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cause-因果句的语义概念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星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一个because-因果句的语义概念化就是按照一般逻辑事理,根据言者的知识结构、相关的语境信息和具体的交际目的或意图,把两个事件或现象之间、两个主观认识之间、两个主观行为或这些事件、现象、认识、言语行为相互之间的联系概念化为因... 一个because-因果句的语义概念化就是按照一般逻辑事理,根据言者的知识结构、相关的语境信息和具体的交际目的或意图,把两个事件或现象之间、两个主观认识之间、两个主观行为或这些事件、现象、认识、言语行为相互之间的联系概念化为因果关系。一个because-因果句语义的概念化的方式具体有:象征概念化、推理概念化、语境选择概念化和跨域概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ause一因果句 概念化 象征 推理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因果复句句法与语义界面的认知语法研究
2
作者 吴吉东 董海涵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0,共10页
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是客观或主观因果关系复杂事件与其句法结构之间配对的象征结构。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基于BCC和COCA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探讨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及其实现机制与路径... 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是客观或主观因果关系复杂事件与其句法结构之间配对的象征结构。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基于BCC和COCA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探讨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及其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认为,入场是实现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概念化者借助于外显或隐含因果复句入场元素,将射体—陆标连接的客观或主观因果关系复杂事件转为意象图式,符号化为因果骨干复句;同时通过外显或隐含现在时或过去时、情态动词入场元素,或调用表征可能性的副词入场,对因果骨干复句进行实例化语法操作,实现客观或主观因果关系复杂事件与其句法结构之间的配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彼此映射,形成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汉英因果复句 句法与语义界面 入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等得你心急”类“V得”句的识解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子 熊学亮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8,共8页
"我等得你心急"类"V得"句是汉语研究中普遍被忽略的一种语言现象,尚无人解释"我等得你着急"能成立,"我喝得酒头晕"等句却不能成立的原因。本文将该类特殊句式定位于"N1+V+得+N2+VP"... "我等得你心急"类"V得"句是汉语研究中普遍被忽略的一种语言现象,尚无人解释"我等得你着急"能成立,"我喝得酒头晕"等句却不能成立的原因。本文将该类特殊句式定位于"N1+V+得+N2+VP"类致使构式之中,提出它深层体现一种隐含三动核结构的致使语义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该类特殊句式的语义限制,特别强调了句中N1、N2双施为的特点,以期更好地认识这种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致使句 语义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陈兴良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2,共5页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分夸大...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分夸大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此外,要正确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考察,而不应纠缠在必然性与偶然性这样一些哲学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因果关系 事实因果关系 定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动宾式离合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豫峰 郑薇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4,共6页
在现代汉语中,动宾式离合词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体,它们可合可离。当动宾式离合词的两个语素离析后,往往可以构成各种致使语态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动宾式离合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进行句法、语义分析,并给出一定的认知解释。
关键词 动宾式离合词 致使句 语法整合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题—说明”框架下施动和使动句式语义语用基础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洪亮 绪可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0,共6页
施动句和使动句是现代汉语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的两种基本句式,彼此之间在结构和语义上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性。与印欧语主动句和被动句迥异,施动句和使动句结构格局形成的基础是汉语"话题—说明"的语义语法框架,"话题"... 施动句和使动句是现代汉语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的两种基本句式,彼此之间在结构和语义上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性。与印欧语主动句和被动句迥异,施动句和使动句结构格局形成的基础是汉语"话题—说明"的语义语法框架,"话题"的有定性是其形成的根本动因。及物性理论,尤其是美国功能主义学派提出的有关及物性标准的理论与"话题—说明"理论相契合,可以为汉语施动句和使动句的成因和独特性提供较强的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动句 使动句 话题 说明 及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动词核心”看隐性使动句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培玉 刘人宁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4,96,共9页
使动句有两个显性语义构件和一个隐性语义构件,其语义构件的组构框架是"致事+使+役事+补事",其句法映射框架是"主语+谓语中心+宾语+补语"。使动旬是在"使"字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作格动词提升和致使动词插入... 使动句有两个显性语义构件和一个隐性语义构件,其语义构件的组构框架是"致事+使+役事+补事",其句法映射框架是"主语+谓语中心+宾语+补语"。使动旬是在"使"字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作格动词提升和致使动词插入等操作手段生成的。使动句构造的制约机制是:淡化致使方式、凸显役事、V是兼类词——既是表性状的作格动词又是致使动词、隐含致使义。使动句的致使义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底层结构的单纯致使动词"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句 构造 制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著”字被动句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春来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7-524,共8页
"著"是近代汉语重要的被动标记之一。"著"表被动起源于魏晋,延续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后期发展出与成熟时代的被字句类似的句法特点。从分布上看,著字被动句主要出现在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文献中。近代汉语的著字... "著"是近代汉语重要的被动标记之一。"著"表被动起源于魏晋,延续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后期发展出与成熟时代的被字句类似的句法特点。从分布上看,著字被动句主要出现在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文献中。近代汉语的著字被动句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是来源于表遭受义的受动型著字句,二是来源于表使令的使役型著字句。文章对如何离析这两种不同的来源作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句 被动标记“著” 分布 来源 受动型 使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的单动词使动句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街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95,共8页
本文通过与及物动作动词句对比,考察"这些措施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这类单动词使动句。认为立足于不及物用法来看,单动词使动句的动词可概括为(1)可解析为外部使因的、(2)只能带弱施动性S的动作动词或含移位或移位方式的动... 本文通过与及物动作动词句对比,考察"这些措施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这类单动词使动句。认为立足于不及物用法来看,单动词使动句的动词可概括为(1)可解析为外部使因的、(2)只能带弱施动性S的动作动词或含移位或移位方式的动作动词,以及具有表示过程变化能力的非动作动词。在与及物动作动词句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这一限制的原因是单动词使动句着重表达结果状态事件。单动词使动句是汉语中第二句法格局或作格范式的基本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句 及物动作动词句 作格范式 及物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使性述补式的构造过程、句法性质和歧义解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培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致使性述补式是由具有致使关系的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构成的句式。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之间有一个句法界限V重,V重具有管界作用。类型繁多的致使性述补式都是在"___V重(得)___"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的合并、移位、添加和隐含派... 致使性述补式是由具有致使关系的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构成的句式。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之间有一个句法界限V重,V重具有管界作用。类型繁多的致使性述补式都是在"___V重(得)___"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的合并、移位、添加和隐含派生的。"___V重(得)___"框架表示"话题—述题"结构,各种致使性述补式可看作是"话题—述题"结构。致使性述补式的歧义是由于派生过程不同和语用强制移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 致使性述补式 派生 结构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邵阳城区方言的“请”字被动句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双云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402,共7页
邵阳城区方言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一般用"请"字句来表达,典型的格式是"NP1+请+NP2+VP2"。此类句式在构造上有两个突出特点:VP2的复杂性和NP2的必有性。"请"字被动句有两个基本的语用功能:1)表情功能,即... 邵阳城区方言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一般用"请"字句来表达,典型的格式是"NP1+请+NP2+VP2"。此类句式在构造上有两个突出特点:VP2的复杂性和NP2的必有性。"请"字被动句有两个基本的语用功能:1)表情功能,即表达说话人对所述话语的主观性情感,传递说话人"意外"的主观感受;2)定位功能,即说话人使用这类句式可将受事者定位于受损的角色上,以暗示其不能有效控制动作行为。与世界上诸多语言的被动范畴的形成一样,邵阳城区方言"请"的被动用法也是由其使役用法演变而来的。具体演化历程为:"请求>使役>非自愿允让>被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阳城区方言 “请”字被动句 表情功能定位功能 使役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使动结构中的功能控制现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在词汇功能语法的框架下考察现代汉语的使动结构。语料分析表明,致使动词实际上属于词汇功能语法所说的功能控制动词,而使动句和传统上所说的兼语句都属于功能控制结构。至于使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异,则可以在词库中由动... 在词汇功能语法的框架下考察现代汉语的使动结构。语料分析表明,致使动词实际上属于词汇功能语法所说的功能控制动词,而使动句和传统上所说的兼语句都属于功能控制结构。至于使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异,则可以在词库中由动词的词条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控制 使动句 兼语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使范畴“以”与“以”字处置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仲儒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5,共11页
处置式是致使范畴有专门语音形式的致使句式。文章认为"以"是致使范畴,所在结构为处置式;"以"为致使范畴的证据是其后的名词性成分可以删略,其后的整个符号串可以并列;"以"的实现是起协助作用,如果动词... 处置式是致使范畴有专门语音形式的致使句式。文章认为"以"是致使范畴,所在结构为处置式;"以"为致使范畴的证据是其后的名词性成分可以删略,其后的整个符号串可以并列;"以"的实现是起协助作用,如果动词能直接移进致使范畴,就禁止"以"的插入,否则就必须插入"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使范畴 致使句式 处置句 "以"-协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兼谈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义兵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8,共13页
目前学界对"双宾语"和"双及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等同说""包含说"和"部分重叠说"三种,对双宾语句构式语义的概括也主要有"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施动者有意识地使... 目前学界对"双宾语"和"双及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等同说""包含说"和"部分重叠说"三种,对双宾语句构式语义的概括也主要有"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施动者有意识地使事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和"N1由于V得到或失去N2"三种。我们明确提出"双宾语"和"双及物"是"两层面相互交叉"的关系,并认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是"致使-受益/受损",同时对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重新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语句 双及物式 构式语义 致使 受益/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教/叫”字句从使役到被动的演变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朴乡兰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3-601,共9页
文章认为汉语"教/叫"字句发展为被动句,不是受事前移的结果,而是反身致使句发展的结果。表致使的"教/叫"字句"NP1+教/叫+NP2+V+NP3"中出现(包括隐含)了三个论元,如果"教/叫"前面的使动者NP1和... 文章认为汉语"教/叫"字句发展为被动句,不是受事前移的结果,而是反身致使句发展的结果。表致使的"教/叫"字句"NP1+教/叫+NP2+V+NP3"中出现(包括隐含)了三个论元,如果"教/叫"前面的使动者NP1和后面的受事NP3之间存在反身关系,即当NP1和NP3是同一个对象,或者有领属关系,或者具有其他密切关系时,NP1的使动者的意味弱化,而其被动者的角色突显出来,经过重新分析,最终发展为被动句。这种演变萌芽于元代,发展于明末清初。这个假设在世界多种语言当中都可以找到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叫”字句使役被动 反身致使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果复句关联词焦点标记的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曦 邓云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2期31-39,共9页
本研究通过对语料的统计和观察,分析了因果复句中关联词焦点标记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同时,研究运用主观视点理论揭示了原因关联词前加焦点标记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对焦点标记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因果复句,对深入认识... 本研究通过对语料的统计和观察,分析了因果复句中关联词焦点标记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同时,研究运用主观视点理论揭示了原因关联词前加焦点标记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对焦点标记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因果复句,对深入认识其它语言的复句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视点 因果复句 焦点标记 语义特点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龙语迪政当话强调施事句的句法特点及其成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茹 唐贤清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7-399,共13页
文章通过共时的微观描写及与亲属语言的比较,对独龙语迪政当话强调施事句的句法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其特点主要有:施事加格标记;动词体现宾语人称-数;施事为单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时动词元音变长;受事可自由地居于句首;SOV与OSV语序... 文章通过共时的微观描写及与亲属语言的比较,对独龙语迪政当话强调施事句的句法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其特点主要有:施事加格标记;动词体现宾语人称-数;施事为单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时动词元音变长;受事可自由地居于句首;SOV与OSV语序不存在常式与变式之别等。这些特点主要与迪政当话形态较发达的语言类型特征、句法结构系统的特点及强调施事句受事的定指度较高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政当话 强调施事句 句法特点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多口语使役态的特征研究
18
作者 扎西才让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8-210,共3页
安多口语中的使役态"xeujeug"由"xeu"和"jeug"两个要素构成,在书面语作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语法中前者解释为"变化格",后者视作普通动词。但本文认为"xeu"及其不同形态是安多口语的&qu... 安多口语中的使役态"xeujeug"由"xeu"和"jeug"两个要素构成,在书面语作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语法中前者解释为"变化格",后者视作普通动词。但本文认为"xeu"及其不同形态是安多口语的"使役助词";"jeug"及其不同形态是"使役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口语 日语 使役态 使役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