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空核爆炸辐射电磁脉冲的初步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梦 周辉 +5 位作者 程引会 李宝忠 吴伟 李进玺 马良 赵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31-2835,共5页
采用壳模型分析深空核爆在远场产生辐射电磁脉冲的规律,对深空核爆电磁脉冲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在已知电子运动规律的前提下,推导了发射电子的电偶极矩表达式,并得到了辐射电磁脉冲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远处辐射场的峰值电场与爆炸当... 采用壳模型分析深空核爆在远场产生辐射电磁脉冲的规律,对深空核爆电磁脉冲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在已知电子运动规律的前提下,推导了发射电子的电偶极矩表达式,并得到了辐射电磁脉冲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远处辐射场的峰值电场与爆炸当量无关,但达到峰值的时间随爆炸当量增加而提前;电子初始动能的增大也能线性地提高峰值强度;峰值强度与上升时间常数及弹体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电偶极矩 核爆炸 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核爆电磁脉冲壳模型下的电子运动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梦 周辉 +5 位作者 程引会 李宝忠 吴伟 李进玺 马良 赵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74-1978,共5页
采用壳模型分析了深空核爆的电子运动规律,对深空核爆电磁脉冲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考虑MeV量级出射电子的相对论效应,在相对论框架下进行了电子运动过程的推导。计算了空间电荷层限制的形成时间,并提出一旦形成空间电荷限制,后... 采用壳模型分析了深空核爆的电子运动规律,对深空核爆电磁脉冲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考虑MeV量级出射电子的相对论效应,在相对论框架下进行了电子运动过程的推导。计算了空间电荷层限制的形成时间,并提出一旦形成空间电荷限制,后续状态满足准静态近似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空间电荷振荡的频率,并与半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比对,二者符合得较好。计算表明,远场达到峰值的时间与爆炸当量、电子初始动能和弹体半径等参数密切相关,电场峰值总是出现在核反应极大值之前,并且在空间电荷层限制的形成时间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电偶极子 核爆炸 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深空核爆炸辐射电磁脉冲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梦 周辉 +5 位作者 程引会 李宝忠 吴伟 李进玺 马良 赵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7-900,共4页
深空核爆炸通过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两种辐射机制产生电磁脉冲。本文具体分析了两种辐射模型产生电磁脉冲的物理机制,并估算了远处观察点的辐射电场。计算表明,电子以高斯波形出射时,百吨TNT当量爆炸在km量级范围内产生的电偶极子和磁偶... 深空核爆炸通过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两种辐射机制产生电磁脉冲。本文具体分析了两种辐射模型产生电磁脉冲的物理机制,并估算了远处观察点的辐射电场。计算表明,电子以高斯波形出射时,百吨TNT当量爆炸在km量级范围内产生的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辐射电场强度分别为kV/m和10V/m量级。深空中地磁感应强度较弱,电子的角向运动相比初始方向运动是小量,因而磁偶极子的辐射强度远小于电偶极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偶极子 电磁脉冲 电偶极子 核爆炸 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差性能最优通用信号模型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聪锋 廖桂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9-1255,共7页
针对空间分布散射信号源的稳健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通用信号模型稳健波束形成算法,不仅得到了封闭形式的最优加权矢量,而且获得了最优的性能改善.其中分析了与传统对角加载的关系,给出了最优加载量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具有最优负... 针对空间分布散射信号源的稳健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通用信号模型稳健波束形成算法,不仅得到了封闭形式的最优加权矢量,而且获得了最优的性能改善.其中分析了与传统对角加载的关系,给出了最优加载量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具有最优负加载的解才可以获得最优的性能改善.最后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且发现最优加权矢量只取决于给定的接收数据和未知的失配量,与失配约束参数的选择无关,而失配约束参数只是参与最优权计算的辅助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最差性能最优 通用信号模型 负对角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叶片-机匣多点变形转静碰摩模型的机匣响应特征与验证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海飞 陈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45,共18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匣碰摩故障,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叶片-机匣耦合振动下的转静碰摩故障模型,该模型在通用的弹性碰摩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多个叶片与圆盘之间的耦合作用、叶片与叶片之间的耦合作用、叶片与机匣之间碰摩故障以及叶片与...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匣碰摩故障,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叶片-机匣耦合振动下的转静碰摩故障模型,该模型在通用的弹性碰摩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多个叶片与圆盘之间的耦合作用、叶片与叶片之间的耦合作用、叶片与机匣之间碰摩故障以及叶片与机匣之间转静间隙变化对碰摩力的影响,能够模拟机匣单点、局部及整圈,转子的局部和整圈的碰摩规律。将所提出的碰摩模型运用于转子-支承-机匣耦合动力学模型中,利用数值积分获取碰摩故障下的机匣加速度响应规律。利用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进行了转子叶片-机匣的机匣单点-转子全周的碰摩实验,仿真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提出的叶片-机匣碰摩新模型的正确有效性。并利用该模型仿真了其他碰摩状态下的碰摩故障特征和碰摩力随时间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 叶片-机匣碰摩 转子-支承-机匣耦合动力学模型 机匣加速度信号 碰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外绝缘涂层特性对EM-MWD信号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春 胡闯 +2 位作者 徐林 陈明华 龙小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5-170,共6页
利用套管外绝缘涂层技术可减少电磁随钻测量(EM-MWD)信号在低电阻率地层中的衰减,进而增大其信号传输深度。为探明套管外绝缘涂层适用的地层电阻率范围,获取绝缘涂层特性对EMMWD接收信号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并针对... 利用套管外绝缘涂层技术可减少电磁随钻测量(EM-MWD)信号在低电阻率地层中的衰减,进而增大其信号传输深度。为探明套管外绝缘涂层适用的地层电阻率范围,获取绝缘涂层特性对EMMWD接收信号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并针对绝缘涂层敷在不同电阻率地层套管外的应用效果、绝缘涂层的电阻率、厚度和长度对EM-MWD信号强度的影响规律展开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套管外绝缘涂层在低电阻率地层对EM-MWD接收信号的增强效果更显著;随着绝缘涂层电阻率的增大,EM-MWD接收信号先缓慢增强,随后快速增强,最后趋于稳定;随着绝缘涂层厚度的增加,接收信号强度呈现先不断增强随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在低电阻率地层中,在涂层长度不断增加到敷满该地层处套管的过程中,信号强度不断增强。研究成果对合理运用套管外绝缘涂层技术以突破EM-MWD应用井深限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外绝缘涂层 电磁随钻测量 信号传输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正定约束的最差性能最优通用信号模型顽健波束成形算法
7
作者 徐定杰 贺瑞 沈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针对通用信号模型下的顽健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正定约束的最差性能最优顽健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通过对波束成形器进行建模和变换,得到了一种简单的顽健自适应波束成形器的表达式。对波束成形器进行求解,不仅得到了最优权矢量... 针对通用信号模型下的顽健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正定约束的最差性能最优顽健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通过对波束成形器进行建模和变换,得到了一种简单的顽健自适应波束成形器的表达式。对波束成形器进行求解,不仅得到了最优权矢量的近似闭式解,而且获得了一定的性能改善,并且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成形 最差性能最优 通用信号模型 半正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