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来自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66
1
作者 郭迎锋 顾炜宇 +1 位作者 乌天玥 王立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74,共13页
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政府资助效果受到工业化阶段和资助对象选择的影响而显著不同。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会对企业自身R&D投入形成杠杆效应... 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政府资助效果受到工业化阶段和资助对象选择的影响而显著不同。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会对企业自身R&D投入形成杠杆效应,且该效应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不断增强;政府对科研机构的R&D经费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挤出效应,政府对高等院校的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杠杆效应;总体上,目前政府资助效果仍表现为杠杆效应,但这一效果由于政府偏好资助科研机构而大幅减弱;中国政府对企业直接资助率较低,未能有效发挥政府资助效果;金融约束和资金可得性是影响企业R&D投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资助 企业r&d投入 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R&D经费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7,90,共7页
本文旨在揭示中国R&D经费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从区域R&D经费总量及其内部结构——政府R&D经费和产业R&D经费三个方面,以中国省级行政区为单位,通过集中度、变差系数、基尼系数等指标,对1998—2004... 本文旨在揭示中国R&D经费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从区域R&D经费总量及其内部结构——政府R&D经费和产业R&D经费三个方面,以中国省级行政区为单位,通过集中度、变差系数、基尼系数等指标,对1998—2004年以来区域R&D经费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进行全面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区域R&D总经费空间分布高度不均衡,且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就其内部结构来说,政府R&D经费在空间上趋于均衡分布,产业R&D经费呈进一步非均衡分布,两者呈相反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经费 政府r&d经费 产业r&d经费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经费支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中国数据实证研究 被引量:71
3
作者 王雷 党兴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9,共7页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4—2006年间中国R&D经费支出、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额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以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具有...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4—2006年间中国R&D经费支出、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额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以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具有正相关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远远低于R&D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风险资本退出渠道不畅与风险资本市场波动性较大是导致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作用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r&d经费支出 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莉卿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为研究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近15年来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比较了有关国家的数据。结果总体而言,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 目的为研究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近15年来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比较了有关国家的数据。结果总体而言,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支出。结论以政府科技投入为主导,以企业研发为主体,调整高校研发投入结构,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科技投入 企业r&d支出 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产业R&D经费分配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竞文 王晓梅 +1 位作者 李想 卓骏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8,共10页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产业的份额分量、结构转移份额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地区不同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有升有降,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分量也存在区域差异.同时,相关性检验发现,中西部的产业竞...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产业的份额分量、结构转移份额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地区不同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有升有降,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分量也存在区域差异.同时,相关性检验发现,中西部的产业竞争力和R&D经费支出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东部的相关性不明显.最后,从R&D经费分配的角度,结合东中西部各产业R&D经费支出的强度和结构情况,针对区域产业的结构和竞争力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经费支出 偏离份额分析 东中西部 三大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R&D投入、空间外溢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 被引量:18
6
作者 范允奇 李晓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07,共7页
本文以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SFA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而对政府R&D投入在技术创新效率中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区域... 本文以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SFA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而对政府R&D投入在技术创新效率中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政府R&D投入和自主创新倾向对技术创新效率没有明显影响,地区开放度对技术创新效率有负面影响;在政府R&D投入的空间外溢方面,财政竞争引发的负向外溢比知识溢出形成的正向溢出更为显著,除西部政府R&D投入对中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正向空间外溢外,政府R&D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表现为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负向空间外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r&d投入 技术创新效率 空间外溢 高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制造业R&D投入的贡献研究——基于CDM模型的技术创新效果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芳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1,共10页
基于全国第二次R&D清查数据,本文利用CDM模型对北京市制造业R&D投入的贡献进行了研究,评估其技术创新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R&D经费投入还是R&D人员投入都对新产品产值有显著影响,并且新产品强度越高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也... 基于全国第二次R&D清查数据,本文利用CDM模型对北京市制造业R&D投入的贡献进行了研究,评估其技术创新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R&D经费投入还是R&D人员投入都对新产品产值有显著影响,并且新产品强度越高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也越高,说明R&D投入通过新产品有效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还发现,只有R&D经费内部支出对新产品产值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R&D经费外部支出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函数 CdM模型 r&d经费支出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竞争优势: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
8
作者 侯仁勇 祝宝基 +1 位作者 汪秀婷 张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9,共8页
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位竞争优势的综合评价模型,系统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的生态位结构高度泛化、同构化程度下降、适应力持续增强、进化动量逐步减弱,区域特色日益显现。总体生态位竞争优势稳步上... 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位竞争优势的综合评价模型,系统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的生态位结构高度泛化、同构化程度下降、适应力持续增强、进化动量逐步减弱,区域特色日益显现。总体生态位竞争优势稳步上升,形成四大梯度的省群聚类,全国差异经历“先降后升”过程,其中东部地区的区域差异最为显著。地理重心向东南迁移,整体离散性增强,呈显著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HH”型集聚和西部、东北地区“LL”型集聚。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研发人力投入、居民生活水平、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市场消费规模是影响生态位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中市场消费规模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态位 竞争优势 时空演化 研发投入 产业结构 市场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研发经费的就业效应——基于制造业资本品上下游行业的空间计量分析
9
作者 杜剑 于鑫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114,共13页
加大企业研发经费(R&D经费)投入会对就业产生何种影响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研发而形成的资本品上下游行业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企业R&D经费对就业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2012—2021年制造业行业数据,运用空间... 加大企业研发经费(R&D经费)投入会对就业产生何种影响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研发而形成的资本品上下游行业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企业R&D经费对就业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2012—2021年制造业行业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企业R&D经费的就业规模总效应和上下游行业就业结构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R&D经费对就业规模总效应不显著;但资本品上游行业企业R&D经费增加会负向影响下游行业就业,使上游行业就业占比增加,发生就业结构上迁。异质性分析表明,设备型上游行业组的就业结构上迁效应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上游行业产品创新增加促进了下游行业的资本品使用,对下游行业劳动力产生替代,促使就业结构向上迁移。研究结论对优化创新和就业政策、减缓摩擦性失业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r&d经费 就业结构迁移 资本品上下游 行业空间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10
作者 王瑶 程煜轩 黄贤环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10,共15页
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会产生实业投资挤出、研发投入替代、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等效应,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采用沪深两市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其劳动收入份额具... 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会产生实业投资挤出、研发投入替代、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等效应,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采用沪深两市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其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可以通过挤出实业投资、替代研发投入、降低会计信息质量3条路径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当高管持股比例较高、媒体监督较强时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较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显著降低了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而对高管劳动收入份额没有影响。可见,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劳动收入份额降低效应主要作用于普通员工,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改善可以弱化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消极影响。政府应通过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来压缩影子银行业务空间,并引导非金融企业回归实业;企业应改善内部治理,通过优化薪酬管理机制实现普通员工劳动收入的稳定增长;媒体应发挥外部治理作用,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劳动收入份额 实业投资 研发投入 会计信息质量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玄兆辉 吕永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企业研发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民营企业的优势地位不断增强。然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没有真正确立,其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研发活动的质量仍有待提...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企业研发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民营企业的优势地位不断增强。然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没有真正确立,其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研发活动的质量仍有待提升,企业研发投入中仍存在着许多关键的结构性问题,包括研发强度低、科学研究的比重低、高技术研发占比低等等。本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研发投入 科学研究 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杨洵 师萍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5,共4页
作者分析了近13年来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认为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支出。分析了我国科技投入现存的问题,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并提出了... 作者分析了近13年来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认为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支出。分析了我国科技投入现存的问题,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科技投入 企业研发支出 杠杆效应 挤出效应 研发促进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新绩效评价及启示——基于国际比较视角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钰 宋卫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对中国及其它39个国家的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评价。具体分析了中国创新绩效总体水平及其结构特征,认为应保持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态势,充分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红利,加快创新成果应用和技术扩散,实现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创新绩效评价 国际比较 研发投入 高技术产业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经营风险与企业研发投入 被引量:13
14
作者 康华 程成 朱文璟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8,共8页
如何激励风险厌恶型的高管开展高风险的研发活动一直都是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基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背景,以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企业高管之间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经营风险... 如何激励风险厌恶型的高管开展高风险的研发活动一直都是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基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背景,以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企业高管之间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经营风险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整体而言,CEO级与VP级高管(副总经理级)的薪酬差距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第二,经营风险会显著调节CEO级与VP级高管的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第三,经营风险对CEO级与VP级高管的薪酬差距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显著不同;第四,基于国企子样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营风险对CEO级与VP级高管的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央企、省属国企和市县国企中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酬差距 研发投入 经营风险 产权性质 政府层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发支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朴英爱 周鑫红 于鸿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9,共10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应对经济风险能力至关重要。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的2016年为时点,选取2010—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应对经济风险能力至关重要。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的2016年为时点,选取2010—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十三五”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发水平较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研发水平较高的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证实,研发支出作为中介变量发挥作用,存在“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支出增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传导机制,且非国有企业的传导机制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政策 研发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三个中介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华 韩小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30,共13页
本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9个省级区域相关数据,基于中介效应分析角度,选取技术市场发展、工业R&D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三个变量,实证测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在技术创新... 本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9个省级区域相关数据,基于中介效应分析角度,选取技术市场发展、工业R&D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三个变量,实证测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在技术创新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技术市场发展、工业研发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均发挥中介效应,对中国工业创新绩效有着更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下,积极发挥中介变量的作用对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市场发展 工业研发经费投入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 工业创新绩效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支出效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苏 曾易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33,共7页
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的基础上,细分了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经费各类支出,并以2004-2004-2008年我国各地区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创新的直接产出——专利申... 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的基础上,细分了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经费各类支出,并以2004-2004-2008年我国各地区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创新的直接产出——专利申请数和间接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各项R&D经费支出对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他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具有专利产出导向性;其他各项技术活动经费对产出影响小且不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活动 经费支出 r&d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周期、企业异质性与研发投入融资约束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佳煜 文武 程惠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1,50,155,共12页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阶段研究异质性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对经济周期的非线性调整,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呈现出"紧缩期高于扩张期"的特征,在当前经济波动加剧且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不利于研发...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阶段研究异质性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对经济周期的非线性调整,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呈现出"紧缩期高于扩张期"的特征,在当前经济波动加剧且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不利于研发投入稳提升;区分企业所有制研究后发现,集体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会在经济紧缩期大幅提高,而私有企业在经济周期各阶段持续面临较高融资约束;该特征在小规模企业中更为突出,相反,大规模企业研发投入在经济扩张期均不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但在经济紧缩期,由于大规模私有与外商投资企业研发投入增幅较大,且金融体系对其支持不足,导致此类企业面临极高融资约束。上述结论为构建匹配经济周期阶段及企业特征的动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投入 融资约束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研发活动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楚有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7,共9页
行业专长是审计师所具有的核心能力之一,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具有更多行业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其发挥对研发活动中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本文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研发活动中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发现... 行业专长是审计师所具有的核心能力之一,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具有更多行业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其发挥对研发活动中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本文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研发活动中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异常研发支出削减的真实盈余管理,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客户更不可能将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抑制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因此,具有行业专长审计师的外部治理效应对研发活动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行业专长 盈余管理 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资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知识创新是实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20
作者 刘文蓬 陈士俊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8,共4页
本文主要从科技政策和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角度探讨了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与中国未来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关系 ,指出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将对未来中国的科技事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还以日本、美国为例 ,分析了两国在执行各自... 本文主要从科技政策和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角度探讨了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与中国未来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关系 ,指出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将对未来中国的科技事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还以日本、美国为例 ,分析了两国在执行各自科技政策方面对科学和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原因 ,并指出了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借鉴作用。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型工业化 知识创新 知识产权 r&d经费 科技政策 国家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