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NN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如尧 张磊 +3 位作者 庞博 旦真旺加 郑磊 刘英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105,共9页
针对传统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方法流程复杂、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的反演方法,其中待反演混凝土热学参数优化时的学习率根据待反演参数的精度要求确定。基于PINN反演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反演了无水管冷... 针对传统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方法流程复杂、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的反演方法,其中待反演混凝土热学参数优化时的学习率根据待反演参数的精度要求确定。基于PINN反演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反演了无水管冷却和有水管冷却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分析了反演结果的误差,并将PINN反演方法与传统有限元计算结合遗传算法的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PINN进行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分析具有良好的精度、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根据待反演参数的精度要求确定学习率,能够在保证反演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PINN反演方法相比传统的反演方法具备计算框架简单、计算效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温度场 热学参数 待反演参数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学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浅表倒虹吸结构抗震分析
2
作者 胡宏润 张继勋 +2 位作者 韩睿 任旭华 宋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7,117,共5页
倒虹吸作为重要的交叉引水建筑物,在引调水工程中运用广泛,这类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是确保整个引调水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引起了高度重视。以某倒虹吸工程为例,基于耐震时程法(ETA)建立了结构-地基-内水动力相互作用模型,依据... 倒虹吸作为重要的交叉引水建筑物,在引调水工程中运用广泛,这类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是确保整个引调水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引起了高度重视。以某倒虹吸工程为例,基于耐震时程法(ETA)建立了结构-地基-内水动力相互作用模型,依据目标反应谱生成三条人工ETA曲线,选取相对位移、峰值应力、损伤体积比及损伤耗散能等作为结构性能指标,进行运行工况和放空工况下的结构抗震分析。研究表明,运用耐震时程法进行建筑物抗震计算分析具有高效、准确的优势;在充水运行工况下倒虹吸管道的动力损伤更为严重,需采取必要的隔振防震措施,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抗震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工程 浅表倒虹吸 耐震时程法 混凝土损伤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下面内约束钢筋混凝土简支双向板力学响应机理
3
作者 丁发兴 查湘衡 +1 位作者 王文君 蒋彬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现有分析方法对火灾下面内约束简支双向板的开裂、变形响应以及面内约束导致抗火性能降低的机理缺乏合理解释,本文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火灾下面内约束钢筋混凝土简支双向板的温度场和热力耦合场进行了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在实验验证... 现有分析方法对火灾下面内约束简支双向板的开裂、变形响应以及面内约束导致抗火性能降低的机理缺乏合理解释,本文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火灾下面内约束钢筋混凝土简支双向板的温度场和热力耦合场进行了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在实验验证基础上进行参数分析,探究钢筋和混凝土的挠度、应力变化规律和力学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火灾下,面内约束力削弱了板的倒拱效应与拉力膜效应,导致抗火性能显著降低.单向和双向面内约束、长宽比、荷载比的增大均会缩短板的倒拱效应与拉力膜效应阶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 火灾 面内约束 力学响应 倒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结构型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端正 李玉峰 +1 位作者 白锐 陈俊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8,210,共9页
以往对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道研究,往往只单独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结构型式,具体哪种管型更为合适尚无比较。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地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管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管道型式过活断... 以往对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道研究,往往只单独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结构型式,具体哪种管型更为合适尚无比较。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地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管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管道型式过活断层倒虹吸在断层蠕滑变形、黏滑变形以及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研究结果表明:①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管线中布置多个波纹管伸缩节后,均能较好适应断层蠕滑变形;②两种管道结构位于主断层范围的波纹管伸缩节在断层黏滑变形作用下变形均在100 mm以上,设计难度大;③地震作用下,在主断层范围内的钢衬钢筋混凝土管虽然位移大,但地震引起的应力较小,而明钢管在固定支座处的受力情况明显恶化;④综合多种工况的计算结果,钢衬钢筋混凝土管的受力情况比明钢管更优秀,但明钢管具备运行期检修复位的条件,两种管道方案各有优劣,应根据工程具体需求合理选择管道结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断层错动 倒虹吸 钢衬钢筋混凝土管 明钢管 波纹管伸缩节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反底拱优化加固技术及应用——以上海庙矿区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磊 文志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42-1252,共11页
在西部软岩矿区,巷道底臌是一种常见的巷道破坏形式,由底臌所引起的围岩变形已成为阻碍矿井高效生产的主要难题,也是目前西部矿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底臌控制方案为浇筑混凝土材料配合反底拱与锚杆支护技术联合控制巷... 在西部软岩矿区,巷道底臌是一种常见的巷道破坏形式,由底臌所引起的围岩变形已成为阻碍矿井高效生产的主要难题,也是目前西部矿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底臌控制方案为浇筑混凝土材料配合反底拱与锚杆支护技术联合控制巷道底臌。然而,分析现场破坏结果,浇筑反底拱的普通C20混凝土材料存在强度低、密实度差等明显缺陷,并不能有效控制底臌,巷道现场底角与两帮呈现大面积破坏。据此提出一种优化浇筑材料方案,提高其初凝时间和强度。优化混凝土浇筑材料治理方案是将生石灰按照不同配制比例掺入混凝土浆液中,制备试件;在不同龄期下测试不同生石灰掺入量的试件强度,进而选出最优配比方案;利用扫描电镜对浇筑材料的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确定优化后的浇筑材料满足反底拱结构中浇筑材料的性能要求。结果表明:在养护龄期内,材料最大单轴抗压强度为30.15 MPa,是普通C20混凝土材料强度的1.39倍,抗拉强度为1.75 MPa,是未掺入生石灰试件强度的1.41倍。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分析,在生石灰掺量为10%时,试件结构致密,浆体中的Ca(OH)_(2),AFt和孔隙数量明显减少,浇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浇筑材料进行反底拱设计,在50 d监测期内,最大底臌量仅为101 mm,巷道底臌量减少为原支护方案的34%,底臌控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岩层 底臌 反底拱 生石灰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仰拱结构受力现场实测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杜明庆 张顶立 +1 位作者 张素磊 房倩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1,共9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仰拱受力状态复杂且对高速列车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的特点,现场测试兰新第二双线福川隧道返工后仰拱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分析仰拱结构中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特征及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隧道二衬自重及上部围岩荷载、...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仰拱受力状态复杂且对高速列车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的特点,现场测试兰新第二双线福川隧道返工后仰拱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分析仰拱结构中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特征及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隧道二衬自重及上部围岩荷载、隧道基底围岩膨胀、轨道道床及列车荷载的作用,返工后仰拱混凝土经历了受压、出现局部拉应力、拉压应力稳定的变化过程;仰拱中混凝土和钢筋的最大拉应力均出现在仰拱中心上部,从仰拱返工到隧道运营的整个过程中,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为1.9MPa,最大压应力约为8MPa;地下水大量补充后,隧底围岩膨胀释放大量荷载,使得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以及土压应力迅速增大。基于监测结果及地质条件,提出将福川隧道仰拱底鼓分为轻微、中度和严重3种程度,针对每种程度的底鼓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仰拱底鼓 混凝土应力 钢筋应力 土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仰拱组合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时亚昕 王明年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隧道围岩的过大变形及加快隧道施工进度,需要将仰拱及时封闭。通过对仰拱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干硬性混凝土组成的组合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把仰拱上的荷载通过预制板间接传递给铺底干硬...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隧道围岩的过大变形及加快隧道施工进度,需要将仰拱及时封闭。通过对仰拱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干硬性混凝土组成的组合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把仰拱上的荷载通过预制板间接传递给铺底干硬性混凝土,并充分利用干硬性混凝土强度增长快、受力后变形较小的特点,使仰拱组合结构在隧道掘进的两次出砟间隙时间内达到能通行汽车的要求。对组合结构承受不同荷载时钢筋混凝土板顶面的沉降变形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铺底混凝土之间的接触压力进行现场量测,并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由本文设计的隧道仰拱组合结构,能够增强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加快施工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仰拱 组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干硬性混凝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变化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倒虹吸结构受力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裴松伟 刘树玉 +1 位作者 赵顺波 李晓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南沙河预应力混凝土倒虹吸结构的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各种设计工况下地基条件变化对倒虹吸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不均匀对倒虹吸结构整体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状态具有较大影响,...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南沙河预应力混凝土倒虹吸结构的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各种设计工况下地基条件变化对倒虹吸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不均匀对倒虹吸结构整体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状态具有较大影响,采用换填土方式改善地基均匀性对改善倒虹吸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特别是底板受力状态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工程 倒虹吸 预应力混凝土 地质条件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影响隧道混凝土累积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立敏 刘宁 施成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099,共9页
重载列车轴重的增加导致振动幅值的提高,进而引起隧底结构损伤破坏的发生。针对仰拱混凝土累积损伤方面研究的不足且未引入隧道设计规范中,基于Helmholtz自由能理论体系,开展用于描述循环荷载引起仰拱混凝土累积损伤特征计算模型的研究... 重载列车轴重的增加导致振动幅值的提高,进而引起隧底结构损伤破坏的发生。针对仰拱混凝土累积损伤方面研究的不足且未引入隧道设计规范中,基于Helmholtz自由能理论体系,开展用于描述循环荷载引起仰拱混凝土累积损伤特征计算模型的研究。为了验证累积损伤模型并获取满足隧底力学环境的混凝土损伤计算方法,进行静载与循环荷载耦合环境中不同振动幅值作用下仰拱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实验数据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损伤演化曲线可以分为3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混凝土损伤演化趋势的非线性拟合分析,给出能够引发混凝土损伤破坏的静载水平和不同阶段损伤演化趋势的定量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到混凝土试件损伤主要分布在中间受拉区域,底部损伤值相对较大并最终发生破坏。初始阶段损伤首先发生在混凝土试块中底部,混凝土损伤由试件下部逐渐向上逐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损伤模型 仰拱混凝土 循环荷载 振动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水倒虹工程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应吉 梁正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0,共3页
为了比较基于抗压强度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在分析预测模型基础上,根据韦水倒虹工程现场环境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及现场检测的芯样强度资料对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了预测,并与该工程实测碳化深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为了比较基于抗压强度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在分析预测模型基础上,根据韦水倒虹工程现场环境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及现场检测的芯样强度资料对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了预测,并与该工程实测碳化深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牛荻涛等的预测模型对于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预测较准确,邸小坛等的预测模型对于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预测较符合实际,而Smolczyk预测模型的预测值明显比实测值大;认为建立碳化深度与实际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模型比建立碳化深度与混凝土28d龄期抗压强度的关系模型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深度 抗压强度 预测模型 韦水倒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载耦合作用仰拱混凝土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宁 彭立敏 施成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77-1984,共8页
围岩压力和列车动载共同影响隧道仰拱结构的长期服役状态,目前,对于静载与动载耦合作用下仰拱累积损伤特征及规律的相关研究明显不足且未引入设计规范。基于此,开展用于描述不同静载引起仰拱混凝土动力累积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得到满足... 围岩压力和列车动载共同影响隧道仰拱结构的长期服役状态,目前,对于静载与动载耦合作用下仰拱累积损伤特征及规律的相关研究明显不足且未引入设计规范。基于此,开展用于描述不同静载引起仰拱混凝土动力累积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得到满足仰拱结构力学环境的混凝土累积损伤模型及仰拱累积损伤计算方法,并得到引起仰拱混凝土损伤破坏的静载力阀值。进行对不同静载条件下仰拱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的对比分析,给出不同工况及不同阶段损伤演化趋势的定量表达式,探明混凝土试件损伤主要分布在中间受拉区域,底部损伤值相对较大并最终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特征 仰拱混凝土 循环荷载 静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中塔结构形式比选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扣 舒思利 +1 位作者 万田保 王晓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3,共6页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为主跨2×800m的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为选择该桥合理的中塔结构形式,从结构受力、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对纵向A形混凝土中塔、纵向人字形钢中塔和纵向I形钢-混凝土混合中塔3种中塔方案进行综合比选...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为主跨2×800m的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为选择该桥合理的中塔结构形式,从结构受力、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对纵向A形混凝土中塔、纵向人字形钢中塔和纵向I形钢-混凝土混合中塔3种中塔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若采用纵向A形混凝土中塔方案,结构整体刚度较大,但需保证名义摩擦系数≥0.3以满足主缆抗滑的要求,若采用其他2种中塔方案,名义摩擦系数取0.2即可;3种中塔方案均可通过调整相关结构尺寸满足自身的受力要求;结合中塔沉井基础,纵向A形混凝土中塔方案经济性最优,且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保证施工塔吊不超高。经综合比选,该桥中塔最终采用纵向A形混凝土塔,通过在中塔鞍座中增加竖向摩擦板的方法保证主缆的抗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悬索桥 中塔 A形混凝土塔 人字形钢塔 I形钢-混凝土混合塔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虹吸地涵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温控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守开 丁兵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共6页
针对倒虹吸地涵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以及施工期易产生裂缝这一问题,阐述了影响混凝土温度和应力的主要因素,认为此类结构施工期开裂与浇筑分层、间歇时间、寒潮冷击、昼夜温差、表面保温和冷却水管密切相关。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采用三维非... 针对倒虹吸地涵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以及施工期易产生裂缝这一问题,阐述了影响混凝土温度和应力的主要因素,认为此类结构施工期开裂与浇筑分层、间歇时间、寒潮冷击、昼夜温差、表面保温和冷却水管密切相关。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采用三维非稳定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以及水管冷却的精确算法,对温控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研究,认为浇筑分层和间歇时间对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和协调变形能力有较大影响,寒潮冷击和昼夜温差对表面防裂极为不利,适当保温和冷却水管能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此外,根据研究结果,对某工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温控防裂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倒虹吸 地涵 敏感性分析 温控影响因素 温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倒Y形混凝土桥塔的三维日照温场及其效应 被引量:9
14
作者 顾斌 谢甫哲 +1 位作者 钱海 雷丽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8-260,共13页
以长江下游某大跨斜拉桥的倒Y形混凝土桥塔为例,基于传热学、气象学和计算机几何图形学等理论,建立倒Y形混凝土桥塔的三维日照温度场及其效应的有限元模型,对桥塔的三维日照温度场及其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桥塔南北塔壁和东西塔... 以长江下游某大跨斜拉桥的倒Y形混凝土桥塔为例,基于传热学、气象学和计算机几何图形学等理论,建立倒Y形混凝土桥塔的三维日照温度场及其效应的有限元模型,对桥塔的三维日照温度场及其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桥塔南北塔壁和东西塔壁的外表面最大温差分别可达13.1℃和10.4℃,超过规范的推荐值(推荐值为±5℃);东南西北各塔壁沿壁厚方向上的最大温差分别可达14.5,18.2,16.8和7.8℃,且温度沿壁厚方向近似呈指数形式分布,北塔壁和其他三面塔壁的衰减系数分别处于3.1~3.5和4.1~5.0之间;桥梁走向为南北时,塔顶纵横桥向的最大位移分别可达132.3 mm和8.7 mm,桥梁走向为东西时,塔顶纵横桥向的最大位移分别可达51.4 mm和25.7 mm;不论桥梁走向是东西还是南北,桥塔纵桥向和横桥向的温度应力均超过C50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1.83 MPa,与其他荷载组合时可能会使桥塔开裂,故建议在塔壁内外表面以及截面突变部位多布置一些钢筋或钢筋网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Y形混凝土桥塔 温度场 温度效应 光线跟踪算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倒Y形混凝土桥塔有效温度的预测与极值估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斌 谢甫哲 +1 位作者 钱海 雷丽恒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4-1129,共6页
基于1年多的实测温度和气象数据,使用统计学和极值分析等理论,对长江下游某大跨斜拉桥倒Y形混凝土桥塔有效温度变化规律、预测方法以及极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塔有效温度近似以年为周期呈正弦式变化,并在2.0~31.3℃之间波动;桥... 基于1年多的实测温度和气象数据,使用统计学和极值分析等理论,对长江下游某大跨斜拉桥倒Y形混凝土桥塔有效温度变化规律、预测方法以及极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塔有效温度近似以年为周期呈正弦式变化,并在2.0~31.3℃之间波动;桥塔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分别主要发生于22∶00—00∶00和10∶00—12∶00之间,桥塔日最高有效温度的发生时间与日最高气温相比滞后6.5 h左右,桥塔日最高有效温度的发生时间与日最低气温相比滞后4.5 h左右;桥塔的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均与连续6 d平均日最低气温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82和0.981,故使用连续6 d平均日最低气温能对桥塔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桥塔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的50年一遇标准值分别为38.65和-1.84℃,100年一遇标准值分别为39.61和-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实测数据 倒Y形桥塔 有效温度 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倒虹吸结构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顺序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晓克 赵顺波 +1 位作者 刘树玉 马述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1,共4页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沙河倒虹吸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以施工完建期倒虹吸结构受力状态为基准,分析研究了底板、顶板和竖墙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顺序及回填土高度对倒虹吸结构的受力影响规律,提出了以缩短工期为目...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沙河倒虹吸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以施工完建期倒虹吸结构受力状态为基准,分析研究了底板、顶板和竖墙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顺序及回填土高度对倒虹吸结构的受力影响规律,提出了以缩短工期为目标的倒虹吸结构预应力钢筋的合理张拉施工顺序,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倒虹吸 预应力混凝土 施工组织设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倒Y形混凝土桥塔的横向拟静力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爱君 周连绪 +1 位作者 陈光 王晓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74,共9页
为研究强震下大跨度斜拉桥倒Y形混凝土桥塔的横向破坏机理及屈服后性能,文中以苏通大桥为背景,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动力特性等效和恒载轴力等效原则将全桥模型简化为单塔模型,并确定了两点位移加载模式,采用1:35... 为研究强震下大跨度斜拉桥倒Y形混凝土桥塔的横向破坏机理及屈服后性能,文中以苏通大桥为背景,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动力特性等效和恒载轴力等效原则将全桥模型简化为单塔模型,并确定了两点位移加载模式,采用1:35的几何缩尺比设计了试验模型并进行拟静力推倒试验,最后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地震下桥塔的屈服顺序和破坏位置,并分析屈服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简化单塔模型可替代全桥模型进行横向地震破坏机理研究;在横向强震下,横梁上侧塔柱截面最先屈服,塔底截面其次屈服,横梁下侧塔柱截面最后屈服,最后破坏位置为横梁上侧塔柱或塔底截面;在塔柱截面屈服后,桥塔整体强度增幅明显,破坏位移可达屈服位移的4~6倍,具有延性破坏特性;塔柱截面配箍率的增加会显著增大桥塔的整体强度和位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倒Y形混凝土桥塔 拟静力试验 地震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竖井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明聚 韩忆萱 +2 位作者 李鹏飞 郭彩霞 吴爱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6-1155,共10页
为解决喷射混凝土工作环境差、能耗高以及施工中跑浆、漏浆等问题,提出钢波纹板结合模袋混凝土的新型支护方案。依托圆形竖井,采用倒挂井壁逆作施工法展开现场试验,分析灌注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模袋混凝土可充填开挖... 为解决喷射混凝土工作环境差、能耗高以及施工中跑浆、漏浆等问题,提出钢波纹板结合模袋混凝土的新型支护方案。依托圆形竖井,采用倒挂井壁逆作施工法展开现场试验,分析灌注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模袋混凝土可充填开挖面与钢波纹板之间的构造间隙及预留空间,与钢波纹板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组合结构,能够维持开挖面稳定、抵抗开挖面变形,施工工艺具有可行性;(2)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可知,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模袋内混凝土流动性良好,能充分填充模袋,注满后,灌注压力逐渐消散,且钢波纹板产生的环向应变很小,支护结构在工作状态下均匀受力;(3)试验选用的土工布均具有透气、透水、不透浆的特性,能有效解决喷射混凝土施工存在的跑浆、漏浆等问题,但材料特性和加工性能略有差异;(4)钢波纹板与模袋混凝土结合形成的新型支护结构,为隧道等地下工程支护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圆形竖井 钢波纹板 模袋混凝土 倒挂井壁逆作法 支护结构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淇河倒虹吸管身混凝土施工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东艳 吴运卿 胡连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9-141,146,共4页
按照施工计划安排,对淇河倒虹吸管身段工程进行分层浇筑,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混凝土温控仿真基本理论,对管身段进行复杂三维建模和加载求解工作,从而完成了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倒虹吸管身段底板及边... 按照施工计划安排,对淇河倒虹吸管身段工程进行分层浇筑,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混凝土温控仿真基本理论,对管身段进行复杂三维建模和加载求解工作,从而完成了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倒虹吸管身段底板及边墙部位最大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即时允许抗拉强度值,产生温度裂缝的概率很大,参考分析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温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虹吸管身段 温度应力 大体积混凝土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库坝基渗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金仁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7-159,共3页
某拟建高为22 m的混凝土重力坝坐落于第四系冰水堆积层之上。在大坝上下游水头差的作用下,产生库水渗漏。库水的大量漏失,不但可能使大坝蓄水达不到设计高程而影响工程效益,而且,水流的渗透作用还会导致地基岩(土)体的恶化,产生渗透破坏... 某拟建高为22 m的混凝土重力坝坐落于第四系冰水堆积层之上。在大坝上下游水头差的作用下,产生库水渗漏。库水的大量漏失,不但可能使大坝蓄水达不到设计高程而影响工程效益,而且,水流的渗透作用还会导致地基岩(土)体的恶化,产生渗透破坏,影响大坝本身的安全。在现场调查基础上,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价了该水库在库内设置175 m长铺盖条件下的渗漏问题,计算了水库的渗流量、大坝基底的水力坡度。因其量值较大,必须在渗流出口处采取反滤层等工程措施,给相关部门提供设计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冰水堆积层 水库渗漏 渗透破坏 铺盖 水力坡度 反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