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思兰兰 许文 +6 位作者 李乐 纪冬 陈雪媛 戴久增 姚增涛 陈威巍 刘妍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7-755,共9页
目的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SCV)对4种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Huh7、HepG2)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0.5、1、2、4、8、16、32μmol/L SCV组,处理正常肝细胞系L02,采用CCK-8法检测SCV对L02... 目的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SCV)对4种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Huh7、HepG2)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0.5、1、2、4、8、16、32μmol/L SCV组,处理正常肝细胞系L02,采用CCK-8法检测SCV对L02细胞的毒性作用。培养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Bel-7402、Huh7、HepG2,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2、4、8μmol/L SCV组。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SCV对4种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的核因子κB亚基p65(p65)、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质(Bcl-2)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0.5、1、2、4、8μmol/L SCV对L02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选择2、4、8μmol/L SCV进行后续实验。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均可明显抑制4种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01)。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均可明显降低4种肝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或P<0.01或P<0.001)。此外,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P<0.05或P<0.01或P<0.001)。在上述结果中,SCV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SCV可将细胞阻滞于G2/M期(P<0.05或P<0.01或P<0.001),并可明显促进细胞凋亡(P<0.05或P<0.01或P<0.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SCV可明显下调p65(P<0.05或P<0.01)和Bcl-2的表达(P<0.05),上调Caspase-3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SCV可明显抑制多种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并可阻滞细胞周期进程。SCV可能通过抑制p65、Bcl-2的表达,从而解除其对凋亡通路的抑制作用,进而激活Caspase-3促进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 人肝癌细胞系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鳞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晓娟 常丽娟 +3 位作者 都兰 高萌 邢舴 呼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5-1572,共8页
目的:评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肺鳞癌患者109例,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66例,化疗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 目的:评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肺鳞癌患者109例,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66例,化疗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TRAE)的发生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0.2个月,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的ORR明显高于化疗组(75.8%vs.51.2%)、中位PFS明显延长(17.3个月vs.9.3个月),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中位OS未达到,但死亡风险较化疗组(19.3个月)显著降低(HR=0.38,95%CI:0.19~0.68,P=0.002)。两组任意级别和3级及以上TRAE发生率相似,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发生率为28.8%,其中3级及以上irAE仅1例(1.5%)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论:一线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提高局部晚期/转移性肺鳞癌的疗效,且总体不良反应程度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局部晚期/转移性肺鳞癌 一线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癌细胞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义德 钱桂生 +2 位作者 李淑平 陈维中 毛宝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癌细胞 mt D N A 控制区序列的变化特征, 采用 P C R 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 C R- R F L P) 分析与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方法, 对比分析6 株人癌细胞系、6 例癌患者及4 例健康成人白细胞mt D N ... 为了探讨癌细胞 mt D N A 控制区序列的变化特征, 采用 P C R 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 C R- R F L P) 分析与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方法, 对比分析6 株人癌细胞系、6 例癌患者及4 例健康成人白细胞mt D N A 控制区序列。发现第16519 位 T→ C、16 534 位 A→ G、46 位 T→ G 和49 位 A→ C 突变,在癌细胞系和癌患者白细胞mt D N A 中分别占50 % (3/6) 和333 % (2/6) , 健康成人白细胞mt D N A 中未见此类型突变; 第16 278 位 C→ T 突变, 在癌细胞系 mt D N A 中占50 % (3/6) , 显著高于正常人群mt D N A 中此位点的多态性变异。表明癌细胞和癌患者白细胞 mt D N A 重链复制起点及其 相邻 D 环区的特征性突变可能与细胞癌变/ 或癌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癌细胞系 线粒体DNA 控制区 核苷酸序列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可移植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株(BTT739)的建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武文森 尹克铮 +3 位作者 韩月明 张晓明 张东生 洪大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751-756,共6页
用化学致癌剂BBN诱异T739近交系小鼠膀胱肿瘤,于诱癌26周时,将其中1只雄性小鼠膀胱癌往同种系小鼠皮下移植获成功。於1991年5月25日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小鼠可移植性膀胱癌模型,经2年多时间,已移植传代56代次,其... 用化学致癌剂BBN诱异T739近交系小鼠膀胱肿瘤,于诱癌26周时,将其中1只雄性小鼠膀胱癌往同种系小鼠皮下移植获成功。於1991年5月25日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小鼠可移植性膀胱癌模型,经2年多时间,已移植传代56代次,其生物学和病理学特征已相对稳定,在同系小鼠移植成功率100%,无自然消退现象,带瘤小鼠平均存活54天,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BTT739为低分化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经20种抗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其中的16种显示不同程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异槲皮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玉英 赵淑娟 +2 位作者 白崇智 张立伟 王转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从苦荞中提取制备异槲皮苷,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将异槲皮苷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通过噻唑蓝法检测异槲皮苷对其增殖的影响;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no-... 从苦荞中提取制备异槲皮苷,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将异槲皮苷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通过噻唑蓝法检测异槲皮苷对其增殖的影响;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no-2-phenyl indole,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划痕擦伤迁移实验检测异槲皮苷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异槲皮苷对SGC-790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异槲皮苷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当用100μmol/L异槲皮苷作用细胞48 h后,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35.92%,而对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的增殖抑制率仅为3.15%;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异槲皮苷处理细胞后,染色体凝聚,有凋亡小体产生;划痕擦伤实验显示,异槲皮苷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异槲皮苷可使G1和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综上所述,苦荞麦异槲皮苷能够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阻断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槲皮苷 人胃癌细胞SGC-7901 细胞周期 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卵巢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付莉 冯卫 +2 位作者 彭芝兰 李俊峰 李玉宝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4-587,609,共5页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纳米粒子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毒性试验观察HAP纳米粒子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测定HAP纳米粒子的量效曲线和时效曲线。通过丫啶橙/溴化乙啶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DNA琼脂糖凝...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纳米粒子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毒性试验观察HAP纳米粒子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测定HAP纳米粒子的量效曲线和时效曲线。通过丫啶橙/溴化乙啶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来观察HAP粒子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HAP纳米粒子对SKOV3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当细胞的抑制率为30%、50%和70%时,该纳米粒子的浓度分别为8.53mg/L、26.52mg/L和61.99mg/L。形态学和定量的检测均证实HAP纳米粒子有诱导细胞凋亡的趋势,其凋亡率为(38.32±17.87)%,而对照组为(11.88±7.69)%,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HAP纳米粒子作用后,S期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而G0/G1期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HAP纳米粒子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颗粒 卵巢癌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抗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琳 赵伟 +4 位作者 秦叔逵 李苏宜 邱少敏 王南瑶 陈惠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67-1070,1080,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抗人结肠腺癌裸鼠移植瘤作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毒性。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5-氟脲嘧啶(5-FU)组、低剂量As2O3组和高剂量As2O3组,比较各组的抑瘤作用和裸鼠一般状态...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抗人结肠腺癌裸鼠移植瘤作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毒性。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5-氟脲嘧啶(5-FU)组、低剂量As2O3组和高剂量As2O3组,比较各组的抑瘤作用和裸鼠一般状态的变化,并对标本分别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化和血常规检测。结果:As2O3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增长,并能诱导癌细胞凋亡,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未见As2O3引起明显肝、肾和造血系统损害。结论:As2O3对人结肠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诱导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且受到多种有关基因的调控;但是对裸鼠的肝、肾和造血系统无明显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细胞癌 细胞株 三氧化二砷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凋亡及survivin、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伍红良 凌月福 +3 位作者 黄岚珍 栗子芳 何晓松 易世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生存素(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EGCG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生存素(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EGCG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并计算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RT-PCR检测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EGCG处理后,CNE-2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NE-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NE-2细胞周期阻滞于G1/G0,表现为浓度依赖性;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明显下调,随EGCG浓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结论:EGCG能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机制可能与EGCG下调survivn和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细胞系 培养的 存活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siRNA靶向干扰EIF4G1鼻咽癌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涂露霞 方唯意 +4 位作者 刘真 李欣 何英 谢思明 姚开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4-847,851,共5页
目的检测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EIF4G1)基因在8株鼻咽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寻找最高表达的细胞株。构建EIF4G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EIF4G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测定干扰效率。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IF4G1mRNA... 目的检测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EIF4G1)基因在8株鼻咽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寻找最高表达的细胞株。构建EIF4G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EIF4G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测定干扰效率。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IF4G1mRNA在鼻咽癌细胞株5-8F、6-10B、C666-1、CNE1、CNE2、HNE1、HONE1、SUNE1表达水平。构建重组靶向EIF4G1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用293F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成熟慢病毒颗粒感染5-8F细胞,经杀稻瘟菌素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siRNA的5-8F鼻咽癌细胞株。最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结果在8个鼻咽癌细胞株中,EIF4G1显示在5-8F细胞株中表达最高。PCR和测序验证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经293FT细胞病毒包装,感染5-8F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和未干扰组相比可明显抑制EIF4G1mRNA水平EIF4G1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慢病毒重组质粒,建立了稳定靶向干扰EIF4G1表达的siRNA5-8F鼻咽癌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 慢病毒 重组质粒 RNA干扰 鼻咽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秀丽 王晓瑜 +2 位作者 蒲霞 郭庆喜 龙汉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5-30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及Ezrin、MMP-9、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经黄芩素干预后用划痕愈合实验和侵袭小室...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及Ezrin、MMP-9、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经黄芩素干预后用划痕愈合实验和侵袭小室实验分别检测黄芩素对SMMC-7721细胞迁移运动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黄芩素作用于SMMC-7721细胞48h后对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划痕愈合实验显示各浓度实验组划痕愈合宽度占原宽度的比例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穿过人工基底膜胶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黄芩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下调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传统中药黄芩可望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安全、有效、价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肝癌细胞株 侵袭 迁移 EZRIN MMP-9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抗肿瘤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晋民 张蕾 +4 位作者 姜丽 郑华川 王维琴 辛彦 郝文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法、台盼蓝拒染法和集落形成作为观察指标 ,以NGF 5 ,10 ,15 ,2 0 μg /ml处理 4种人肿瘤细胞 (人白血病细胞株K 5 6 2、人胰癌细胞株JF 30 5 ,人... 目的 :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法、台盼蓝拒染法和集落形成作为观察指标 ,以NGF 5 ,10 ,15 ,2 0 μg /ml处理 4种人肿瘤细胞 (人白血病细胞株K 5 6 2、人胰癌细胞株JF 30 5 ,人肺癌细胞株AGZY 83a和人胃癌细胞株MG 80 3) ,选用不同作用时间 ,分别观察NGF对上述细胞的影响。阿霉素 (Adr)为阳性对照药。结果 :NGF对 4种人肿瘤细胞均有细胞毒性作用 ,K 5 6 2和JF 30 5比后两者显示出更好的量效关系 (P均 <0 .0 5 )。NGF处理 2 4 ,4 8和 96h后K 5 6 2和JF 30 5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抑制 (P <0 .0 5 ,P <0 .0 1)。并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处理JF 30 5细胞 2 4 ,4 8和 96h ,NGF的半抑制浓度 (IC50 ) ,时间 效应关系亦明显 ;NGF对K 5 6 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 4 8h为显著。NGF还可显著抑制JF 30 5细胞的集落形成 ,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P <0 .0 1) ,其IC50 为 12 .86 μg/ml。 结论 :NGF对 4种人肿瘤细胞均具有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 ,对K 5 6 2、JF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肿瘤细胞系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油精对补骨脂素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兴苗 周静 +2 位作者 范玲 李爽 刘志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3-908,共6页
目的考察桉油精对补骨脂素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桉油精与补骨脂素对4种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选择对补骨脂素最为敏感的一种癌细胞,以确定桉油精与补骨脂素的最佳比例与浓度。结果补骨脂素作用于SG... 目的考察桉油精对补骨脂素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桉油精与补骨脂素对4种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选择对补骨脂素最为敏感的一种癌细胞,以确定桉油精与补骨脂素的最佳比例与浓度。结果补骨脂素作用于SGC-7901、MKN-45、BGC-823、MGC-803的IC50分别为36.23、66.26、36.9、40.27μg/mL,白蔻仁挥发油及桉油精单用无显著抗肿瘤作用,但其与补骨脂素联用,有显著的抑制增强作用。选用对补骨脂素最为敏感的SGC-7901进一步研究。结论桉油精对补骨脂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具有协同作用。桉油精与补骨脂素配伍的最佳抑制比例与剂量为2∶1,72∶3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桉油精 人胃癌细胞株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巧莲 梁元姣 +2 位作者 吴元赭 郝群 卓士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27-630,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azole)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培养液中加入来曲唑和(或)丙酸睾酮、醋酸甲地孕酮(MA),用计数法分析细胞的生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 目的:探讨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azole)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培养液中加入来曲唑和(或)丙酸睾酮、醋酸甲地孕酮(MA),用计数法分析细胞的生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并对药物处理过的细胞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凋亡细胞。结果:来曲唑联合丙酸睾酮、MA对RL-952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有影响,使G0/G1期的细胞增加,S期、G2/M期细胞减少;单用丙酸睾酮或来曲唑对RL-952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可抑制丙酸睾酮所致RL-952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细胞株 来曲唑 醋酸甲地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沉默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欣 杨军 +2 位作者 许波 熊宇 张从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后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及其与caspase-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设计、合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构建表达载体pGenesil-shRNA-survivin,将重组质粒导入人腺样囊性癌ACC-... 目的探讨RNA干扰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后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及其与caspase-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设计、合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构建表达载体pGenesil-shRNA-survivin,将重组质粒导入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G418筛选阳性克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的ACC-2细胞中survivin、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细胞凋亡。结果测序证实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pGenesil-shRNA-survivin的ACC-2细胞株中,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survivin与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33,P<0.05)。ACC-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透射电镜及TUNEL法可见细胞出现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survivin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shRNA-survivin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腺样囊性癌细胞株 SURVIVIN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沈钦海 马臻 陈国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85-1887,共3页
目的观察芦丁(Rutin)对人肝癌HepG2的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用甲基塞唑基四唑(MTT)法、3^H—TdR掺人法测定芦丁对人肝癌HepG2的生长和增殖抑制情况,并且用荧光染色法在Olympu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芦丁对HepG2细... 目的观察芦丁(Rutin)对人肝癌HepG2的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用甲基塞唑基四唑(MTT)法、3^H—TdR掺人法测定芦丁对人肝癌HepG2的生长和增殖抑制情况,并且用荧光染色法在Olympu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芦丁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芦丁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发细胞凋亡;在50~250μmol/L浓度范围内处理的HepG2,G0/G1期细胞增加,G2/M期细胞减少,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芦丁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诱发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人肝癌细胞株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对苦参素注射液的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艳琴 鲁光华 徐玉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78-1279,共2页
关键词 苦参素 MGC-803胃癌细胞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肠癌中EGFR、EGF及TGF-α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9
17
作者 曲娴 陈杰 +1 位作者 刘彤华 高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9-263,共5页
本文报道了人结肠癌细胞系(LST174、HT10、Lovo)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配体即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α)的基因表达。从人结肠癌细胞系细胞提取总RNA,经Northern吸印... 本文报道了人结肠癌细胞系(LST174、HT10、Lovo)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配体即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α)的基因表达。从人结肠癌细胞系细胞提取总RNA,经Northern吸印转移后,用[α-32P]-dCTP标记的EGF、TGFα及EGFRcDNA探针进行杂交,放射自显影结果表明三个结肠癌细胞系中均有EGFmRNA及EGFRmRNA的表达。LST174HT10中亦有TGFα的基因表达,Lovo无TGFα的表达。结果说明人结肠癌存在生长因子自泌循环。这些癌细胞系中自泌的生长因子作用于自身的EGFR,不断地刺激其自身增殖,这可能是癌细胞自主无休止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结肠肿瘤 TG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胞苷对宫颈癌细胞系DAPK1异常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党艳丽 马晓旗 +2 位作者 毕红梅 郑维国 辛晓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观察宫颈癌细胞系SiHa及HeLa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 1(DAPK1)的表达与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5 氮胞苷对细胞DAPK1表达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分析细胞中DAPK1的甲基化状态;采用RT- 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 目的 观察宫颈癌细胞系SiHa及HeLa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 1(DAPK1)的表达与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5 氮胞苷对细胞DAPK1表达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分析细胞中DAPK1的甲基化状态;采用RT- 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不同浓度 5- 氮胞苷干预对宫颈癌细胞 DAPK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观察5 -氮胞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DAPK1基因在宫颈癌细胞 SiHa中有甲基化修饰,5- 氮胞苷干预能使其甲基化的DAPK1基因重新表达并抑制细胞生长。结论 DAPK1 的甲基化修饰是宫颈癌发生重要机制之一,5 -氮胞苷能使甲基化的DAPK1去除甲基化修饰,重新表达并恢复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细胞 DNA甲基化 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 5-氮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A^+菌株对BGC-823细胞系Cx43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灿霞 齐艳美 +3 位作者 杨文斌 王芬 周建党 沈守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4,共7页
目的:观察体外实验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CagA+菌株对BGC-823细胞系Cx43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抗H.pylori药物干预后的变化,探讨H.pyloriCagA+菌株与胃上皮细胞Cx43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将H.pyloriCagA... 目的:观察体外实验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CagA+菌株对BGC-823细胞系Cx43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抗H.pylori药物干预后的变化,探讨H.pyloriCagA+菌株与胃上皮细胞Cx43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将H.pyloriCagA+菌株(国际标准毒力菌株NCTC J99)和CagA-菌株(NCTC12908)分别与BGC-823细胞按细菌/细胞比例20∶1,100∶1,500∶1共培养24,48h,以及细菌/细胞比例100∶1组共培养16h后予抗H.pylori药物;对照组不加H.pylori或不加药物。用细胞免疫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细胞Cx43表达变化;溴化-3(4,5-二甲基噻唑基-2)-2,5-二苯基四唑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1)未加H.pylori的对照组培养48h Cx43表达高于24h(P<0.05);加CagA+菌株不同比例组48h时的Cx43表达均低于24h,且低于对照组,24及48h500∶1组均低于100∶1组和20∶1组,48h100∶1组低于20∶1组(P<0.05);而加CagA-菌株不同比例组48h与24h的Cx43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100∶1组和500∶1组均低于对照组,24及48h500∶1组低于20∶1组(P<0.05);抗H.pylori药物干预后48h Cx43表达增强。(2)加CagA+菌株培养24h,100∶1组细胞增殖增强;培养48h,20∶1组和100∶1组细胞增殖增强,500∶1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而加CagA-菌株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抗H.pylori药物干预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H.pyloriCagA+菌株明显下调BGC-823细胞Cx43表达,并与作用时间及H.pylori密度有关,H.pylori密度较低时促进细胞增殖,密度较高时抑制细胞增殖;H.pyloriCagA-菌株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抗H.pylori药物干预可上调Cx43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细胞系 间隙连接蛋白43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朱艳琴 王凯娟 徐玉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0-672,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接种培养24h后,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苦参素(0.25g/L、0.5g/L、1g/L、2g/L、4g/L),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氟尿嘧啶(2g/L)和培养液,继续培养12h,...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接种培养24h后,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苦参素(0.25g/L、0.5g/L、1g/L、2g/L、4g/L),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氟尿嘧啶(2g/L)和培养液,继续培养12h,24h,36h,48h,采用MTT法测定苦参素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判定苦参素的剂量与MGC803细胞增殖活性间的关系,计算细胞抑制率和群体倍增时间。结果:苦参素在0.25~4g/L范围内,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该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增加。结论: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MGC-803胃癌细胞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