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阻菌、单向导湿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李清怡 周源 +3 位作者 孙近 赵瑞方 王康建 谭淋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满足防止液体药物制剂被微生物污染的需求,本研究以环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EPDMDAC)作为抗菌成分,醋酸纤维素(CA)作为主体成分,采用相转换法制备醋酸纤维素药液过滤膜,并通过醚化作用将EPDMDAC接枝到CA膜表面,得到季铵盐抗菌... 为满足防止液体药物制剂被微生物污染的需求,本研究以环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EPDMDAC)作为抗菌成分,醋酸纤维素(CA)作为主体成分,采用相转换法制备醋酸纤维素药液过滤膜,并通过醚化作用将EPDMDAC接枝到CA膜表面,得到季铵盐抗菌醋酸纤维素膜(Q-CA)。并通过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水蒸气透过率等手段对Q-CA膜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CA膜表面开孔分散均匀,孔具有非对称结构。Q-CA膜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率和阻菌率均>99.9%。且Q-CA膜还具有良好的单向导湿性能,10μL液滴通过Q-CA膜仅需20.02 s。因此,Q-CA膜具有良好的抗菌、阻菌功能,不仅能防止膜本身以及药液被微生物污染,还可以阻止药液反向渗透进入制剂容器中,在液体药物制剂过滤与纯化领域具有很大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导湿 抗菌 阻菌 醋酸纤维素流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刘金如 曹子豪 +2 位作者 闫秀燕 徐红 毛志平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白色辐射制冷材料缺乏美学特性、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基于溶剂蒸发相分离技术,引入光致发光材料,制备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并测试其太阳光反射率、中红外发射率以及户外降温性能。结果表明:黄色和粉色的辐射制冷薄膜... 为了解决传统白色辐射制冷材料缺乏美学特性、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基于溶剂蒸发相分离技术,引入光致发光材料,制备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并测试其太阳光反射率、中红外发射率以及户外降温性能。结果表明:黄色和粉色的辐射制冷薄膜太阳光反射率分别为80%和84%,中红外大气窗口发射率均达到98%以上;与环境温度相比,黄色和粉色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分别降低3.0℃和3.7℃;彩色光致发光辐射制冷多孔薄膜不但具有优异的辐射制冷效果同时兼具彩色美观实用性,可以扩展未来辐射制冷材料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辐射制冷 光致发光 醋酸纤维素 多孔膜 米氏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木质素粒子增强纤维素透明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傅成龙 林亚玲 +1 位作者 刘一山 黄六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研究以硫酸盐制浆黑液为原料,通过钙离子螯合的方式提取粗制木质素,利用乙醇-水反溶剂法溶解再生以获得高纯度的木质素粒子。呈现细小均匀的颗粒形态并稳定悬浮在水中的再生木质素粒子能够与纤维素形成强氢键结合,并形成致密均匀的复... 本研究以硫酸盐制浆黑液为原料,通过钙离子螯合的方式提取粗制木质素,利用乙醇-水反溶剂法溶解再生以获得高纯度的木质素粒子。呈现细小均匀的颗粒形态并稳定悬浮在水中的再生木质素粒子能够与纤维素形成强氢键结合,并形成致密均匀的复合透明薄膜。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木质素添加量10%)的抗拉强度达105.77 MPa,相比于纯纤维素膜提高了27.6%;伸长率增幅67.6%。在光学方面,木质素-纤维素膜(木质素添加量5%)的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再生木质素粒子 乙酸钙 木质素-纤维素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海水中可降解的新型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4
作者 张俊涛 谢雨欣 +2 位作者 赵明伟 赵玉荣 廖光福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以醋酸纤维素(CA)和聚乳酸(PLA)为原料,采用流涎制膜法制备得到不同质量比的CA/PLA纳米纤维薄膜,并测试其在模拟海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CA与PLA质量比对CA/PLA纳米... 以醋酸纤维素(CA)和聚乳酸(PLA)为原料,采用流涎制膜法制备得到不同质量比的CA/PLA纳米纤维薄膜,并测试其在模拟海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CA与PLA质量比对CA/PLA纳米纤维薄膜的理化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15天模拟海水降解实验,研究了CA/PLA纳米纤维薄膜在模拟海水中的降解性。结果表明,15天后CA/PLA纳米纤维薄膜的降解率优于单一CA薄膜,其中,CA与PLA质量比8∶2的CA/PLA纳米纤维薄膜降解率高达86.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聚乳酸 纳米纤维膜 海水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菌株的高通量筛选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颖 田沛霖 +5 位作者 陈佳 高红亮 鲁伟 鲁心安 常忠义 金明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7-172,共6页
【目的】用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2种方法高通量筛选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茂原轮枝链霉菌菌株。【方法】利用紫外诱变获得茂原轮枝链霉菌突变体库后,分别利用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2种方法高通量初筛产MTG菌株,然后依次用试管和摇瓶... 【目的】用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2种方法高通量筛选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茂原轮枝链霉菌菌株。【方法】利用紫外诱变获得茂原轮枝链霉菌突变体库后,分别利用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2种方法高通量初筛产MTG菌株,然后依次用试管和摇瓶发酵法复筛,并对96孔板高通量筛选方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利用醋酸纤维素膜显色法从3 000株紫外诱变的菌株中筛选出1株高产MTG茂原轮枝链霉菌,其MTG活性为4.9U/mL,较出发株(MTG活性2.7U/mL)提高了80%。优化的96孔板高通量筛选方法为:直径为3mm左右的单菌落接种至150μL发酵培养基中,30℃200r/min培养72h;利用该法从3 415株紫外诱变的菌株中筛选获得了2株MTG高产株,其MTG活性为5.4U/mL,较出发株(MTG活性为3.0U/mL)提高了80%。【结论】利用基于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的2种高通量筛选方法分别筛选到1株和2株高产MTG的茂原轮枝链霉菌;相较传统的选育方法,这2种高通量筛选方法都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筛选效率,缩短了选育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原轮枝链霉菌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 高通量筛选 醋酸纤维素膜 96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纤维素游离膜的吸湿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郎轶咏 李三鸣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5,共3页
研究了以乙酸纤维素为原料,丙酮为溶煤,用平面铸膜法制备的乙酸纤维素游离膜的吸湿性的特点.结果表明,游离膜的吸湿量和表观膜厚没有关系,仅与致密层厚度相关;增塑剂可增加膜的吸湿性,不同增塑剂对改善膜的吸湿性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 乙酸纤维素 游离膜 吸湿性 膜材料 透湿量 水蒸气 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A/聚己内酯-环氧丙烷共混膜的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玉芹 林瑛 +2 位作者 张光华 黄勇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7-79,共3页
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醋酸酯 (HECA)与己内酯 -环氧丙烷共聚物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过程 ,发现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性能与其组成密切相关。共混膜的降解速率随着己内酯 -环氧丙烷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是从表面开始进行... 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醋酸酯 (HECA)与己内酯 -环氧丙烷共聚物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过程 ,发现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性能与其组成密切相关。共混膜的降解速率随着己内酯 -环氧丙烷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是从表面开始进行的 ,并逐步深入到共混物膜的内部。在降解过程中 ,分子量较小的部分首先开始降解 ,而且降解的速度较快。分子量高的部分降解较慢 ,控制着整个共混膜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环氧丙烷 共混膜 生物降解 HECA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平板膜孔结构调控及过滤性能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远 赵晓燕 +1 位作者 贾炎 纪俊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6,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成孔剂,丙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皮层超薄且支撑层具有大量孔隙结构的醋酸纤维素(CA)非均质平板膜。对膜的纯水通量、染料截留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成孔剂,丙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皮层超薄且支撑层具有大量孔隙结构的醋酸纤维素(CA)非均质平板膜。对膜的纯水通量、染料截留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形貌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成孔剂的含量对CA平板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质量分数8%,m(PVP)/m(CA)=23/100,V(溶剂丙酮)∶V(DMAc)=1∶1时,制备的CA膜具有200nm的皮层结构,其纯水通量可达230.75L/(m2·h),对染料截留率保持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平板膜 结构调控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型促渗透材料加入膜中后对渗透蒸发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晁建平 焦玉海 杨春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50,共4页
研究了沸石分子筛填充醋酸纤维素膜渗透蒸发分离乙醇-水体系,考察了全浓度范围内膜的选择性和渗透通量,含有3A、13X分子筛的醋酸纤维素膜的渗透选择性增加,含有5A分子筛的醋酸纤维素膜在不同浓度范围内的选择性是相反的。
关键词 渗透 薄膜分离 醋酸纤维素 沸石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醋酸丁酸纤维素导电复合膜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杏珍 潘旭 +6 位作者 黄爱民 胡华宇 黄祖强 伍娟 张燕娟 沈芳 杨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1,共4页
以机械活化固相法制备的醋酸丁酸纤维素(CAB)为基底,充分溶解后与苯胺均匀混合,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聚苯胺(PANI)/CAB(PANI/CAB)导电复合膜。探讨苯胺加入量、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配合比、盐酸浓度以及... 以机械活化固相法制备的醋酸丁酸纤维素(CAB)为基底,充分溶解后与苯胺均匀混合,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聚苯胺(PANI)/CAB(PANI/CAB)导电复合膜。探讨苯胺加入量、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配合比、盐酸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导电复合膜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B用量0.5g,苯胺单体加入量1.25g,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配合比为1∶1,盐酸浓度1.5mol/L,反应时间11h条件下,制得的PANI/CAB导电复合膜的导电性最好,电导率达到0.255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聚苯胺 醋酸丁酸纤维素 导电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昌宁 郝艳玲 刘瑾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39,共4页
在氧化醋酸酯淀粉(PMS)和聚乙烯醇(PVA)的共混物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及AG(AG),采用流延工艺制备了降解复合薄膜,研究了CMC与SA的配比及AG的加入量对薄膜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 在氧化醋酸酯淀粉(PMS)和聚乙烯醇(PVA)的共混物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及AG(AG),采用流延工艺制备了降解复合薄膜,研究了CMC与SA的配比及AG的加入量对薄膜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MC和SA可有效地改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当CMC与SA质量比为1∶1时膜的拉伸强度达20.84MPa,吸水率124.00%,AG的加入能进一步提高膜的耐水性,吸水率降至8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醋酸酯淀粉 羧甲基纤维素 海藻酸钠 AG 生物降解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具有光敏感性和酶催化功能的复合敏感膜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 黄俊 王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1023,共3页
采用溶液浇铸法成膜,把荧光指示剂和葡萄糖氧化物酶(GOD)同时固定于醋酸纤维素膜上,得到同时具有光敏感性和酶催化能力的复合敏感膜。利用SEM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复合敏感膜表面形貌和酶活性进行了分析。荧光指示剂没有泄漏,固定... 采用溶液浇铸法成膜,把荧光指示剂和葡萄糖氧化物酶(GOD)同时固定于醋酸纤维素膜上,得到同时具有光敏感性和酶催化能力的复合敏感膜。利用SEM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复合敏感膜表面形貌和酶活性进行了分析。荧光指示剂没有泄漏,固定化酶的稳定性高于游离酶,表明此醋酸纤维素膜可作为一种优良的荧光指示剂和酶固定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醋酸纤维素膜 荧光指示剂 葡萄糖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制备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莹 孟凡浩 +1 位作者 刘井来 李奕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7,31,共6页
为拓展醋酸纤维素(CA)在可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和壳聚糖(CS)复合膜,研究了CS含量对CA/CS二元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并分析复合膜的形貌、断面结构、化学键发现,CS能够充分结合膜内外的孔隙结... 为拓展醋酸纤维素(CA)在可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和壳聚糖(CS)复合膜,研究了CS含量对CA/CS二元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并分析复合膜的形貌、断面结构、化学键发现,CS能够充分结合膜内外的孔隙结构,两者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复合膜的各项性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CS含量为10%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断裂伸长率及抗拉强度分别增加12.37%和38.62 MPa,降解损失率提高了50.14%。同时,抑制了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抗菌率最高能够达到73.9%和54.6%。因此,CS在提高CA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同时,还赋予了复合膜优异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壳聚糖 复合膜 力学性能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竹纤维素纳米晶增强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诚 肖堯 +3 位作者 杨静 杨海艳 王大伟 史正军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提升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竹纤维素纳米晶作为增强相,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使用溶液浇铸法制备改性竹纤维素... 为提升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竹纤维素纳米晶作为增强相,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使用溶液浇铸法制备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竹纤维素纳米晶的结构,通过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力学拉伸试验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膜的微观形貌、透光率、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复合膜的透光率随着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当添加的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质量分数为3%时,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应力和应变分别达到60.76 MPa和5.05%。此外,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与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相比具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素纳米晶 分散性 醋酸纤维素 复合膜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性pH光学薄膜及其在pH振荡反应中的响应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文军 杨珊 胡道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8,共7页
以醋酸纤维素为基质,采用包埋法固定pH指示剂刚果红,制备了一种平均厚度为10μm光化学pH敏感膜(CCM)。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及视频接触角分析仪对CCM组成、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对其pH响应性能以及与pH振荡反... 以醋酸纤维素为基质,采用包埋法固定pH指示剂刚果红,制备了一种平均厚度为10μm光化学pH敏感膜(CCM)。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及视频接触角分析仪对CCM组成、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对其pH响应性能以及与pH振荡反应的响应行为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pH值为2.7-7.2范围内,CCM薄膜具有良好响应性,能够实现吸光强度与pH振荡的同步性。醋酸纤维素与刚果红分子间丰富的相互作用是分散与固定化刚果红的主要原因。经碱水解处理可增加薄膜中的羟基,提高薄膜润湿性及溶胀性,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薄膜的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刚果红 pH敏感膜 pH振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卓 张友胜 +3 位作者 肖谢飞 罗子娟 夏龙龙 蒋灿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6,71,共4页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膜,研究了其透光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A的加入会导致复合膜透明性降低,但因CA与PP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亲水性和自然降解能力...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膜,研究了其透光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A的加入会导致复合膜透明性降低,但因CA与PP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亲水性和自然降解能力显著提高。当添加15%CA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最大,为24. 2 MPa,与纯PPC相比,提高了137%。同时,复合膜保持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其断裂伸长率可达624%。随着CA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热稳定性、亲水性和降解性大幅提高。当添加30%CA时,复合膜热失重温度T5%和Tmax分别为261. 6和290. 2℃,比纯PPC提高了约40℃;与水的接触角为71. 7°,比纯PPC降低了22. 2°;降解90 d后,复合膜的质量保持率仅为3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聚碳酸亚丙酯 复合膜 增强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反渗透技术应用概况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玉坤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作者对我国反渗透装置的主要生产厂家及该项技术在电子、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应用和特点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对反渗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反渗透 醋酸纤维膜 复合膜 膜分离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醋酸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丽鑫 徐雅雯 +3 位作者 李志森 王鸿彪 张乔会 逄锦慧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113,共7页
以棉浆板为原料,使用“一步法”制备具有高聚合度(Dp为650~680)、高强度、低取代度(Ds 0.36)的水溶性醋酸纤维素(WSCA),并将其与壳聚糖(CS)溶液以不同质量比共混制备WSCA/CS复合膜。采用SEM、TG、FT-IR、XRD、拉伸检测等对复合膜材料进... 以棉浆板为原料,使用“一步法”制备具有高聚合度(Dp为650~680)、高强度、低取代度(Ds 0.36)的水溶性醋酸纤维素(WSCA),并将其与壳聚糖(CS)溶液以不同质量比共混制备WSCA/CS复合膜。采用SEM、TG、FT-IR、XRD、拉伸检测等对复合膜材料进行分析,探讨了WSCA与CS不同质量比时对复合膜微观结构以及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的WSCA与CS都可以在醋酸溶液中很好地溶解,并且混合均匀,随着WSCA比例的增加,复合膜微观呈现类贝壳的有序层状的微观结构,这种类贝壳的微观结构有利于提高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当m(WSCA)∶m(CS)=1∶1,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到126.5 MPa,断裂伸长率为7.3%,同时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最佳,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为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醋酸纤维素 壳聚糖 类贝壳结构 高强度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