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re-scale study of the pressure-sensitive effect of sandstone and its influence on multiphase flows 被引量:4
1
作者 Jun-Jian Li Yang Liu +2 位作者 Ya-Jun Gao Bao-Yang Cheng Han-Qiao Ji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82-395,共14页
The pressure-sensitive effect on the pore structure of sandston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 and QEMSCAN quantitative mineral analysis. In a physical simulation study, we extracted the pore ... The pressure-sensitive effect on the pore structure of sandston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 and QEMSCAN quantitative mineral analysis. In a physical simulation study, we extracted the pore network model from digital cores at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pressure sensitivity on the multiphase displacement process. In both the pore network model and QEMSCAN scanning, the pore structure was observed to be damaged under a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Due to their different scales, the pores and throats exhibited inhomogeneous changes; further, the throat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compared to that exhibited by the pores. Meanwhile,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pore structure under the two aforementioned activities was aggravated by the 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pore structure.The pressure-sensitive effect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mineral particles, such as quartz(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core skeleton), and reduced the proportion of clay minerals. The clay minerals were originally attached to the pore walls or interspersed in the pores; however, as the pressure increased, the clay minerals accumulated in the pores resulting in blockage of the pores. While simulating the multiphase displacement process, increasing the confining pressure was observed to severely restrict the flowability of oil and water. This study promis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SURE sensitIVE - QEMSCAN MICRO-CT PORE network model MULTIPHASE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MODFLOW大水矿山深部开采矿坑涌水量预测
2
作者 李军强 王肖珊 +4 位作者 丛宇 邓洪 王艳军 梁小明 张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264,共8页
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导致矿坑涌、突水现象愈加频繁,此类问题多发生于大水矿山,为更好指导大水矿山深部开采工作,准确预测矿山深部开采矿坑涌水量至关重要。结合某矿区勘察资料、水文地质条件和观测井实测水位数据,利用Visual MODFLOW软... 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导致矿坑涌、突水现象愈加频繁,此类问题多发生于大水矿山,为更好指导大水矿山深部开采工作,准确预测矿山深部开采矿坑涌水量至关重要。结合某矿区勘察资料、水文地质条件和观测井实测水位数据,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矿区水文地质数值模型,进行稳态与非稳态校正以及相关参数敏感性分析;根据该矿区-150 m水平矿坑真实涌水量拟合分析Drain模块水力传导系数值,运用识别后模型对矿山深部开采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表明-200、-250、-300、-350 m等不同水平矿坑正常涌水量为17209.82、18896.20、21299.31、23494.10 m^(3)/d,预测结果可为矿山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以及为工程安全开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MODflow 地下水数值模型 敏感性分析 水力传导系数 矿坑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计算方法与敏感性因素分析研究
3
作者 刘辉 闫杰超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研究一种大型混凝土淹没齿型丁坝构件,通过CFD软件建立了大型淹没齿型丁坝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数值模型采用试验实测资料开展验证工作。对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以及水流力系数影响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参数与水流... 为研究一种大型混凝土淹没齿型丁坝构件,通过CFD软件建立了大型淹没齿型丁坝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数值模型采用试验实测资料开展验证工作。对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以及水流力系数影响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参数与水流力系数之间响应关系,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系数进行多元函数拟合,得到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预测函数。同时,得到影响水流力系数各敏感参数与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经确定性分析验证,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数值预测函数能够较好地对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预测,研究成果能够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试验 丁坝水流力 水流力系数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产能预测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璐 罗瑞兰 +4 位作者 张林 俞霁晨 邹瑞 邹润 张一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共11页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具有储集介质多样、非均质性强和高温高压等典型特征,且普遍采用斜井开发,导致气井产能评价难度大。考虑该类气藏的多重储集介质、应力敏感性、非线性渗流、阈压效应和井斜等因素,基于Forchheimer气相微分方程、应力...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具有储集介质多样、非均质性强和高温高压等典型特征,且普遍采用斜井开发,导致气井产能评价难度大。考虑该类气藏的多重储集介质、应力敏感性、非线性渗流、阈压效应和井斜等因素,基于Forchheimer气相微分方程、应力敏感和气相渗流物理模拟实验数据建立三项式产能预测模型,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气井产能进行预测,并分析上述因素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孔隙型和低渗透孔洞型储层受阈压效应的影响,缝洞型和高渗透孔洞型储层受非线性渗流的影响,因此三项式产能预测模型更适合储层类型多样的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不同类型储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应力敏感性和非线性渗流特征,需进行各类储层岩心的物理模拟实验确定产能方程所需的各项参数;井斜会产生负表皮因子影响气井产能,当井斜角大于55°时,各类储层的气井产能开始快速提升,且对缝洞型储层的改善效果最明显;阈压效应的产能抑制作用在低压差阶段很强,而应力敏感性和非线性渗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压差阶段;启动压力梯度和非线性渗流系数分别为0.01~0.048MPa/m和10^(9)~10^(12)m^(-1)时显著抑制气井产能,而应力敏感造成的产能损失较稳定;影响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是表皮系数和地层系数,而开发阶段的非线性渗流效应对高渗透储层以及阈压效应对低渗透储层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碳酸盐岩 非线性渗流 阈压效应 应力敏感 产能预测模型 产能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表征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利军 赵林 +2 位作者 谭先红 徐世乾 卢聪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9,共12页
与陆上相比,海上低渗油藏开发井距更大,低压力梯度区范围更广,基质非达西渗流现象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海上压裂规模相对较小,裂缝应力敏感现象对产能影响更大。建立了考虑残余边界层效应的基质非达西渗流模型及考虑支撑剂参数的裂缝应力... 与陆上相比,海上低渗油藏开发井距更大,低压力梯度区范围更广,基质非达西渗流现象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海上压裂规模相对较小,裂缝应力敏感现象对产能影响更大。建立了考虑残余边界层效应的基质非达西渗流模型及考虑支撑剂参数的裂缝应力敏感模型,并将其应用至可精细刻画压裂裂缝形态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中,研究非线性渗流对低渗压裂油藏流场及开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非达西渗流对衰竭开采油井的高峰年产油量和累产油量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其中无因次初始边界层厚度较残余边界层厚度的影响更为突出;裂缝应力敏感对高峰年产油量的影响比对累产油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支撑剂铺砂浓度对累产油量影响幅度较大,支撑剂直径对累产油量影响幅度较小。非线性渗流在压裂井水驱开发中使波及面积减小和见水时间延缓。不考虑非线性渗流时,见水后的含水率上升更快。本文方法为海上低渗透油藏产能预测和开发优化提供了高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低渗透油藏 非达西渗流 裂缝应力敏感 三维嵌入离散裂缝 生产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流压快速分析方法及其在CO_(2)井中的应用
6
作者 何邦超 次惠岭 +4 位作者 白冰 刘建锋 邹炎 雷宏武 崔银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7,共10页
井筒作为井筒内工质流体和地下储层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内部流体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准确预测是深部流体注采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控制工程生产效率与安全性评估。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发现井筒内流体压力随深度近似线性变... 井筒作为井筒内工质流体和地下储层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内部流体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准确预测是深部流体注采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控制工程生产效率与安全性评估。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发现井筒内流体压力随深度近似线性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关于井筒内流压的快速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井筒内流体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的井筒内流体温度、压力耦合计算模型,并利用该耦合模型就所提快速分析方法中待定参数与流体工况、井筒参数、地层物性等参数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针对CO_(2)井,给出了井筒内流压快速分析表达式,结合工程现场数据进行验证,压力解精度在工程应用许可的范围内。所提井筒内流压快速分析方法基于文献统计得出,适用于气井、液井、生产井、注入井等,覆盖范围较广,具有计算参数少、方便快捷的特点,针对某指定工质流体的快速分析表达式中的待定参数可由室内研究人员给出。研究结果对现场工程师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流动模型 快速分析方法 一维稳态流动 流体压力 敏感性分析 CO_(2)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ter SST湍流模型系数在高速流动模拟中的不确定度量化研究
7
作者 陈鑫 王刚 叶正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85,I0002,共17页
Menter SST湍流模型系数的不确定性会对高速流动数值模拟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针对二维压缩拐角、二维圆柱和三维双椭球体3个典型高速模型,定量评估湍流模型封闭系数不确定性对数值模拟的影响。首先,采用非嵌入多项式混沌方法量化由... Menter SST湍流模型系数的不确定性会对高速流动数值模拟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针对二维压缩拐角、二维圆柱和三维双椭球体3个典型高速模型,定量评估湍流模型封闭系数不确定性对数值模拟的影响。首先,采用非嵌入多项式混沌方法量化由Menter SST湍流模型封闭系数不确定性导致的气动力/热数值模拟的不确定度;然后,依据Sobol敏感性指标对封闭系数的敏感性进行排序,辨识导致不确定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动热的不确定度普遍大于气动力。在考察的9个封闭系数中,σ_(ω1)、β^(*)、κ、a_(1)是对数值模拟结果不确定度贡献较大的关键模型参数,其敏感性大小与当地流动特征相关:在流动的大部分区域内,生成项系数σ_(ω1)和κ是导致数值模拟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而在流动发生分离或出现激波后的区域,数值模拟结果受耗散项系数β^(*)与剪切应力限制器参数a_(1)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量化 高速流动 敏感性分析 Menter SST 湍流模型 封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温度影响的动态非线性渗流模型
8
作者 刘秀伟 王星 +2 位作者 程时清 张凤博 汪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5,共8页
针对现有非线性渗流模型未考虑温度变化对非线性渗流规律的影响,首先从毛细管渗流模型、Hagen-Poiseuille公式以及边界层理论出发,结合温度对边界层厚度及流体屈服应力的影响,推导得到低渗透多孔介质中耦合温度影响的动态非线性渗流模... 针对现有非线性渗流模型未考虑温度变化对非线性渗流规律的影响,首先从毛细管渗流模型、Hagen-Poiseuille公式以及边界层理论出发,结合温度对边界层厚度及流体屈服应力的影响,推导得到低渗透多孔介质中耦合温度影响的动态非线性渗流模型。其次,利用已发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开展拟合验证,得到的渗流速度曲线及最小启动压力梯度与实验数据吻合度高,验证了动态非线性渗流模型的准确性,同时与静态非线性渗流模型和达西渗流模型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动态非线性渗流模型的合理性。针对渗流速度曲线进行敏感性分析表明,拟合系数A和B取值的增大均会导致渗流速度曲线右移,非线性渗流段曲线弯曲程度减弱,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增加。温度升高对渗流速度曲线影响程度较大,导致渗流速度曲线大幅上移,非线性渗流段弯曲程度减弱,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同样会增加。该动态非线性渗流模型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非线性渗流理论的发展,可推广至相关两相流及高温高压油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非线性渗流 模型推导 模型验证与对比 敏感性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煤的常规三轴试验仿真参数敏感度分析研究
9
作者 陈学雷 冉庆雷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8期6-13,21,共9页
目前,煤与瓦斯突出、冒顶等动力事故不间断发生,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揭示动力灾害背后煤岩体力学损伤演化机制至关重要。利用离散元软件PFC^(3D),构建了以构造煤体为原型的颗粒流模型,通过改变模型的接触模量、刚度比、黏结强度比、... 目前,煤与瓦斯突出、冒顶等动力事故不间断发生,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揭示动力灾害背后煤岩体力学损伤演化机制至关重要。利用离散元软件PFC^(3D),构建了以构造煤体为原型的颗粒流模型,通过改变模型的接触模量、刚度比、黏结强度比、内摩擦角、摩擦因数参数,对模型进行了常规三轴试验仿真参数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接触模量对构造煤模型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模型变形性能;刚度比对构造煤模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存在影响;黏结强度比对构造煤模型的最大抗压强度与峰值应变均有影响;内摩擦角对模型的损伤破坏形式存在影响;摩擦因数对构造煤模型影响体现在模型的强度与峰值应变。而后指导了参数标定过程,得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后续煤岩动力灾害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颗粒流模拟 参数敏感度 平行黏结模型 细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模型 被引量:74
10
作者 李松泉 程林松 +1 位作者 李秀生 郝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612,共7页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油气在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基于介质变形、启动压力梯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系数,分析了应力敏感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单相和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油气在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基于介质变形、启动压力梯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系数,分析了应力敏感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单相和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低渗透油藏单相和油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对于单相渗流,给出了定产量、变产量和定流压条件下模型的解;对油水两相非活塞驱替,给出了分流量方程、油水前缘位置方程及压力、产量方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模型的油藏工程应用表明:低渗透油藏产能递减速度高于中高渗油藏;渗流速度比较小时,非线性因素对油水两相渗流影响显著。利用该模型,还可确定油田的合理注采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介质变形 应力敏感系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SWAT模型的清江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11
作者 汪朝辉 赵登忠 +1 位作者 曹波 梁东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水体面源污染评价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和要求有较长时间序列的数据。面源污染模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于流域的特征描述的相关参数,因此提高输入模型参数的精度,有利于提升流域面源污染的径流、泥沙和营养物质的产出模拟效果。... 水体面源污染评价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和要求有较长时间序列的数据。面源污染模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于流域的特征描述的相关参数,因此提高输入模型参数的精度,有利于提升流域面源污染的径流、泥沙和营养物质的产出模拟效果。GIS和面源污染模型的有机结合是当前面源污染模拟研究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基于GIS的基础数据库,其中包括DEM、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气象数据以及农业耕作管理数据等。面源污染模拟的产生和形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更加增加了监测和控制面源污染的难度。探索影响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研究其不确定性对于提出和制定污染控制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进行了清江流域面源污染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根据观测数据对SWAT模型进行验证和率定,并利用SWAT模型进行模拟,揭示了清江流域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清江流域水土流失风险区。结果表明清江流域的面源污染主要发生在丰水期,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耕作制度以及降水等是影响径流量和营养物质产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和GIS 敏感性分析 径流模拟 泥沙模拟 营养物载荷 清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对岩性的敏感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继 韦方强 +1 位作者 于苏俊 谢贤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835-13837,13841,共4页
论述了泥石流对岩性的敏感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今后泥石流对岩性敏感性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泥石流 岩性 敏感性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敏感效应的气井流量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樊怀才 李晓平 +1 位作者 窦天财 吴欣袁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在油气藏的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低渗透油气藏及火山岩油气藏的开发,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会明显影响油气藏的开发效果。文中考虑了表皮系数及孔隙受应力敏感效应影响而发生变形的问题,利用不稳定渗流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Stehfest... 在油气藏的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低渗透油气藏及火山岩油气藏的开发,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会明显影响油气藏的开发效果。文中考虑了表皮系数及孔隙受应力敏感效应影响而发生变形的问题,利用不稳定渗流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法得到了模型实空间的解。根据实空间中无因次产量与无因次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表皮系数、无因次应力敏感系数、封闭边界以及定压边界对气井流量动态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地开发具有应力敏感效应的气藏,可保证气井和气藏的正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流量动态特征 表皮系数 数学模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与非达西效应的页岩气产能模型 被引量:21
14
作者 田冷 肖聪 顾岱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75,共6页
页岩气在储层中存在解吸、扩散和渗流相互作用,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孔渗特征,裂缝闭合引起的应力敏感效应和近筒地带的高速非达西效应对页岩气产能影响不能忽略。为此,基于块状模型,综合考虑页岩气解吸、扩散,渗流,应力敏感效应以及非达西... 页岩气在储层中存在解吸、扩散和渗流相互作用,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孔渗特征,裂缝闭合引起的应力敏感效应和近筒地带的高速非达西效应对页岩气产能影响不能忽略。为此,基于块状模型,综合考虑页岩气解吸、扩散,渗流,应力敏感效应以及非达西渗流,建立了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应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法和牛顿—拉普森迭代法,进行数值离散,获得产量数值解,并绘制了页岩气无因次产量和无因次产量导数曲线。分析结果表明:1页岩气流动过程分为线性流阶段、双线性流阶段、窜流阶段和边界控制流阶段;2应力敏感主要发生在双线性流和边界控制流阶段,随着应力敏感系数的增大,产能降低;3考虑非达西效应影响,页岩气产能降低,并且产能越大,非达西效应影响越显著;4兰格缪尔体积越大,兰格缪尔压力越小,无因次产量递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下凹时间越晚。上述成果对认识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递减规律、评价预测产能及优化压裂参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水平井 生产能力 数学模型 解吸 扩散 应力敏感 非达西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渗透率模量的异常高压气藏产能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任俊杰 郭平 +3 位作者 王绍平 毕波 汪周华 赵增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56,共5页
在异常高压气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常常表现出应力敏感特征。由于压敏储层在有效应力变化范围较大时,渗透率模量将随着有效应力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基于常渗透率模量的产能方程很难准确评价异常高压气藏的产能特征。为此,针对异常高压气... 在异常高压气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常常表现出应力敏感特征。由于压敏储层在有效应力变化范围较大时,渗透率模量将随着有效应力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基于常渗透率模量的产能方程很难准确评价异常高压气藏的产能特征。为此,针对异常高压气藏的渗流规律,建立了考虑变渗透率模量和高速非达西效应的产能计算模型,并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研究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敏感作用会使异常高压气藏气井的产量降低,尤其是在井底流压较低时,其产量降低得更为严重;在井底流压较小时,用传统的常渗透率模量计算的产量可能会错误评价应力敏感作用对气井产量的影响;而高速非达西效应将会使异常高压气藏气井的产量降低,随着井底流压的减小,高速非达西效应使气井产量降低的程度更为严重。结论认为:在开发异常高压气藏的过程中应考虑变渗透率模量和高速非达西效应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气藏 变渗透率模量 生产能力 应力敏感 高速非达西流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凝胶调驱快速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其红 张戈 +1 位作者 陶云 武卫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70,共5页
为了解决目前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计算速度慢、数值弥散现象严重的问题,针对高含水期油田开采的特点,建立了可动凝胶调驱的油水两相八组分数学模型。采用流线方法将求解饱和度的三维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求解。流线上的饱和度方程属... 为了解决目前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计算速度慢、数值弥散现象严重的问题,针对高含水期油田开采的特点,建立了可动凝胶调驱的油水两相八组分数学模型。采用流线方法将求解饱和度的三维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求解。流线上的饱和度方程属于典型的对流扩散方程,采用算子分离算法将该方程分解成一个双曲型方程和一个抛物型方程,并采用各自稳定性好的差分格式分别求解,提高了求解的速度和精度。设计了一个正韵律剖面模型,对影响可动凝胶调驱的注入参数和地层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浓度、聚胶比、注入体积、成胶时间的增加,采收率提高幅度均有所增加;纵向窜流程度增加,可动凝胶调驱效果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调剖 数值模拟 流线模型 剖面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电网模型与省级电网模型的拼接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川 赵智成 +2 位作者 赵树法 江凯 鞠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359,共6页
提出地区电网模型与省级电网模型的拼接方案:首先从地区电网EMS系统获取CIM模型文件以及状态估计结果文件,对其进行解析、合并及网络拓扑分析,生成适合于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地区电网模型;研究了地区电网及省级电网边界节点潮流调整方法... 提出地区电网模型与省级电网模型的拼接方案:首先从地区电网EMS系统获取CIM模型文件以及状态估计结果文件,对其进行解析、合并及网络拓扑分析,生成适合于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地区电网模型;研究了地区电网及省级电网边界节点潮流调整方法,提出利用功率灵敏度矩阵调整边界联络线注入功率,利用基于电气距离的负荷、发电机分组方法调整边界节点电压的方法。最后以实际电网应用为例,验证了模型拼接方案以及边界节点潮流调整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模型 模型拼接 潮流调整 灵敏度矩阵 电气距离 分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胜男 李恒 张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61,共3页
对于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均假设地层岩石的变形系数为常数,这导致了目前的变形介质油藏产能预测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油井产能的变化趋势,尤其在生产压差较大的情况下,误差较大。文中研究了变形系数与产能的关... 对于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均假设地层岩石的变形系数为常数,这导致了目前的变形介质油藏产能预测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油井产能的变化趋势,尤其在生产压差较大的情况下,误差较大。文中研究了变形系数与产能的关系,考虑了生产压差对变形系数的影响,从而改进了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模型。改进后的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变形介质油藏矿场系统试井中,油井流入动态曲线在井底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即向压力轴偏转,并出现最大产量点的现象,并对最大产量点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中还提出了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井底最低合理流动压力,为油井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及预测油井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油藏 产能预测 变形系数 最大产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线性渗流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洪庆 何东博 +2 位作者 娄钰 伊怀建 朱维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79-81,139,共3页
依据地层水的赋存状态将低渗致密气藏划分为3类储层,根据不同类型储层渗流的主控因素,建立考虑滑脱效应、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同时存在和各自组合存在时的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线性渗流3类储层产能公式。计算表明... 依据地层水的赋存状态将低渗致密气藏划分为3类储层,根据不同类型储层渗流的主控因素,建立考虑滑脱效应、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同时存在和各自组合存在时的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线性渗流3类储层产能公式。计算表明,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线性渗流不同流态下,气井计算产量都明显区别于传统达西流动情况,且生产压差较大时,应力敏感性对气井的产量影响增强。因此低渗致密气藏实际开采中,要根据气藏具体含水状况,选择对应流态的产能方程进行评价,实际生产中尽量避免放大压差过快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气藏 低速非线性渗流 滑脱效应 应力敏感 数学模型 产能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原型观测的水质改善效果敏感性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国庆 范子武 +2 位作者 王波 柳杨 王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将无锡运东大包围调水试验过程划分为背景期、调度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通过长系列河网水动力-水质多要素同步原型观测,获得河网干支流水动力特性,掌握不同控制断面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水动力过程对不同水质指标改善的敏感性。在此... 将无锡运东大包围调水试验过程划分为背景期、调度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通过长系列河网水动力-水质多要素同步原型观测,获得河网干支流水动力特性,掌握不同控制断面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水动力过程对不同水质指标改善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引水流量、汊道分流比、河网流速、水位以及水质改善幅度控制阈值,论证白屈港-严埭港-转水河-环城河-古运河沿线主引水通道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构建区域精细化河网水动力模型,在模型率定验证基础上模拟了高水位单通道自引泵排、低水位单通道泵引泵排、双通道自引泵排运行方案,比选了不同生态补水方案的水动力与水质效果,为无锡运东大包围畅流活水方案制定提供了研究方法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观测 河网模型 生态补水 畅流活水 水动力 水质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