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冷缺血期一氧化碳和氢气联合膨肺对肺移植后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
刘思同
郭力甲
孟超
康继宇
蔡振华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20例间质性肺疾病PaO_2、DLco及VC随访观察 |
宋玉
刘刚
李振华
康健
于润江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3
|
外源性一氧化碳抗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
周君琳
凌亦凌
苏庆军
康南
鲁世宝
关立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4
|
硫化氢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
黄新莉
仲维佳
刘清和
田庆显
周君琳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5
|
硫化氢供体对实验性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及内源性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体系的影响 |
李晓惠
杜军保
丁亚光
金红芳
卜定方
汤秀英
唐朝枢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6
|
MRI诊断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杨松
李冰城
王忠平
徐霖
陈伦刚
陈学强
陈海波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
2014 |
7
|
|
7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 |
何进伟
葛淼
曹利霞
王欣
闫燕春
崔致远
王志奎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水蒸气纯氧条件下合成气燃烧特性 |
孙绍增
孟顺
赵义军
许焕焕
郭洋洲
刘莫
秦裕琨
|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9
|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损害评估的初步研究 |
田小雪
郭顺林
张艳利
雷军强
王少彧
|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
2017 |
12
|
|
10
|
HO-1/CO径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王万铁
周伟斌
倪世蓉
徐正祄
陈锡文
方周溪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1
|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急性肺损伤时肺部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
孙炳伟
王波
杨国涛
王敏
仇雪峰
孙艳
陈曦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2
|
扩散峰度成像对一氧化碳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的评估 |
张艳利
王天红
谷有全
郭顺林
雷军强
南江
王少彧
翟亚楠
王帅文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3
|
基于趋势面分析的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与地理因素 |
何进伟
葛淼
崔致远
王欣
曹利霞
闫燕春
王志奎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4
|
稳定期COPD患者肺膜弥散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的改变 |
高蓓兰
刘锦铭
杨文兰
朱东
王英敏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5
|
基于一氧化碳弥散量与深吸气量分组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反应比较 |
王晓晟
施健
吕静
周丽荣
康筱玲
孙宝华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6
|
吸入一氧化碳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NF-α和IL-1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
许兵
刘少华
马可
徐鑫荣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7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价值 |
雷益
邱德正
李顶夫
党勇
朱嘉英
王蕾
宋海岩
冯伟
孟庆国
李涛
|
《放射学实践》
|
2004 |
4
|
|
18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
丁海菊
王浩彦
徐秋芬
樊静
张玲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9
|
深圳市交通排放污染物浓度特征与影响因素 |
张晓春
丘建栋
屈新明
徐炜铃
丁卉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8
|
|
20
|
缺氧致大鼠肺组织损伤及低浓度一氧化碳的保护作用 |
李运成
王关嵩
项俊慧
姚伟
周长喜
钱桂生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