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Ⅲ)(BCB)3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6
1
作者 黎泓波 王兴明 +4 位作者 阮开敏 王素琴 康明 拓宏桂 丁立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5,共7页
以中性红(NR)作探针,利用光谱法研究钐(Ⅲ)与灿烂甲酚蓝(BCB)形成的配合物Sm(Ⅲ)(BCB)3与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m(Ⅲ)(BCB)3与鲱鱼精DNA结合比n(Sm(Ⅲ)(BCB)3):n(DNA)=4:1,其结合常数为2.30×105L/mol... 以中性红(NR)作探针,利用光谱法研究钐(Ⅲ)与灿烂甲酚蓝(BCB)形成的配合物Sm(Ⅲ)(BCB)3与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m(Ⅲ)(BCB)3与鲱鱼精DNA结合比n(Sm(Ⅲ)(BCB)3):n(DNA)=4:1,其结合常数为2.30×105L/mol。Sm(Ⅲ)(BCB)3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主要为沟槽作用方式,ΔrHmΘ和ΔrSmΘ都有利于Sm(Ⅲ)(BCB)3-DNA超分子复合物的形成,但主要影响因素是ΔrSm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 中性红 DNA 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B筛选后的绵羊卵母细胞中母源基因mRNA表达量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 石庆华 +4 位作者 林嘉鹏 陈博 汪立芹 赵云程 黄俊成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10年第5期5-9,共5页
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对于受精后正常的胚胎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亮甲酚蓝染色液(BCB)能有效筛选出胞质成熟卵母细胞。为详细了解BCB筛选出的不同质量绵羊卵母细胞中母源基因mRNA的表达量的差异性,从而证明BCB对绵羊卵母细胞筛选的可行性和... 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对于受精后正常的胚胎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亮甲酚蓝染色液(BCB)能有效筛选出胞质成熟卵母细胞。为详细了解BCB筛选出的不同质量绵羊卵母细胞中母源基因mRNA的表达量的差异性,从而证明BCB对绵羊卵母细胞筛选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判断4种母源基因与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是否有关,为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本实验将卵母细胞置于BCB染色液中,细胞质着蓝色的为BCB+,没着蓝色的为BCB-;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4种母源基因Gdf9(生长分化因子-9)、Zar1(合子阻泄因子)、Mate(r胚胎必要的母体抗原)和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在不同质量绵羊卵母细胞中的mRNA含量。结果表明:BCB染色筛选后,阴性卵母细胞4种基因的mRNA表达量比阳性高(P<0.01),这充分证明,BCB能有效筛选出胞质成熟度好的绵羊卵母细胞,这4种母源基因与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b染色 母源基因 荧光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莴苣皮生物材料吸附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超 蔡亚非 +2 位作者 龚仁敏 邵登辉 孙影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49,共5页
采用莴苣皮粉剂为生物材料吸附剂对亚甲蓝(MB)、亮甲酚兰(BCB)、中性红(NR)3种阳离子染料进行了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剂量、吸附剂粒径、吸附时间、染料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莴苣皮... 采用莴苣皮粉剂为生物材料吸附剂对亚甲蓝(MB)、亮甲酚兰(BCB)、中性红(NR)3种阳离子染料进行了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剂量、吸附剂粒径、吸附时间、染料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莴苣皮粉剂对3种阳离子染料的去除率均较高,当初始pH值等于或大于4时,用2.0g60~80目的莴苣皮粉剂对浓度为100mg·L^-1的3种阳离子染料处理60min后的去除率都在85%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或Freundlich模式,用Lagergren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拟合良好。上述结果表明,莴苣皮可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阳离子染料 亚甲蓝 亮甲酚兰 中性红 莴苣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灿烂甲酚蓝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伟 焦奎 +1 位作者 牛学良 陆路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22-1324,共3页
在pH 3.0的Britton-Robinson (B-R)缓冲溶液中,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肝素钠的相互作用. 灿烂甲酚蓝在592 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 加入肝素钠后, 吸收峰强度降低但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 表明两者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在最佳... 在pH 3.0的Britton-Robinson (B-R)缓冲溶液中,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肝素钠的相互作用. 灿烂甲酚蓝在592 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 加入肝素钠后, 吸收峰强度降低但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 表明两者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在最佳条件下, 利用溶液吸光度值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的关系建立了测定肝素钠浓度的分光光度法, 线性范围为0.6~6.0 mg·L-1, 摩尔吸光系数ε=1.03×106 L·mol-1·cm-1, 检测限(3σ)为0.173 mg·L-1. 将该方法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浓度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肝素钠 灿烂甲酚蓝 褪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甲酚蓝染色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乔利敏 李向臣 +2 位作者 马月辉 黄成定 关伟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研究亮甲酚蓝(BCB)染色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体外受精(IVM-IVF)的影响,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亮甲酚蓝进行染色选择,通过IVF检测选择效果。本试验以未进行染色处理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作为对照组,在成... 为研究亮甲酚蓝(BCB)染色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体外受精(IVM-IVF)的影响,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亮甲酚蓝进行染色选择,通过IVF检测选择效果。本试验以未进行染色处理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作为对照组,在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亮甲酚蓝染色90min作为处理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为蓝色组(BCB+)和无色组(BCB-)。成熟培养后进行体外受精,授精后48h统计卵裂率,7~8d后检查囊胚率。结果表明:(1)染色后着色的卵母细胞成熟率(80.83%)与对照组(60.20%)和无色组(51.92%)差异显著(P〈0.05);(2)IVF后蓝色组囊胚率(32.99%)较对照组(17.64%)和无色组(3.57%)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亮甲酚蓝对牛卵母细胞染色的选择被证明可以作为判断卵母细胞质量的一个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亮甲酚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甲酚蓝染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乔利敏 黄成定 +2 位作者 李向臣 关伟军 马月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亮甲酚蓝对牛卵母细胞染色选择后对其体外成熟(IVM)的影响,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直接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亮甲酚蓝进行不同时间的染色。结果表明:①经过不同浓度的亮甲酚蓝染色后,所选择卵母细胞染色后着色的百分...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亮甲酚蓝对牛卵母细胞染色选择后对其体外成熟(IVM)的影响,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直接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亮甲酚蓝进行不同时间的染色。结果表明:①经过不同浓度的亮甲酚蓝染色后,所选择卵母细胞染色后着色的百分率及其成熟率是不同的。用26、39、52μmol/L的亮甲酚蓝染色后所得到的胞质蓝色组(27.7%、27.6%、31.9%)较13μmol/L的亮甲酚蓝染色后所得到的胞质蓝色组(2.1%)差异显著(P<0.05);②经过不同浓度的亮甲酚蓝染色后,胞质蓝色组(77.4%)较胞质无色组(51.3%)和对照组(60.2%)成熟率差异显著(P<0.05);③不同浓度亮甲酚蓝染色的胞质蓝色组间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④不同浓度亮甲酚蓝染色组与对照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⑤经过不同时间的亮甲酚蓝染色后,所选择卵母细胞着色的百分率是不同的。用26μmol/L的亮甲酚蓝染色90 min后所得到的胞质蓝色组(75%)较亮甲酚蓝染色60、30 min后所得到的胞质蓝色组(57.14%,40%)差异显著(P<0.05)。以亮甲酚蓝染色为基础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区分可以用来有效的选择更具发育活力的牛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亮甲酚蓝染色 浓度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在DNA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伟 杨茂霞 +1 位作者 钟江华 焦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2,共4页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醇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用乙基-(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偶联试剂,分别将鲱鱼精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固定于金电极表面形成ssDNA和d...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醇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用乙基-(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偶联试剂,分别将鲱鱼精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固定于金电极表面形成ssDNA和dsDNA修饰电极.考察了灿烂甲酚蓝(BCB)在不同DNA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BCB在ssDNA和dsDNA修饰电极上的吸附常数分别为1.67×10~4和3.22×10~4L·mol^(-1),BCB与ssDNA主要以静电作用结合,而与dsDNA作用存在静电和嵌插两种模式.dsDNA对BCB具有更高的亲和力,使BCB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杂交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醇 DNA 自组装膜 金电极 电化学 灿烂甲酚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灿烂甲酚蓝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峰 章丽 +1 位作者 卞桂荣 王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43-1845,共3页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法研究了小分子染料灿烂甲酚蓝(BCB)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DNA在低浓度时,BCB能结合DNA形成1∶1的化合物,结合常数为4.3×104L.mol-1,DNA与BCB的主要结合方式是“静电作用”方式;而...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法研究了小分子染料灿烂甲酚蓝(BCB)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DNA在低浓度时,BCB能结合DNA形成1∶1的化合物,结合常数为4.3×104L.mol-1,DNA与BCB的主要结合方式是“静电作用”方式;而在较高浓度时,则变成“嵌入作用”方式。为了进一步证明BCB分子嵌入到DNA,利用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BCB的包合行为来研究。实验证明,BCB分子能进入HP--βCD的疏水性空腔形成包合物,稳定常数为1.98×103L.mol-1;高浓度DNA存在时,BCB分子从HP--βCD空腔中离解而与DNA发生嵌入作用。据此可推断出BCB分子能嵌入到DNA的双螺旋沟槽中。BCB分子属经典的嵌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bcb) 小牛胸腺(DNA) 紫外-可见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E3与亮甲酚蓝在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汪立芹 王静 +2 位作者 金贤华 陈博 黄俊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408-15409,15553,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3(PDE3)特异性抑制剂Milrinone与亮甲酚蓝染色液(BCB)相结合在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应用。[方法]比较了BCB对绵羊卵母细胞的筛选与传统的形态分级之间的差异,以及对胚胎后期发育的影响;研究了Milrinone对绵羊...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3(PDE3)特异性抑制剂Milrinone与亮甲酚蓝染色液(BCB)相结合在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应用。[方法]比较了BCB对绵羊卵母细胞的筛选与传统的形态分级之间的差异,以及对胚胎后期发育的影响;研究了Milrinone对绵羊卵母细胞的最佳抑制时间,并用于BCB-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结果]A、B级卵母细胞中BCB+卵母细胞的比例为64.42%,极显著高于C级卵母细胞的17.00%;BCB+卵母细胞的成熟率(86.16%)、卵裂率(85.29%)、囊胚率(34.40%)分别极显著高于BCB-卵母细胞(50.94%、36.19%和6.73%);6 h是Milrinone对绵羊卵母细胞的最佳抑制时间,该试验组体外培养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Milrinone对BCB-卵母细胞抑制培养6 h,极显著提高了体外胚胎发育率。[结论]为提高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效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3 亮甲酚蓝 MILRINONE 绵羊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酸钾氧化亮甲酚兰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金霞 何新亚 +1 位作者 叶英植 张爱勤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92-94,共3页
本文基于酸性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氯酸钾氧化亮甲酚兰使其褪色所起的催化作用,建立了高灵敏度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测定范围为2~40ng/ml,用于肉制品和不同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
关键词 亚硝酸根 催化光度法 亮甲酚兰 测定 氯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酸钾-灿烂甲酚蓝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秀萍 王洪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6-608,共3页
在0.1mol/L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KClO3氧化灿烂甲酚蓝的褪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光度分析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在最大吸收波长630nm及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 在0.1mol/L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KClO3氧化灿烂甲酚蓝的褪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光度分析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在最大吸收波长630nm及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为0.05~0.4μg/mL,检出限为0.014μg/mL。该法直接用于雨水和湖水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灿烂甲酚蓝 亚硝酸根 氯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甲酚蓝染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利敏 乔富强 +4 位作者 姚华 雷莉辉 王金秋 关伟军 马月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为了探讨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染色选择后对其体外成熟(IVM)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 BCB染色90min作为处理组,以未染色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 为了探讨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染色选择后对其体外成熟(IVM)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 BCB染色90min作为处理组,以未染色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为蓝色组(BCB+)和无色组(BCB-),成熟培养后检测卵子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1经BCB染色卵母细胞在成熟后,BCB+组卵母细胞成熟率(80.92%)较对照组(60.00%)和BCB-组(51.61%)差异显著(P<0.05);2BCB+组的凋亡率(6.50%)较对照组(28.21%)、BCB-组(39.06%)差异显著(P<0.05),随着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升高其凋亡率逐渐降低。由此可见,以亮甲酚蓝染色为基础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区分可以用来有效的选择更具发育活力的牛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亮甲酚蓝染色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甲酚蓝筛选对广西巴马小型猪孤雌激活及克隆重构胚早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克同 卢克焕 卢晟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探讨亮甲酚蓝(BCB)染色是否可以筛选出发育潜能优秀的卵母细胞。【方法】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体外成熟培养前用13μmol/LBCB染色,根据卵母细胞胞质蓝色的有无分为阳性(BCB+,蓝色)和阴性组(BCB-,不着色),以在不含BCB的... 【目的】探讨亮甲酚蓝(BCB)染色是否可以筛选出发育潜能优秀的卵母细胞。【方法】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体外成熟培养前用13μmol/LBCB染色,根据卵母细胞胞质蓝色的有无分为阳性(BCB+,蓝色)和阴性组(BCB-,不着色),以在不含BCB的改良杜氏磷酸盐缓冲液(m-DPBS)中处理90min为控制对照组,直接培育作空白对照,体外成熟培养后统计各组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及孤雌激活胚胎、克隆重构胚胎(供体细胞来自广西巴马小型猪)的早期发育率。【结果】BCB+组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80.8%)显著高于BCB-组(44.2%)和空白对照组(72.4%);BCB+组的孤雌囊胚形成率(32.9%)显著高于BCB-组(10.1%),但与对照组(25.8%)之间无显著差异;BCB+组显微操作核移植胚胎的囊胚发育率(14.1%)显著高于BCB-组(3.4%),但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手工克隆胚胎发育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BCB染色筛选出的卵母细胞具有较好的核成熟发育潜能,但未能显著改善广西巴马小型猪显微操作及手工克隆胚胎的早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卵母细胞 亮甲酚蓝 核成熟 孤雌激活 显微操作 手工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灿烂甲酚蓝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秋霞 李国宝 +1 位作者 刘祥兵 王雪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在pH=6.69的PBS中灿烂甲酚蓝的循环伏安图上(扫描电位区间为-0.5V~0.5V)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4V和Ep.c=-0.35V。当扫描电位上限增至1.0V时,灿烂甲酚蓝发生电氧化聚合,最后在石墨碳电极上形成稳定的聚合物膜。该修饰... 在pH=6.69的PBS中灿烂甲酚蓝的循环伏安图上(扫描电位区间为-0.5V~0.5V)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4V和Ep.c=-0.35V。当扫描电位上限增至1.0V时,灿烂甲酚蓝发生电氧化聚合,最后在石墨碳电极上形成稳定的聚合物膜。该修饰膜电极的循环伏安图上亦有一对氧化还原峰,但峰电位分别正移至Ep.a=-0.050V和Ep.c=-0.125V,说明该聚合物不同于单体。同时该氧化峰Ip.a与υ1/2成正比,说明电荷在膜中的传递为扩散控制。实验表明,亚硝酸盐能够在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上被催化还原,黄嘌呤能够在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上被催化氧化,且催化峰电流分别与亚硝酸根和黄嘌呤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灿烂甲酚蓝 修饰电极 亚硝酸盐 黄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亮甲酚蓝染色法预测牛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利敏 李向臣 +4 位作者 乔富强 姚华 张文秀 关伟军 马月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9-1255,共7页
利用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染色,根据染色结果的不同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分组培养,观察不同组间卵母细胞发育潜能与细胞凋亡的差异,探讨以BCB着色判定牛卵质量的可行性。本试验在牛卵母细胞成... 利用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染色,根据染色结果的不同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分组培养,观察不同组间卵母细胞发育潜能与细胞凋亡的差异,探讨以BCB着色判定牛卵质量的可行性。本试验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1 BCB染色90min作为处理组(BCB+和BCB-),以未染色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以卵内谷胱甘肽的浓度作为胞质成熟的判定指标,以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囊胚率作为卵子发育能力的判定指标,同时参照卵母细胞的凋亡检测,综合评定卵子的质量。结果表明:(1)着色组(BCB+)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对照组和无色组(BCB-)间差异显著(P<0.05);(2)成熟卵母细胞中谷胱甘肽的浓度较培养前差异显著(P<0.05);(3)经BCB染色,卵母细胞在成熟后,BCB+组的成熟率、凋亡率较对照组、BCB-组差异显著(P<0.05);(4)体外受精后,BCB+组的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较对照组和BCB-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牛卵母细胞经BCB的染色选择可以作为判断卵母细胞未来发育潜能的一个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bcb 发育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残留甲醛次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保新 王冬梅 章竹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26-1328,共3页
A catalytical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race sodium sulfoxylate formaldehyde in food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atalytical activity of sodium sulfoxylate formaldehyde in the oxidation ... A catalytical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race sodium sulfoxylate formaldehyde in food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atalytical activity of sodium sulfoxylate formaldehyde in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f Brilliant cresyl blue by BrO - 3 in H 2SO 4.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where the response in linear is from 5×10 -9 to 1.52×10 -5 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10 -9 g/mL. The suggested method was satisfactorily used to determine trace sodium sulfoxylate formaldehyde in fo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次硫酸钠 催化光度法 灿烂甲酚蓝 食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甲酚蓝染色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怡 陈焕华 +3 位作者 刘宏毅 张明 陆阳清 卢克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04-4006,共3页
[目的]探讨亮甲酚蓝(BCB)染色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体外成熟培养前用浓度26μmol/L的亮甲酚蓝染色90 min,然后根据卵母细胞胞质蓝色的有无分为阳性(BCB+,蓝色)和阴性组(BC... [目的]探讨亮甲酚蓝(BCB)染色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体外成熟培养前用浓度26μmol/L的亮甲酚蓝染色90 min,然后根据卵母细胞胞质蓝色的有无分为阳性(BCB+,蓝色)和阴性组(BCB-,不着色)。以未经染色处理的COCs为对照组,控制对照组卵母细胞在含0.4%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杜氏磷酸盐缓冲液(DPBS)中孵育90 min。体外成熟培养后统计各组的成熟率、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后的发育率。[结果]BCB+组的成熟率(65.70%)显著高于对照组(59.86%)、控制对照组(58.42%)和BCB-组(48.86%)。在体外受精后的囊胚发育率方面,BCB+组(27.08%)和对照组(25.49%)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控制对照组(20.50%)和BCB-组(8.45%)。在孤雌激活后的囊胚发育率方面,BCB-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但BCB+组、对照组以及控制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亮甲酚蓝染色筛选出的阳性卵母细胞具有较好的核成熟发育潜能,但并不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孤雌激活后的胚胎发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孤雌激活 亮甲酚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亮甲酚蓝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靳保辉 夏萍 +1 位作者 杨冉 冶保献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5-69,共5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亮甲酚蓝在活化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 ,并对该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 .该膜修饰的电极对多巴胺和维生素 C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并且 ,...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亮甲酚蓝在活化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 ,并对该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 .该膜修饰的电极对多巴胺和维生素 C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并且 ,在一定的条件下 ,该膜修饰电极能有效消除多巴胺和维生素 C的相互干扰 ,使多巴胺和维生素 C的催化峰电位差达 2 5 0 m V,可用于多巴胺和维生素 C的同时测定 .用这种微电极对注射液中的多巴胺进行测定 ,回收率为 96 .7%~ 10 1.3% .该检测过程无需除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聚亮甲酚蓝 多巴胺 维生素C 循环伏安法 催化性能 聚合膜 电化学活性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蔬果中的甲基毒死蜱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传林 胡庆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85,共5页
建立测定蔬果中甲基毒死蜱残留量的基质固相分散-共振光散射新方法,为蔬果中甲基毒死蜱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以曲拉通X-100为稳定剂,甲基毒死蜱与灿烂甲酚蓝在p H值为10.0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液中相互作用,使体系共振光散射强... 建立测定蔬果中甲基毒死蜱残留量的基质固相分散-共振光散射新方法,为蔬果中甲基毒死蜱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以曲拉通X-100为稳定剂,甲基毒死蜱与灿烂甲酚蓝在p H值为10.0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液中相互作用,使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并在360 nm、544 nm处出现特征散射峰。甲基毒死蜱质量浓度在0.1~5.0μg/m L与544 nm处的散射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029μg/m L。各样品经基质固相分散法处理后,测得甲基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91.5%~96.8%。该方法快速、灵敏,可用于蔬果中甲基毒死蜱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甲基毒死蜱 灿烂甲酚蓝 基质固相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甲酚蓝染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20
作者 王士勇 杨月春 +3 位作者 郑军军 刘宗岳 于淼 杨福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3-827,共5页
研究旨在观察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卵母细胞的染色效果及体外成熟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更高质量的卵母细胞用于胚胎工程研究。从本地屠宰场收集牛卵巢后采用抽吸法获取卵泡液,在体视显微镜下选择卵丘完整、胞质均匀的卵... 研究旨在观察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卵母细胞的染色效果及体外成熟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更高质量的卵母细胞用于胚胎工程研究。从本地屠宰场收集牛卵巢后采用抽吸法获取卵泡液,在体视显微镜下选择卵丘完整、胞质均匀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随机分组,分别进行BCB染色时间和不同浓度BCB染色的试验。结果表明,染色90 min后卵母细胞着色率为68.1%,显著高于30、60 min组(P<0.05),辨识难度为"中";39μmol/L组着色率显著高于13μmol/L组(P<0.05),与26、52μmol/L组差异不显著(P>0.05),成熟数最高(62),成熟率显著高于52μmol/L组,与其它组差异不显著(P>0.05);BCB+组和BCB-组的成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39μmol/L BCB染色90 min能有效筛选牛COCs用于IVM,但是并不能显著提高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甲酚蓝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