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框架的时变漂移核滤波剩余寿命预测
1
作者 梁雅琴 白洁 +2 位作者 石慧 李丽君 李哲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9-258,289,共11页
动态运行环境使得系统退化过程复杂多变,降低系统剩余寿命预测准确性,为确保部件在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框架的时变漂移核滤波方法。首先,采用Wiener模型描述系统退化过程,通过多源映射函数构建状态空间方程;其... 动态运行环境使得系统退化过程复杂多变,降低系统剩余寿命预测准确性,为确保部件在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框架的时变漂移核滤波方法。首先,采用Wiener模型描述系统退化过程,通过多源映射函数构建状态空间方程;其次,提出贝叶斯突变点检测法确定突变点位置,采用漂移核滤波算法根据先验知识更新状态粒子的后验概率,并自适应分配权重,在突变点前后选择不同核函数进行粒子重采样并估计其分布,提高预测精度;最后,通过C-MAPSS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漂移核滤波 核密度估计 贝叶斯突变点检测 分阶段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丝网传感器的棒束通道两相流实验研究
2
作者 隆鹏陈 史昊鹏 +1 位作者 赵萌 程以炫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研究压水堆棒束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特性及演变规律,基于双层丝网传感器(WMS)在常温常压下开展了3×3棒束通道内的空气-水两相流型测量实验,流型包含泡状流、泡-帽状流和弹状流。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横向升力方向发生反转的临界气... 为研究压水堆棒束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特性及演变规律,基于双层丝网传感器(WMS)在常温常压下开展了3×3棒束通道内的空气-水两相流型测量实验,流型包含泡状流、泡-帽状流和弹状流。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横向升力方向发生反转的临界气泡直径范围为4~5.8 mm。此外,对于泡状流,气相表观速度较低时,空泡份额呈现“壁峰”分布;气相表观速度较高时,呈现“中心峰”分布。对于泡-帽状流,相邻子通道内,帽状气泡交叉分布,并引发液相在相邻子通道间的大尺度交混,空泡份额呈现“中心峰”分布。对于弹状流,大尺寸气泡沿轴向发展会跨越子通道间隙并聚合为弹状气泡,空泡份额“中心峰”分布更为明显。将实验数据用以评价部分漂移流模型,其中Bestion漂移流模型因高估漂移速度,导致空泡份额预测结果偏小;Ozaki漂移流模型对空泡份额预测较为精准,其平均相对误差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丝网传感器 空泡份额 气泡尺寸分布 漂移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自校正互补非零矢量相电流重构研究
3
作者 申永鹏 武克轩 +1 位作者 梁伟华 吴成中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172,共9页
针对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单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方法中电流不可观测区和零点漂移误差问题,提出1种误差自校正互补非零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方法。通过对直流母线采样原理的分析,定义最短采样时间,... 针对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单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方法中电流不可观测区和零点漂移误差问题,提出1种误差自校正互补非零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方法。通过对直流母线采样原理的分析,定义最短采样时间,用互补非零矢量代替零电压矢量,延长电流采样窗口,消除扇区边界不可观测区域;同时,揭示误差扩大效应的产生机理,采用互补非零矢量双采样对电流零点漂移进行检测和自校正,实现重构电流零点漂移的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重构误差低于1.26%,相电流THD低于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传感器 相电流重构 零点漂移 误差自校正互补非零矢量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感应断层成像中的一种高精度同步相位测量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烨 董秀珍 +2 位作者 刘锐岗 尤富生 史学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6-801,共6页
磁感应断层成像(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MIT)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医学成像方法,在脑部病变连续动态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测量过程中的相位漂移是影响MIT系统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实现了一种实用的MIT... 磁感应断层成像(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MIT)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医学成像方法,在脑部病变连续动态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测量过程中的相位漂移是影响MIT系统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实现了一种实用的MIT相位测量方法,可以快速进行相位测量而且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具有很低的相位漂移水平。该方法实现了激励信号、检测信号、参考信号、本振信号以及采样时钟之间的完全同步,并引入了正交序列解调算法,提高了解调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单次相位测量时间小于1 ms,1 min内的最大相位漂移小于0.005°,1 h内的最大相位漂移小于0.008°。基于该相位测量方法建立了一个16通道MIT系统,并获得了初步的低电导率(0.84 S/m和1.26 S/m)物理模型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断层成像 相位测量 鉴相 同步解调 正交序列解调 相位漂移 M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锁相环的时间同步机制与算法 被引量:52
5
作者 任丰原 董思颖 +1 位作者 何滔 林闯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2-380,共9页
在讨论计算机时钟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已有的时间同步机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低能耗单向广播校正同步机制,同时进行时钟偏移补偿和漂移补偿,并基于传统的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简称PLL)原理设计了同步算法.为了避免实现过程... 在讨论计算机时钟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已有的时间同步机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低能耗单向广播校正同步机制,同时进行时钟偏移补偿和漂移补偿,并基于传统的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简称PLL)原理设计了同步算法.为了避免实现过程中额外的硬件开销,开发了一种简洁的数字锁相环.最后,在Mica2实验平台上对所设计的同步机制与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已有的典型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间同步 锁相环 时钟偏移 时钟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功电流-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方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滔 王鹿军 +1 位作者 张冲 吕征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93-199,共7页
孤岛检测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必备功能,为了减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时的检测盲区,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小孤岛检测对输出电能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的无功电流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在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锁相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 孤岛检测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必备功能,为了减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时的检测盲区,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小孤岛检测对输出电能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的无功电流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在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锁相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功电流—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方法,推导了正反馈成立的参数条件,并对各个参数的获取方式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实验证明,在电网正常时,该方法对系统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一旦电网出现孤岛情况,无功电流与频率之间的正反馈会让频率迅速朝一个方向变化,直到触发孤岛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检测 锁相环 正反馈 无功电流 频率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网电压过零点精确锁相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增禄 赵乾坤 +2 位作者 史强强 孟新新 颜廷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70,共6页
针对电网电压过零锁相时存在的零点漂移和相位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网电压过零点精确锁相的方法。通过软件PQ滤波去除ADC采样结果中的零点漂移;通过人为设定一个过零点锁相提前量,可提前预见到电网电压的过零点;然后通过软件自适应补... 针对电网电压过零锁相时存在的零点漂移和相位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网电压过零点精确锁相的方法。通过软件PQ滤波去除ADC采样结果中的零点漂移;通过人为设定一个过零点锁相提前量,可提前预见到电网电压的过零点;然后通过软件自适应补偿算法,实现电网电压过零点的精确检测。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计算过程,在无整流器自充电电压暂变补偿装置上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滤波 零点漂移 过零锁相 自适应 相位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屋面雪荷载分布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晅毅 顾明 +1 位作者 朱忠义 黄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采用两相流理论模拟风荷载雪漂作用,认为空气相和雪相的关系为单向耦合,雪在风(空气相)的作用下发生漂移.对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进行了二次开发,计算了在风作用下积雪发生迁移后屋盖表面的雪压分布,并对雪荷载改变量以及雪压... 采用两相流理论模拟风荷载雪漂作用,认为空气相和雪相的关系为单向耦合,雪在风(空气相)的作用下发生漂移.对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进行了二次开发,计算了在风作用下积雪发生迁移后屋盖表面的雪压分布,并对雪荷载改变量以及雪压分布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为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屋盖结构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两相流 雪漂 雪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补偿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泽民 段凤阳 马佳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4-1087,共4页
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的补偿。建立了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通过相空间重构技术,将标量的随机漂移时间序列嵌入到一个辅助的相空间中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使用最优化算法得到了核函数和预测模型的... 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的补偿。建立了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通过相空间重构技术,将标量的随机漂移时间序列嵌入到一个辅助的相空间中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使用最优化算法得到了核函数和预测模型的各项参数。训练和预测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是一种有效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补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陀螺仪 随机漂移 支持向量机 相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偏移和分束比对八倍频光毫米波产生及传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子行 赵尚弘 +4 位作者 幺周石 谭庆贵 李勇军 董毅 赵卫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12-2118,共7页
相位偏移和分束比极大地影响了产生光毫米波信号的边带抑制比以及光纤无线(ROF)系统的BER。针对串联两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产生八倍频光毫米波信号的方案,利用贝塞耳级数展开的方法,推导了相位偏移和分束比影响下,光毫米波信号的严格通... 相位偏移和分束比极大地影响了产生光毫米波信号的边带抑制比以及光纤无线(ROF)系统的BER。针对串联两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产生八倍频光毫米波信号的方案,利用贝塞耳级数展开的方法,推导了相位偏移和分束比影响下,光毫米波信号的严格通用解析解,当分束比偏离0.001,相位偏移1°时,边带抑制比可达35.9 dB,能够忽略谐波分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BER=10-10的条件下,当八倍频光毫米波信号背靠背传输时,分束比偏离0.001和相位偏移1°的功率代价仅为0.001dB,经20 km标准单模光纤传输后的功率代价为0.145 dB,系统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无线系统 光毫米波 相位偏移 分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相液相色谱保留时间漂移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媛媛 段正康 +1 位作者 曾航日 李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4-1186,1190,共4页
以双氧水工作液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了正相液相色谱法中保留时间漂移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和温度变化对保留时间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80∶19.5∶0.5,v/v)或正己烷... 以双氧水工作液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了正相液相色谱法中保留时间漂移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和温度变化对保留时间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80∶19.5∶0.5,v/v)或正己烷-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80∶19.5∶0.5,v/v)和正己烷-二氧六环(95∶5,v/v)流动相体系对双氧水工作液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动相组分中含有挥发性和强吸水性组分时,对保留时间漂移影响明显;当流动相组分中含有易挥发性溶剂时,环境温度和柱温的改变对保留时间的漂移影响明显。最后,针对影响保留时间漂移的因素,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相液相色谱 保留时间 漂移 双氧水工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气液两相漂移模型的AUSMV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朝阳 孟英峰 +2 位作者 魏纳 李皋 万里平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73-1382,共10页
将AUSMV(advection upstream splitting method V)格式从计算气体动力学问题扩展至一维等温瞬态气液两相管流.阐述了采用AUSMV格式构建气液两相漂移模型数值通量的方法及边界单元的处理方法.采用Runge-Kutta方法与经典的保单调MUSCL(mon... 将AUSMV(advection upstream splitting method V)格式从计算气体动力学问题扩展至一维等温瞬态气液两相管流.阐述了采用AUSMV格式构建气液两相漂移模型数值通量的方法及边界单元的处理方法.采用Runge-Kutta方法与经典的保单调MUSCL(monotone upstream-centred schemes for conservation laws)方法结合Van Leer限制器,构建具有二阶时间和空间精度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经典Zuber-Findlay激波管问题和复杂漂移关系变质量流动问题并与可靠的参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AUSMV格式应用于气液两相流动漂移模型时计算效率高、精度高、耗散效应和色散效应小,低流速条件下能够精确地描述间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等温气液两相流 漂移模型 AUSMV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风屏障的气动绕流及风吹雪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永乐 赵彤 +1 位作者 刘多特 廖海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5,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高寒地区铁路沿线针对西部强风设置的铁路风屏障,本文以空气动力学原理及气固两相流理论为基础,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铁路风屏障的气动绕流现象及风吹雪特性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不同透孔率条件下不同类型风屏障对线上车辆... 为进一步了解高寒地区铁路沿线针对西部强风设置的铁路风屏障,本文以空气动力学原理及气固两相流理论为基础,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铁路风屏障的气动绕流现象及风吹雪特性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不同透孔率条件下不同类型风屏障对线上车辆气动绕流特性的影响,并以透孔率30%轻型风屏障为代表研究不同风屏障高度、设置位置,不同来流风速及雪粒子粒径下的风屏障风吹雪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透孔率30%轻型风屏障的设置对列车气动力改善效果最优;高度4.5m、距线路4m、透孔率30%轻型屏障引起的后方风吹雪灾害相对最小,来流风速及雪粒子粒径分别对线路附近区域积雪厚度有不同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吹雪 风屏障 CFD 车辆气动力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相位直方图的数字表面模型数据与遥感图像配准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松林 孙刚 +2 位作者 牛照东 张江伟 陈曾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96-1705,共10页
针对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与可见光遥感图像信息融合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点漂移算法(CPD)与相对相位直方图(RPH)的两级配准策略来实现上述数据与图像的自动配准。首先,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边缘,将边缘点作为CPD算法的输入... 针对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与可见光遥感图像信息融合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点漂移算法(CPD)与相对相位直方图(RPH)的两级配准策略来实现上述数据与图像的自动配准。首先,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边缘,将边缘点作为CPD算法的输入,实现两幅图像的粗匹配,从而得到初始对应点集并估算尺度因子;然后,定义了一种鲁棒且具有旋转、平移不变性的区域变化信息描述子-RPH,其在粗匹配结果的保障下还可以实现尺度不变性;最后,根据尺度因子在两幅图像中分别定义圆环模板,并利用RPH测度完成DSM图像与可见光遥感图像精配准。实验结果显示,使用RPH测度进行精配准后,基于CPD算法的粗匹配结果得到了有效校正,在数据自身存在透视失真情况下,算法配准误差约为2pixel,能够满足DSM数据与遥感图像信息融合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表面模型 遥感图像 相对相位直方图 一致点漂移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拉远系统中的时钟同步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向坤 吴虹 +2 位作者 赵迎新 田旭生 王琦琦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6-550,共5页
针对射频拉远系统中基带控制部分和射频拉远单元之间的时钟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锁相环进行时钟同步的技术.该技术利用锁相环的特点,通过跟踪时钟漂移并对时钟信号进行预补偿来达到抵消时钟漂移的目的.分析了漂移的产生和影响以及补... 针对射频拉远系统中基带控制部分和射频拉远单元之间的时钟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锁相环进行时钟同步的技术.该技术利用锁相环的特点,通过跟踪时钟漂移并对时钟信号进行预补偿来达到抵消时钟漂移的目的.分析了漂移的产生和影响以及补偿方案的可行性,设计并制作了集成在一块4层印刷电路板中的时钟同步模块.测试结果表明:加入时钟同步模块的时钟信号频率稳定度可达到1×10-12,较之无同步模块提高了4个数量级;对于10,km和100,km单程光纤链路,该方案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可见,采用该技术可以在较大的动态范围内补偿时钟漂移,从而提高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拉远 时钟漂移 锁相环 频率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光调制器的频率漂移特性及其傅里叶变换光谱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敏娟 刘文敬 +3 位作者 王志斌 徐美芳 张瑞 李春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1-218,共8页
弹光调制器作为高Q值的谐振器件,在高压谐振下,其谐振频率将随着自身温度升高漂移,影响了弹光调制干涉仪的稳定性和重建光谱的准确性。在建立弹光调制器振动模型和频率温漂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频率跟踪和幅值调节的弹光调制器双闭... 弹光调制器作为高Q值的谐振器件,在高压谐振下,其谐振频率将随着自身温度升高漂移,影响了弹光调制干涉仪的稳定性和重建光谱的准确性。在建立弹光调制器振动模型和频率温漂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频率跟踪和幅值调节的弹光调制器双闭环自适应驱动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数字锁相技术的频率自扫描方法实现驱动频率对弹光调制器谐振频率的跟踪;基于检测参考激光干涉图的最大光程差的变化调节驱动信号的幅值,以实现重建光谱的稳定控制,同时基于参考激光的最大光程差参数实现重建光谱的定标。在实验中该驱动控制方法应用到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实现了驱动频率对弹光调制器谐振频率的实时跟踪和高压功放电路的幅值调节,使得干涉图的最大光程差稳定在0.236 nm左右,其精密度为3.3%;重建光谱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5%。此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稳定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光调制器 频率温漂 数字锁相技术 最大光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寻北仪连续旋转寻北方案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苛苛 李邓化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1-806,共6页
为了有效地抑制光纤陀螺的零偏和随机漂移,进一步提高光纤陀螺寻北系统的精度和性能,研究并实现了基于连续旋转寻北方案的光纤陀螺寻北系统。提出了2种计算光纤陀螺敏感轴初始位置与真北方向夹角的寻北算法,并分别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采... 为了有效地抑制光纤陀螺的零偏和随机漂移,进一步提高光纤陀螺寻北系统的精度和性能,研究并实现了基于连续旋转寻北方案的光纤陀螺寻北系统。提出了2种计算光纤陀螺敏感轴初始位置与真北方向夹角的寻北算法,并分别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采用零偏稳定性为0.05°/h的闭环光纤陀螺进行寻北实验,在对采集到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后,分别使用2种算法解算寻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旋转方案的性能与旋转速率有关,提高转台的旋转速率虽然能有效地提高寻北速度,但同时会降低寻北精度;提出的2种算法都能有效实现快速、高精度地寻北;在不同初始位置上,当转台旋转速度为4°/s时,2种算法所需的寻北时间为90 s,算法1的寻北精度优于0.051°,算法2寻北精度优于0.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随机漂移 寻北仪 连续旋转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暴膨胀相近磁尾位形不稳定性模型Ⅰ.近磁尾位形不稳定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濮祖荫 洪明华 +8 位作者 王宪民 陈祖幸 傅绥燕 宗秋刚 王敬芳 刘振兴 A.Korth R.Friedel G.Kremser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1-451,共11页
用单流体和双流体MHD近似,研究了近磁尾位形不稳定性(NETC).分析表明,NETC可能存在两种漂移不稳定情况C1和C2与卫星观测资料对比显示,C2较容易在亚暴膨胀相前夕出现,它可以解释亚暴膨胀相期间磁场和等离子体扰... 用单流体和双流体MHD近似,研究了近磁尾位形不稳定性(NETC).分析表明,NETC可能存在两种漂移不稳定情况C1和C2与卫星观测资料对比显示,C2较容易在亚暴膨胀相前夕出现,它可以解释亚暴膨胀相期间磁场和等离子体扰动的特征周期、尾向传播速度、磁场扰动和等离子体压强扰动之间的位相关系,场向电流的周期性结构,西向涌浪头部的电子沉降和极光隆起等观测特性和现象.薄电流片的极端情况(Rc≈ri)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层亚暴 亚暴膨胀相 近磁尾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光纤陀螺的轴向磁场误差特性建模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立辉 徐晓苏 +1 位作者 刘锡祥 蔡毓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9,共6页
小型化光纤陀螺的主要特点是光纤环径向尺寸逐步缩小,而轴向尺寸逐步增大,由此导致轴向磁场误差成为影响小型化光纤陀螺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小型化光纤陀螺轴向磁场误差特性为研究对象,依据光纤环中光纤的四极对称排列结构,提出轴向... 小型化光纤陀螺的主要特点是光纤环径向尺寸逐步缩小,而轴向尺寸逐步增大,由此导致轴向磁场误差成为影响小型化光纤陀螺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小型化光纤陀螺轴向磁场误差特性为研究对象,依据光纤环中光纤的四极对称排列结构,提出轴向螺旋角展开分析法,利用Jones矩阵分别构建保偏型光纤陀螺及消偏型光纤陀螺的传输矩阵及轴向磁场误差模型,探讨光纤扭曲应力寄生圆双折射、轴向尺寸等因素与非互易性Faraday磁场相位误差的关系,得出光纤陀螺轴向磁场漂移误差的数学描述,以此为理论依据,探讨小型化光纤陀螺的轴向磁场误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化光纤陀螺 磁场误差 非互易相位误差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仿真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景敏 南海鹏 +2 位作者 余向阳 郭晓蕊 武志岗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10期62-65,70,共5页
基于单相单级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针对传统主动式频率偏移法控制的复杂性,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带反馈的主动式频率偏移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新颖的带反馈的主动式频率偏移法进行孤岛检测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准确... 基于单相单级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针对传统主动式频率偏移法控制的复杂性,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带反馈的主动式频率偏移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新颖的带反馈的主动式频率偏移法进行孤岛检测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检测孤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单相单级 新颖的带反馈主动式频率偏移法 孤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