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
1
作者 刘丹 许育鹏 +1 位作者 陈瀑 褚小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快速准确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对船用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基于FAME红外特征峰强度与其体积分数的关联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 快速准确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对船用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基于FAME红外特征峰强度与其体积分数的关联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分析模型,所建模型准确度及稳定性良好。基于两种不同型号仪器采集光谱所建模型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99,交互验证标准偏差分别为0.2644和0.1517,重复性偏差分别为0.08%和0.17%。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法可快速准确预测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为船用燃料油质量监控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偏最小二乘方法 船用燃料油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
2
作者 张子豪 谭智毅 +4 位作者 麦晓霞 林海 李全忠 刘莹峰 肖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3,共9页
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 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合物的进样方式、萃取溶剂的选择、固相萃取柱类型的选择以及淋洗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在浓度0.05~2.5μg/mL范围线性良好,具有检出限(0.1~1.2 mg/kg)和定量限(0.3~4.0 mg/kg)低,稳定性好和萃取效率高,以及基质效应不显著等优势。通过用不含目标物的空白燃料油配制0.10、0.50、2.50 mg/L浓度水平的试样考察方法的可靠性,获得满意的回收率(85.5%~115.4%)和相对标准偏差(RSD≤6.2%)。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实现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有效检测。另外,劣质船用燃油存在不少的酚类和FAME类物质,高浓度苯酚、甲酚、二甲酚、对枯基苯酚、脂肪酸甲酯等物质可能是导致船舶油泵损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残渣燃料油 酚类 脂肪酸甲酯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物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罗毅 孙永强 +2 位作者 田春花 刘广宇 张威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共3页
对不同烷链和不同EO加合数的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物化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对FMEE在洗衣粉中替代AEO9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与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相比 ,FMEE泡沫低 ,水溶速度快 ,对油脂增溶能力强 。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甲酯乙氧基化物 物化性能 棕榈油甲酯乙氧基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中环氧乙烷分布检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得志 孙永强 +2 位作者 杨秀全 罗毅 田春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7-330,共4页
蓖麻油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CA-MEE)用0.5 mol/L KOH乙醇溶液水解,酯键断裂,考察水解次数和水解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及回收率;所得亲水基部分之一的甲基聚乙二醇醚用气相色谱法(GC)测其平均环氧乙烷(EO)加合数及其分布,进而考察EO对酯... 蓖麻油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CA-MEE)用0.5 mol/L KOH乙醇溶液水解,酯键断裂,考察水解次数和水解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及回收率;所得亲水基部分之一的甲基聚乙二醇醚用气相色谱法(GC)测其平均环氧乙烷(EO)加合数及其分布,进而考察EO对酯基和仲羟基的选择性。结果表明:CA-MEE在85℃±1℃、1 h条件下能够完全水解,且实验方法有相当好的回收率。样品CA-MEE-12分离出的甲基聚乙二醇醚部分EO加合数色谱图表明,EO对酯基的选择性(EO在酯基上平均加合数为10.0)远高于其对仲羟基的选择性,而且EO分布很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蓖麻油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水解 分布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的酯交换甲酯化反应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秀全 周卯星 +1 位作者 程玉梅 郭云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研究了蓖麻油的酯交换甲酯化反应 ,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脂肪酸甲酯的组成 ,确定了蓖麻油中键合甘油量为 9 89% ,甲酯混合物中蓖麻醇酸甲酯质量分数为 88%。工艺优化试验结果为 :反应在室温下进行 ,甲醇用量为理论量的 3倍 ,m (甲醇... 研究了蓖麻油的酯交换甲酯化反应 ,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脂肪酸甲酯的组成 ,确定了蓖麻油中键合甘油量为 9 89% ,甲酯混合物中蓖麻醇酸甲酯质量分数为 88%。工艺优化试验结果为 :反应在室温下进行 ,甲醇用量为理论量的 3倍 ,m (甲醇钠 )∶m (蓖麻油 ) =0 4~ 0 5∶10 0 ,反应时间为 3 0min~ 40min。该优化条件下 ,所得甲酯混合物收率 98%以上 ,蓖麻油全部转化 ,其中 96%转化为甲酯 ,其余为少量的单甘酯和微量的二甘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酯交换 甲酯化反应 甲醇 蓖麻醇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籽脂质提取与甲酯化衍生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楼乔明 杨文鸽 +3 位作者 徐大伦 金淼 吴东晓 郑贤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9-72,77,共5页
采用不同方法对蓖麻籽的脂质提取和甲酯化衍生效果进行研究,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对蓖麻籽的脂质提取和衍生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氯甲烷-甲醇法的脂质提取率为58.25%,且具有低毒、溶解性强和提取完... 采用不同方法对蓖麻籽的脂质提取和甲酯化衍生效果进行研究,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对蓖麻籽的脂质提取和衍生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氯甲烷-甲醇法的脂质提取率为58.25%,且具有低毒、溶解性强和提取完全的优点,是蓖麻籽脂质提取的有效方法;酸碱结合法具有衍生完全且副反应少等优点,能更好地反映蓖麻籽脂肪酸的真实组成,是蓖麻籽脂质甲酯化衍生的理想方法。同时蓖麻籽脂肪酸以蓖麻油酸(76.43%~86.50%)、亚油酸(4.88%~6.27%)和油酸(2.70%~4.18%)为主,并含有少量的棕榈酸、硬脂酸以及亚麻酸和二十碳烯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脂质提取 甲酯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绝缘油的制备及电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大贵 杨凤 +3 位作者 刘作华 陶长元 张占龙 胥江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以菜籽油和甲醇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离子液体[Bmim]BF4为增溶剂,在微波辐射下制备菜籽油甲酯,并对其电气性能与矿物绝缘油进行了对比。菜籽油甲酯的击穿电压是64.0 kV,相对介电常数是矿物绝缘油的1.4倍;运动黏度为矿物绝缘油的0.6倍;... 以菜籽油和甲醇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离子液体[Bmim]BF4为增溶剂,在微波辐射下制备菜籽油甲酯,并对其电气性能与矿物绝缘油进行了对比。菜籽油甲酯的击穿电压是64.0 kV,相对介电常数是矿物绝缘油的1.4倍;运动黏度为矿物绝缘油的0.6倍;闪点大于170℃,主要性能指标较矿物绝缘油更好。植物绝缘油可完全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是矿物绝缘油的良好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油 微波 菜籽油甲酯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洗衣粉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永强 张高勇 +1 位作者 罗毅 刘广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4,122,共4页
对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在洗衣粉体系中等量代替AEO9进行了应用研究,在洗衣粉前、后配料工艺中加入不同量的MEE或AEO9情况下,综合考察了熔点、黏度、洗衣粉去污性能。CMEE-8、AEO9熔点分别为25℃、21℃,黏度完全相同,后配料工艺制... 对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在洗衣粉体系中等量代替AEO9进行了应用研究,在洗衣粉前、后配料工艺中加入不同量的MEE或AEO9情况下,综合考察了熔点、黏度、洗衣粉去污性能。CMEE-8、AEO9熔点分别为25℃、21℃,黏度完全相同,后配料工艺制备的洗衣粉去污力基本相当;前配料工艺中CMEE-8与AEO9在质量分数为1 5%、3%、6%、10%时所配洗衣粉料浆黏度的比值分别为1/3 2、1/4 8、1/5 1、1/1 8,洗衣粉去污力基本相当。研究结果表明:CMEE-8无论在前配料、后配料中均可以代替AEO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洗衣粉 洗涤性能 前配料 后配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祥华 刘灿明 +2 位作者 吴苏喜 曾凡佳 胡秋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1-592,共2页
To develop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in biodiesel by GC,tridecanoic acid methy1 ester was used as an internal standard.The recoveries are determined to be from 97.59% to 101.42%(m=5)... To develop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in biodiesel by GC,tridecanoic acid methy1 ester was used as an internal standard.The recoveries are determined to be from 97.59% to 101.42%(m=5)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ange from 1.32%to 2.89%(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脂 菜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分离棕榈油甲酯化产物中C_(16)和C_(18)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苗 马美湖 +3 位作者 杨湄 蔡朝霞 熊伟 付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6-531,共6页
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棕榈油甲酯化物中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甲酯,为农产品涂膜保鲜材料的开发提供原料。重点考察了尿素用量、溶剂用量、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以尿素用量、95%乙醇用量、包合温度为三因素,C16脂肪酸甲酯... 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棕榈油甲酯化物中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甲酯,为农产品涂膜保鲜材料的开发提供原料。重点考察了尿素用量、溶剂用量、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以尿素用量、95%乙醇用量、包合温度为三因素,C16脂肪酸甲酯和C18脂肪酸甲酯的纯度为二指标,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利用Designexpert7.0.1软件分析优化了分离的工艺条件并建立了回归模型。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在棕榈油甲酯化物用量为20g,尿素用量为35g,95%乙醇用量为120mL,包合温度为5℃,包合时间为16h的条件下,饱和脂肪酸甲酯相中C16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达78.5%,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相中C18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达93.1%,分别比原料提高36.4%和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包合法 分离 C16脂肪酸甲酯 C18脂肪酸甲酯 棕榈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脂肪酸甲酯快速筛选植物油中掺假地沟油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海香 任荷玲 +5 位作者 许秀丽 张凤霞 丁罡斗 乐粉鹏 马小宁 仲维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48-152,共5页
根据植物油和地沟油中脂肪酸酯存在方式的不同,建立植物油中地沟油掺假的快速筛选方法。植物油中脂肪酸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地沟油中脂肪酸以脂肪酸甲酯的形式存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的全扫描模式,结合NIST 05标准谱库检索功能,对3... 根据植物油和地沟油中脂肪酸酯存在方式的不同,建立植物油中地沟油掺假的快速筛选方法。植物油中脂肪酸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地沟油中脂肪酸以脂肪酸甲酯的形式存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的全扫描模式,结合NIST 05标准谱库检索功能,对37种脂肪酸甲酯进行测定。样品采用直接稀释-气相色谱-质谱全扫描分析脂肪酸甲酯,100个植物油样品中均未检出脂肪酸甲酯;20个地沟油样品中13个检出肉豆蔻酸甲酯(C14:0)、棕榈酸甲酯(C16:0)和硬脂酸甲酯(C18:0)等14种脂肪酸甲酯,检出率为65%,且70%的检出脂肪酸甲酯的地沟油样品中脂肪酸甲酯种类多、含量较高。因此,若植物油样品脂肪酸甲酯种类多、含量高,则可判定为有地沟油掺假;若脂肪酸甲酯含量低或没有脂肪酸甲酯,则可以进一步用其他指标和方法进行检测,脂肪酸甲酯的检测方法可以作为地沟油掺假的快速粗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植物油 地沟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法——一种计算油脂甲酯化转化率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科 李翔宇 +3 位作者 蒋剑春 聂小安 曾凡洲 刘扬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油脂的酯交换反应体系的质量变化和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油脂甲酯化转化率,并以大豆油甲酯化为例加以论证。在油脂、甲醇、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30∶0.8,温度65℃,反应时间1.5 h的条件下转化率为96.5%,与其他方法比较,误差在0... 以油脂的酯交换反应体系的质量变化和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油脂甲酯化转化率,并以大豆油甲酯化为例加以论证。在油脂、甲醇、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30∶0.8,温度65℃,反应时间1.5 h的条件下转化率为96.5%,与其他方法比较,误差在0.5%以内。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可行性,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转化率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质量 油脂 生物柴油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二聚酸甲酯聚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刚 王车礼 +2 位作者 李为民 周永生 陈建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1,共3页
以废弃油脂制备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进行聚合反应,产物经分子蒸馏后得到单体酸甲酯(生物柴油)和二聚酸甲酯。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 以废弃油脂制备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进行聚合反应,产物经分子蒸馏后得到单体酸甲酯(生物柴油)和二聚酸甲酯。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加入量为脂肪酸甲酯质量的10%,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8 h。在此条件下,二聚酸甲酯产率达到74.0%,粗产品经提纯后二聚酸甲酯含量为90.7%。自制片状活性白土催化剂活性好,催化剂与产品容易分离,产品夹带损失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脂 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 二聚酸甲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食用油转化成柴油机替代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延耀 李里特 +2 位作者 小岛孝之 尚书旗 连政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4-277,共4页
食用植物油是通过植物生产转化太阳能而形成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它不仅可食用,同时也是石化柴油的替代能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将产生大量的废食用油。为解决废食用油的排放所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能源的浪费问题,对废食... 食用植物油是通过植物生产转化太阳能而形成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它不仅可食用,同时也是石化柴油的替代能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将产生大量的废食用油。为解决废食用油的排放所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能源的浪费问题,对废食用油制得柴油机的代用燃料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用废食用油经酯交换反应制成柴油替代燃料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得到了提高反应产率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70℃,油醇摩尔比为1∶6,以NaOH为催化剂且浓度为1.0%,反应时间为20~30min时,用废食用油经酯交换反应制得脂肪酸甲酯的产出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食用油 石化柴油 酯交换 脂肪酸甲酯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醇共溶剂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学军 马婕 +2 位作者 朴香兰 王玉军 朱慎林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利用叔丁醇作为共溶剂可使棕榈油、甲醇和催化剂形成均相体系,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实验以棕榈油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带夹套的玻璃反应器内进行反应。考察了共溶剂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 利用叔丁醇作为共溶剂可使棕榈油、甲醇和催化剂形成均相体系,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实验以棕榈油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带夹套的玻璃反应器内进行反应。考察了共溶剂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叔丁醇质量为棕榈油质量的11.6%,催化剂质量为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60℃,醇油摩尔比为6∶1时,反应2 m in后生物柴油产率达到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棕榈油 叔丁醇 共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利静 周卯星 冯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6,共3页
用0 5mol/LKOH乙醇溶液水解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O),酯键断裂,其疏水基甲酯化、亲水基硅醚化后分别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组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组分的定量。成功测定了各种FMEO样品的疏水基组成和环氧乙烷(EO)加成数分布,... 用0 5mol/LKOH乙醇溶液水解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O),酯键断裂,其疏水基甲酯化、亲水基硅醚化后分别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组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组分的定量。成功测定了各种FMEO样品的疏水基组成和环氧乙烷(EO)加成数分布,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尤其是对原料为混碳脂肪酸甲酯的FMEO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气相色谱分析 组分测定 含量测定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疏水基 亲水基 洗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帅 包桂蓉 +2 位作者 王华 李一哲 李法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54,共4页
以棉籽油脂肪酸与甲醇为原料,采用超临界甲醇非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脂肪酸与甲醇体积比对产物中亚油酸、油酸、亚油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中亚油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在反应温度超过280℃... 以棉籽油脂肪酸与甲醇为原料,采用超临界甲醇非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脂肪酸与甲醇体积比对产物中亚油酸、油酸、亚油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中亚油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在反应温度超过280℃后呈下降趋势;反应时间超过15 m in后有降低趋势;脂肪酸与甲醇体积比超过1∶3后呈降低趋势。说明在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反应时间不宜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甲醇 棉籽油 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调合对其低温流动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27
18
作者 吕涯 李骏 欧阳福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193,共5页
为了了解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组成对其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探索改善其流动性能的方法,以大豆油、花生油和牛油为原料合成了大豆油甲酯、花生油甲酯和牛油甲酯,测定了它们的脂肪酸甲酯组成和低温流动性能。结果表明,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甲... 为了了解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组成对其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探索改善其流动性能的方法,以大豆油、花生油和牛油为原料合成了大豆油甲酯、花生油甲酯和牛油甲酯,测定了它们的脂肪酸甲酯组成和低温流动性能。结果表明,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是影响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混合生物柴油流动性能的测定,发现可以通过不同来源生物柴油的调合改善其流动性能。对于一些高倾点生物柴油,通过油品调合改善低温流动性能的效果比添加石化柴油降凝剂的效果明显。此外,通过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生物柴油的结晶形态,分析了脂肪酸甲酯的结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低温流动性能 流动性能改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籽油甲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佘珠花 刘大川 潭蓓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6,共3页
以低温压榨麻疯树籽油(经过水化脱胶、溶剂萃取脱酸和脱水,使油脂酸值在1 mgKOH/g以下,水分在0.1%以下。)为原料,甲醇钠作催化剂,考察了甲酯化反应条件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麻疯树籽油甲酯转化率和得率的影响。... 以低温压榨麻疯树籽油(经过水化脱胶、溶剂萃取脱酸和脱水,使油脂酸值在1 mgKOH/g以下,水分在0.1%以下。)为原料,甲醇钠作催化剂,考察了甲酯化反应条件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麻疯树籽油甲酯转化率和得率的影响。经正交实验确定甲酯化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5℃,醇油摩尔比7∶1,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0.9%。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甲酯转化率为95.09%,产品得率为88.88%。反应产物经水洗、脱水并过滤后,即得脂肪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籽油 甲酯化反应 碱法催化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磺酸非均相催化菜籽油及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正载 林素素 +3 位作者 王洋 李文兵 丛野 颜晓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7,92,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氨基磺酸催化菜籽油及废油脂与甲醇的酯交换过程,考察了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油酯交换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6∶1,氨基磺酸...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氨基磺酸催化菜籽油及废油脂与甲醇的酯交换过程,考察了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油酯交换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6∶1,氨基磺酸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0 min,此工艺条件下,脂肪酸甲酯的收率达到95.6%;废油脂酯交换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8∶1,氨基磺酸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0 min,此工艺条件下,脂肪酸甲酯的收率达到87.5%。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菜籽油和生物柴油的结构,气相色谱分析了生物柴油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磺酸 菜籽油 废油脂 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