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时空和环境因子对2013年南极磷虾资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珊 李显森 +3 位作者 赵文武 张吉昌 朱建成 徐玉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09-615,共7页
根据2013年1—9月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作为资源密度指标,分析南极磷虾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月间变化。结果表明,1—6月的月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渔区的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 根据2013年1—9月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作为资源密度指标,分析南极磷虾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月间变化。结果表明,1—6月的月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渔区的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以48.1小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小区最低,为(11.49±12.06)t/h;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的波动幅度48.1小区大于48.2小区和48.3小区。广义可加模型筛选出的解释变量对南极磷虾空间分布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月份、经度、拖网深度、水深、纬度和表层水温。各因子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16.82%、11.17%、3.98%、1.75%、1.54%和0.88%,所有因子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总偏差解释率为36.14%。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为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和渔业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拖网调查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指数 广义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水域春季鱼卵仔鱼分布及其与温度盐度的关系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建生 胡芬 程家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21,共6页
利用2003年春季在长江口水域进行调查的数据,对该水域的鱼卵仔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表层水温、盐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捕获鱼卵仔鱼13种,出现率为81.25%。鱼卵出现站位资源密度(CPUE)为1~760粒/... 利用2003年春季在长江口水域进行调查的数据,对该水域的鱼卵仔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表层水温、盐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捕获鱼卵仔鱼13种,出现率为81.25%。鱼卵出现站位资源密度(CPUE)为1~760粒/网,平均每网采获鱼卵63.6粒;仔稚鱼出现站位CPUE为1~174尾/网,平均每网捕获仔稚鱼18.75尾。按照表层温度、盐度的变化,该水域可分为高温低盐、低温高盐、低温低盐三个区。鱼卵出现水域主要集中在高温低盐区;而仔稚鱼在长江口水域广有分布,但主要出现水域是高温低盐和低温低盐区控制的近岸水域,在远离海岸的低温高盐区仅有少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鱼卵仔鱼 资源密度(CPUE) 表层水温 表层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秋冬季利文斯顿岛南极磷虾渔业CPUE指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国平 朱小艳 +4 位作者 孟涛 赵勇 徐怡瑛 吴继魁 许柳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9-405,共7页
基于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磷虾渔业数据,对2012年秋冬季利文斯顿岛南极磷虾渔业单位捕捞努力量产量(CPUE)的两个指标[单位作业小时产量(CH)和单位扫海面积产量(CPUA)]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域南极磷... 基于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磷虾渔业数据,对2012年秋冬季利文斯顿岛南极磷虾渔业单位捕捞努力量产量(CPUE)的两个指标[单位作业小时产量(CH)和单位扫海面积产量(CPUA)]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域南极磷虾渔业CH和CPUA分别为0~84.0 t/h和0~15.0×103t/km2,平均值分别为10.0 t/h和4.7×103t/km2;作业水域主要集中在利文斯顿岛西部水域;南极磷虾丰度较高的时间在8:00~16:00,而其他时间段则并非该渔业的最佳作业时段;46.2%的作业区域表温为-0.4~-0.2℃,43.4%的作业拖曳深度为40~60 m,78.3%的作业区域均在100 m以浅的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利文斯顿岛 单位捕捞努力量产量 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和溪洛渡蓄水对圆口铜鱼不同年龄个体下行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志 唐会元 +4 位作者 龚云 董纯 高少波 熊美华 陈小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7,共7页
拦河筑坝所导致的物理阻隔和生态阻隔是影响鱼类迁徙的关键因素。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Sauvage&Dabry de Thiersant,1874)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河流性洄游鱼类,其迁徙不可避免受到金沙江下游向家坝和溪洛渡大型水电站蓄水的影... 拦河筑坝所导致的物理阻隔和生态阻隔是影响鱼类迁徙的关键因素。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Sauvage&Dabry de Thiersant,1874)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河流性洄游鱼类,其迁徙不可避免受到金沙江下游向家坝和溪洛渡大型水电站蓄水的影响。关于向家坝和溪洛渡蓄水是否会显著阻隔圆口铜鱼个体的下行以及不同年龄个体之间受阻隔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迄今为止,还未有相关报道。本文拟通过2012—2014年对长江上游永善江段和宜宾江段圆口铜鱼年龄结构变动的研究,探讨向家坝和溪洛渡蓄水对圆口铜鱼不同年龄个体下行阻隔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向家坝和溪洛渡蓄水对圆口铜鱼下行产生了明显的阻隔效应;2)向家坝和溪洛渡蓄水对1龄个体的下行阻隔最明显且最严重;3)与单一的大型水库和大坝相比,多个梯级的大型水库和大坝会对圆口铜鱼的下行产生更为严重的阻隔效应。本文拟为金沙江下游圆口铜鱼的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电站 阻隔效应 梯级累积效应 圆口铜鱼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中层拖网捕捞参数对CPUE变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衡 张瑛瑛 +6 位作者 王雪辉 叶锦玉 屈泰春 吴越 张胜茂 黄洪亮 徐博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根据中国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48.1亚区和48.2亚区内2010—2014年南极磷虾拖网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分析各拖网捕捞参数(因子)对南极磷虾汛期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 根据中国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48.1亚区和48.2亚区内2010—2014年南极磷虾拖网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分析各拖网捕捞参数(因子)对南极磷虾汛期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4年我国南极磷虾作业渔场主要位于南极半岛等岛屿的周边海域,CPUE 值月变化明显,2—5月为捕捞高峰期。 CPUE 最高值为2014年,最低值为2012年,年平均CPUE呈略上升趋势。从月变化来看,除6月外,标准化 CPUE 均大于名义 CPUE;且最大值出现在4月或5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0月。GAM分析表明各捕捞参数对 CPUE 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拖网速度、网口高度、网口水平扩张、拖曳水深、曳纲长度;各因子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22.8%、14.5%、12.7%、6.0%、1.6%,所有因子对 CPUE 的总体偏差解释率为57.6%。研究认为,我国南极磷虾捕捞作业中最适拖网速度范围2.6~3.1 kn;最适网口高度范围22~30 m;最适网口水平扩张范围20~25 m;最适曳纲长度范围100~200 m;最适拖曳水深范围0~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捕捞因子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广义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和GWR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的非线性和非静态性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贾明秀 黄六一 +1 位作者 褚建伟 刘长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26,共8页
分析南极磷虾分布与环境因子的非线性和空间非静态性关系,对南极磷虾的高效捕捞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龙腾”船2015、2016年在南设得兰群岛捕捞作业的渔捞日志数据,应用广义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和地理权... 分析南极磷虾分布与环境因子的非线性和空间非静态性关系,对南极磷虾的高效捕捞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龙腾”船2015、2016年在南设得兰群岛捕捞作业的渔捞日志数据,应用广义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和地理权重回归模型(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探究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渔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非线性和空间非静态性关系,并比较这2种模型的模拟性能,为南极磷虾的渔场渔情预报、资源评估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GAM模型结果显示,2015、2016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与作业水深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在作业水深范围内,南极磷虾在较浅水域集群密度较高;2015年CPUE与表层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在2016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推测是由于2年调查作业位置不同所致;CPUE与离岸距离关系不显著(P≥0.05)。GWR模型结果显示,作业水深对CPUE的影响无显著的空间变化(P>0.05);海水表温和离岸距离对CPUE的影响具显著的空间变化(P<0.01),表明这2个因子对南极磷虾渔场分布的影响在空间上不连续,存在显著空间非静态性。GAM模型可用于研究资源分布与驱动因子的一般规律;GWR模型作为全局回归模型的有效补充,可用于探究一般规律不适合的特殊区域,便于发现资源分布的“热点”区域,未来在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研究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渔场分布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环境因子 广义加模型 空间非静态性 地理权重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智利外海东部海域智利竹筴鱼CPUE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嘉樑 黄洪亮 +2 位作者 吴越 周斌 齐广瑞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534,共10页
根据2014年4~9月"开富"号大型拖网加工船在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的东部海域进行智利竹筴鱼拖网作业的生产数据及NOAA遥感卫星记录的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并分析了智利竹筴鱼的网产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月份及季节变化... 根据2014年4~9月"开富"号大型拖网加工船在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的东部海域进行智利竹筴鱼拖网作业的生产数据及NOAA遥感卫星记录的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并分析了智利竹筴鱼的网产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月份及季节变化;不同季节智利竹筴鱼产量分布频次与SST的关系;各月的CPUE空间均值分布与SST的关系;不同季节CPUE空间均值及中心渔场的时空分布;以及放网次数和CPUE空间均值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冬季智利竹筴鱼的月均CPUE高于秋季,且两者均显著高于初春的月均CPUE,平均网产量的月份及季节变动规律与CPUE的变化相同;智利竹筴鱼的秋季产量集中在SST为12.5~13.0℃及13.5~14.0℃的海域,冬季产量集中在SST为12.5~13.5℃及15.0~16.0℃的海域,初春产量则集中在SST为15.5~16.0℃的海域;4~5月在SST为13.5~14.0℃内的智利竹筴鱼的CPUE较高,6月在SST为11.0~11.5℃内的CPUE较高,7~8月在SST为12.5~13.0℃的CPUE较高,9月在SST为15.5~16.0℃内的CPUE较高.中心渔场随着季节的变化则持续向北进行转移;CPUE在纬度方向的波动较大,在27°~28°S、37°~39°S及40°~44°S这3个范围内CPUE均值高于5 t/h,在79°~81°W范围内,CPUE空间均值介于10~15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资源 智利竹筴鱼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海表温度 时空分布 智利外海东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中时空和环境因子对桩张网捕捞小黄鱼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长东 易坚 +2 位作者 唐衍力 郭晓峰 黄六一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6-41,共6页
为研究海州湾海区小黄鱼资源的时空分布,并对桩张网的使用提供指导。根据2011—2013年海州湾典型捕捞区域4个站位桩张网小黄鱼的连续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加模型(GAM)分析小黄鱼渔获量与时空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广义加模型可较... 为研究海州湾海区小黄鱼资源的时空分布,并对桩张网的使用提供指导。根据2011—2013年海州湾典型捕捞区域4个站位桩张网小黄鱼的连续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加模型(GAM)分析小黄鱼渔获量与时空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广义加模型可较好的解释小黄鱼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模型拟合度较高(Pseudo-R^2=80.2%),模型残差基本符合模型假定。对小黄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具有显著影响的各因子的重要性依次为:月份、位置、海水表层温度。调查3年内,小黄鱼CPUE年际间没有显著变化,但季节间,秋季CPUE明显高于春季,表明小黄鱼分布有季节性差异并受伏季休渔影响。空间因子对小黄鱼CPUE影响显著,B、C站位小黄鱼CPUE高于A、D站位。海水表层温度(SST)为5~18℃时,小黄鱼CPUE随温度升高而增加;18~25℃时,随温度升高,小黄鱼CPUE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月份、位置和海水表面温度对海州湾小黄鱼的渔获率影响显著。本研究为提高张网捕捞效率及可持续利用小黄鱼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加模型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小黄鱼 桩张网 海州湾 时空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元胞自动机探讨商业性CPUE与资源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官文江 陈新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1-566,共6页
构造1个集鱼类资源增长、渔船捕捞及鱼群分布与渔船作业间相互作用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探讨鱼群探捕与渔船作业可能对商业性CPUE与资源量之间关系的影响。文中分别模拟了(1)鱼群集中或随机分布,渔船随机分布;(2)鱼群由随机逐渐集中,渔... 构造1个集鱼类资源增长、渔船捕捞及鱼群分布与渔船作业间相互作用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探讨鱼群探捕与渔船作业可能对商业性CPUE与资源量之间关系的影响。文中分别模拟了(1)鱼群集中或随机分布,渔船随机分布;(2)鱼群由随机逐渐集中,渔船通过捕捞数据也逐渐集中分布,同时规定每艘船的最大捕捞量;(3)鱼群由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而渔船集中在鱼群分布概率最大区;(4)渔船从随机分布到逐渐集中分布,鱼群集中分布不变等4种渔业上客观存在的情形。在渔船随机分布的情形下,不管鱼群如何分布,商业性CPUE与资源量均呈线性关系;在鱼群分布逐渐集中、渔船由于渔民经验积累也随之逐渐集中的情形下,商业性CPUE与资源量能表现出高稳性和高贫化性的特点。由于鱼群的集散或渔船进入渔区的时间长短不一,会造成商业性CPUE与资源量负相关的现象。上述模拟情况说明,在渔业资源评估中需要关注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以及模型的完善。文中还探讨了元胞自动机在渔业资源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商业性CPUE 资源量 渔业资源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黄海鲐鱼资源丰度与表温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崔科 陈新军 《南方水产》 CAS 2007年第4期20-25,共6页
根据1998~2004年东黄海区鲐鱼灯光围网生产统计资料和相应年份的海洋表层水温(SST)数据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表征指标(Elnio3·4A),以31°N线将东黄海区域划分为南部和北部2个作业渔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4... 根据1998~2004年东黄海区鲐鱼灯光围网生产统计资料和相应年份的海洋表层水温(SST)数据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表征指标(Elnio3·4A),以31°N线将东黄海区域划分为南部和北部2个作业渔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4·0对鲐鱼的资源丰度和作业渔场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析和研究,并探讨其与SST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北部作业渔场的平均单位努力渔获量(CPUE)高于南部作业渔场,且前者较为稳定。通过对产卵场SST与资源丰度的关系分析发现,产卵场在4~5月产卵期的SST与当年南部作业渔场的CPUE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每年3~4月Elnio3·4A指标与次年南部作业渔场CPUE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资源丰度 单位努力渔获量(CUPE) 海洋表层水温(SST) 厄尔尼诺 东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丰度指数和恢复力的渔业资源评估:以日本海和东海带鱼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解日本海和东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渔业资源状况,利用一种基于丰度指数的评估模型(Abundance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s,AMSY)对2个海域的带鱼资源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个海域的带鱼渔业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 为了解日本海和东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渔业资源状况,利用一种基于丰度指数的评估模型(Abundance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s,AMSY)对2个海域的带鱼资源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个海域的带鱼渔业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相对资源量水平(B/BMSY)低于1,而相对捕捞死亡水平(F/FMSY)高于1,处于过度捕捞状态。AMSY模型里相对最大可持续产量(MSYq)和MSY水平下的捕捞死亡系数(FMSY)等参数评估结果对不同内禀增长率(r)先验分布范围比较敏感,而B/BMSY和F/FMSY等生物学参考点评估结果对特定年份的相对资源量水平(Bt/k)先验分布范围的下限设置比较敏感。AMSY模型仅需要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数据、评估对象的r和特定年份的Bt/k水平先验信息,可以评估基于MSY的生物学参考点(B/BMSY和F/FMSY),适合无统计产量数据的海域内渔业资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剩余产量模型 数据缺乏 资源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渔获量和资源量指数求算鱼类自然死亡系数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王迎宾 刘群 +1 位作者 王征 练丽萍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11,共7页
基于扩展残存资源量法,提出一种根据分年龄组渔获量以及资源量指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求算鱼类的自然死亡系数(M)的新方法。蒙特卡罗模拟分析显示,CPUE的白色噪音(CV)对M估算结果的影响大于渔获量的CV;小的捕捞死亡系数(F)和大... 基于扩展残存资源量法,提出一种根据分年龄组渔获量以及资源量指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求算鱼类的自然死亡系数(M)的新方法。蒙特卡罗模拟分析显示,CPUE的白色噪音(CV)对M估算结果的影响大于渔获量的CV;小的捕捞死亡系数(F)和大的M有助于改善M的估算结果,但与F相比,M自身的大小对其估计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将该方法应用于2个已发表的真实渔业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和Flack湖红点鲑的数据中,均得到了较好的M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死亡系数 扩展残存资源量法 分年龄组渔获量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言丰 余景 +2 位作者 陈丕茂 于杰 刘祝楠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6,共9页
文章根据大型灯光罩网渔船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海面风场(Sea Surface Wind,SSW)、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Chla)资料,基于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对北部... 文章根据大型灯光罩网渔船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海面风场(Sea Surface Wind,SSW)、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Chla)资料,基于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对北部湾渔业资源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进行标准化,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适宜SST为27~29℃,Chla为0.5~1.5mg×m^-3。较高资源量出现在10月份中上旬,分布在18°-19°N及20°-21°N海域。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的时空分布与季风、19°N附近的暖水池和Chl a等环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罩网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海洋环境 遥感 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和GAM模型的南极磷虾资源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俊超 贾明秀 +2 位作者 冯卫东 刘长东 黄六一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9,共10页
为实现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渔场的有效预测和高效开发。本研究基于“龙腾”号拖网渔船在南设得兰群岛和象岛周围海域2015—2019年渔捞日志的数据,应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和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 为实现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渔场的有效预测和高效开发。本研究基于“龙腾”号拖网渔船在南设得兰群岛和象岛周围海域2015—2019年渔捞日志的数据,应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和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了南极磷虾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与环境因子(经纬度、表层水温、水深、离岸距离)之间的关系。RF模型分析显示:经度和纬度与南极磷虾CPUE整体上呈负相关关系;随着表层水温的升高南极磷虾的CPUE呈逐渐下降趋势;当水深小于1000 m时,南极磷虾CPUE较高,当水深大于1000 m时,南极磷虾CPUE与水深呈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水深对南极磷虾的分布影响显著。GAM模型分析显示:南极磷虾CPUE与经度在整体上呈极显著非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与表层水温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与纬度、水深和离岸距离呈极显著非线性相关关系(P<0.01)。综合这两种模型结果表明,南极磷虾适宜栖息于较浅海域且在不同海域对水温的适宜性不同,CPUE高值相对集中于62.5°S—63.5°S、58°W—60°W范围。相较于GAM模型,RF模型拟合效果更优(R^(2)=0.3314±0.0007,RMSE=0.2481±0.0002)。RF模型通过计算变量重要性并排序,选择对南极磷虾的CPUE产生影响的主导因子,在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分布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单位捕捞努力量 环境因子 随机森林模型 广义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形统计和时间序列的月相对两种拖网渔业CPUE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成 石肖飞 +3 位作者 张健 肖佑鹏 黄斌 石建高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0-347,共8页
为了解和掌握月相对渔业产量或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影响规律,利用2016—2019年(每年3月2日—11月29日)马达加斯加西海岸底拖网独角新对虾(Metapenaeus monoceros)和2017—2020年(每年6月15日—10月9日)... 为了解和掌握月相对渔业产量或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影响规律,利用2016—2019年(每年3月2日—11月29日)马达加斯加西海岸底拖网独角新对虾(Metapenaeus monoceros)和2017—2020年(每年6月15日—10月9日)西白令海中层拖网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的渔业生产数据,结合基于圆形统计的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基于时间序列的广义加性模型(GAM)2种不同的月相量化和统计的方法,分析月相对拖网渔业CPUE的影响。结果表明:月相对独角新对虾的CPUE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2种方法得出的影响趋势较为一致,较高CPUE出现在上弦月;基于圆形统计的GLM显示,月相对狭鳕CPUE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较高CPUE出现在新月期,而基于时间序列的GAM显示,月相对狭鳕CPUE的影响不显著(P>0.05);交叉验证显示,基于圆形统计的GLM平均绝对误差(E_(MA))和均方根误差(E_(RMS))均小于基于时间序列的GAM,而GLM分析的决定系数R~2则大于GAM,表明前者的拟合具有更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拟合优度。研究表明,当周期性循环变量(月份、月相和小时等)具有较弱的显著性时,使用基于圆形统计的GLM更能反映月相对拖网渔业CPU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相 拖网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 圆形统计 时间序列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层抽样技术估计北部湾底拖网渔业产量 被引量:7
16
作者 莫苑敏 龚超 +1 位作者 冯波 卢伙胜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4年第3期211-214,共4页
传统的按行政单元逐级上报的渔业产量调查方法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全面普查的方法受限于时间和经费,相比而言,抽样调查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本研究于2007年8月对北部湾底拖网产量进行了调查,以全体底拖网渔船为抽样总... 传统的按行政单元逐级上报的渔业产量调查方法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全面普查的方法受限于时间和经费,相比而言,抽样调查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本研究于2007年8月对北部湾底拖网产量进行了调查,以全体底拖网渔船为抽样总体,按功率段划分了抽样层次,按比例分配了抽样单元数,分别以生产渔船总数和总功率数推算总产量,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方差。结果表明,用每kW平均产量估计总产量的变异系数为1.13%,用单船平均产量估计总产量的变异系数为14.65%。同时由于渔业抽样调查的难点在于总体船数的掌握,建议统计推断时,采用单位渔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推算总体渔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统计 分层抽样 CP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鱿鱼钓机抖动方式改进之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 傅恩波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54-60,共7页
1996年7~10月份在西北太平洋作业的鱿鱼钓船经济效益普遍不太好,主要原因是渔场鱿鱼分布稀疏时,钓机的CPUE(单位努力渔获量)低。相比之下,手钓的CPUE却较高。笔者分析了在原抖动方式下,鱿鱼稀疏时鱿鱼钓机的CP... 1996年7~10月份在西北太平洋作业的鱿鱼钓船经济效益普遍不太好,主要原因是渔场鱿鱼分布稀疏时,钓机的CPUE(单位努力渔获量)低。相比之下,手钓的CPUE却较高。笔者分析了在原抖动方式下,鱿鱼稀疏时鱿鱼钓机的CPUE较手钓的CPUE低的原因,进而对钓机原抖动方式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改进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动方式 鱿鱼钓机 手钓 CP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捕捞方式下南海北部海域鲹类渔场的时空分布
18
作者 王薇 陈国宝 牛麓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
【目的】分析南海鲹科鱼类在单拖、双拖和围网三种捕捞方式下的渔获率,探究南海北部海域鲹科渔场的时空分布。【方法】计算三种捕捞方式的年均、月均和季节性渔获率,并对三种捕捞方式的时空分布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单拖... 【目的】分析南海鲹科鱼类在单拖、双拖和围网三种捕捞方式下的渔获率,探究南海北部海域鲹科渔场的时空分布。【方法】计算三种捕捞方式的年均、月均和季节性渔获率,并对三种捕捞方式的时空分布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单拖在2016年渔获率达到最高为1.44 kg·kW^(-1)·d^(-1),双拖在2009年渔获率达到最高为4.65 kg·kW^(-1)·d^(-1),围网渔获率最高为2014年的3.8 kg·kW^(-1)·d^(-1),年均渔获率受产量和渔场分布的影响较大。三种捕捞方式的渔获率随作业功率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单拖最高渔获率为3.12 kg·kW^(-1)·d^(-1)(功率为262 kW);双拖最高渔获率为10.81 kg·kW^(-1)·d^(-1)(功率为313 kW);围网最高渔获率为8.97 kg·kW^(-1)·d^(-1)(功率为405 kW)。夏季渔获率相比其他季节达到最高,单拖、双拖和围网的渔获率分别为1.21、2.74、3.62 kg·kW^(-1)·d^(-1),三种捕捞方式的渔获率在时间变化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双拖和围网的渔获率在空间变化上都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单拖在110°15′E-111°45′E和117°45′E-118°45′E之间的渔场存在较高渔获率,但渔场之间无明显差异;双拖在112°45′E-114°45′E左右的渔场存在高值渔获率;围网在109°45′E-110°45′E和115°45′E-117°45′E的渔场都出现高值渔获率,因此鲹科鱼类的渔场主要分布在粤西、珠江口及海南岛东部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鲹科鱼类 渔获率 捕捞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圆鲹 CPUE 的捕捞信息船样本量优化
19
作者 梁耀威 冯波 +2 位作者 李忠炉 李美霖 陈月泽 《渔业科学进展》 2025年第5期210-222,共13页
明确不同作业类型渔船最少调查样本量对收集高质量的渔获量数据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2008―2018年南海北部渔港抽样调查获得的36499个生产航次数据,基于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 明确不同作业类型渔船最少调查样本量对收集高质量的渔获量数据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2008―2018年南海北部渔港抽样调查获得的36499个生产航次数据,基于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采用计算机模拟重抽样方法,对5种作业类型(单拖网、双拖网、光诱围网、刺网和光诱罩网)的调查样本量进行优化,使用相对估计误差(REE)和相对偏差(RB)作为评价指标,分析调查样本量的变化对CPUE估值的影响。结果显示,CPUE在不同作业类型间差异明显,同种作业类型在不同季节亦存在差异,其中,光诱围网四季CPUE同比高于其他作业类型,CPUE变化范围为(1.714~4.984)kg/(kW·d)。单拖网、双拖网和光诱罩网宜以REE≤10%确定最少样本量,而刺网和光诱围网(除冬季外)则宜以REE≤5%确定最少样本量,各作业类型最少样本量四季不同,其中,单拖网平均为76航次,双拖网平均为54航次,刺网平均为218航次,光诱围网平均为101航次,光诱罩网为72航次。当样本量达到特定值时,REE和RB的变化趋于稳定,冗余样本量减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估计精度。本研究可为渔获量调查捕捞信息船样本量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渔获量调查 捕捞信息船 分层随机抽样 样本量优化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峡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20
作者 陈欢 练青平 +4 位作者 孟周 郭爱环 盛鹏程 陈光美 原居林 《河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141-149,共9页
为探究千峡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22—2023年开展了为期2 a的调查,分别在每年3、7、10、12月各进行1次采样,共计8次。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鉴定鱼类40种,隶属于3目9科31属,其中,鲤形目占比最高(30种,75%)。生态类型分析表明,定居型(92.... 为探究千峡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22—2023年开展了为期2 a的调查,分别在每年3、7、10、12月各进行1次采样,共计8次。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鉴定鱼类40种,隶属于3目9科31属,其中,鲤形目占比最高(30种,75%)。生态类型分析表明,定居型(92.50%)、杂食性(50%)和底层鱼类(42.5%)为主要生态类群。群落结构分析识别出6个优势种,分别为䱗、大眼华鳊、细鳞鲴、齐氏罗非鱼、鳙和翘嘴鲌。生物多样性指数中,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2023年高于2022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结果表明,2023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数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生物量平均值均高于2022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数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生物量的峰值均出现在2023年7月,分别为8.32 ind(/m^(2)·d)和1131.88 g(/m^(2)·d)。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W_(2)=0.037)表明水域处于中度扰动状态。综上,千峡湖水库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鱼类资源状况,同时外来物种数量的增加和鱼类小型化的风险可能给该水域的土著鱼类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千峡湖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