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选模型和灰狼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峰 孙永华 +2 位作者 李国琳 李西兵 连灿鑫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产品的体积收缩率显著减小,由初始的5.837%下降至4.01%,下降了31.3%,证明了结合计算机模拟、更优的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在注塑工艺优化中具有有效性及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筛选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为(70+148+2×435+148+70)m三塔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固定支座、边塔设置纵向活动支座的支座体系,在中、边塔处均设置纵向液压阻尼器,辅助墩、边墩处设置E型钢阻尼器,并设置2对中塔加强索以提高桥梁刚度。主...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为(70+148+2×435+148+70)m三塔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固定支座、边塔设置纵向活动支座的支座体系,在中、边塔处均设置纵向液压阻尼器,辅助墩、边墩处设置E型钢阻尼器,并设置2对中塔加强索以提高桥梁刚度。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结构采用槽形截面,桥面板采用混凝土板,负弯矩较大的主梁区段采用顶、底板双组合截面以改善主梁应力状态。辅助墩两侧共58 m范围内钢结构与混凝土桥面板采用缓粘结剪力钉连接,桥面板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筋混凝土(RC)组合结构,以提高桥面板抗裂性能。采用H形桥塔,由上、中、下塔柱和上、下横梁组成,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跨径比值为1/3.69,桥塔及桥墩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斜拉索采用双索面扇形布置,全桥设置102对平行钢丝拉索以及2对中塔加强索。该桥结构验算结果表明:桥梁具有合理的刚度、良好的轨道平顺性、气动稳定性及抗风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三塔斜拉桥 钢-混凝土组合梁 中塔加强索 缓粘结剪力钉 UHPC+RC组合桥面板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优选及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邵梦迪 张舒彦 +4 位作者 郑淇 常春辉 李家豪 张运克 贾永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以3批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为检测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含量;色谱柱为HP-5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60℃,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300℃,分流比10:1,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基质:基质=0.99、药物:基质=0.55、滴距=6.00,综合评分为0.8452;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与相邻成分色谱峰均达到基线分离;3种成分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327~1.962、0.140~0.840、0.7105~4.263μg(均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2.30%(RSD=1.65%,n=6)、101.28%(RSD=0.81%,n=6)、98.99%(RSD=0.65%,n=6);3种成分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2017、0.0847、1.3829 mg·g^(-1)。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建立的气相色谱法能同时测定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中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可用于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成型工艺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权法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高乌头根酒蒸工艺研究
4
作者 马佳荣 王玉辉 +2 位作者 李莉 赵敏 李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乌头根炮制工艺的影响,开展了单因素考察试验。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的权重,以三者的综合评分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确定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高乌头根重量15%的加酒量、闷润时间2 h、蒸制时间5 h、蒸制温度127℃、蒸制压力0.15 MPa。本研究拓宽了高乌头根炮制方法且所建立的炮制工艺评价体系准确、可信,为高乌头根炮制相关研究及临床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熵权法 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 酒蒸高乌头根 总生物碱 高乌甲素 冉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有限结荚习性鲜食大豆衢鲜8号高产栽培因子优化
5
作者 邵晓伟 雷俊 +4 位作者 许竹溦 姜欢 石子建 汪寿根 赵琳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为优化亚有限结荚习性鲜食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22—2023年以衢鲜8号为材料,研究栽培因子播期(X_(1))、密度(X_(2))、烯效唑喷施时期(X_(3))及喷施浓度(X_(4))对鲜食大豆产量的影响,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播期、密度、... 为优化亚有限结荚习性鲜食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22—2023年以衢鲜8号为材料,研究栽培因子播期(X_(1))、密度(X_(2))、烯效唑喷施时期(X_(3))及喷施浓度(X_(4))对鲜食大豆产量的影响,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播期、密度、烯效唑喷施时期和喷施浓度为变量,研究各栽培因子对衢鲜8号产量的影响,建立鲜食大豆产量和试验因子的回归数学模型,采用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和交互项分析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寻优,优化各栽培因子。结果表明:建立了鲜食大豆产量优化数学回归模型,Y_(1)=11 283.34-2 148.20X_(1)-169.16X_(2)+187.85X_(3)-172.63X_(4)-1 480.14X_(1)^(2)-546.93X_(2)^(2)-487.02X_(3)^(2)-495.44X_(4)^(2)-190.75X_(1)X_(3)和Y_(2)=10 834.23-1 231.55X_(1)+184.20X_(2)+221.27X_(3)-195.49X_(4)-1 091.78X_(1)^(2)-277.39X_(2)^(2)-285.70X_(3)^(2)-515.57X_(4)^(2)+268.54X_(1)X_(3)。各因素对衢鲜8号产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播期、喷施时期、喷施浓度、密度。其中播期、密度、烯效唑喷施时期和喷施浓度与鲜食大豆产量的关系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说明播期、喷施时期过早或过晚,密度、喷施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对鲜食大豆产量造成影响。播期与喷施时期交互作用对鲜食大豆产量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鲜食大豆产量大于10 500 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播期7月26—30日,密度16万株·hm^(-2),烯效唑喷施时期4~5叶期,喷施浓度55.69~75.03 mg·kg^(-1)时,研究结果可为亚有限结荚习性鲜食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栽培因子 亚有限结荚习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6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权重法 中心组合-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法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盐卤鸡制作工艺的优化
7
作者 李哲峰 王文娟 +1 位作者 梁洪玮 杨铭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79,共6页
五指毛桃盐卤鸡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能起到健脾补肺的作用。为提高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品质,先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卤水制作工艺参数,然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卤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1250 g鸡肉为基准,... 五指毛桃盐卤鸡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能起到健脾补肺的作用。为提高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品质,先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卤水制作工艺参数,然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卤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1250 g鸡肉为基准,将五指毛桃和香辛料以17倍水浸提,在微沸条件下熬煮90 min,过滤后添加5%食用盐溶解,制得卤水,然后将鸡肉浸入卤水中,在微沸条件下卤制30 min,关火后继续浸卤40 min,此条件下所制作的五指毛桃盐卤鸡的口感、滋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盐卤鸡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卤水制作工艺 Box-Behnken试验 盐卤鸡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制备及释药机制考察
8
作者 聂琴 吴静澜 +3 位作者 罗坤顺 徐剑 张永萍 傅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依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的最佳制备工艺。首先制备β-环糊精阿司匹林包合物,再以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4000为致孔剂制备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 依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的最佳制备工艺。首先制备β-环糊精阿司匹林包合物,再以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4000为致孔剂制备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该工艺制备的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与市售阿司匹林肠溶片在人工胃液中0~2 h内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5%和1.6%;将释放介质调至pH 6.8后,两种剂型在10 h时的累积释药量无显著差异。此外,该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在12 h内呈现零级释放且释放较完全(累积释放率>90%),提示有可能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微孔渗透泵片 星点设计 释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角厉蝽捕食芋田斜纹夜蛾影响因子研究
9
作者 彭之琦 黄恒广 +1 位作者 陆永跃 冼继东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89,共8页
为了探明外界因子对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捕食效率的影响,提高田间应用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种群的防控效果,本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3个试验因子(斜纹夜蛾幼虫密度、叉角厉蝽若虫释放量... 为了探明外界因子对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捕食效率的影响,提高田间应用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种群的防控效果,本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3个试验因子(斜纹夜蛾幼虫密度、叉角厉蝽若虫释放量、芋头植株数量)对叉角厉蝽捕食效率的影响,基于不同处理下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的捕食率统计,建立捕食效率(Y)与斜纹夜蛾幼虫密度(X_(1))、叉角厉蝽释放量(X_(2))和芋头植株数量(X_(3))3个试验因子的关系的回归模型:Y=71.8751593-4.74158206X_(1)+12.83546961X_(2)+1.249219611X_(3)+0.1022956216X_(1)^(2)-0.518515769X_(2)^(2)-1.076015769X_(3)^(2)-0.1667500000X_(1)X_(2)-0.0832500000X_(1)X_(3)+0.416250000X_(2)X_(3)。经单因子效应分析,3个试验因子对叉角厉蝽捕食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斜纹夜蛾幼虫密度(X_(1))、叉角厉蝽释放量(X_(2))、芋头植株数量(X_(3))。经对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取最高指标时各个因素拟合分析以及对3个试验因子单效应、互作效应作图,得出使叉角厉蝽捕食率达到最大值的3个试验因子配比为7∶5∶1,即当斜纹夜蛾幼虫数量为7头、叉角厉蝽为5头以及芋头植株为1株时,叉角厉蝽若虫捕食率达到最大,为9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角厉蝽 斜纹夜蛾 捕食效率 生物防治 芋头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薄荷超微粉碎工艺优化
10
作者 陈雪婷 张建军 何承砚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1-166,239,共7页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粉碎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荷的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为饮片含水量6.0%、粉碎时间18 min、投药量70 g。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薄荷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快捷,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熵权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超微粉碎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CD优化C/N和pH对污泥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超君 潘建刚 +3 位作者 张艾艾 蒋海明 季祥 蔡禄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422-1424,1462,共4页
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pH和C/N对污泥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并利用回归方程对其产气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pH 6.50~8.00时,C/N 20~30之间变化时,产气量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当pH 7.25和C/N 25时,污泥单位产气量最高;以pH为因素... 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pH和C/N对污泥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并利用回归方程对其产气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pH 6.50~8.00时,C/N 20~30之间变化时,产气量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当pH 7.25和C/N 25时,污泥单位产气量最高;以pH为因素A,C/N为因素B,单位产气量为响应值R1,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模型得到二次系数方程,根据方程预测,当pH 7.09和C/N 25时,其理论最高产气量可达345 m L/g,而实际验证试验的产气量结果为(348±6)m L/g,与预测值相差仅0.8%,可见该方法确定的最佳条件合理,可以很好地用于污泥厌氧发酵条件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 厌氧发酵 PH C/N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mping Robust Desig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2
12
作者 Z.Q. Lin Jian Ai Weigang Zhang Shuhui Li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61-165,共5页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obust design to stamping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quality index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an be attained by using method of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Stamp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obust design to stamping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quality index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an be attained by using method of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Stamping computer simulation takes the place of real stamping experiments to fulfill the speci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al stamping experiments prove the correctnes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amping robust design metho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UST design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OMPUTER simulation integrated quality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D的立式五轴机床滑枕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松明 廖映华 +2 位作者 李磊 廖鑫宇 李坤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滑枕对立式五轴机床的加工精度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滑枕静动态特性,结合滑枕筋板布置,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compositedesign,CCD)的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在原滑枕结构基础上,设计出5种不同筋板布置结构,在SolidWorks中建... 滑枕对立式五轴机床的加工精度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滑枕静动态特性,结合滑枕筋板布置,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compositedesign,CCD)的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在原滑枕结构基础上,设计出5种不同筋板布置结构,在SolidWorks中建立参数化模型,以总变形量、1阶固有频率和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在Workbench中进行静力学与模态分析,对有限元仿真数据综合分析选出井型结构作为优选方案,利用灵敏度分析得出敏感尺寸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在Design-Expert中得出试验点的响应值,搭建响应面模型,并对井型滑枕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滑枕在总质量增加3.32%的情况下,其最大总变形减小23.25%,一阶固有频率提高1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 滑枕 灵敏度 响应面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试验设计的风洞天平校准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春风 王瑞庭 +2 位作者 王雪枫 何啸天 张婷婷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8,共8页
风洞天平的校准精度直接决定了风洞试验的气动载荷测量精度,为了提升天平校准的质量和效率,以BCS-100天平校准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现代试验设计方法(modern design of experiments,MDOE)开展了风洞天平校准研究。针对单因子变量法(one f... 风洞天平的校准精度直接决定了风洞试验的气动载荷测量精度,为了提升天平校准的质量和效率,以BCS-100天平校准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现代试验设计方法(modern design of experiments,MDOE)开展了风洞天平校准研究。针对单因子变量法(one factor at a time,OFAT)天平校准中存在系统误差与响应量耦合的问题,采用MDOE的随机、重复和分块策略控制校准的系统误差,并选定响应面理论的中心复合设计方法生成校准矩阵。校准矩阵共计86个样本点,包括64个分级因子点、12个轴向因子点和10个中心因子点,其中所有样本点的加载顺序做随机化处理,并作为一个样本块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加载,中心因子点则用于满足重复原则。最后开展了OFAT和MDOE的对比校准,拟合载荷的残差正态概率分布显示MDOE校准中横侧向分量的样本点独立性更强,样本点残差最高可降低84%;检验载荷显示MDOE和OFAT两种方法中天平所有分量的综合加载重复性持平,MDOE校准中横侧向分量的综合加载误差最高可降低54%。研究表明MDOE能够有效降低校准的系统误差,提升横侧向小量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天平 校准 现代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综合加载重复性 综合加载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砂煅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
15
作者 杨辛欣 洪禹昕 +5 位作者 张睿 赵晶丽 刘佳 王楚盈 许天阳 于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0,共7页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比较硼砂煅制前后质量差异。结果 最佳条件为铺设厚度2 cm,煅制温度365℃,煅制时间100 min。煅制后,硼砂微观形态、成分组成、晶型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全部结晶水而转变为非晶体状态。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大批量生产煅硼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砂 煅制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扫描电镜(SEM) 热重分析(TG) 拉曼光谱 X射线衍射(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产乳灵颗粒成型工艺优化及其吸湿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卫青 梁伟 +1 位作者 郭洪位 晏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7-2541,共5页
目的优化复方产乳灵颗粒成型工艺,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以辅料(淀粉与糊精)与浸膏粉比例、辅料比例、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颗粒合格收率、溶化时间、吸湿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 目的优化复方产乳灵颗粒成型工艺,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以辅料(淀粉与糊精)与浸膏粉比例、辅料比例、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颗粒合格收率、溶化时间、吸湿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再建立吸湿率动力学模型,测定临界相对湿度。结果最佳条件为辅料与浸膏粉比例0.8∶1,辅料比例0.8∶1,润湿剂体积分数72.0%,OD值为0.62。吸湿动力学模型满足指数模型,临界相对湿度为63.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为复方产乳灵颗粒的生产和储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产乳灵颗粒 成型工艺 吸湿性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与黄酒共制女贞子炮制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云秀 东宝花 +4 位作者 敖明月 胡麟 胡昌江 陈志敏 余凌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优化黑豆与黄酒共制女贞子炮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蒸制时间、蒸制次数、烘制温度为影响因素,外观性状,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醇溶性浸出物含量,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 目的优化黑豆与黄酒共制女贞子炮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蒸制时间、蒸制次数、烘制温度为影响因素,外观性状,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醇溶性浸出物含量,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炮制工艺。结果最优工艺为蒸制时间70 min,蒸制次数7次,烘制温度90℃,OD值为0.841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稳定可行,可用于黑豆黄酒共制女贞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黑豆 黄酒 炮制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棉无纺布低温近中性练漂体系构建及其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润 肖鑫 +2 位作者 姜会钰 徐操林 李青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纯棉无纺布练漂在高温强碱中进行,能耗高、排污大、纤维损伤严重。针对该问题,试验构建了三种低温近中性练漂体系,通过对比三者练漂无纺布的颜色特征值、亲水性能和机械性能,选出最优体系;采用XRD、FT-IR、SEM分析体系对棉纤维微观结构... 纯棉无纺布练漂在高温强碱中进行,能耗高、排污大、纤维损伤严重。针对该问题,试验构建了三种低温近中性练漂体系,通过对比三者练漂无纺布的颜色特征值、亲水性能和机械性能,选出最优体系;采用XRD、FT-IR、SEM分析体系对棉纤维微观结构与形貌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CD)优化该体系漂白工艺,并寻求影响织物白度(WI)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四乙酰乙二胺/过氧化氢(TAED/H2O2)体系练漂织物WI最高,亲水性优良,强力损伤最小(<20%);练漂体系对棉纤维晶型结构与官能团无影响,能有效去除纤维表面杂质,保护纤维不受损伤。CCD结果显示,温度对WI影响最显著,其次是H2O2浓度与NaHCO3浓度;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理论最优WI为90.38,比原布WI高3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练漂 纯棉无纺布 过氧化氢活化剂 中心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传统炒青工艺条件优化及其香气成分HS-SPME-GC-MS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文连 邓建 +4 位作者 翦林 郑颖琪 李运通 姚茂君 余佶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1期109-114,共6页
为优化藤茶传统炒青工艺条件,提高藤茶感官品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藤茶传统炒青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HS-SPME-GC-MS法分析藤茶样品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炒青优化工艺条件为炒青... 为优化藤茶传统炒青工艺条件,提高藤茶感官品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藤茶传统炒青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HS-SPME-GC-MS法分析藤茶样品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炒青优化工艺条件为炒青时间20 min,炒青温度210℃,揉捻时间31 min;优化工艺条件下所得藤茶样品共检测出七大类共33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烯烃类物质10种、烷烃类6种、醇类4种、酮类1种、酯类3种、醛类2种、其他类7种(烷烃杂环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比分别为22.4%,35.2%,4.3%,0.3%,16.0%,2.3%,19.5%。在检出的组分中β-紫罗兰酮、壬醛、反式-2-己烯醛、1-辛烯-3-醇属于藤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这些成分构成了藤茶的花香和果香风味。藤茶传统炒青优化工艺条件可行,所得藤茶品质优良,可为藤茶深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传统炒青工艺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兰兰 施文婷 +4 位作者 陈伟媚 杨赞 黄醒鹏 田清清 张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0,共9页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进液速度和药液相对密度进行考察,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CPPs),再运用中心点复合设计(Center Point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对筛出的CPPs进行优化,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并加以验证。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显示,药液相对密度和进液速度为该研究的关键工艺参数。CCD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模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拟项不显著(P>0.05),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构建的CPPs优化设计空间为药液相对密度1.05-1.08,进液速度30%-40%。结论基于QbD理念建立的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可提高其工艺的稳定性,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板蓝根配方颗粒 喷雾干燥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中心点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