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志斐 王广军 +2 位作者 谢骏 郁二蒙 余德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3-687,共5页
对虾单养池塘中高蛋白质饲料的大量投入,使得含氮代谢产物在池塘中积累,是导致近年来养殖水环境恶化,虾病频发的主要因素。对虾单养池塘一旦发病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为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开展了虾贝... 对虾单养池塘中高蛋白质饲料的大量投入,使得含氮代谢产物在池塘中积累,是导致近年来养殖水环境恶化,虾病频发的主要因素。对虾单养池塘一旦发病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为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开展了虾贝、虾蟹、虾鱼和虾藻等不同健康养殖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养 对虾 碳氮比调控技术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条件下4种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总氮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文玲 郑离妮 +3 位作者 崔理华 欧阳颖 骆世明 汤仲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7-1192,共6页
以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在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进水流量、水位高度、湿干比及运行周期4个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C/N可提高总氮去除效率,4个可控因子对污水总氮的去除有显... 以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在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进水流量、水位高度、湿干比及运行周期4个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C/N可提高总氮去除效率,4个可控因子对污水总氮的去除有显著影响,进水量是总氮去除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干湿比的影响强度随着C/N的增大而增加,当C/N为1∶1和3∶1时,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优组合为:水位高度为50cm,湿干比为2∶1,周期为24h且进水流量为80cm·d-1;当C/N为5∶1时,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优组合为:水位高度为25cm,湿干比为1∶1,周期为24h且进水流量为80cm·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碳氮比 可控因素 总氮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和玉璞 彭世彰 +3 位作者 徐俊增 张剑刚 焦健 於家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9-613,共5页
为研究灌排调控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原位削减效果,探讨低碳氮比对于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依据大田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水体中氮素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和碳氮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控制灌... 为研究灌排调控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原位削减效果,探讨低碳氮比对于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依据大田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水体中氮素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和碳氮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去除效果显著,施肥后排水中TN,NH4+-N和NO3--N质量浓度出现峰值,在农沟拦蓄后质量浓度大幅下降,氮素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9%,67.8%和83.2%.进入湿地再次净化后,氮素质量浓度进一步降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7%,44.3%和82.0%.控制灌排模式下系统水体中有机质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水体碳氮比水平总体偏低.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对氮素的原位削减,低碳氮比对于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湿地系统 灌排调控 稻田 排水 氮素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