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
1
作者 何知明 李英铭 +1 位作者 张莹 施洲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6,150,共9页
为优化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使其便于施工且受力合理,依托主跨335 m的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开展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将原结合段前承压板及钢格室优化为钢锚室并缩短钢混黏结段长度,提出优化构造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 为优化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使其便于施工且受力合理,依托主跨335 m的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开展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将原结合段前承压板及钢格室优化为钢锚室并缩短钢混黏结段长度,提出优化构造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结合段结构优化前后应力分布规律和传力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前后钢-混结合段在最大正、负弯矩工况下应力沿纵向分布规律基本相似,原结合段前承压板传力作用并不显著;除部分应力集中点外,优化前后结合段应力差异并不显著,均小于17%。两种工况下,优化前后钢-混结合段均以承压板的直接承压为主要传力路径(R1),传递62.72%~66.65%钢梁轴力至混凝土;原结合段顶底板及腹板通过剪力钉传力(R2)、PBL钢板及PBL剪力键传力(R3)分别传递19.79%/22.54%、13.56%/12.68%的钢梁轴力,传力相对均匀;优化后结合段通过R3路径仅传递6%左右钢梁轴力至混凝土,R2路径传力比显著高于R3路径。优化后结合段在保证合理受力的条件下缩减了结合段的长度,有效降低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合梁斜拉桥 -混结合段 构造优化 有限元分析 受力特性 传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多格室钢-混结合段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覃作伟 廖原 +2 位作者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混结合段长2.0 m。为解决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剧烈、应力集中明显、格室内填充混凝土施工困难等问题,利用外腹板和风嘴箱室构造边箱多格室断面,形成“钢格室+后承压板”的结构,提高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均匀性;格室内钢-混连接区域采用开孔板剪力键和剪力钉,提高结合段的抗剪强度及延性,增强整体连接的可靠性;格室内填充料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并综合考虑结构性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进行配合比优化,改善结合段的耐久性和施工可靠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各构件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剪力钉 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独塔钢-混混合梁斜拉桥钢箱梁架设关键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云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昭通市巧家县金沙江特大桥主桥为(340+72+48+32) m钢-混混合梁独塔斜拉桥,中跨采用PK钢箱梁,高3.5 m,全宽32.3 m。该桥位于高山峡谷区,中跨钢箱梁梁段无法通过航运运输,且峡谷区施工便道狭窄,钢箱梁运输难度大,钢箱梁采用厂内分块匹配... 昭通市巧家县金沙江特大桥主桥为(340+72+48+32) m钢-混混合梁独塔斜拉桥,中跨采用PK钢箱梁,高3.5 m,全宽32.3 m。该桥位于高山峡谷区,中跨钢箱梁梁段无法通过航运运输,且峡谷区施工便道狭窄,钢箱梁运输难度大,钢箱梁采用厂内分块匹配预制及现场边跨梁面组拼、后方喂梁悬臂架设的总体施工方案。钢箱梁通过板单元件现场拼装总成,采用“3+1”匹配拼装方式进行钢箱梁整节段线形控制,采用110 t自行走式平板车分块运输大吨位钢箱梁,实现高山峡谷区大坡度狭窄便道条件下钢箱梁的运输;在混凝土桥面拼装钢箱梁,通过运梁小车将钢箱梁运输至架桥机位置,提高混凝土桥面钢箱梁拼装及运输效率;采用斜拉桥后方喂梁-步履式大吨位悬臂架桥机,通过设计起重天车、支撑系统、锚固装置以及纵移系统等结构,完成钢箱梁后方喂梁、转体、拼装等工序,实现高山峡谷区斜拉桥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混合梁 钢箱梁 高山峡谷区 “3+1”匹配拼装 分块预制 架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阳晏 覃作伟 +1 位作者 廖原 陶辰亮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8,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置在主跨侧距桥塔中心线20 m处,总长6 m,采用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由后承压板、钢格室和预应力钢绞线等组成。为验证大桥钢-混结合段构造设计的合理性,明确...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置在主跨侧距桥塔中心线20 m处,总长6 m,采用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由后承压板、钢格室和预应力钢绞线等组成。为验证大桥钢-混结合段构造设计的合理性,明确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及传力特征,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轴力最不利荷载组合下钢-混结合段钢格室、承压板、格室填充混凝土、开孔板剪力键等主要部件的受力,以及主要传力构件的传力比。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各构件受力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钢-混结合段刚度过渡均匀,传力平顺,有效避免了刚度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钢-混结合段剪力传递以边箱格室剪力键为主,顺桥向随格室填充混凝土与开孔板相对滑移累积,开孔板剪力键剪力逐渐增大;承压板承压传递与钢格室承剪传递轴力比例相当。该桥采用的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实现了承压板与钢格室承压传剪协同作用,改善了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长江大桥钢-混结合段施工关键技术方案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建军 李松 +1 位作者 高安荣 王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7-31,共5页
鄂东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926 m的连续半漂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钢-混凝土结合段是整个主桥箱梁施工的关键部位。钢-混凝土结合段施工中M梁段(非标准)钢箱梁选用镇航工818号1200 t浮吊安装,由临时支座和千斤顶组成的调位系统进行精确调位... 鄂东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926 m的连续半漂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钢-混凝土结合段是整个主桥箱梁施工的关键部位。钢-混凝土结合段施工中M梁段(非标准)钢箱梁选用镇航工818号1200 t浮吊安装,由临时支座和千斤顶组成的调位系统进行精确调位、定位。L梁段采用抗裂性能较好的钢纤维混凝土,通过拖泵泵送,利用软管分层布料,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对称浇筑。M梁段钢箱梁的顺利吊装说明了吊装、定位方案的合理性;钢-混凝土结合梁试验段混凝土成品质量内实外美,验证了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优良性及L梁段混凝土浇筑方案与施工中防裂措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混凝土结合段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静力行为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小珍 肖林 +1 位作者 黄玲 卫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82,共8页
为了解混合梁斜拉桥中主梁钢-混结合段的力学行为,按照相似原则设计了厦门马新大桥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的缩尺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分别按照设计荷载和1.7倍设计荷载进行加载,测试试验模型的控制断面和主要构件的应力、变形随加载历程的... 为了解混合梁斜拉桥中主梁钢-混结合段的力学行为,按照相似原则设计了厦门马新大桥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的缩尺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分别按照设计荷载和1.7倍设计荷载进行加载,测试试验模型的控制断面和主要构件的应力、变形随加载历程的变化,并结合数值分析对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段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及PBL键贯穿钢筋的应力水平较低,结合段具有较强的安全储备;钢箱与混凝土之间相对滑移量较小,钢箱与混凝土之间共同受力工作性能良好,钢结构荷载被比较顺畅地传递到混凝土结构;钢-混结合段传力构件荷载分配合理,设置PBL剪力键的有格室后承压板构造是一种合理的钢-混结合段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梁斜拉桥 -混结合段 PBL剪力键 受力行为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传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周阳 蒲黔辉 +1 位作者 施洲 刘振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7-83,共7页
为了解大跨度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和疲劳性能,根据应力等效原则设计制作了结合段局部足尺模型,进行了疲劳验证加载和疲劳破坏加载,测试了疲劳加载过程中结合段钢箱梁及剪力钉的应力变化情况。同时,通过考虑钢和混凝土之... 为了解大跨度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和疲劳性能,根据应力等效原则设计制作了结合段局部足尺模型,进行了疲劳验证加载和疲劳破坏加载,测试了疲劳加载过程中结合段钢箱梁及剪力钉的应力变化情况。同时,通过考虑钢和混凝土之间不同的摩擦系数,对摩擦力在结构剪力传递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接触分析,摩擦系数分别取0.1和0.6时,钢梁纵向应力计算值偏差在0.5%以内,说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结构弹性受力时,钢和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对剪力传递贡献较小;200万次疲劳验证试验过程中,结合段整体应力水平较低,各测点应力基本保持不变,结构传力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100万次的疲劳破坏试验后,钢结构和剪力钉部分测点应力明显增大,结合段钢和混凝土出现黏结滑移现象,尤其在顶板位置,但结构整体稳定性良好,仍具有一定的疲劳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梁斜拉桥 -混结合段 疲劳模型试验 传力机理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34
8
作者 蒲黔辉 周阳 施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研究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以主跨468m的宁波甬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通过关键部位应力等效的原则制作了该桥结合段局部足尺试验模型,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最不利工况下的加载,同时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局部模型... 为研究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以主跨468m的宁波甬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通过关键部位应力等效的原则制作了该桥结合段局部足尺试验模型,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最不利工况下的加载,同时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局部模型,对影响结合段受力性能的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结合段钢格室应力水平沿纵向平缓减小,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承压板分担轴力比例接近44.58%,结合段剪力钉传递剪力比例较PBL多;承压板厚度和剪力钉间距增加时,承压板分担荷载比例都会提高,当承压板厚40~80mm、剪力钉间距为150mm时,结合段的传力较为合理;钢格室顶板、底板靠近承压板端前2排剪力钉失效时,将会增加承压板及第3排和第4排剪力钉传递轴力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混结合段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参数分析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方案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哲 朱巍志 王会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前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主要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所提出的方案,均为地锚体系。针对大连跨海大桥,提出(263+800+263)m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该方案桥型为双塔双索面,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为混合梁,斜拉区为混凝土箱梁,... 目前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主要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所提出的方案,均为地锚体系。针对大连跨海大桥,提出(263+800+263)m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该方案桥型为双塔双索面,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为混合梁,斜拉区为混凝土箱梁,悬吊区为钢箱梁。该桥型兼备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的优点,具有结构新颖、受力合理、抗风性能好和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对该桥提出了初步施工方案,即先进行斜拉桥部分的悬臂施工,然后将主缆锚固于临时地锚吊装悬索段主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悬索桥 组合结构 混合梁 设计方案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施洲 姜兴洪 +2 位作者 高贵 宁伯伟 喻明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70,共9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与传力特性,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主梁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特点及变形特性,以及钢-混结合段长度对其受力性能... 为研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与传力特性,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主梁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特点及变形特性,以及钢-混结合段长度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负弯矩工况作用下,边箱顶板与承压板焊接处存在应力集中及一定的局部拉应力;钢-混结合段混凝土在预应力作用下基本处于全截面受压状态;钢-混结合段内剪力钉和PBL剪力键受力并不均匀;钢-混结合段承压板直接向混凝土梁体传递约47.3%的轴力,是钢-混结合段传力的主要构件;钢-混结合段竖向位移及转角变化平缓,无明显的突变现象;钢-混结合段长度在1.50~3.50 m范围内时受力、传力差异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斜拉桥 混合梁 -混结合段 受力特性 传力特性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夭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方案比选
11
作者 张晶 肖海珠 +2 位作者 潘韬 易莉帮 徐科英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桃夭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采用主跨666 m的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3,主梁采用三箱分离式混合梁,公铁平层布置。结合桥位处建设条件,提出自锚体系与部分地锚体系斜拉桥2种桥式方案,从力学性能及施工难度两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2... 桃夭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采用主跨666 m的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3,主梁采用三箱分离式混合梁,公铁平层布置。结合桥位处建设条件,提出自锚体系与部分地锚体系斜拉桥2种桥式方案,从力学性能及施工难度两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2种桥式方案总体受力较为接近,而部分地锚体系斜拉桥方案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推荐采用自锚体系斜拉桥。进一步对自锚体系斜拉桥方案桥塔塔型方案与钢-混结合面位置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相比H形桥塔方案,倒Y形桥塔方案箱间横梁纵向剪力较小,主梁刚度更大,且经济性更好,推荐采用倒Y形桥塔方案;钢-混结合面设置于边跨侧距离桥塔中心线53 m和11 m及中跨侧距离桥塔中心线18 m三种钢-混结合面位置方案的钢梁轴力较为接近,考虑到钢-混结合面设置于边跨侧距离桥塔中心线53 m时钢梁弯矩、应力幅值以及位移幅值最小,且施工难度较小,推荐采用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混合梁 自锚体系 部分地锚体系 桥塔塔型 -混结合面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水河特大桥主梁钢-混结合段传力机理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伍彦斌 黄方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1,共6页
贵州红水河特大桥主桥为主跨508m的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采用承压传剪式,其连接断面小,受力复杂。为验证红水河特大桥钢-混结合段的构造设计,在分析和明确其传力层次与传力路径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的... 贵州红水河特大桥主桥为主跨508m的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采用承压传剪式,其连接断面小,受力复杂。为验证红水河特大桥钢-混结合段的构造设计,在分析和明确其传力层次与传力路径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的混合单元模型,分析了恒载及1.6倍超载工况下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1.6倍超载工况下,连接件的抗剪安全系数为1.2,满足设计要求;;主要传力单元承担的轴力比例相近,受力均衡,传力构造设计合理;钢梁埋入段与混凝土的界面接触粘结效应对内力的传递有较大贡献,在设计中可考虑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混结合段 承压板 有限元法 剪力 传力机理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结合段群钉推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幸思佳 刘宏 余天庆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60,共4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为三塔斜拉桥,主梁采用混合梁,端部为预应力混凝土梁,其余梁段为工字钢结合梁,结合段为工字钢外包混凝土梁。为研究钢-混结合段长列剪力钉的受力,制作群钉推出模型,采用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分析密集型群钉应变、滑...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为三塔斜拉桥,主梁采用混合梁,端部为预应力混凝土梁,其余梁段为工字钢结合梁,结合段为工字钢外包混凝土梁。为研究钢-混结合段长列剪力钉的受力,制作群钉推出模型,采用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分析密集型群钉应变、滑移量和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群钉推出试验破坏形式为剪力钉剪断;群钉的承载能力可按单钉承载能力乘以剪力钉数量计算;由于摩擦的存在,模型混凝土的滑移量在荷载作用下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混结合段 剪力钉群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东升 肖海珠 +2 位作者 傅战工 潘韬 邱远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5-71,共7页
为了解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初步设计方案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9种主梁抗弯刚度情况下,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 为了解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初步设计方案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9种主梁抗弯刚度情况下,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缆力、桥塔顺桥向弯矩以及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主梁抗弯刚度增大为原来的10倍时,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缆力、塔底顺桥向弯矩以及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最大分别降低38.9%、50.0%、13.5%、0.4%、13.2%、56.4%,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主梁竖向转角和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影响很大,对主梁竖向位移、梁端伸缩量、桥塔顺桥向弯矩的影响较大,对主缆最大缆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主梁抗弯刚度 力学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奇志 吴宝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4,共7页
为研究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性,制作该桥有格室后承压板式钢-混结合段1∶2的大比例尺实体模型进行试验,对最大正弯矩工况下钢-混结合段的钢结构、混凝土箱梁、钢格室、U肋、PBL剪力键及剪力钉的受力及钢-混结合面的相对... 为研究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性,制作该桥有格室后承压板式钢-混结合段1∶2的大比例尺实体模型进行试验,对最大正弯矩工况下钢-混结合段的钢结构、混凝土箱梁、钢格室、U肋、PBL剪力键及剪力钉的受力及钢-混结合面的相对滑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应力从钢梁加劲过渡段、钢-混组合段至混凝土加强过渡段较为匀顺的降低;钢结构实测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底板U肋处,混凝土实测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截面积最小的顶板,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底板钢格室内部;剪力钉应力从远离承压板位置向承压板处逐渐变小;钢格室腹板受力及钢、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非常微小。各部位实测最大应力均未超过规范允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箱形梁 混合梁 -混结合段 模型试验 应力 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结合对列车与混合梁斜拉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苗永抗 郭向荣 何旭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了分析结合位置对列车与混合梁斜拉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以甬江特大跨混合梁斜拉桥为例,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及行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车桥振动方程及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混结合位置深入主梁,... 为了分析结合位置对列车与混合梁斜拉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以甬江特大跨混合梁斜拉桥为例,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及行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车桥振动方程及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混结合位置深入主梁,列车的振动响应未出现较大变化,桥梁的上结合点的振动加速度增加较为明显,增加连接键的疲劳负担,应予以重视;同时,结合点的刚度平稳过渡,满足行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位置 混合梁斜拉桥 车桥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径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陈华梁 袁帅华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为研究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各设计参数对其成桥状态的影响,保障无砟轨道铺设与运营期安全,以广西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分析模型模拟施工全过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原理,分析主梁容重... 为研究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各设计参数对其成桥状态的影响,保障无砟轨道铺设与运营期安全,以广西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分析模型模拟施工全过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原理,分析主梁容重、斜拉索初张力、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温度等设计参数对成桥状态下主梁竖向变形、主梁应力、斜拉索索力及桥塔偏位的影响,并分析各成桥状态控制目标对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主梁容重与斜拉索初张力对成桥状态主梁竖向变形及斜拉索索力影响较大,对主梁应力及桥塔纵向偏位有一定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成桥状态的累计影响较小;整体升降温对不设固定支座的桥塔纵向偏位影响较大;索梁温差对主梁竖向变形、主梁应力及斜拉索索力影响较大;主梁温度梯度对主梁应力、主梁竖向变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混合梁部分斜拉桥 主梁容重 斜拉索初张力 混凝土弹性模量 温度 敏感性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杭高铁富春江特大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18
作者 杨永宏 陈忠宇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4,共6页
湖杭高铁富春江特大桥主桥为(30+46+300+97+62.395) m高低塔混合梁无砟轨道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形式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和钢-混结合梁。该桥采用塔梁同步施工,混凝土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钢-混结合梁采用浮吊吊装及支架滑... 湖杭高铁富春江特大桥主桥为(30+46+300+97+62.395) m高低塔混合梁无砟轨道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形式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和钢-混结合梁。该桥采用塔梁同步施工,混凝土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钢-混结合梁采用浮吊吊装及支架滑移施工。为确保成桥结构内力及轨道线形满足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纵向临时固结形式和混凝土梁支架拆除时机。桥塔施工阶段综合考虑地基沉降、不同节段间刚度差异,基于测量数据实时反馈修正机制确保桥塔线形平顺;基于无应力状态法按照线形为主、索力为辅的原则对主梁安装线形进行控制;基于附属荷载施工过程中的桥面挠度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大量观测数据对桥面温度变形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可信度较高的预拱度,最终成桥轨道线形误差控制在±7 mm以内,实测轨道60 m弦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最大值4.10 mm,整体线形控制较好,满足设计及验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斜拉桥 混合梁 塔梁同步 线形 内力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埕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19
作者 黄晓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3,共7页
沙埕湾跨海大桥跨越福建省青屿岛两侧的南、北水域,由主桥和南、北引桥组成,左幅桥全长2 054 m、右幅桥全长1 990 m。主桥为(49+58+61+535+198+60) m双塔双索面单侧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南引桥为标准跨径80 m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北引桥... 沙埕湾跨海大桥跨越福建省青屿岛两侧的南、北水域,由主桥和南、北引桥组成,左幅桥全长2 054 m、右幅桥全长1 990 m。主桥为(49+58+61+535+198+60) m双塔双索面单侧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南引桥为标准跨径80 m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北引桥为50 m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桥混凝土主梁采用组合式风嘴,风嘴尖端角与钢箱梁保持一致,既保证混凝土梁横隔板处的横向预应力钢束锚固空间,也满足主桥抗风稳定性要求;钢箱梁采用U肋双面焊接技术、优化横隔板缺口形状及箱内实腹式纵隔板构造,加强了正交异性板刚度,改善了钢箱梁疲劳性能;ERS钢桥面铺装有效提高了铺装层刚度,增加了钢板抗疲劳性能,延缓了钢板疲劳开裂的时间。南引桥中支点墩顶采用允许负弯矩区混凝土开裂(裂缝宽度限值0.15 mm)的设计方法和钢底板与混凝土结合断面技术,改善了负弯矩区组合梁受力,提高了结构耐久性。主桥主跨钢箱梁采用桥面吊机单悬臂吊装,南引桥槽型钢梁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组合式风嘴 ERS钢桥面铺装 连续组合梁 裂缝宽度限值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设计构造参数研究
20
作者 周宏慧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2,共8页
高速铁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结构布置及受力存在不对称性,为合理确定钢混结合段设计构造参数,以阜淮高铁主跨230 m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钢混结合段位置选择、力学性能分析及构造参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 高速铁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结构布置及受力存在不对称性,为合理确定钢混结合段设计构造参数,以阜淮高铁主跨230 m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钢混结合段位置选择、力学性能分析及构造参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小里程侧钢-混分界点位于低塔往跨中方向16.75 m处,大里程侧钢-混分界点位于辅助墩往主塔方向13.25 m处时,主梁受力合理,施工条件适宜,对航道影响较小,主梁整体运营状态线型及影响行车长波不平顺满足规范要求;钢混结合段各构件应力分布均匀,主梁刚度过渡平顺,静力性能良好,总体构造设计合理,能够满足混凝土梁与钢梁间平稳传力需求;承压板厚度为50~80 mm时其应力水平及疲劳问题均能得到有效控制;剪力连接件抗剪刚度适度增加能有效改善承压板受力;纵向加劲板厚度为24 mm时,既能为承压板提供足够刚度贡献,也能控制应力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 钢混结合段 力学性能 构造参数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