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FI方法的流域生态安全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1
作者 王让会 宁虎森 +3 位作者 王海东 刘春伟 张志军 罗青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2,共11页
阿克苏河流域山水工程作为联合国生态修复旗舰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产品质量、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耦合原理以及环境效应机制,在分析生态脆弱性... 阿克苏河流域山水工程作为联合国生态修复旗舰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产品质量、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耦合原理以及环境效应机制,在分析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由4个子系统20个指标组成的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系统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EFI方法,分析各指标及子系统对EFI的贡献及其生态效应.EFI正指标数值愈大,生态安全性愈低;EFI负指标数值绝对值愈大,生态安全性愈高.采用实际监测、实验分析、模型模拟、遥感制图以及逻辑推理与经验分析等途径,获得了1998年度及2023年度各指标的多源属性数据,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及其阈值;通过归一化处理等方法,规范生态安全评价的数据基础.结果表明:1)生态安全是错综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各个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流域生态安全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性、滞后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2)阿克苏河流域25年间生态安全处于稳定趋好状态,1998年、2023年EFI值分别为0.08及0.06.通过评价标准可知,生态脆弱性进一步减弱,生态安全程度持续增强.3)各子系统生态安全程度及其对流域生态安全效应的贡献程度各不相同.水资源子系统各指标基本维持稳定并逐渐趋好,子系统脆弱性稳中趋弱,生态安全特征表现出稳中趋强的演变规律.土地资源子系统中相关要素的正负效应共存,特别是受盐渍化指数波动的影响,生态安全改善的趋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生物资源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的EFI值均在大幅度降低,生态安全程度明显增强.在揭示生态安全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风险防控、格局优化、过程调控、生态修复及管理模式,为促进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指数(EFI) 生态安全 阿克苏河流域 山水工程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系统 柯柯牙 绿洲-荒漠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近远场地震易损性分析
2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朱红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3,共11页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延性比μ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和工程需求参数,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得到易损性曲线。从易损性曲线、破坏概率曲线和易损性指数三个方面评估两种场地对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损伤影响。结果表明:对双层框架式桥墩进行易损性分析时,下层相对于上层更容易发生损伤,并且在采用了整体失效概率后能更加保守地评估其抗震性能。在近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7g、0.46g、0.69g、0.90g,远场地震动下桥墩不同破坏状态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9g、0.50g、0.79g、1.06g。根据易损性曲线得到易损性指数,基于易损性指数的近、远场地震动下PGA中位值的下限、均值和上限分别为0.72g、0.61g、0.50g和0.83g、0.68g、0.55g,分别相差14.74%、12.19%和9.86%,即双层框架式桥墩在近场地震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远场地震 地震易损性 框架式桥墩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铁路桥墩地震损伤量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林白 洪彧 +3 位作者 周志达 文旭光 周文钦 蒲黔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162,共8页
为研究铁路桥墩的地震损伤量化方法,建立OpenSees有限元模型并通过6组拟静力试验数据验证其准确性,同时对7种桥墩构造参数组成的样本空间进行拉丁超立方采样,进行339组桥墩的拟静力数值计算,分析不同损伤阶段的位移延性比分布特征,制定... 为研究铁路桥墩的地震损伤量化方法,建立OpenSees有限元模型并通过6组拟静力试验数据验证其准确性,同时对7种桥墩构造参数组成的样本空间进行拉丁超立方采样,进行339组桥墩的拟静力数值计算,分析不同损伤阶段的位移延性比分布特征,制定基于性能的多级延性损伤指标,并通过对一座混合梁桥的地震分析结果验证该指标的普适性。研究表明:339组桥墩的位移延性比呈现较强的规律性,主要分布于0.41、1.00、1.58、2.20处,因此可采用位移延性比0.41、1.00、1.58、2.20分别作为铁路矩形桥墩无、轻微、中度、严重和完全损伤状态的临界值。基于性能的延性损伤指标简易直观,可为抗震设计与震损评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矩形桥墩 位移延性比 损伤指标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抗震韧性评估
4
作者 周连绪 吴学平 +1 位作者 王晓伟 叶爱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6-1394,共9页
以我国量大面广的板式橡胶支座梁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抗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首先阐明了桥梁的通用抗震韧性评估框架,包括桥梁非线性建模、面向韧性评价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建立和韧性评估3个模块.其次,针对典型板式橡胶支座... 以我国量大面广的板式橡胶支座梁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抗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首先阐明了桥梁的通用抗震韧性评估框架,包括桥梁非线性建模、面向韧性评价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建立和韧性评估3个模块.其次,针对典型板式橡胶支座梁桥,在OpenSees平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采用支座残余位移和峰值位移界定桥梁的损伤状态,构建板式橡胶支座梁桥地震易损性曲线.然后,结合不同损伤状态下板式橡胶支座梁桥的损伤概率和对应的构件功能恢复模型,生成给定PGA下的功能恢复曲线.最后,以等效的桥梁总关闭天数为韧性指标,生成桥梁韧性随PGA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当PGA从0.6g增加到1.0g时,桥梁韧性快速下降,等效的桥梁总关闭天数从15 d增加到5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震韧性 板式橡胶支座 易损性曲线 功能恢复曲线 韧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层圆形地铁隧道地震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纬宇 林峻岑 +3 位作者 马勤国 严松宏 佟浩 梁庆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50-964,共15页
黄土隧道抗震多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采用拟静力法对黄土地层中的浅埋地铁隧道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施加一维分析计算的位移得到隧道的地震响应,然后通过Python程序输出最大损伤指标。采用相关性... 黄土隧道抗震多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采用拟静力法对黄土地层中的浅埋地铁隧道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施加一维分析计算的位移得到隧道的地震响应,然后通过Python程序输出最大损伤指标。采用相关性、有效性、实用性和效益性等判定准则遴选出最优地震动强度参数。根据易损性函数,建立了基于地表峰值加速度(PGA)和地表峰值速度(PGV)的易损性曲线以评估隧道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不同PGA条件下隧道衬砌的易损部位沿共轭45°方向发生偏转;PGA和PGV是预测隧道在不同损伤状态下损伤概率的合适强度参数;隧道拱顶空洞会增大隧道的地震易损性;处于较软工程场地的隧道更容易遭受地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地震易损性评价 抗震性能 损伤指标 拟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余震强度比和主震损伤状态的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宋鹏彦 王晨 赵仰康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5,共12页
大量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余震可能会对结构造成不可忽略的“二次损伤”,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规范均未明确规定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考虑余震作用。因此,本文以易损性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将余震纳入到易损性分析框架中。选取40条真实记... 大量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余震可能会对结构造成不可忽略的“二次损伤”,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规范均未明确规定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考虑余震作用。因此,本文以易损性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将余震纳入到易损性分析框架中。选取40条真实记录到的主余震序列作为结构地震输入,采用修正的Park-Ang损伤指数描述结构的损伤,从两种角度评估余震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1)将主余震序列看成一条延长的地震动,直接作为结构的地震动输入,考虑4种主余震强度比IM_(A)/IM_(M)(IM即intensity measure),通过建立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2)定义4种主震损伤状态,首先,将主震记录作为输入得到主震损伤结构;其次,对4种主震损伤结构进行余震倒塌易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余震对增大结构的易损性,当IM_(A)/IM_(M)=0.5~1.2时,结构易损性曲线的中值IM_(M)平均降低了2.6%~26.7%;当经历主震后结构的损伤指数为0.1~0.7时,后续抵抗余震倒塌的能力降低了0.63%~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序列 地震易损性 修正的Park-Ang指数 主余震强度比 主震损伤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33
7
作者 赵跃龙 张玲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3-79,共7页
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客观、灵活且具较强可操作性的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通过用此法评价全国26个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方式,对其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脆弱生态环境 定量评价 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lson合并症评分对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培文 李毅中 +3 位作者 庄华烽 林金矿 姚学东 许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plication index,CCI)评分对于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从住院病历资料中对患者...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plication index,CCI)评分对于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从住院病历资料中对患者进行回顾性CCI评分,分别计算出每个患者的CCI总评分(合并症评分+年龄评分)和合并症评分,随访患者的存活情况,统计分析CCI评分与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年龄超过50岁的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共690例,平均年龄(77.19±10.38)岁,患者随访时间为7~52个月,平均(28.53±9.75)个月。在这些患者中,1年内累计死亡99例,死亡率为15.60%(99/635);随访期总共累计死亡166例,随访期总死亡率为24.06%(166/690)。根据CCI总评分分成两组(<5分和≥5分),<5分组的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CI合并症评分分成两组(<1分和≥1分),<1分组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CCI评分对老年脆性髋部骨折的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有一定的影响,住院时对患者进行CCI评分为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前指标,有助预测治疗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 脆性骨折 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北疆各地州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滨勇 陈海滨 唐海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运用AHP方法,选取13项敏感因子建立北疆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合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了8个地州对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隶属度;根据隶属度大小,对生态脆弱性程度分级,得到北疆8个地州的生态脆弱性分级图;最... 运用AHP方法,选取13项敏感因子建立北疆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合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了8个地州对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隶属度;根据隶属度大小,对生态脆弱性程度分级,得到北疆8个地州的生态脆弱性分级图;最后,分析了各地州生态脆弱性成因和发展对策.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记录数据一致,证明该方法兼具2种方法的优点,适用于生态脆弱性评价.本文研究成果也能为北疆地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生态脆弱性 模糊综合评判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典型流域天然草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龚新梅 马媛 +2 位作者 桂东伟 袁祯燕 吕光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塔里木河流域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其中塔河下游地区为严重脆弱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塔河下游地区广大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绿洲-荒漠过渡带。依据有关生态脆弱带评价方法,结合塔河下游天然草地分布的实际... 塔里木河流域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其中塔河下游地区为严重脆弱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塔河下游地区广大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绿洲-荒漠过渡带。依据有关生态脆弱带评价方法,结合塔河下游天然草地分布的实际状况,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垂直于塔河河道不同距离上的草地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1)地下水位水质与河道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2)距离河道350 m是深根植物和浅根植物的分界线;(3)距离河道500 m以上地带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中度生态脆弱,<350 m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一般脆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生态脆弱带 层次分析法 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重力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智勇 张伟 +1 位作者 周强 唐可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1-58,共8页
针对重力坝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存在的性能指标参数敏感性大且难以获取、震害等级定量划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移性能指标和相应震害等级划分的重力坝易损性分析方法。选取坝顶和坝颈相对坝踵的顺河向位移作为性能指标,合理选取输入地... 针对重力坝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存在的性能指标参数敏感性大且难以获取、震害等级定量划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移性能指标和相应震害等级划分的重力坝易损性分析方法。选取坝顶和坝颈相对坝踵的顺河向位移作为性能指标,合理选取输入地震波,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性能指标与破坏形态及结构损伤间的相关性,提出了震害等级的五级划分标准。结合SAC-FEMA的易损性概率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位移的重力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可估算重力坝在各级地震作用下出现各级震害的概率,为重力坝抗震设计、地震灾害预测和风险分析提供易损性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地震易损性分析 基于位移 性能指标 震害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和灵敏度的结构局部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吕大刚 王光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7-162,共6页
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结构地震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分析结构的整体地震易损性。提出了结构局部地震易损性的概念,通过构造结构局部性能指标与其参数之间的一个新的功能函数,给出了局部地震易损性的可靠度表达式;根据... 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结构地震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分析结构的整体地震易损性。提出了结构局部地震易损性的概念,通过构造结构局部性能指标与其参数之间的一个新的功能函数,给出了局部地震易损性的可靠度表达式;根据可靠性灵敏度的概念,提出了构造结构局部性能指标概率密度函数的新方法,并详细推导了结构可靠指标对局部性能指标参数的灵敏度表达式。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极大地提高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地震易损性 局部地震易损性 结构可靠度 结构可靠度灵敏度 局部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隔震桥梁易损性对比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双 赵桂峰 +2 位作者 马玉宏 崔杰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前,通常采用确定性方法对桥梁隔震效果进行分析,即通过隔震与非隔震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得到隔震效果;而概率方法对隔震桥梁进行分析时又大多仅分析其失效概率,很少从失效概率的角度开展隔震与非隔震桥梁对比研究。本文利用概率性地震需... 目前,通常采用确定性方法对桥梁隔震效果进行分析,即通过隔震与非隔震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得到隔震效果;而概率方法对隔震桥梁进行分析时又大多仅分析其失效概率,很少从失效概率的角度开展隔震与非隔震桥梁对比研究。本文利用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模型分别对隔震与非隔震连续梁桥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在考虑桥梁结构及地震动参数随机性的基础上,以墩柱位移延性比和支座相对位移比作为破坏指标,定义并量化了隔震与非隔震桥梁桥墩和支座的五种极限破坏状态。利用传统可靠度概率分析方法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生成了桥墩和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对比分析了隔震与非隔震桥梁墩柱和支座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超越概率。研究结果表明:从易损性对比的角度分析,相比于非隔震连续梁桥,隔震连续梁桥在地震动作用下表现出了较好的抗震性能,各破坏状态下构件的超越概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概率 连续梁桥 易损性分析 破坏指标 位移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高桥墩铁路减隔震桥梁钢阻尼支座地震易损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彤 王炎 +1 位作者 谢旭 张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09-1916,共8页
以设置E型钢阻尼装置的不等高桥墩高速铁路减隔震简支梁桥为对象,建立考虑轨道约束的全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100条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从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思想出发,采用位移和能量双重破坏准则,提出同时考虑... 以设置E型钢阻尼装置的不等高桥墩高速铁路减隔震简支梁桥为对象,建立考虑轨道约束的全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100条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从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思想出发,采用位移和能量双重破坏准则,提出同时考虑最大变形效应和累积损伤效应两方面效应的钢阻尼支座损伤指标,采用可靠度概率分析方法形成钢阻尼支座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不同支座在各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差异明显,对于桥墩高度差异较大的铁路减隔震桥梁,宜根据桥墩刚度的不同进行减隔震设计,对刚度较小的高、中墩处的钢阻尼支座,设计时应留有必要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型钢阻尼支座 铁路减隔震桥梁 地震易损性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中小跨径装配式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云 谭平 +1 位作者 郑建勋 周福霖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6-684,共9页
标准跨径装配式梁桥由于造价低廉,便于设计和施工,在中国公路路网中广泛使用,成为公路网应用最多的桥型结构。虽然使用广泛,但是针对具有这种设计特点桥梁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典型的多跨梁桥为例,以使用功能作为设防目... 标准跨径装配式梁桥由于造价低廉,便于设计和施工,在中国公路路网中广泛使用,成为公路网应用最多的桥型结构。虽然使用广泛,但是针对具有这种设计特点桥梁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典型的多跨梁桥为例,以使用功能作为设防目标定义了桥梁的5种性能水平,提出了详细的桥墩损伤指标界定值作为桥墩4种损伤极限状态界定准则。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这类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考虑了结构本身主要材料的不确定性和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得到了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根据易损性分析结果,探讨了桥梁失效模式和损伤概率,为公路路网抗震能力分析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性能水平 易损性分析 损伤指标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脆弱度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7
16
作者 冯利华 黄亦君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02-104,114,共4页
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使数据结构大为简化,并且客观地确定权数,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因而是生态环境脆弱度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为... 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使数据结构大为简化,并且客观地确定权数,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因而是生态环境脆弱度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为生态环境的分区和分级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度 主成分分析法 原始数据信息 数据结构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桥梁地震损伤识别 被引量:8
17
作者 单德山 周筱航 +1 位作者 杨景超 李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5-201,共7页
目前在使用模式识别理论进行复杂桥梁地震损伤识别时仍存在许多困难,如损伤模式不易确定、损伤指标难以提取和无法构建足够数量损伤样本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桥梁地震损伤模式识别新方法。将地震激励分为主... 目前在使用模式识别理论进行复杂桥梁地震损伤识别时仍存在许多困难,如损伤模式不易确定、损伤指标难以提取和无法构建足够数量损伤样本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桥梁地震损伤模式识别新方法。将地震激励分为主震和余震两类。使用主震对桥梁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以确定其在地震激励下可能发生的损伤情形,进而确定地震损伤模式和有策略地布置传感器。使用余震激励已损伤桥梁获得其动力响应信息,以构建足够数量的数据样本。使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对结构响应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对损伤敏感的指标(Damage Index,DI)。采用模式识别理论建立DI与损伤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桥梁地震损伤模式的识别。将所提方法应用于连续刚构桥的地震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识别桥梁地震损伤,且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地震损伤 模式识别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式柔性墩隔震梁桥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云 谭平 +1 位作者 郑建勋 周福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8-54,共7页
对柱式柔性桥墩刚度较小下部构件结构形式的中小跨径桥梁,利用铅芯橡胶支座双线性恢复力特性,通过调节桥梁下部结构整体刚度,改变地震力在不同墩柱间的分配可提升桥梁整体抗震能力。定义桥梁损伤的5种状态,归纳出以曲率延性判定5种损伤... 对柱式柔性桥墩刚度较小下部构件结构形式的中小跨径桥梁,利用铅芯橡胶支座双线性恢复力特性,通过调节桥梁下部结构整体刚度,改变地震力在不同墩柱间的分配可提升桥梁整体抗震能力。定义桥梁损伤的5种状态,归纳出以曲率延性判定5种损伤水平的量化指标,并与桥墩墩顶位移相关联。选典型桥梁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将隔震改造前后桥梁墩顶位移概率需求与地震易损性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柔性桥墩的梁桥结构进行合理隔震改造后,只要保证隔震支座体系正常运行,桥梁整体在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水平可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桥梁 柱式柔性墩 易损性分析 损伤水平 铅芯橡胶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许月卿 赵菲菲 孙丕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232-238,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河北省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趋势及时空差异特征,旨在为张家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土地自然基础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污染、退化状况、土地景观格局状况、土地生态建设状况及土... [目的]通过研究河北省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趋势及时空差异特征,旨在为张家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土地自然基础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污染、退化状况、土地景观格局状况、土地生态建设状况及土地社会经济状况6个方面构建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张家口市2000和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分析其土地生态安全动态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2000—2010年张家口市多数区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呈增长趋势,且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多处于安全、较安全及敏感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风险态和恶劣态的区县主要集中在中部市区及其周边地区。[结论]近10a来,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变好,这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其他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生态脆弱区 张家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县域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言荣 邢芳芳 刘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山西省97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3大类12项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县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计算和...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山西省97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3大类12项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县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计算和定量评价,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把97个县份分别划分为强度脆弱、中度脆弱和轻度脆弱三种不同脆弱等级。计算结果表明,山西省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十分严重,有52个属于强度脆弱,28个属于中度脆弱,17个属于轻度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度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