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猴D型逆转病毒Ⅰ型cDNA合成及其分子克隆的建立
1
作者 陈志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29-34,共6页
利用随机引物法反转录合成SRV-1 ss-cDNA和ds—cDNA.将ds—cDNA平端连接到质粒pUC19中,转化E.Coli.DH5α菌.氨苄青霉素、X-gal培基和菌落杂交筛选,克隆阳性重组率为20.7%.EcoRⅠ、BamHⅠ双酶切分析,12.7%的插入片段大于500bp。Souther... 利用随机引物法反转录合成SRV-1 ss-cDNA和ds—cDNA.将ds—cDNA平端连接到质粒pUC19中,转化E.Coli.DH5α菌.氨苄青霉素、X-gal培基和菌落杂交筛选,克隆阳性重组率为20.7%.EcoRⅠ、BamHⅠ双酶切分析,12.7%的插入片段大于500bp。Southern杂交进一步确证,所选三株重组质粒(pSRV-127、pSRV-156和pSRV-169)的探针用插入片段(0.9kb、1.0kb和1.4kb),是SRV-1 cDNA片段.光敏生物素标记纯化pSRV-169DNA和pSRV-156cDNA片段制备探针,前者用于检测SRV-1病毒RNA,后者用于检测纯化病毒颗粒。碱性磷酸酶系统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V-1 cdna合成 分子克隆 SOUTHERN杂交 光敏生物素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环斑病毒检测新技术的建立及其在病毒——原生质体体系探索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枝楠 郑冠标 +3 位作者 林孔勋 范怀忠 张春霞 田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75-77,共3页
为了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评价番木瓜完整植株对番木瓜环斑病毒(PRV)的抗、感病性机制,建立单细胞侵染模型是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首次建立了PRV-番木瓜原生质体实验体系;建立了检测 PRV的间接Dot-ELISA和检测PRV-RNA的 cDNA分子探针的方法... 为了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评价番木瓜完整植株对番木瓜环斑病毒(PRV)的抗、感病性机制,建立单细胞侵染模型是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首次建立了PRV-番木瓜原生质体实验体系;建立了检测 PRV的间接Dot-ELISA和检测PRV-RNA的 cDNA分子探针的方法和技术,并利用这2个检测技术对PRV在番木瓜原生质体中的行为动态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环斑病毒 原生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斑驳病毒的分子杂交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丽丽 杨洪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为探索分子杂交技术在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检测中的运用,利用CTAB法从草莓叶片中提取总核酸,并以此为模板,利用特异引物扩增SMoV非编码区序列,经克隆、测序获得SMoV非编码区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 为探索分子杂交技术在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检测中的运用,利用CTAB法从草莓叶片中提取总核酸,并以此为模板,利用特异引物扩增SMoV非编码区序列,经克隆、测序获得SMoV非编码区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分离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远,独立形成1个小的进化支。以带有病毒特异片段的质粒为模板,运用PCR技术制备了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以草莓感染SMoV叶片为试材,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可有效检测草莓叶片中的SMoV,草莓总核酸样品稀释10倍后仍可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斑驳病毒 分子杂交技术 c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