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sorption of residual amine collector HAY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refined carbon from coal fly ash and activated carbon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显波 叶军建 +4 位作者 邱跃琴 李龙江 卯松 刘志红 张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0-38,共9页
Refined carbon(RC) derived from coal fly ash(CFA) as well as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 was investigated as adsorbent to remove residual amine collector HAY from aqueous solution.The RC and PAC were characterized ... Refined carbon(RC) derived from coal fly ash(CFA) as well as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 was investigated as adsorbent to remove residual amine collector HAY from aqueous solution.The RC and PAC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surface area measurement,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The effect factors and mechanisms of HAY adsorption onto RC and PAC were studied in detai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kinetic data agree well with the pseudo second-order equation,and th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is found to be more appropriate to explicate the experimental equilibrium isotherm results than the Freundlich model.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PAC and RC increase with pH.It is found that alkaline condi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adsorption of HAY onto PAC and RC and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of RC is close to PAC at pH near 11.Zeta potential variation of adsorbents suggests that HAY generates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onto RC and PAC.FTI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is dominantly of a physical process.The Box-Behnken design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of process are RC 1 g/L,pH 11,temperature 302 K and initial HAY concentration 100 mg/L.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measured adsorption ratio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are 87.91%and 87.91 mg/g,respectively.Thus,the RC is considered to be a potential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residual amine from aqueous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coal fly ash refined carbon ADSORPTION amine collector H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al fly ash characteristics of gasoues fuel reburning process 被引量:1
2
作者 苏胜 向军 +1 位作者 孙路石 胡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60-165,共6页
The unburned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fly ash and the influence of main factors on the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during gaseous fuel reburning process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a 36 kW down-fired furnace when f... The unburned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fly ash and the influence of main factors on the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during gaseous fuel reburning process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a 36 kW down-fired furnace when five typical coals with different qualities were served as the primary fuel. It is found that the higher nitrogen oxide red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obtained by reburning process when the coal used as the primary fuel contains more volatile matter. But under the optimization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oth above 50% nitrogen oxide reduction and low carbon loss can be achieved by reburning process even though the primary fuel is the low-volatile co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able residence time in reburn zone is 0.6-0.9 s, the appropriate gaseous reburn fuel percentage is 10%-15% and the optimal average excess air coefficient in reburn zone is 0.8-0.9. These results extend the ranges of the key parameter values for reburning process with respect to that the low-volatile coals are used as the primary fu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fly ash unburned carbon nitrogen oxides coal combustion rebuming down-fired furn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ended application of carbon sorbent traps method in mercury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3
作者 ZHONG Li XIAO Ping +2 位作者 JIANG Jianzhong GUO Tao GUO An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31,共9页
The carbon sorbent traps method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mercury content and speciation underhigh-temperature and high-ash content conditions that are beyond the allowable conditions of the EPAMethod 30B,to extend its ... The carbon sorbent traps method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mercury content and speciation underhigh-temperature and high-ash content conditions that are beyond the allowable conditions of the EPAMethod 30B,to extend its application range.The results show that,when measuring the total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flue gas,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occasions of high dust concentration(e.g.beforethe WFGD system),with the error caused by dust lower than 1%,if keeping the flow rate at a lower leveland employing dustproof cover.But this method is not suitable to the conditions with extreme high dustcontent.By applying air-cooled ca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ampling gun's insert depth,the temperature ofcarbon traps can be kept within a suitable range.Thus,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mercury concentrationbefore air preheater can be ensured.For the chimney inlet and other areas with low dust concentration,theproportion of Hg°measured by the 30B method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g-CEMS after the WFGD sys-tem,while after the CFB-FGD system,the proportion of Hg°measured by the 30B method is slightly lowerthan that by the Hg-CEMS method.For locations with high dust concentration,the proportion of Hg°measured by the 30B method may be much lower than the tru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fired power plant carbon sorbent traps MERCURY speciation monitoring high temperature high ash cont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飞灰含碳量软测量方法
4
作者 郭文康 莫正阳 李益国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2-1090,共9页
飞灰含碳量是实现锅炉效率在线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目前的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存在测量周期长和故障率高等缺点。为此,通过改进模型更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ALSSVM)算法,并且将其用于建立某660 MW燃煤锅... 飞灰含碳量是实现锅炉效率在线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目前的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存在测量周期长和故障率高等缺点。为此,通过改进模型更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ALSSVM)算法,并且将其用于建立某660 MW燃煤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动态软测量模型,其中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重要变量,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法融合重要变量信息。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预测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171%和19.814%,拟合优度(R~2)为0.843,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另外,新的模型更新方法在计算速度上相比于传统方法提升30%左右,对促进该模型的在线应用和实现锅炉闭环燃烧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含碳量 软测量模型 支持向量机 特征降维 在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灰渣含碳量热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晓斌 邓雨生 +1 位作者 郑文凯 杨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非设计煤种工况下,对总风量、一/二次风比例、床温、床压等参数进行热态调整试验,分析各参数对锅炉飞灰及底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30 t/h负荷的基准工况下(不投飞灰再循环),通过适当提升床压及...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非设计煤种工况下,对总风量、一/二次风比例、床温、床压等参数进行热态调整试验,分析各参数对锅炉飞灰及底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30 t/h负荷的基准工况下(不投飞灰再循环),通过适当提升床压及燃烧室温度,能使燃料充分燃烧,飞灰含碳量由调整前最高20.75%减少到15.97%左右,底渣含碳量从最高2.28%降低至0.40%左右,锅炉效率提高约1.5%以上。此外,飞灰再循环的投入能有效降低飞灰含碳量,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尽量保证飞灰再循环的连续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灰渣含碳量 床温 床压 飞灰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对冲燃烧锅炉分磨掺烧煤粉燃尽特性的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昭雄 刘兵兵 +2 位作者 范多文 刘磊 刘小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2,共8页
针对亚临界600 MW自然循环对冲燃烧锅炉燃用3种差异性较大的煤种,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研究了分磨配煤掺烧对降低飞灰含碳量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对冲锅炉分层燃烧混煤的燃料特性与燃尽率、飞灰含碳量的关联性,并提出了改善电站锅炉中... 针对亚临界600 MW自然循环对冲燃烧锅炉燃用3种差异性较大的煤种,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研究了分磨配煤掺烧对降低飞灰含碳量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对冲锅炉分层燃烧混煤的燃料特性与燃尽率、飞灰含碳量的关联性,并提出了改善电站锅炉中煤粉燃尽特性的配煤原则。首先设定了3种极端的工况,以优质煤为主分别集中在燃烧器的上、中、下3层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再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发现优质煤在上层燃烧器分布且劣质煤在下层分布时,劣质煤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显著增加,其在上层高温区充分燃烧,飞灰含碳量低。同时,根据不同工况下各层燃烧器煤粉的热值、挥发分、灰分进行分析,发现热值差异性是影响其燃尽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燃煤电厂实际运行条件,设置了更切合实际的配煤工况,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现场试试验研究,发现各工况下呈现的煤粉总体燃尽特性符合上述规律,飞灰含碳量相比于电厂原始运行工况下降。最后得到配煤原则为:在充分考虑电厂实际运行条件的情况下,将高热值的煤种向中、上层燃烧器布置,而低热值的煤种向中、下层燃烧器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配煤掺烧 煤质 燃尽率 飞灰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S测量飞灰含碳量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先茂 喻子彧 +6 位作者 马维喆 覃淮青 杨淇 李承峻 谭淑雯 冯思捷 姚顺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6,共16页
飞灰含碳量是评价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实现其在线测量对于提高燃煤机组节能水平与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作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在线快速测量技术,在飞灰含碳量测量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大进步。本... 飞灰含碳量是评价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实现其在线测量对于提高燃煤机组节能水平与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作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在线快速测量技术,在飞灰含碳量测量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大进步。本文综述了LIBS测量燃煤飞灰含碳量的基础研究进展,根据测量时飞灰样品形态差异,梳理了LIBS在不同测量模式下的测量参数优化方法;总结了目前LIBS测量飞灰含碳量的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和定量分析算法的发展趋势;回顾了在实际工业中LIBS测量飞灰含碳量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飞灰含碳量测量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能源高效利用 应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灰粒径对金属波导内飞灰含碳量测量影响
8
作者 姚启航 牛玉广 +2 位作者 杜鸣 崔召飞 王一男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1,共8页
微波衰减法是近年来在线测量粉煤灰含碳量的常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飞灰的取样位置及取样装置的差异,飞灰的粒径大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飞灰含碳量测量的误差较大。现有的含碳量拟合模型均以飞灰对特征频率信号的衰减与飞灰... 微波衰减法是近年来在线测量粉煤灰含碳量的常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飞灰的取样位置及取样装置的差异,飞灰的粒径大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飞灰含碳量测量的误差较大。现有的含碳量拟合模型均以飞灰对特征频率信号的衰减与飞灰含碳量的关系为基础,存在着误差大、适应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含碳量拟合模型误差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使用信号的时域主峰衰减来代替信号在特征频率处的衰减作为飞灰含碳量在线拟合的优化方法。为了修正飞灰粒径不确定性引起的误差,在研究灰位和含碳量测量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粒径范围的飞灰对灰位和飞灰含碳量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信号的时域峰值衰减来计算含碳量,其结果与实际值吻合良好;对于波导中相同质量的灰样,飞灰的粒径大小对灰位的测量精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当使用微波法测量波导内飞灰含碳量时,对于相同质量的灰样,随着飞灰粒径的减小,波导内飞灰对微波信号的衰减逐渐减小,从而使含碳量的测量值随着飞灰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飞灰 金属波导 含碳量 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油浆固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林存辉 颜翀贤 +2 位作者 曾伟龙 吴世逵 周如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8-1116,共9页
催化裂化油浆是催化裂化装置的副产品,油浆固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油浆的高附加值利用及催化裂化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因此,油浆固含量的准确快速测定对其综合利用及生产监测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油浆固含量的测定尚无统一的权威标准。... 催化裂化油浆是催化裂化装置的副产品,油浆固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油浆的高附加值利用及催化裂化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因此,油浆固含量的准确快速测定对其综合利用及生产监测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油浆固含量的测定尚无统一的权威标准。介绍了油浆固含量的几种主要测定方法,包括传统离心法、新型离心法、灰分法、炭化灼烧法、传统过滤法、滤膜抽滤法、显微镜法等,并通过对比每种方法的优劣,分析其适用的范围,为油浆脱固效率的考察及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监测提供支持。滤膜抽滤法能够全面地反映固含物的组成成分,不受油浆性质限制,准确度高,且用时较短,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更重要的是,滤膜抽滤法还适用于脱固后油浆固含量的测定,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油浆的脱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浆 固含量 离心法 灰分法 炭化灼烧法 过滤法 显微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激励下W型火焰锅炉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杨延锋 梁建国 +3 位作者 韩峰 薛晓亮 杨洋 李新卓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3-1172,共10页
为探究声波助燃技术在W型火焰锅炉中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了实时负荷为315 MW的W型火焰锅炉在声波激励作用下的燃烧特性。在锅炉主燃区、燃尽区分别交错布置12台和4台声波激励装置,每3台1组循环投运,驱动声波激励装置工作的电机频率为35 ... 为探究声波助燃技术在W型火焰锅炉中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了实时负荷为315 MW的W型火焰锅炉在声波激励作用下的燃烧特性。在锅炉主燃区、燃尽区分别交错布置12台和4台声波激励装置,每3台1组循环投运,驱动声波激励装置工作的电机频率为35 Hz,相应进气压力维持在0.35~0.47 MPa。试验中,通过电厂集控室集散控制系统(DCS)监测记录了脱硝塔A/B侧进口NO_(x)质量浓度、脱硫装置进口SO_(x)质量浓度和机组煤耗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入声波激励装置后,脱硝塔A/B侧进口NO_(x)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6.08%、5.47%,SO_(x)质量浓度下降了1.24%,机组平均煤耗下降了1.5 g/(kW·h);对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灰分采样分析发现,与无声波激励的情况相比,飞灰含碳质量分数分别下降了1.64%和1.70%,声波助燃技术能有效提高W型火焰锅炉的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助燃 W型火焰锅炉 煤耗 机组负荷 飞灰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参数测井解释方法——以韩城矿区为例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邵先杰 孙玉波 +4 位作者 孙景民 汤达祯 胥昊 董新秀 吕玉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9-565,共7页
鉴于煤岩各工业组分的密度、声波速度等物理参数无法通过实验直接测出,煤储集层测井解释精度低的问题,以韩城矿区为例,探索煤岩参数测井解释方法。通过对韩城矿区大量煤样的工业组分含量、孔隙度、含气量以及密度和声波速度等参数的实... 鉴于煤岩各工业组分的密度、声波速度等物理参数无法通过实验直接测出,煤储集层测井解释精度低的问题,以韩城矿区为例,探索煤岩参数测井解释方法。通过对韩城矿区大量煤样的工业组分含量、孔隙度、含气量以及密度和声波速度等参数的实验测定,采用枚举法标定出了上述参数值。在煤岩各工业组分含量与煤岩密度、声波速度关系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拟合研究了各工业组分含量与补偿密度、声波时差测井响应的关系,即随着固定碳含量增加、灰分含量降低,煤层测井密度值降低,声波时差值增大。将统计分析法与理论模型法相结合,建立了煤储集层工业组分含量、含气量、孔隙度解释模型,进而编制了煤储集层测井综合解释软件,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集层 测井解释 固定碳含量 灰分含量 含气量 煤层气 韩城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地区主要树种干部热值与碳含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宏 程平 +3 位作者 郑朝晖 李丕军 孙守文 王宝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7,共9页
采用量热法、干烧法、干灰化法对克拉玛依地区50个主要树种(乔木34种,灌木16种)干部的热值、碳含量、灰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个主要树种干部的热值在17.753~19.112kJ·g^-1之间,均值为18.285kJ·g^-1,柠条、... 采用量热法、干烧法、干灰化法对克拉玛依地区50个主要树种(乔木34种,灌木16种)干部的热值、碳含量、灰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个主要树种干部的热值在17.753~19.112kJ·g^-1之间,均值为18.285kJ·g^-1,柠条、樟子松相对较大,分别为19.112,19.025kJ·g^-1;碳含量在44.57%~50.35%之间,均值为48.88%,以倒榆的碳含量最高(50.35%),其次为樟子松(50.34%)、黑果枸杞(50.11%)、大果沙棘(50.00%);灰分含量在0.29%~2.34%之间,均值为0.82%,胡密杨灰分含量最高(2.34%),樟子松最低(0.29%)。在生活型方面,34种乔木干部的平均热值为18.256kJ·g^-1,16种灌木为18.335kJ·g^-1,碳含量分别为48.86%和48.87%,灰分含量分别为0.82%和0.81%,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热值与碳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热值与灰分含量、碳含量与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将50种树木分成4个大类,其中柠条和樟子松为高热值、高碳含量树种,黑果枸杞、卫矛、紫丁香、杜梨、沙枣、大果沙棘、桑树、李为较高热值、较高碳含量树种,其余树种的热值和碳含量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地区 热值 碳含量 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火焰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争起 任枫 +3 位作者 刘光奎 陈智超 朱群益 孙锐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5-651,662,共8页
针对部分W火焰锅炉存在飞灰可燃物含量高、NOx排放量高及结渣严重等问题,在试验装置上测定炉内单相及两相流场,在实体锅炉上测量燃烧过程中炉内温度场及O2、CO和NO浓度分布,研究了W火焰锅炉炉内流动特性及燃烧特性,并结合数值模拟找出... 针对部分W火焰锅炉存在飞灰可燃物含量高、NOx排放量高及结渣严重等问题,在试验装置上测定炉内单相及两相流场,在实体锅炉上测量燃烧过程中炉内温度场及O2、CO和NO浓度分布,研究了W火焰锅炉炉内流动特性及燃烧特性,并结合数值模拟找出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提出高效低NOx燃烧原理及技术,包括双通道叶片式浓淡分离技术、浓淡煤粉气流合理布置技术、二次风下倾技术、燃尽风技术和缓解翼墙结渣技术,将这些技术部分或全部应用于某些锅炉,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NOX排放 飞灰可燃物 锅炉效率 结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主要树种热值与碳含量 被引量:38
14
作者 王立海 孙墨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3-959,共7页
对小兴安岭林区15种主要树种(红松、落叶松、鱼鳞云杉、臭冷杉、紫杉、蒙古栎、白桦、枫桦、紫椴、黄檗、水曲柳、胡桃楸、山杨、五角枫和春榆)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快速灰化法测定灰分含量,量热法... 对小兴安岭林区15种主要树种(红松、落叶松、鱼鳞云杉、臭冷杉、紫杉、蒙古栎、白桦、枫桦、紫椴、黄檗、水曲柳、胡桃楸、山杨、五角枫和春榆)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快速灰化法测定灰分含量,量热法测定热值含量,吸收质量法测定碳含量。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为:树叶0.60%~1.28%;树枝1.00%~2.98%;树干0.16%~1.22%;树皮2.15%~6.36%。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树皮、树枝、树叶、树干;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春榆、山杨、蒙古栎、紫椴、黄檗、枫桦、水曲柳、鱼鳞云杉、五角枫、胡桃楸、红松、臭冷杉、紫杉、落叶松、白桦。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为:树叶20.85~22.85kJ/g;树枝19.92~21.95kJ/g;树干19.66~21.98kJ/g;树皮18.58~21.74kJ/g。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基本从高到低依次为树叶、树枝、树干、树皮;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去灰分热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落叶松、红松、紫杉、鱼鳞云杉、胡桃楸、臭冷杉、山杨、五角枫、白桦、黄檗、水曲柳、紫椴、蒙古栎、枫桦、春榆。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碳含量(质量分数)为:树叶43.11%~45.08%;树枝44.31%~46.06%;树干46.30%~47.46%;树皮44.31%~45.46%。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基本从高到低依次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不同器官的碳含量(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碳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落叶松、臭冷杉、鱼鳞云杉、红松、黄檗、紫杉、紫椴、山杨、白桦、枫桦、水曲柳、胡桃楸、五角枫、蒙古栎、春榆。针叶树种平均灰分含量普遍低于阔叶树种,平均去灰分热值和平均碳含量普遍高于阔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主要树种 灰分含量 去灰分热值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燃煤锅炉飞灰特性对其吸附汞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樊保国 贾里 +3 位作者 李晓栋 刘军娥 郑仙荣 金燕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1-628,共8页
为了获得电站燃煤锅炉飞灰对汞的吸附特性,对电站煤粉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2种燃烧方式下的飞灰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孔隙结构、粒径和碳质量分数对飞灰吸附汞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飞灰对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汞质量... 为了获得电站燃煤锅炉飞灰对汞的吸附特性,对电站煤粉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2种燃烧方式下的飞灰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孔隙结构、粒径和碳质量分数对飞灰吸附汞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飞灰对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汞质量分数约为煤粉锅炉的10倍;飞灰中碳质量分数对飞灰吸附汞能力起促进作用;飞灰对汞的吸附能力与粒径大小有直接关系,随着飞灰粒径在24.5~362.5μm范围内增大,飞灰中汞质量分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粒径77.5~<106μm内出现峰值,约为560×10^(-9);汞质量分数较高的飞灰样品中4~6nm范围内的介孔含量较高,有利于飞灰对汞的吸附,且比表面积较比孔容积在汞吸附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碳质量分数 粒径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和吸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段钰锋 江贻满 +1 位作者 杨立国 王运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5,共5页
选取一台有代表性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安大略法,现场测定了入炉煤、底渣、飞灰和烟气中的各种汞形态浓度,获得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主要是颗粒汞,静电除尘装置的脱汞效率... 选取一台有代表性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安大略法,现场测定了入炉煤、底渣、飞灰和烟气中的各种汞形态浓度,获得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主要是颗粒汞,静电除尘装置的脱汞效率达98%,烟气汞排放浓度为0.062μg/m3,底渣中汞小于总汞的1%。飞灰对汞强烈的吸附作用主要归因于其较高的含碳量,其次与飞灰中碳的结构形式和烟气温度有关。大幅度提高飞灰含碳量并不能提高其汞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汞排放 汞吸附 飞灰 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12种灌木热值与碳含量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立海 孙墨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2,46,共2页
采用快速灰化法、量热法、吸收质量法分别测定东北12种灌木的树叶、树枝、干皮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不同器官的灰分的质量分数为:树叶0.43%-0.88%,树枝0.46%-2.37%,干皮0.47%-2.55%;去灰分热值为:树叶20.66-21.90kJ·... 采用快速灰化法、量热法、吸收质量法分别测定东北12种灌木的树叶、树枝、干皮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不同器官的灰分的质量分数为:树叶0.43%-0.88%,树枝0.46%-2.37%,干皮0.47%-2.55%;去灰分热值为:树叶20.66-21.90kJ·g^-1,树枝20.10-21.39kJ·g^-1,干皮19.75-21.01kJ·g^-1;碳的质量分数为:树叶43.41%-44.80%,树枝44.82%-46.05%,干皮45.12%-46.25%。12种灌木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灰分含量 去灰分热值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彦鹏 李建民 +1 位作者 余永生 马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64,76,共6页
以淮北临涣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对掺烧煤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泥投入后床温下降,炉膛上部差压增加,引风机电流增大;给煤泥系统响应负荷变化速度要明显快于给煤系统,低位煤泥给入方式不会引起分离器超温和尾部烟道... 以淮北临涣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对掺烧煤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泥投入后床温下降,炉膛上部差压增加,引风机电流增大;给煤泥系统响应负荷变化速度要明显快于给煤系统,低位煤泥给入方式不会引起分离器超温和尾部烟道后燃的现象;随着入炉煤泥量的增加,底渣含碳量增大,而飞灰含碳量的变化并不明显;床温控制在880℃以上时,底渣含碳量会明显降低;煤泥投入后会导致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煤泥 床温 底渣含碳量 飞灰含碳量 排烟温度 锅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卿山 蒋吉军 王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50,共5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是锅炉燃烧工况好坏的直接反映 ,其对锅炉的热效率的影响是很大的 ,它还直接影响着粉煤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在对云天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生产实验研究中 ,分析了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各种因素 (床...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是锅炉燃烧工况好坏的直接反映 ,其对锅炉的热效率的影响是很大的 ,它还直接影响着粉煤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在对云天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生产实验研究中 ,分析了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各种因素 (床温、煤质煤粒、一次风、二次风、床压和旋风分离器效率等 ) ,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具体而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以指导实际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锅炉 飞灰 含碳量 热效率 操作方法 炭粒子 燃烧机理 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杨热值与含碳率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朝晖 马春霞 +2 位作者 马江林 刘灿 李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131,共4页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俄罗斯杨茎、枝、根的干、皮的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杨不同器官的热值变化表现为干的热值均大于皮的热值。不同器官的热值为主干干(19.220 kJ/g)>主干皮(18.867 kJ/g)>...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俄罗斯杨茎、枝、根的干、皮的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杨不同器官的热值变化表现为干的热值均大于皮的热值。不同器官的热值为主干干(19.220 kJ/g)>主干皮(18.867 kJ/g)>侧枝干(18.381 kJ/g)>根干(18.162 kJ/g)>侧枝皮(17.914 kJ/g)>根皮(16.243 kJ/g);俄罗斯杨的热值与灰分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皮的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干(P<0.01);化学成分中木质素与热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64;俄罗斯杨的主干、侧枝、根的干的含碳率分别为49.15%、49.30%、48.71%,明显高于其皮的含碳率46.76%、47.40%、44.42%。俄罗斯杨干的热值与含碳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皮的热值与含碳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杨 热值 灰分 化学组分 含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