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楼板对RC空间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杜轲 滕楠 +1 位作者 燕登 孙景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3,共10页
为研究楼板对RC空间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作用,文章以汶川地震中完全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为原型结构,设计3个单层2×2跨1/3缩尺模型,包括2个带楼板子结构和1个纯框架子结构,通过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RC框架结构在拆除中柱状... 为研究楼板对RC空间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作用,文章以汶川地震中完全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为原型结构,设计3个单层2×2跨1/3缩尺模型,包括2个带楼板子结构和1个纯框架子结构,通过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RC框架结构在拆除中柱状态下的连续倒塌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纯框架子结构首先进入梁机制阶段,框架梁内产生轴向压力,产生'压拱效应',在梁端部截面抗弯承载力丧失后,进入悬链线机制阶段,依靠梁内部钢筋拉结力抵抗上部荷载。对比分析带楼板子结构与纯框架子结构试验结果,由于楼板的'薄膜效应'使梁机制峰值承载力提高了145%,悬链线机制峰值承载力提高了75%,楼板显著提高了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增加板厚增加梁板的'压拱效应',极大提高梁机制承载力,然而大变形下梁板开始不协同作用,板发生冲切破坏,降低了悬链线阶段承载力和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空间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悬链线机制 薄膜效应 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板及其配筋在RC框架结构实现抗震延性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贵珍 周玲珑 +2 位作者 谭潜 罗文文 祝飞水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1-429,452,共10页
总结采用梁有效翼缘来考虑楼板及配筋对“强柱弱梁”机制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基于SAP2000采用三种侧向加载模式对RC框架结构不带楼板、不带楼板考虑梁刚度放大、带楼板的三个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对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 总结采用梁有效翼缘来考虑楼板及配筋对“强柱弱梁”机制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基于SAP2000采用三种侧向加载模式对RC框架结构不带楼板、不带楼板考虑梁刚度放大、带楼板的三个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对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塑性铰的出铰顺序以及顶点位移与层间位移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三个模型的“强柱弱梁”现象不带楼板的纯框架结构最明显,考虑梁刚度放大的模型次之,带楼板结构最不明显,证明负弯矩承载力和刚度等反映“强柱弱梁”的参数及塑性铰的出现顺序与楼板、板内配筋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楼板及配筋影响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性能和塑性耗能能力,是抗震延性机制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后续的结构设计中,建议考虑实际楼板和钢筋建模进行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楼板 rc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延性机制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梅 李运运 杨博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0,44,共7页
为了研究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按考虑和忽略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梁抗弯能力的增强作用,建立带有楼板及其钢筋的框架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采用四种不同的侧向加载方式对其进行pushover分析,对比框架顶点位移-基... 为了研究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按考虑和忽略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梁抗弯能力的增强作用,建立带有楼板及其钢筋的框架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采用四种不同的侧向加载方式对其进行pushover分析,对比框架顶点位移-基底剪力曲线、塑性铰出铰顺序、屈服机制、层间位移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将提高框架梁的抗弯能力,从而改变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模式。建议抗震设计中考虑现浇楼板的影响,尤其是罕遇地震作用下宜考虑板内钢筋约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PUSHOVER分析 破坏模式 现浇楼板 板内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中整浇楼板对框架梁内实际轴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素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8,共9页
在现浇RC框架实际结构中,楼板整浇后对结构整体性的增强作用使框架梁矩形截面实际内力中存在不可忽略的轴力.对竖向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的RC框架梁矩形截面内轴力沿着梁跨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楼板布置形式下的RC框架梁内轴力... 在现浇RC框架实际结构中,楼板整浇后对结构整体性的增强作用使框架梁矩形截面实际内力中存在不可忽略的轴力.对竖向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的RC框架梁矩形截面内轴力沿着梁跨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楼板布置形式下的RC框架梁内轴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整浇楼板是框架梁内实际轴力沿梁跨呈不均匀分布的直接原因,并且在负弯矩作用端为轴压力,数值不可忽略,设计过程应对其进行合理考虑;整浇楼板对框架梁内实际轴力的影响方式为通过限制梁轴向变形从而使其产生梁内轴力;整浇楼板主要对与之直接相连的框架梁内轴力产生直接影响,对不与之直接相连的框架梁内轴力分布情况基本不产生影响.此外,还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正负弯矩作用下的框架梁进行了梁内轴力产生原因和组成分析,并进一步给出了考虑整浇楼板对框架梁影响的设计建议,以期能更好实现“强柱弱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 整浇楼板 框架梁 轴力 强柱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实现“强柱弱梁”在RC框架梁端楼板设置合理缝长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疆 尹保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本文从减少现浇板对框架梁端部刚度和承载力影响的"减法"思路入手,通过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RC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置不同缝长的梁柱中节点、边节点、角节点模型进行分析,总结了设置何种缝长能有效的实现强柱弱梁,并在此基础... 本文从减少现浇板对框架梁端部刚度和承载力影响的"减法"思路入手,通过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RC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置不同缝长的梁柱中节点、边节点、角节点模型进行分析,总结了设置何种缝长能有效的实现强柱弱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缝长度与梁跨度之间合理比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梁端楼板设缝长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板开角洞对RC框架屈服机制的影响
6
作者 罗维刚 任彪 宋彧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为探究现浇板开角洞后对RC框架屈服机制的影响,利用ABAQUS建立了纯框架、实际带现浇板框架及现浇板开200 mm角洞框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进行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重点研究现浇板开角洞前后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梁柱端... 为探究现浇板开角洞后对RC框架屈服机制的影响,利用ABAQUS建立了纯框架、实际带现浇板框架及现浇板开200 mm角洞框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进行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重点研究现浇板开角洞前后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梁柱端部钢筋应力及混凝土裂缝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现浇板开角洞后,横向梁附近板面出现大量裂缝,且横向梁产生较强的扭转作用,梁端破坏加重;结构整体抗侧移刚度有所减小,纵向梁端钢筋应力增大,混凝土损伤程度加重,柱端钢筋应力减小,改善了“强梁弱柱”现象,但柱端钢筋依旧先于梁端钢筋屈服,故不能保证“强柱弱梁”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 现浇板开角洞 钢筋应力 屈服机制 混凝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缝后的设计方法及构造措施研究
7
作者 肖疆 尹保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缝可以减少现浇板对梁端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有利于实现"强柱弱梁"机制。本文在研究梁端楼板设缝后梁柱的合理线刚度比基础上,通过构造设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据此提出RC框架结构梁... 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缝可以减少现浇板对梁端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有利于实现"强柱弱梁"机制。本文在研究梁端楼板设缝后梁柱的合理线刚度比基础上,通过构造设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据此提出RC框架结构梁端楼板设缝的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梁端楼板设缝 梁柱线刚度比 构造措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全装配式混凝土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抗震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波 文一茗 +3 位作者 庞瑞 高超凡 孙园园 岳龙飞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在国家电网“两型一化”发展战略引领下,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户内变电站结构,该结构由全装配式RC框架结构和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discretely connected precast RC floor,DCPCF)组成。介绍了... 在国家电网“两型一化”发展战略引领下,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户内变电站结构,该结构由全装配式RC框架结构和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discretely connected precast RC floor,DCPCF)组成。介绍了新型全装配式RC户内变电站结构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某220 kV全装配式RC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地震响应规律,并与同型现浇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装配式变电站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全装配式变电站受由楼盖参与的高阶振型影响较大,设计时需考虑更多振型的参与;与同型现浇结构相比,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全装配式RC变电站整体结构的楼盖发生了较大的平面内变形,进而使得二者的地震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对结构大开洞楼层进行了楼板应力补充分析,发现DCPCF的应力小于现浇楼盖,结构的不规则布置使部分连接件所在区域出现应力集中,建议对楼板应力集中区域采取加强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全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结构 全装配式rc框架结构 全装配式rc楼盖 抗震分析 楼板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阎红霞 杨庆山 李吉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7-232,共6页
"5.12"汶川地震造成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坏甚至倒塌。灾后调查发现,框架结构震害特点之一是柱端而非梁端出现塑性铰的"强梁弱柱"破坏形式,这与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中的"强柱弱梁"不符。国内外研究表明... "5.12"汶川地震造成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坏甚至倒塌。灾后调查发现,框架结构震害特点之一是柱端而非梁端出现塑性铰的"强梁弱柱"破坏形式,这与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中的"强柱弱梁"不符。国内外研究表明现浇楼板增大了梁端抗负弯承载力,但其对整个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研究依然不足。针对这种现象,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某典型"强梁弱柱"框架进行三维动力弹塑性时程数值模拟,着重从结构角度上分析了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负弯矩作用下梁端有效翼缘的取值。经分析,发现按照目前我国规范设计的框架在遭遇大震时较难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框架设计时宜在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不变的情况下,负弯矩作用下梁端有效翼缘范围内的板筋参与梁受弯,建议该范围取6倍板宽;大震下框架弹塑性变形验算宜采用考虑现浇楼板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现浇楼板 强柱弱梁 抗震性能 有效翼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梯震害分析与设计建议 被引量:29
10
作者 蒋欢军 王斌 吕西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8,共7页
针对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失去应急疏散安全通道作用,不能满足预期抗震设防要求的楼梯间,进行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和不考虑楼梯作用两种情况下,多遇地震作用的计算分析对比,考察楼梯对结构受力影响,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楼梯... 针对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失去应急疏散安全通道作用,不能满足预期抗震设防要求的楼梯间,进行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和不考虑楼梯作用两种情况下,多遇地震作用的计算分析对比,考察楼梯对结构受力影响,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楼梯对框架结构屈服破坏机制的影响,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楼梯和预制楼梯破坏原因,并结合计算分析结果及楼梯设计方法,提出楼梯的改进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现浇楼梯 预制楼梯 抗震性能 屈服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板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宁宁 屈文俊 朱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以现浇板对空间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空间框架结构的水平低周反复抗震试验.对框架结构的破坏情况、滞回曲线,以及现浇板纵向钢筋应变、梁端弯矩和现浇板受拉有效翼缘宽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现浇板参... 以现浇板对空间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空间框架结构的水平低周反复抗震试验.对框架结构的破坏情况、滞回曲线,以及现浇板纵向钢筋应变、梁端弯矩和现浇板受拉有效翼缘宽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现浇板参与工作,框架无法形成"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现浇板框架结构的耗能能力较好;现浇板纵筋应变随层间侧移角的增大而增大,表明板参与框架结构受力的程度逐步增强;现浇板的参与使得框架梁端弯矩提高.最后利用拉压杆模型对现浇板受拉有效翼缘宽度进行推导,所得公式与实际情况符合良好,能够有效反映现浇板参与结构抗震工作的情况,可以用于工程实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 现浇板 有效翼缘宽度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板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砌体教学楼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屈文俊 马瑞嘉 崔巍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3,共7页
针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教学楼大量倒塌这一惨痛教训,总结了实际工程中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缺陷以及常用的加固方法;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一个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预制多孔板装配式楼盖)的数... 针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教学楼大量倒塌这一惨痛教训,总结了实际工程中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缺陷以及常用的加固方法;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一个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预制多孔板装配式楼盖)的数值模型,施加经修正后的汶川地震波,并利用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使用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前后该砌体结构教学楼在汶川地震波下的响应,重点对比了结构的模态、变形以及应力水平。结果表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可以使墙体的变形得到有效约束,横墙和纵墙的加速度基本一致,墙体变形以及最大应力均得到减小,这说明增设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是一种有效的加固预制板楼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现浇混凝土叠合层 预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板对空间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宁 屈文俊 朱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研究现浇板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现浇板的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两个空间框架模型的水平低周反复抗震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对空间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退化过程、滞回特性、变形特点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分... 为研究现浇板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现浇板的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两个空间框架模型的水平低周反复抗震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对空间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退化过程、滞回特性、变形特点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浇板使框架承载力提高而变形能力降低;模型耗能能力变化不大.模型破坏时由"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向"强梁弱柱"破坏机制转变;且由于板的空间作用使承载力退化速度降低而刚度退化加快.模型整体抗震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板作用 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