定性系数法(certainty factor,CF)、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模型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CF-CNN-LSTM深度学习模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辖区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和坡向等13种滑坡评价因子,采用CF-CNN-LSTM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并与CNN模型、LSTM模型、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整体准确率等6种方法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F-CNN-LSTM模型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53,高于其它单一模型,同时其它5项评估指标均优于单一模型,证明CF-CNN-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可用于梧州市辖区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工作,能够对该区域的滑坡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与优化RF模型耦合的泰山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咸利民 季民 +1 位作者 刘法军 李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目的]针对泰山地区地质灾害频发这一现状,研究并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泰山地区为研究区,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与粒子群算法优化RF模型耦合的方法,完成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易发... [目的]针对泰山地区地质灾害频发这一现状,研究并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泰山地区为研究区,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与粒子群算法优化RF模型耦合的方法,完成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该方法是利用确定性系数(CF)模型计算影响因子对地质灾害的敏感值,作为模型训练的属性值,引入粒子群算法对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参数寻优,提高模型对地质灾害的预测精度和准确度。选取坡度、距道路距离、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指数等11个影响因子,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和多重共线性检查进行影响因子筛选择优,绘制ROC和PR曲线对训练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CF-PSO-RF耦合模型相比单一SVR、单一RF和CF-PSO-SVR模型的极高易发区面积比例分别提高10.55%,10.04%和5.08%,AUC值分别提高14%,5.1%和1.7%,AP精度分别提高了11.7%,4.4%,1.2%。预测结果显示,泰山地区的极高、高易发区主要位于泰山景区、岱岳区北部等地形起伏和坡度较大的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为28.05%,涵盖了60.1%的地质灾害点;相反,低、极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农田等地势平坦区域,面积比例为59.26%。[结论]将确定性系数模型与优化后RF模型耦合,相比单一模型精度有进一步的提升,又优于CF-PSO-SVR模型精度,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粒子群算法 确定性系数模型(cf) 随机森林模型(RF) 支持向量机模型(SVM) 泰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VM-CF耦合模型的贵定县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峰 江攀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69-677,共9页
基于贵定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详查,结合贵定县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了地形坡度、平面曲率、地貌类型、距断层距离、工程岩组、斜坡结构、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等8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 基于贵定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详查,结合贵定县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了地形坡度、平面曲率、地貌类型、距断层距离、工程岩组、斜坡结构、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等8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Information Value Model,IVM)、确定性系数法(Certainty Factor,CF)及IVM-CF耦合模型开展贵定县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IVM-CF耦合模型的精度优于单一评价模型,AUC值为0.770;耦合模型评价结果准确性更高,耦合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低易发区面积190.70 km^(2),占比11.72%,中易发区面积435.86 km^(2),占比26.79%,高易发区面积613.80 km^(2),占比37.72%,极高易发区面积386.79 km^(2),占比23.77%,其中高和极高易发区发育滑坡145处,占比90.63%;极高及高易发分区内地形切割较为强烈,地质构造复杂,水系较发育,人类工程活动(道路切坡)较强烈。研究成果可为贵定县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信息量模型(IVM) 确定性系数(cf) 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贵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沅陵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 资锋 +3 位作者 曹运江 成湘伟 韩用顺 唐龙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构建准确的滑坡预测模型和确定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最大熵物种分布(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因其对样本量要求低、预测精度高和可避免模型过度拟合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生态学领... 构建准确的滑坡预测模型和确定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最大熵物种分布(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因其对样本量要求低、预测精度高和可避免模型过度拟合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生态学领域。以沅陵县为研究区,基于342处滑坡灾害点数据和9个环境变量,分别采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CF)模型、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和MaxEnt模型对沅陵县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预测。同时采用刀切法(Jackknife)检验环境因子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确定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确定性系数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MaxEnt模型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827、0.803、0.911,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较高,且MaxEnt模型精度最高,表现较好;河流是影响研究区滑坡灾害发生贡献程度最高的环境因子;滑坡灾害主要发育在以河流为中心向外延伸100 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沅江、深溪和兰溪附近。研究能为沅陵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MaxEnt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26
7
作者 田春山 刘希林 汪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61,170,共9页
在研究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地质年代、岩性、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个因子作为地质灾害易发条件因子。首先利用CF模型计算出7个因子各分类级别的CF值,然后将各因子的CF... 在研究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地质年代、岩性、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个因子作为地质灾害易发条件因子。首先利用CF模型计算出7个因子各分类级别的CF值,然后将各因子的CF值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地质灾害作为因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各因子的回归系数。再对各因子之间的独立性进行检验,所选7个因子都符合独立性检验条件,全部进入到逻辑回归方程中,计算出各独立单元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的概率。根据计算结果将广东省崩滑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成四类:极低易发区(16.63%),低易发区(28.65%),中易发区(32.57%),高易发区(22.15%)。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度都符合检验要求,说明采用确定性系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基于CF方法的2013年芦山地震滑坡因子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丽娜 许冲 陈剑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6-1186,共11页
本文依据研究区现有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斜坡曲率)、地质因子(岩性、距深大活动断裂距离)和地震因子(PGA、距震中距离)等相关影响因子资料并结合地震区基本情况,以GIS技术作为操作平台,采用确定性系数法,开展较为详细的芦山地... 本文依据研究区现有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斜坡曲率)、地质因子(岩性、距深大活动断裂距离)和地震因子(PGA、距震中距离)等相关影响因子资料并结合地震区基本情况,以GIS技术作为操作平台,采用确定性系数法,开展较为详细的芦山地震区地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工作。首先,以GIS技术作为操作平台将地震滑坡的8个影响因子据研究区特征进行分级,构建不同影响因子分级的栅格图层进行地震滑坡分布相关参数统计;其次,采用确定性系数法计算8个地震滑坡影响因子分级区间对应的CF值,分别提取出地震滑坡最为敏感分级区间以进行地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从而衡量不同影响因子分级区间对地震滑坡易发性敏感程度。地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斜坡曲率因子与距震中距离因子对地震滑坡易发性不敏感外,其他6个影响因子对地震滑坡易发性均很敏感,分别是影响滑坡发生的主要地形、地质和地震因子。针对斜坡曲率因子和距震中距离因子对滑坡的易发性不是很敏感是否受内部其他影响因子限制所进行的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SW向很可能限制了斜坡曲率对地震滑坡易发性的敏感程度,地层岩性对距震中距离因子限制作用更为明显,除奥陶系、志留系外的地层岩性对距震中距离因子敏感性程度都有限制。文章所得成果具有一定的方法理论意义,对于防震减灾工作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地震滑坡 因子敏感性 cf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F和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危险性区划图 被引量:55
9
作者 王卫东 陈燕平 钟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7-1132,共6页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滑坡发生确定性系数(CF)和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贵州省滑坡灾害区划图,其主要步骤为:应用历史滑坡灾点面积和滑坡致灾单因子子集面积计算CF,由此确定主要的滑坡致灾因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滑坡发生确定性系数(CF)和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贵州省滑坡灾害区划图,其主要步骤为:应用历史滑坡灾点面积和滑坡致灾单因子子集面积计算CF,由此确定主要的滑坡致灾因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和统计软件SPSS寻求最合适的模型描述灾害是否发生(因变量)与致灾因子(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研究区域内各单元的滑坡概率,划分危险性等级,绘制基于GIS的贵州省滑坡灾害区划图;最后,用历史灾害分布数据检验滑坡灾害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区划图,贵州省可分为4个区域,即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对贵州省的危险性分区合理,结合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区划图的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区划 确定性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法的震后泥石流频发区灾害主控因子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钧 欧国强 +2 位作者 杨顺 季宪军 陆桂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8-23,共6页
以汶川地震极震区都江堰深溪沟流域为研究区,在震后孕灾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主控因子为丰富的物源条件和易于灾害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并采用确定性系数CF法,定量分析了复杂地形地貌条件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程度,确... 以汶川地震极震区都江堰深溪沟流域为研究区,在震后孕灾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主控因子为丰富的物源条件和易于灾害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并采用确定性系数CF法,定量分析了复杂地形地貌条件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程度,确定了该流域最有利于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高程、坡度和坡向范围;并将研究结果和震后丰富的物源条件进行叠加分析,确定了主控因子共同作用下深溪沟流域泥石流灾害最危险的分布区域。研究结果为震后深溪沟流域泥石流灾害频发的成因分析及对震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区划、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cf 泥石流 主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水管的改型设计与CFD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武科 刘胜柱 +1 位作者 罗兴錡 王得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17,共4页
结合伊朗塔里干电站项目 ,将普通尾水管改型设计成窄高型尾水管。根据不同的来流条件 ,分别计算了三种工况 ,并通过CFD分析比较得出 :虽然窄高型尾水管比普通尾水管回能系数略小 ,即效率略小 ,但窄高型尾水管内的涡带比普通尾水管小 ,... 结合伊朗塔里干电站项目 ,将普通尾水管改型设计成窄高型尾水管。根据不同的来流条件 ,分别计算了三种工况 ,并通过CFD分析比较得出 :虽然窄高型尾水管比普通尾水管回能系数略小 ,即效率略小 ,但窄高型尾水管内的涡带比普通尾水管小 ,表明尾水管中的压力脉动小 ,其运行的稳定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尾水管 改型设计 cfD 分析 回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与SVM的小样本斜坡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永安 王玉洁 +2 位作者 朱婧聪 李昊辰 张明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2-681,共10页
地质灾害点数量是影响敏感性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某一年份发育灾害点作为样本点时数量较少引起敏感性评价模型适用性不明的问题,以山西省西北部的五寨县为研究区,基于地形地貌、地质因素、人为动力因素和自然因素4个孕灾因素建... 地质灾害点数量是影响敏感性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某一年份发育灾害点作为样本点时数量较少引起敏感性评价模型适用性不明的问题,以山西省西北部的五寨县为研究区,基于地形地貌、地质因素、人为动力因素和自然因素4个孕灾因素建立评价因子集,选择确定性系数(CF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为单模型构建组合评价模型(CF-SVM模型),利用五寨县2017年53处斜坡地质灾害点,分别采用上述3种模型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同时采用信息量(I模型)和SVM模型构建的组合模型(I-SVM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CF模型、I模型、SVM模型、CF-SVM模型和I-SVM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906、0.855、0.844、0.934和0.891,模型精度均较好。其中,CF-SVM模型分别较CF模型和SVM模型精度增益3.09%和10.66%,较I模型和I-SVM模型精度高9.24%和4.83%,是3种单模型和两种组合模型中评价精度最高和小样本情况下适用性更好的模型;2)CF-SVM模型评价研究区斜坡地质灾害低敏感区(45.09%)、中敏感区(30.98%)、高敏感区(15.43%)和极高敏感区(8.50%)的面积分别为:627.205、430.873、214.652和118.270 km^(2),所分布灾害点分别占总灾害点3.77%、13.21%、26.42%和56.60%,频率比分别为0.08、0.43、1.71和6.66;3)研究区斜坡地质灾害极高敏感区主要沿水系走向分布于西部黄土丘陵区和东南部土石山区,而低敏感区由高、中敏感区向外扩展呈全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质灾害 空间分布特征 确定性系数 支持向量机 信息量 敏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CF因子关键参数测量及曲线拟合
13
作者 马桥 刘德明 +1 位作者 刘明哲 刘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0,共6页
利用德国PTW公司的UNIDOS放射治疗水平剂量仪,TW30013型0.6cc指型电离室,MP3-XS型三维水箱对美国VARIAN公司生产的某Clinac iX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CF因子的TPR_(10)^(20)和D_(20)/D_(10)等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并利用Origin9.0统计分析软... 利用德国PTW公司的UNIDOS放射治疗水平剂量仪,TW30013型0.6cc指型电离室,MP3-XS型三维水箱对美国VARIAN公司生产的某Clinac iX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CF因子的TPR_(10)^(20)和D_(20)/D_(10)等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并利用Origin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了X射线Pu-TPR_(10)^(20)、TPR_(10)^(20)-D_(20)/D_(10)和Sw,air-TPR010、电子线Pu-Ez和Sw,air-Rp等关键参数的曲线拟合方程,所有拟合方程的残差平方和都在E-04以下,拟合度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吸收剂量 cf因子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信息增强的论文推荐方法
14
作者 郭盼盼 周刚 +2 位作者 卢记仓 李珠峰 祝涛杰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9-1887,共9页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CF)存在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的问题以及在矩阵分解方法生成结果矩阵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变换产生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信息增强的低秩稀疏矩阵分解(LSMF)论文推荐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文档级表示学习和引文感知转换...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CF)存在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的问题以及在矩阵分解方法生成结果矩阵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变换产生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信息增强的低秩稀疏矩阵分解(LSMF)论文推荐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文档级表示学习和引文感知转换器SPECTER(Scientific Paper Embeddings using Citation-informed TransformERs)学习论文的表示,计算并构造文章之间的相似度矩阵,将相似度矩阵与引文矩阵相加得到一个混合信息矩阵;其次,通过矩阵乘法将内容相似信息与引用信息融入到论文-作者矩阵中;最后,利用LSMF模型分解论文-作者矩阵以得到推荐列表。在ACL文集网络(AAN)和DBLP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推荐性能,且所提方法引入内容信息与引用信息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矩阵分解模型。对于非负矩阵分解(NMF)、奇异值分解(SVD)、低秩稀疏矩阵补全(LSMC)和去分解(GoDec),利用混合信息后的模型比未利用混合信息的原模型在2个数据集上的前30个推荐结果的召回率(R@30)分别提升了18.72、7.43、11.53、14.62和20.58、2.11、7.91、5.0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推荐 协同过滤 数据稀疏 冷启动 低秩稀疏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九寨沟景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73
15
作者 罗路广 裴向军 +2 位作者 黄润秋 裴钻 朱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6-535,共10页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诱发了数以千计的崩滑体,产生的大量松散固体碎屑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启动转化为新的滑坡或泥石流形成次生灾害,因此对九寨沟景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尤为必要。基于震前、震后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比分析结合现场调...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诱发了数以千计的崩滑体,产生的大量松散固体碎屑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启动转化为新的滑坡或泥石流形成次生灾害,因此对九寨沟景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尤为必要。基于震前、震后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比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共获取1047处滑坡,总面积为3.88 km2。在分析滑坡发育分布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构造因子、地形因子、地质因子及其他因子等9个指标,采用确定性系数(CF)模型、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以及两种模型耦合分析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坡度、坡向、高程和地层岩性是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区被划分为低易发区(60.72%)、中度易发区(24.18%)、高易发区(9.89%)和极高易发区(5.21%),高-极高易发区基本沿沟谷分布,面积为99 km2,其中熊猫海、老虎海周边均为滑坡极高易发区;采用耦合模型比单一模型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其结果可作为景区滑坡防治和分段分时开放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评价指标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易发性评价 九寨沟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永嘉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璐瑶 高惠瑛 李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29,共9页
在研究永嘉县滑坡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8个评价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 在研究永嘉县滑坡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8个评价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距断层距离、坡度、高程、坡向和NVDI是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区被划分为极高易发区(13.24%)、高易发区(14.79%)、中易发区(16.98%)、低易发区(22.59%)和极低易发区(32.41%)。耦合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度均符合检验要求,可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确定性系数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Logistic模型的雅砻江新龙段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付树林 梁丽萍 刘延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410,共7页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易发性评价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划分,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雅砻江中上游新龙段为研究区,初选坡度、坡向、起伏度、坡形、工程岩组、降雨、与水系距离、与道路距离和与断层距...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易发性评价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划分,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雅砻江中上游新龙段为研究区,初选坡度、坡向、起伏度、坡形、工程岩组、降雨、与水系距离、与道路距离和与断层距离为评价因子。以2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依据,运用确定系数法计算各评价因子分级的确定性系数(CF),将CF值带入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剔除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评价因子,建立了CF-Logistic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平台,对研究区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将单一的CF模型作对比,运用ROC曲线检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极高易发区最主要分布在贯通南北的G227线两侧,该处同时也是雅砻江主干两岸,面积为245.53 km 2,占比2.69%;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断层周围,面积573.48 km 2,占比6.28%;中、低、极低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518.54,4245.11,2553.05 km 2。模型精度结果显示:CF-Logistic模型(0.889)优于单一的CF模型(0.878),可以更加精确地划分研究区易发性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 确定系数法 逻辑回归法 雅砻江 新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MnOx/CF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玉玲 宋敏 孟凡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1-268,共8页
为提高Ce基催化剂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采用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CeO2-MnOx/CF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甲苯为探针分子,考察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甲苯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分析仪(XRD... 为提高Ce基催化剂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采用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CeO2-MnOx/CF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甲苯为探针分子,考察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甲苯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分析仪(XRD)、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BET)等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eO2-MnOx/CF催化剂比表面积高,孔容大,活性组分在载体上高度分散,双组分间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在铈锰物质的量比为2:3、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4%(质量分数)、空速为22.5 L/(g·h)、甲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 g/L条件下,CeO2-MnOx/CF催化剂的甲苯催化氧化活性最高,228℃下2Ce3Mn/CF催化剂对1 g/L甲苯的催化降解率可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挥发性有机物 催化氧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红层地区滑坡地质灾害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磊磊 肖浩 +1 位作者 王璨 姚腾飞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4,共6页
为了探究滑坡成因机制、揭示滑坡发育规律,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等10个因子为致灾因子,基于确定性因数模型开展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探究湖南省红层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 为了探究滑坡成因机制、揭示滑坡发育规律,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等10个因子为致灾因子,基于确定性因数模型开展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探究湖南省红层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滑坡与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地形起伏度等因子呈现较大的相关性,各因子间的敏感性大小为: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地形起伏度>归一化植被指数>距道路距离>坡度>地层岩性>距河流距离>多年平均降雨>距断层距离;相应因子高敏感区间分别为: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高程[101 m,1394 m)、地形起伏度[47 m,74 m)、归一化植被指数[0.30,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 红层地区 致灾因子 敏感性分析 确定性因数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方法耦合地理探测器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吕梁山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星星 马鹏斐 +2 位作者 吕义清 赵金亮 何海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5,共13页
[目的]以山西省吕梁市吕梁山区的离石、石楼、柳林三区(县)为例研究高精度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为该地区区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以区域内525个历史灾害点及500个非灾害点为样本,选取19个地灾影响因素,应... [目的]以山西省吕梁市吕梁山区的离石、石楼、柳林三区(县)为例研究高精度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为该地区区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以区域内525个历史灾害点及500个非灾害点为样本,选取19个地灾影响因素,应用地理探测器(geographic detectors,GD)判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JupyterNotebook平台展开相关性检验并筛选指标因子,以信息量模型(information method,IM)为基础,利用灾害点计算其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同时结合非灾害点提供信息量得到指标因子改进信息量模型(improved information method,IIM),并借助地理探测器空间分异性q值计算权重。利用综合确定性系数法(certainty factor,CF)分别建立GD-IIM,GD-IM,GD-CF,IM,CF,IIM共6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断点分类法将研究区易发性依次划分为5,4,3个等级,以种子细胞面积指数(seed cell area index,SCAI)验证其分区结果准确性,采用ROC曲线对比模型结果精确度。[结果]经SCAI检验将各模型分为极低、低、高、极高4个等级,满足合理性要求,GD-IIM模型的灾易发性评价成功率、预测率分别为90.5%,85.5%,精度较高。[结论]双变量统计方法耦合地理探测器在构建研究区的易发性评价预测模型中表现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考虑非灾害点信息量进行模型构建比IM单一考虑灾害点信息量模型精度有所提升,适宜研究区的模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模型 确定性系数法 地理探测器 SCAI ROC曲线 易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