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Cl_4改性树脂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小兵 庄志海 +2 位作者 张建强 刘殿华 房鼎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8,61,共6页
制备了系列用于以甲醇、甲醛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的Sn Cl4改性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并用EDS、FT-IR和NH3-TPD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反应条件对PODEn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 制备了系列用于以甲醇、甲醛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的Sn Cl4改性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并用EDS、FT-IR和NH3-TPD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反应条件对PODEn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渍时间3h,浸渍温度75°C和Sn Cl4浸渍溶液量12m L的条件下,Sn Cl4改性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Sn Cl4改性催化剂酸强度降低,酸性中心数量有所增加;采用效果最佳的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70°C、1.0MPa、质量空速1.0h-1和原料物质的量比n(CH2O):n(CH4O)=2.5:1下,甲醇转化率和目标产物PODE3-5选择性分别为41.10%和2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二甲醚 PODEn 合成 SnCl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甲醇 甲醛 多聚甲醛 柴油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团保护法合成高纯度单硬脂酸甘油酯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燕 肖国民 +1 位作者 魏瑞平 葛冬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13-414,416,共3页
硬脂酸与缩酮化羟基保护中间体1,2-异亚丙基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水解得到高纯度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1,2-异亚丙基甘油与硬脂酸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2%(以1,2-异亚丙基甘油的质量计),环己烷带水,反应... 硬脂酸与缩酮化羟基保护中间体1,2-异亚丙基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水解得到高纯度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1,2-异亚丙基甘油与硬脂酸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2%(以1,2-异亚丙基甘油的质量计),环己烷带水,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90℃,单硬脂酸甘油酯收率达9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异亚丙基甘油 Al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硬脂酸 单硬脂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离子色谱法测定碳酸稀土和氯化稀土中硫酸根 被引量:3
3
作者 钮树芳 郝茜 李文先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7-1019,共3页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交换法将试样中硫酸根与稀土离子分离。交换柱上流出溶液再经AS 9阴离子分离柱(250 mm×4 mm)分离,用9.0 mmol.L-1碳酸钠溶液作流动相。定量测定中采用电导检测器和标准曲线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mg.L-1,测...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交换法将试样中硫酸根与稀土离子分离。交换柱上流出溶液再经AS 9阴离子分离柱(250 mm×4 mm)分离,用9.0 mmol.L-1碳酸钠溶液作流动相。定量测定中采用电导检测器和标准曲线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mg.L-1,测定下限为0.03%。对硫酸根质量分数为3.19%的试样作精密度试验,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11)为1.63%,回收率试验的结果在94.2%~112.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阳离子交换树脂 稀土元素(Ⅲ)的碳酸盐和氯化物 硫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丹云 蔡永红 周慧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78,共3页
采用硫酸高铈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 采用硫酸高铈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等优势。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2.0,催化剂用量2.0g,反应时间80min,此时收率达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丁酯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镓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丹云 张霞 何建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1-192,共2页
首次采用硫酸镓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后处理方便,重复使... 首次采用硫酸镓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后处理方便,重复使用性较好等优势。适宜条件下收率达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丁酯 硫酸镓改性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尼泊金丁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73-1274,共2页
首次采用硫酸高铈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尼泊金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后处理方便,废液排放量少等优势。... 首次采用硫酸高铈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尼泊金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后处理方便,废液排放量少等优势。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3,催化剂0.5 g,反应时间5 h,收率达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金丁酯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树脂基铁锰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铅、铬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洛红 刘建宇 +2 位作者 刘彩琴 杨巧巧 李庆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3-5140,共8页
为了获得去除重金属离子Pb^(2+)和Cr^(6+)的特异性强、易回收的高性能吸附剂,通过将铁锰铈金属氧化物(Fe-Mn-Ce)负载到强酸性阳离子树脂(D001)上,成功制备了树脂基铁锰铈吸附剂(Fe-Mn-Ce@D001)。研究了吸附剂对水中Pb^(2+)、Cr^(6+)的... 为了获得去除重金属离子Pb^(2+)和Cr^(6+)的特异性强、易回收的高性能吸附剂,通过将铁锰铈金属氧化物(Fe-Mn-Ce)负载到强酸性阳离子树脂(D001)上,成功制备了树脂基铁锰铈吸附剂(Fe-Mn-Ce@D001)。研究了吸附剂对水中Pb^(2+)、Cr^(6+)的去除性能,考察了不同因素对Pb^(2+)、Cr^(6+)去除率的影响,同时进行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热力学实验,探讨其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8K、pH=5、投加量为0.01g时,Fe-Mn-Ce@D001对Pb^(2+)和Cr^(6+)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528.06mg/g和218.33mg/g,优于原树脂D001。Fe-Mn-Ce@D001树脂比D001对Pb^(2+)和Cr^(6+)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在高浓度Ca^(2+)、Mg^(2+)、NO_(3)^(-)、SO_(4)^(2-)等离子共存的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去除率;在Pb^(2+)和Cr^(6+)混合溶液中比D001具有更好的同步吸附性能;相对于D001具备更好地重复利用性。Fe-Mn-Ce@D001对Pb^(2+)和Cr^(6+)的吸附等温模型均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行为与准一级动力学和准二级动力学均能很好的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阳离子交换树脂 铁锰铈金属氧化物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辐照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琳 陈童 +2 位作者 付霄华 毛欢 王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0-863,共4页
本文模拟压水堆核电厂水化学环境,利用辐照试验装置进行核级阳离子交换树脂辐照试验,选取新树脂和浸泡树脂,对其辐照后的有机物(TOC)和硫酸根(SO_4^(2-))释放量进行测定、计算和分析,研究核级阳树脂的辐照性能。结果表明辐照对TOC释放... 本文模拟压水堆核电厂水化学环境,利用辐照试验装置进行核级阳离子交换树脂辐照试验,选取新树脂和浸泡树脂,对其辐照后的有机物(TOC)和硫酸根(SO_4^(2-))释放量进行测定、计算和分析,研究核级阳树脂的辐照性能。结果表明辐照对TOC释放量影响较小,但会导致核级阳树脂的磺酸基脱落,产生硫酸根,辐照剂量存在阈值,超过阈值后SO_4^(2-)释放量会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核级阳离子交换树脂 辐照试验 TOC 硫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PMMA-DVB-GMA)的制备及其对Cd^(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照贺 丁世磊 +1 位作者 李福威 李志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64-2368,共5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反应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油酸改性的四氧化三铁为磁源,在密闭的反应釜内合成了磁性树脂微球MCER0。磁性微球通过碱水解,制备了弱酸性的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C...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反应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油酸改性的四氧化三铁为磁源,在密闭的反应釜内合成了磁性树脂微球MCER0。磁性微球通过碱水解,制备了弱酸性的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CER1,进一步经过酸水解,制备了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CER2。采用极谱仪对Cd2+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ER1和MCER2都具有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热力学稳定性,其磁含量分别为22. 45%和8. 18%。两种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在处理低Cd2+浓度废水时去除效果显著,且MCER2的吸附效果优于MCE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Fe3O4 镉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