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NTO)_2(CHZ)]·2H_2O}_n的合成、分子结构和热分解机理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同来 吕春华 +2 位作者 张建国 张志刚 郁开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通过3-硝基-1,2,4-三唑-5-酮(NTO)镉与碳酰肼(NH2NHCONHNH2,CHZ)反应制备出了新型配合物狖犤Cd(NTO)2(CHZ)犦·2H2O狚n,研究了其分子结构和热分解机理。该配合物的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0.8623(1)nm,b=1.8259(4)n... 通过3-硝基-1,2,4-三唑-5-酮(NTO)镉与碳酰肼(NH2NHCONHNH2,CHZ)反应制备出了新型配合物狖犤Cd(NTO)2(CHZ)犦·2H2O狚n,研究了其分子结构和热分解机理。该配合物的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0.8623(1)nm,b=1.8259(4)nm,c=1.9997(3)nm,Z=8。晶体结构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1=0.0517,wR2=0.0655。中心Cd离子为六配位、畸变的八面体构型,NTO-作为二齿配体同时与2个镉离子形成配位键,三齿配体CHZ的2个配位原子与一个镉离子形成五元螯合环、另1个配位原子与第二个镉离子形成配位键,依次无限延伸,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酰肼 镉配合物 分子结构 热分解机理 合成 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HZ)_3]SO_4·3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分解特性(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进 张同来 +2 位作者 杨利 张建国 崔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0-766,共7页
用硫酸镍与碳酰肼(CHZ)反应,制备得到一种新型含能配合物[Ni(CHZ)3]SO4·3H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测试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5237(1)nm,b=0.9096... 用硫酸镍与碳酰肼(CHZ)反应,制备得到一种新型含能配合物[Ni(CHZ)3]SO4·3H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测试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5237(1)nm,b=0.90964(1)nm,c=1.22559(2)nm,β=96.731(2)°,V=0.8849(2)nm3,Z=2,Dc=1.798g·cm-3.在该配合物分子中,碳酰肼作为双齿配体,以羰基O原子和端基N原子与Ni2+离子发生配位,形成3个相互垂直的五元平面螯合环.在氢键、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该配合物形成了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对碳酰肼分子进行了DFT-B3LYP/6-311+G**量化计算研究,得到其NBO电荷,从理论上说明碳酰肼的配位点是羰基O原子和端基N原子.采用DSC、TG-DTG和FTIR光谱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用Kissinger法和Ozawa-Doyle法对其热分解过程中两个放热峰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Ⅱ)配合物 碳酰肼 晶体结构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芳烃的配位化学──Ⅳ.对叔丁基杯[8]芳烃与钙、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施宪法 丁时超 +3 位作者 杨宇翔 李思义 许颜正 陈与德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1-434,共4页
本文合成了对叔丁基杯[8]芳烃(H8L)与钙、镉的固体配合物.并以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热谱、红外谱、紫外谱等进行表征.其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a(H6L)·6dmf及Cd(H6L)·6dmf.
关键词 杯芳烃 络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与2-[(邻羟苄叉)氨基]酚和吡啶配合物的表征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德信 崔学桂 +1 位作者 郝树萱 李凤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合成了镉与2-[(邻羟苄叉)氨基]酚(H_2Sap)和吡啶配合物,Cd_2(C_(13)H_9No_2)_2(C_5H_5N)_6.测定其晶体属单针晶系,P2_1/c空间群,的配位构型为八面体.用红外、核磁、热分析等枝术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HaSap 吡啶 络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化合物分子内配体间的疏水缔合作用(Ⅱ)——镉(Ⅱ)、钴(Ⅱ)-邻二氮菲-氨基酸体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恩君 朱宁 刘祁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55-759,共5页
pH电位法研究了镉(Ⅱ)、钴(Ⅱ)与邻二氮菲和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配体在37℃、离子强度I=0.02(NaCl)条件下形成12组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_(MAB)~M、△lgK和lgX值表明,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 pH电位法研究了镉(Ⅱ)、钴(Ⅱ)与邻二氮菲和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配体在37℃、离子强度I=0.02(NaCl)条件下形成12组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_(MAB)~M、△lgK和lgX值表明,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具有额外稳定性,并从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方面对该稳定性进行了重点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氨基酸 疏水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素红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兴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4.25的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LYS)的结合反应。提出了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和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与单波长物质的量比法进行对照测定研究,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研究发现,ARS-Cu(Ⅱ)-...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4.25的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LYS)的结合反应。提出了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和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与单波长物质的量比法进行对照测定研究,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研究发现,ARS-Cu(Ⅱ)-LYS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6nm,比ARS红移96nm,比ARS-Cu(Ⅱ)配合物红移10nm。在526nm处,测得ARS-Cu(Ⅱ)-LYS三元配合物的结合比为nARS︰nCu(Ⅱ)︰nLYS=6︰3︰1,摩尔吸光系数ε=7.93×104L·mol-1·cm-1,ARS-Cu髤配合物与LYS作用的条件平衡常数K=3.21×1012。ARS-Cu(Ⅱ)与LYS之间的作用力为配位键和电荷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配合物 物质的量比 ARS 金属配合物 铜(Ⅱ) UV-VIS光谱 摩尔吸光系数 透析 对照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化合物分子内配体间的疏水缔合作用——Ⅲ.镉(Ⅱ)/ATP/氨基酸体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恩君 刘祁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5-68,共4页
应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 Cd(ATP)(Aa)^(3-)(ATP^(4-)为腺苷三磷酸根,Aa^-分别为丙氨酸 ala^-、蛋氮酸 met^-、苯丙氨酸 phe^-和色氨酸 trp^-)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及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 KNO_30.10 mol/L,温度为37℃... 应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 Cd(ATP)(Aa)^(3-)(ATP^(4-)为腺苷三磷酸根,Aa^-分别为丙氨酸 ala^-、蛋氮酸 met^-、苯丙氨酸 phe^-和色氨酸 trp^-)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及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 KNO_30.10 mol/L,温度为37℃时的稳定常数.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与氨基酸配体的关系为 trp^->met^->phe^->ala^-.从分子内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角度对促成上述序列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疏水缔合作用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氮杂大环-N-二乙酸与Zn(Ⅱ)、Cd(Ⅱ)、Hg(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8
作者 陈礼勤 倪诗圣 +1 位作者 徐济德 汪国建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4期66-69,共4页
本文报道在水溶液中合成的三种四氮杂大环-N-二乙酸(H_2L^1,H_2L^2和 H_2L^3)与Zn(Ⅱ),Cd(Ⅱ),Hg(Ⅱ)的固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测定及红外光谱对其组成进行了确定。H_2L^1、H_2L^2与三种金属离子分别形成组成为 ZnL·2HCl·... 本文报道在水溶液中合成的三种四氮杂大环-N-二乙酸(H_2L^1,H_2L^2和 H_2L^3)与Zn(Ⅱ),Cd(Ⅱ),Hg(Ⅱ)的固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测定及红外光谱对其组成进行了确定。H_2L^1、H_2L^2与三种金属离子分别形成组成为 ZnL·2HCl·nH_2O,Cd(H_2L)·2HCl·Cl_2·nH_2O 和 Hg_2(H_2L)·Cl_4·nH_2O 的配合物。H_2L^3与三种金属离子形成组成为 M_2L·Cl_2·nH_2O 的配合物。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这些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杂大环 乙酸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锰(Ⅱ)配位化合物中的二维互相穿插和三维互锁结构(英文)
9
作者 李松林 邵建辉 +1 位作者 赵云中 王玉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59-1064,共6页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两种锰的新配位化合物{[MnL_2(H_2O)_4]·2H_2O·2ClO_4}_n(1)和{[MnL(H_2O)_3]·H_2O·2Cl}_2(2)。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1是由氢键所连接而成的二维互相交织的结构,2呈...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两种锰的新配位化合物{[MnL_2(H_2O)_4]·2H_2O·2ClO_4}_n(1)和{[MnL(H_2O)_3]·H_2O·2Cl}_2(2)。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1是由氢键所连接而成的二维互相交织的结构,2呈现出二重互锁的三维结构。结果显示在固体中反离子形成氢键的能力对1和2的结构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 1 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锰(Ⅱ)配位化合物 二维互相穿插 三维互锁结构 穿插网络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五配位三角双锥锰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10
作者 刘雪佳 熊瑜 梁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8期155-158,共4页
在合成新型双羧基配体1,5-二(4-羧基吡啶基)-N-甲基二乙胺,通过与MnCl2反应,合成了锰(Ⅱ)的配位聚合物{[MnL2Cl2].2H2O}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结晶于P-1(no.2)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 在合成新型双羧基配体1,5-二(4-羧基吡啶基)-N-甲基二乙胺,通过与MnCl2反应,合成了锰(Ⅱ)的配位聚合物{[MnL2Cl2].2H2O}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结晶于P-1(no.2)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0.8348(5)nm、b=1.0775(5)nm、c=1.1535(5)nm、α=90.706(5)°、β=92.465(5)°、γ=91.062(5)°,具有三十六元大环框架,由于缺乏分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π-π弱相互作用和氢键决定了这两种化合物在晶格中的堆积模式,为新型五配位三角双锥锰配位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甜菜碱衍生物 锰(Ⅱ)配合物 Π-Π堆积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18-冠-6与硫氰酸镉配合物晶体生长及其性质
11
作者 王希敏 傅利 张克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69-277,共9页
本文根据冠醚空腔结构的特殊配位性质与配合物的配位键理论,设想了碱金属18-冠-6与硫氰酸镉新的配合物;用凝胶法生长了这一新的配合物晶体;研究了凝胶的pH值、凝胶密度和反应液原始浓度等对晶体成核和生长的影响;生长出毫米级透明晶体... 本文根据冠醚空腔结构的特殊配位性质与配合物的配位键理论,设想了碱金属18-冠-6与硫氰酸镉新的配合物;用凝胶法生长了这一新的配合物晶体;研究了凝胶的pH值、凝胶密度和反应液原始浓度等对晶体成核和生长的影响;生长出毫米级透明晶体和厘米级针状晶体。对所获得的晶体进行了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有机元素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一新型晶体正是作者预先所设想的新的配合物。采用激光粉末倍频效应法测定了这类晶体的倍频效应,发现这些晶体的倍频效应均优于ADP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 冠醚 硫氰酸镉 配合物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齿甜菜碱衍生物大环及双环镉(Ⅱ)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12
作者 辛清萍 李松林 刘雪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5-822,共8页
利用甜菜碱衍生物1,5-二(4-羧基吡啶基)-N-甲基二乙胺(L)合成了两种镉(Ⅱ)的配位化合物[Cd2Cl4(H2O)2L2].2H2O和[Cd2(SCN)4(μ-H2O)L2]。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热重等... 利用甜菜碱衍生物1,5-二(4-羧基吡啶基)-N-甲基二乙胺(L)合成了两种镉(Ⅱ)的配位化合物[Cd2Cl4(H2O)2L2].2H2O和[Cd2(SCN)4(μ-H2O)L2]。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热重等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前者具有三十六元大环框架,而后者为双环结构。由于缺乏分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决定了这两种化合物在晶格中的堆积模式:前者由相邻分子间的π-π和C-H…π相互作用而堆积形成二维砖墙的结构;后者由配位的SCN-阴离子通过S…S弱相互作用联接成一维链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甜菜碱衍生物 镉(Ⅱ)配合物 Π-Π堆积 C-H…π作用 S…S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硝基间苯二甲酸配体的六核Co(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振新 程琪 +2 位作者 张浩浩 何坤欢 章应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92-2098,共7页
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H 2 nip)作为主配体、4,4′-二吡啶胺(dpa)为辅助配体,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2种Co(II)配合物{[Co 3(μ3-OH)(μ2-OH)(nip)2(dpa)(MeOH)(H 2 O)]·2H 2 O}n(1)和{[Co 3(μ3-OH)2(nip)2(dpa)(EtOH)(H 2 O)]·2H ... 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H 2 nip)作为主配体、4,4′-二吡啶胺(dpa)为辅助配体,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2种Co(II)配合物{[Co 3(μ3-OH)(μ2-OH)(nip)2(dpa)(MeOH)(H 2 O)]·2H 2 O}n(1)和{[Co 3(μ3-OH)2(nip)2(dpa)(EtOH)(H 2 O)]·2H 2 O}n(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两种配合物均为基于六核钴簇的三维框架结构,但不同的溶剂分子配位导致二者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表明溶剂对配合物结构有重要影响。磁学研究显示该两种配合物均为反铁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5-硝基间苯二甲酸 钴(ii)离子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