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容易对虚拟电厂调度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新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系统的碳排放,对热电联产机组加装碳捕集(carbon capture and stora...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容易对虚拟电厂调度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新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系统的碳排放,对热电联产机组加装碳捕集(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系统;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系统中引入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装置,提出CCS-P2G耦合的运行模式;在CCSP2G耦合运行的基础上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考虑了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通过CPLEX求解器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CCS-P2G耦合运行下,风光出力的利用率达到100%,系统的运行成本降低了12.3%,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在IGDT策略下通过成本预留,在风光出力的不确定度不超过上限时,能实现调度周期内对虚拟电厂运行的有效管控。展开更多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作为最有前景可有效深度减排的低碳技术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推行,特别是欧洲,其作为全球CCS技术的先行者,一直在积极推进该项技术工业化进程。2009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作为最有前景可有效深度减排的低碳技术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推行,特别是欧洲,其作为全球CCS技术的先行者,一直在积极推进该项技术工业化进程。2009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EC)启动欧洲能源复兴计划(European Energy Programme for Recovery,EEPR),正式批准资助6个全流程CCS示范项目。这6个CCS示范项目囊括了当前所有可行的CO2工业捕集技术,运输方式以及封存方法,本文将对其基本情况和最近进展进行介绍,并重点对欧盟层面的CCS法律法规与此6个项目所在欧盟成员国的CCS技术与政策环境的交互影响进行比对和分析,以进一步系统评述欧洲能源复兴计划CCS示范项目带来的积极成果,包括达成减排目标和气候政策,建立欧洲CCS示范项目网络共享平台,获得CCS技术研发突破等,同时也详细列举了这些项目目前所面临的阻碍与困境,如相关法律政策缺乏执行力,融资困难,公众接受度低,技术成本高等。最后,试探讨欧盟能源复兴计划CCS全流程示范项目实施发展现状对我国未来CCS商业化走向的思索与启示。展开更多
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一种新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是中国未来实现温室气体深度减排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作为一项新兴的减排技术,中国的CCS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系统整理分析了欧盟、英国、美...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一种新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是中国未来实现温室气体深度减排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作为一项新兴的减排技术,中国的CCS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系统整理分析了欧盟、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CCS领域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在总结发达国家CCS立法以及政策、标准建立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CCS不同环节提出了对我国相应的政策法规建议,以期为我国CCS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在全球变暖步伐不断加快、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全球碳排放量变得十分迫切。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技术)通过对碳的捕获、存储能有效阻止CO2向大气排放,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受到了许多国...在全球变暖步伐不断加快、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全球碳排放量变得十分迫切。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技术)通过对碳的捕获、存储能有效阻止CO2向大气排放,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美国作为煤炭燃烧的大国,十分重视对CCS技术的研发。基于PEST分析模型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美国CCS技术发展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进而探讨对我国CCS技术发展的有益启示。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容易对虚拟电厂调度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新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系统的碳排放,对热电联产机组加装碳捕集(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系统;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系统中引入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装置,提出CCS-P2G耦合的运行模式;在CCSP2G耦合运行的基础上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考虑了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通过CPLEX求解器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CCS-P2G耦合运行下,风光出力的利用率达到100%,系统的运行成本降低了12.3%,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在IGDT策略下通过成本预留,在风光出力的不确定度不超过上限时,能实现调度周期内对虚拟电厂运行的有效管控。
文摘氢能是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约2/3的氢气通过煤制氢生产。然而,这种“灰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碳排放,极大制约“双碳”目标的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作为实现快速减碳的有效途径,被国际能源署指出为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技术路线。该研究首先以最小化平准制氢成本为优化目标,提出煤制氢电厂CCUS改造规划模型;其次,结合煤制氢化工过程,分析其全流程碳足迹,探究改造路线的关键部门;最后,针对改造规划中的关键不确定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讨论模型的有效边界。结果表明,在电碳联合盈利模式下,两者收益基本可以覆盖CCUS改造额外的投资与运维成本;在运输距离为50 km时,CCUS改造后全流程碳足迹仅为原先27.95%,低于“蓝氢”标准,可以实现“灰氢”变“蓝氢”。该研究可为我国煤制氢产业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下煤-氢-电项目落地与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文摘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作为最有前景可有效深度减排的低碳技术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推行,特别是欧洲,其作为全球CCS技术的先行者,一直在积极推进该项技术工业化进程。2009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EC)启动欧洲能源复兴计划(European Energy Programme for Recovery,EEPR),正式批准资助6个全流程CCS示范项目。这6个CCS示范项目囊括了当前所有可行的CO2工业捕集技术,运输方式以及封存方法,本文将对其基本情况和最近进展进行介绍,并重点对欧盟层面的CCS法律法规与此6个项目所在欧盟成员国的CCS技术与政策环境的交互影响进行比对和分析,以进一步系统评述欧洲能源复兴计划CCS示范项目带来的积极成果,包括达成减排目标和气候政策,建立欧洲CCS示范项目网络共享平台,获得CCS技术研发突破等,同时也详细列举了这些项目目前所面临的阻碍与困境,如相关法律政策缺乏执行力,融资困难,公众接受度低,技术成本高等。最后,试探讨欧盟能源复兴计划CCS全流程示范项目实施发展现状对我国未来CCS商业化走向的思索与启示。
文摘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一种新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是中国未来实现温室气体深度减排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作为一项新兴的减排技术,中国的CCS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系统整理分析了欧盟、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CCS领域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在总结发达国家CCS立法以及政策、标准建立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CCS不同环节提出了对我国相应的政策法规建议,以期为我国CCS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提供参考。
文摘在全球变暖步伐不断加快、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全球碳排放量变得十分迫切。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技术)通过对碳的捕获、存储能有效阻止CO2向大气排放,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美国作为煤炭燃烧的大国,十分重视对CCS技术的研发。基于PEST分析模型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美国CCS技术发展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进而探讨对我国CCS技术发展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