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
1
作者 叶林 张步昇 +3 位作者 郭凯蕾 裴铭 夏雪 谢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7-2539,I0007,共14页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调度过程受风电不确定性和风火协同特性的影响显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电不确定集鲁棒优化的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模型,构建基于“...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调度过程受风电不确定性和风火协同特性的影响显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电不确定集鲁棒优化的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模型,构建基于“闭环反馈型”数据驱动鲁棒优化的风电不确定集合;其次,提出考虑改进风电功率历史预测误差不确定集的风火协同鲁棒调度方法,实现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计划的动态随机筛选;然后,采用鲁棒对偶理论将不确定调度模型进行转换,并基于反馈流松弛和有效不确定域空间辨识约束的改进分支定界法对转换后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风火打捆调度模式,所提方法更好地提升风火协同调度能力和经济效益,有效促进风电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协同调度 风电不确定集 鲁棒优化 改进分支定界法 动态潮流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承压“Y”型分支断层底板突水机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昂 张文忠 +3 位作者 周永根 王伟东 田胜祺 杨宇轩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233,共11页
普遍分布于淮南矿区的“Y”型分支断层由于其特殊的构造特征,较常规断层更容易发生活化突水,为揭示深部开采高承压水“Y”型分支断层底板突水机理,提出安全开采关键性技术参数,以刘庄煤矿8号煤工作面底板为研究对象,研发了一种新型原岩... 普遍分布于淮南矿区的“Y”型分支断层由于其特殊的构造特征,较常规断层更容易发生活化突水,为揭示深部开采高承压水“Y”型分支断层底板突水机理,提出安全开采关键性技术参数,以刘庄煤矿8号煤工作面底板为研究对象,研发了一种新型原岩相似材料及与之匹配度较高的承压水模拟系统,依托自制的相似试验平台,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水压传感器、水流量监测系统及红外热成像等多种定量及定性监测手段,对开采扰动与承压水导升协同作用下底板突水机理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可循环使用的新型棒体、块体材料与硅胶水囊承压水系统契合良好,能够科学可靠地模拟现场情况;工作面推进63 cm是“Y”型分支断层进入活化阶段的临界点,此后承压水沿主断层向分支断层内导升,水压逐渐增大;当工作面推进至71 cm,底板分支断层完全活化,工作面发生突水,主断层水压降低、水流量增大;采动应力对底板裂隙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分支裂隙呈现出沿垂直方向扩展发育的规律,工作面推过79 cm,底板裂隙逐渐闭合,突水情况得到缓解。结合模拟结果及现场实际情况,探讨了3种“Y”型分支断层底板突水应对治理措施和预案,为类似断层底板防治水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分支断层 底板突水机理 相似模拟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法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板洲顺直分汊河段冲淤调整态势的多方法判断研究
3
作者 刘俊宏 陈立 +2 位作者 杨莹 马晨煜 刘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3,共7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枢纽下游分汊河段在不饱和挟沙水流作用下发生长时段冲淤调整,主支汊的分流比发生复杂变化,依据实测资料,采用不同方法判断汊道冲淤调整方向,为分汊河段防洪规划、两岸经济发展布局规划等提供支撑极为重要。以长江干流... 三峡水库蓄水后,枢纽下游分汊河段在不饱和挟沙水流作用下发生长时段冲淤调整,主支汊的分流比发生复杂变化,依据实测资料,采用不同方法判断汊道冲淤调整方向,为分汊河段防洪规划、两岸经济发展布局规划等提供支撑极为重要。以长江干流武汉河段铁板洲分汊段为例,采用主支汊过流面积变化分析、实测分流比变化分析以及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蓄水后该分汊段主支汊的冲淤调整方向进行多方法判断。结果表明:①3种方法对铁板洲顺直分汊河段冲淤调整态势的判断定性上具有一致性,即铁板洲分汊段总体呈支汊冲刷发展,支汊的过流面积占比增加,分流比增大,主汊分流比减小;②支汊来沙不饱和度超过主汊和径流过程调平是铁板洲分汊段支汊冲刷发展的主要原因;③主支汊过流面积变化、实测分流比变化和河工模型试验法均可以定性判断主支汊冲淤变化方向,而河工模型试验法还可以定量给出分汊河段同流量分流比的变化,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大水至枯水不同流量级下支汊分流比增加7.4%~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板洲顺直分汊段 主支汊 冲淤调整 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新方式对1年生尾巨桉侧枝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韦利达 马洪轩 +5 位作者 任世奇 黄黎敏 韦振道 伍琪 朱慧 向旺 《桉树科技》 2025年第2期32-40,共9页
探究更新方式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侧枝生长的影响,为尾巨桉林分培育和修枝提供技术参考。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的1年生尾巨桉DH32-29一代植苗林、二代萌芽林和三代萌芽林为研究对象,统计样方内每株林木的枝条数量,测定其基径、长度及分... 探究更新方式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侧枝生长的影响,为尾巨桉林分培育和修枝提供技术参考。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的1年生尾巨桉DH32-29一代植苗林、二代萌芽林和三代萌芽林为研究对象,统计样方内每株林木的枝条数量,测定其基径、长度及分枝角度。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DH32-29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随着更新代次的增加而增加。植苗林的活枝数量、枝条总数及枝下高显著高于萌芽林,枯枝率显著低于萌芽林。植苗林的活枝基径、长度和分枝角度均大于萌芽林,死枝基径和长度呈线性相关。一代植苗林的枝下高与枯枝率呈正相关,枯枝率与活枝基径呈正相关;二代萌芽林的死枝基径与树高、胸径和分枝角度呈显著负相关;三代萌芽林的死枝基径与其分枝角度也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1年生尾巨桉DH32-29一代植苗林具备更大的生长潜力,适宜以大径材为培育目标;二代、三代萌芽林分别适宜培育成中、小径材。三代萌芽林修枝时间应早于二代萌芽林,以减少节子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DH32-29 更新方式 枝条生长 侧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并联支路对主磁场不对称度的弱化效果评估
5
作者 陈冰兵 武玉才 +1 位作者 纪璇 朱新凯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198,共10页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是汽轮发电机的一种弱特征电气故障,使得故障检测较为困难。本文研究了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并联支路内部环流对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所产生的不对称磁场的弱化效应,推导了故障状态下励磁磁场表达式,得到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环...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是汽轮发电机的一种弱特征电气故障,使得故障检测较为困难。本文研究了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并联支路内部环流对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所产生的不对称磁场的弱化效应,推导了故障状态下励磁磁场表达式,得到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环流表达式,以及环流所产生的磁场表达式,发现了环流磁场对原本不对称磁场的抵消作用。以一台300 MW汽轮发电机为例进行有限元仿真,证明了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结构对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的弱化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分析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的外在表象、原因,也为故障诊断阶段的特征提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 诊断 并联支路环流法 不对称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陈小娜 朱红生 +2 位作者 假冬冬 费晓昕 王金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乏的城市河道,提出一种较为科学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综合计算方法,该方法推荐在汛期(5—9月)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高水位堰流流量法,非汛期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生态水力-生境法,并对湿周法进行改进,以验证结果的合理性。【结果】以马鞍山市芦塘支渠为例,量化得出生态修复需水的逐月过程线,汛期流量范围为0.139~0.429 m^(3)/s,非汛期为0.073~0.295 m^(3)/s。【结论】该阈值综合计算方法从城市河道实际修复需求出发,考虑水系连通、水质提升及水生生物等因素,相较于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此结果更具有综合性与适宜性,可为城市河道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生态需水 城市河道 流量阈值 芦塘支渠 综合确定方法 径流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绩效分析——基于烟台市103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调研
7
作者 马浩 刘珊珊 +1 位作者 刘艺珺 姜玉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72-277,共6页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评价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绩效,反映当前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基于2023年对烟台市103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微观...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评价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绩效,反映当前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基于2023年对烟台市103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微观调研数据,从组建、经济、社会、运营4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估模型测度了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绩效水平,分析了其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整体上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相互发展的不平衡程度较大;在种植类别上,果蔬类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级别较高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体效益高于示范级别低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因此,要加强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扩大规模经营,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培育农业人才以提高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法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量风质失效模型与数值解算方法
8
作者 李伟 刘彦青 张浪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12,共17页
为了尽可能复现火灾时期通风网络内风量波动、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降低等灾变过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质风量失效物理模型,采用时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解耦处理。通过风阻、火风压、风流密度关键通... 为了尽可能复现火灾时期通风网络内风量波动、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降低等灾变过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质风量失效物理模型,采用时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解耦处理。通过风阻、火风压、风流密度关键通风参量计算模型,将基于质量流量守恒的通风网络回路风压平衡方程、通风网络风流-围岩热量交换-传播控制方程、有毒有害气体弥散-扩散控制方程、氧气消耗-运移控制方程进行联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量风向-风温-有毒有害气体体积分数-氧气体积分数”非稳定多场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回路风量牛顿法求解通风网络风量风向变化,采用迎风离散格式的有限差分法求解通风网络内风流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火灾时期全风网“节点-分支-网络”风量风质失效多物理场耦合解算方法,构建了多物理场间接耦合解算流程,编写了解算程序。通过在角联结构试验巷道内开展外因火灾试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进风区分支与用风区分支火源位置情况下复杂通风网络内风量变化、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波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火源位置在进风井条件下风量显著变化分支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61%,风流逆转分支数量占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11%,风温显著变化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76%,CO侵入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84%,氧气体积分数显著变化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41%,进风井分支发生外因火灾造成的灾害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均明显大于其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网路 回路风量法 风流质量流量守恒 有限差分法 传热传质 节点元素 分支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恢复阶段低电压穿越主导的电压振荡影响参数分析
9
作者 任子雨 董炜 +3 位作者 王冠中 华文 叶琳 陆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7,共8页
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是新能源系统故障后维持稳定的必要功能,但LVRT控制与弱电网之间存在强耦合,易引发多种稳定性问题。文中针对故障恢复阶段的反复LVRT问题,研究了LVRT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含交流线路动态和变... 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是新能源系统故障后维持稳定的必要功能,但LVRT控制与弱电网之间存在强耦合,易引发多种稳定性问题。文中针对故障恢复阶段的反复LVRT问题,研究了LVRT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含交流线路动态和变流器内环控制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在故障恢复阶段令变流器的有功功率直接恢复到稳态值,以便于准确刻画控制系统响应超调对反复LVRT的影响。进而,分别通过支路潮流法和传递函数灵敏度峰值分析了电网运行方式和变流器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问题的作用机理,基于后者,归纳了反复LVRT问题的参数影响规律。最后,通过仿真说明电磁暂态模型下的反复LVRT问题不限于小干扰稳定性,其诱导因素也可能是弱电网下有功电流控制超调所带来的暂态电压快速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低电压穿越 电压振荡 支路潮流法 灵敏度 故障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枝约界法的复材加筋板多模式多位置可靠性分析
10
作者 冯蕴雯 宋祉岑 +2 位作者 曹一哲 路成 薛小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3-792,共10页
为了解决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呈现多模式、多位置并发式,探究了分枝约界方法(BBM)在复合材料多模式、多位置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并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对多模式可靠度进行了求解。结合结构组成、承载状态“分枝”,识别所有可能的潜在失效模式... 为了解决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呈现多模式、多位置并发式,探究了分枝约界方法(BBM)在复合材料多模式、多位置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并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对多模式可靠度进行了求解。结合结构组成、承载状态“分枝”,识别所有可能的潜在失效模式,再结合结构特征、应力状态“约界”,确定主要失效模式和失效位置,建立多模式可靠性分析模型;通过复合材料独有的失效准则向安全边界方程进行转化,探索复合材料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和流程框架,并采用蒙特卡罗求解多模式、多位置失效的可靠度;开展T型复合材料加筋板在轴压载荷下的可靠性分析案例验证,通过使用分枝约界法计算规模减少75%,轴压载荷下加筋板多模式可靠度为0.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可靠性分析 复合材料可靠性分析 分枝约界法 加筋 多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多分支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忠洋 韩永霞 +2 位作者 黄军杰 李立浧 肖小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96-4805,I0098,共11页
针对监测终端受多级多分支配电线路负荷小,无法布置在线路末端导致监测范围小的问题,以及雷击次级分支时缺乏有效识别方法的现状,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级多分支配电线路的雷击故障定位方法。首先通过电流极性判断矩阵识别监测区段内外故障,... 针对监测终端受多级多分支配电线路负荷小,无法布置在线路末端导致监测范围小的问题,以及雷击次级分支时缺乏有效识别方法的现状,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级多分支配电线路的雷击故障定位方法。首先通过电流极性判断矩阵识别监测区段内外故障,并针对区段外故障采用改进型双端行波定位方法进行故障定位。然后,针对监测区段内故障,基于改进型双端行波原理形成故障支路判断矩阵实现一级多分支线路的故障定位,而针对多级多分支线路,需要先采用矩阵变换将多级多分支变换为一级多分支线路。最后,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定位监测区段外故障,并能有效定位多级多分支配电线路中次级线路雷击故障,扩大分布式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对于示范线路目前的布点方案,将监测范围扩大了5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法 山区复杂配电线路 故障支路判断矩阵 拓扑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的配电网结构优化及关键节点线路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思宇 文娟 +1 位作者 屈星 肖乾康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
为获取较优的配电网拓扑结构并识别网络关键节点和线路,提出一种综合多属性的配电网结构优化和关键节点线路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支路交换法获取多个配电网拓扑图,然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造抗毁性指标,接着采用改进的TOPSIS法找出最优网络... 为获取较优的配电网拓扑结构并识别网络关键节点和线路,提出一种综合多属性的配电网结构优化和关键节点线路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支路交换法获取多个配电网拓扑图,然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造抗毁性指标,接着采用改进的TOPSIS法找出最优网络,最后构造重要性指标识别关键节点和线路。以IEEE33和PG&E69节点系统为例,对网络做随机攻击,验证优化后的配电网具有更强的抗攻击能力;对配电网采取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结果表明,在蓄意攻击中,网络的各项指标下降更加显著,证明本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关键节点和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支路交换法 复杂网络 结构优化 关键节点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特征的CNN-Transformer墙体瓷砖粘贴空鼓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响 丁勇 李登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3-171,共9页
建筑墙体瓷砖粘贴空鼓的敲击检查方法是目前无损检测中应用最多的检测方法。为实现对复杂敲击位置下的识别和智能化检测,使用敲击法获取空鼓声音信号,提取连续小波变换(CWT)时频图和梅尔倒谱系数(MFCC)等时序特征。设计轻量化注意力CNN-... 建筑墙体瓷砖粘贴空鼓的敲击检查方法是目前无损检测中应用最多的检测方法。为实现对复杂敲击位置下的识别和智能化检测,使用敲击法获取空鼓声音信号,提取连续小波变换(CWT)时频图和梅尔倒谱系数(MFCC)等时序特征。设计轻量化注意力CNN-Transformer双分支网络GATRNet,提出一种基于门控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对CWT时频图和融合时序特征分别提取深度特征并进行融合。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测试精度可达99.10%,特征融合模块能够充分融合多种特征;相较于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识别方法,GATRNet在面对复杂敲击位置的声音时,多样性评价指标明显较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支网络 瓷砖粘贴空鼓检测 特征融合 敲击法 声音识别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的冬季休眠期矮化苹果树修剪枝条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振帅 宋龙 +4 位作者 周艳 何磊 朱贺 王治民 韩大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94-200,206,共8页
针对冬季休眠期矮化苹果树果园修剪中人工修剪及半自动化修剪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在U-Net网络模型基础上,通过VGG16与U-Net结合构建改进的U-Net网络模型,采用VGG16作为上采样特征提取网络,运用注意力机制SEnet增强图像特征提取能力,提升... 针对冬季休眠期矮化苹果树果园修剪中人工修剪及半自动化修剪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在U-Net网络模型基础上,通过VGG16与U-Net结合构建改进的U-Net网络模型,采用VGG16作为上采样特征提取网络,运用注意力机制SEnet增强图像特征提取能力,提升分割精度,进而与下采样提取的图像特征进行融合,实现端到端图像分割效果。结果表明,测试集上SE2网络模型(改进U-Net网络模型)的MIo U、MPA均大于原始U-Net网络模型;在SE2网络模型中,当r=8时测试集的MIo U、测试集的MPA、训练集的F_(score)、测试集的F_(score)均最大,分别为89.59%、94.17%、0.942806、0.944506;在试验台上对SE2网络模型(r=8)进行性能验证,表明SE2网络模型(r=8)分割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U-Net 网络模型 冬季休眠期 矮化苹果树 修剪枝条 分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政臣 高湛军 见文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0-119,共10页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T接分支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结构复杂,传统测距算法通常忽略分支,测距精度变低,研究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方法。首先,...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T接分支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结构复杂,传统测距算法通常忽略分支,测距精度变低,研究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方法。首先,分析分布参数模型,根据零序电压、电流关系,提出故障区段判别系数,判别最小故障区段。其次,利用最小故障区段两端的零序电压、电流建立故障测距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精确故障点。最后,在PSCAD仿真平台上对所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确定故障最小区段,精确计算出故障点,并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能较好适应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接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T接分支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区段判别 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接入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失稳高风险故障快速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金洲 李业成 +2 位作者 熊鸿韬 孔贺 薛安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746-6758,共13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和外地送电的增加,使得受端电网本地传统发电机无功支撑大大减少,面临暂态电压稳定问题,需要快速筛选出严重故障,以备系统预防控制和安控策略制定。该文提出了基于节点阻抗矩阵的故障点对电网暂态电压影响度指标,可用...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和外地送电的增加,使得受端电网本地传统发电机无功支撑大大减少,面临暂态电压稳定问题,需要快速筛选出严重故障,以备系统预防控制和安控策略制定。该文提出了基于节点阻抗矩阵的故障点对电网暂态电压影响度指标,可用于快速筛选引发电网暂态电压失稳的关键故障点。首先,介绍了节点阻抗矩阵及其支路追加法;其次,提出反映节点故障对电网暂态电压影响程度的指标,可用于快速筛选高风险关键故障点;再次,结合升阶矩阵给出线路故障点的影响度指标;最后,改进IEEE 39节点系统及某省级电网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指标可以快速筛选出对电网暂态电压影响显著的关键故障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 关键故障点 节点阻抗矩阵 支路追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最少线路切换数量的电压稳定性增强优化方法
17
作者 刘建涛 王蕾 +1 位作者 邓晓帆 焦提操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224,共8页
为提升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输电线路切换的电压稳定性增强控制模型,该模型以最少的切换输电线路数量为目标来满足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提升需求。为灵活构建线路切换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支路追加法将线路切换融入原问题模型... 为提升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输电线路切换的电压稳定性增强控制模型,该模型以最少的切换输电线路数量为目标来满足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提升需求。为灵活构建线路切换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支路追加法将线路切换融入原问题模型中。为降低模型求解难度,提出一种阶段式求解策略:基于负荷裕度对线路参数的灵敏度快速预筛选出可以提高系统负荷裕度的候选切换集,降低0-1整数变量的搜索范围;基于外逼近和松弛策略将原问题分解为2个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求解速度和精度。IEEE118节点和IEEE662节点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切换 电压稳定性 最少切换数量 支路追加法 阶段式求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挤扩支盘桩加固公路软基参数敏感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丘燊 张国梁 +3 位作者 曾昭宇 洪培特 刘耀东 张坤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675-12683,共9页
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地梁加固体系中关键尺寸参数对软土路基处置效果的影响,基于潮汕环线支盘桩加固路基的工程实际,建立起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充分验证;进一步地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路堤沉降最大值和桩顶荷载分担比为试验指标,进行挤扩... 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地梁加固体系中关键尺寸参数对软土路基处置效果的影响,基于潮汕环线支盘桩加固路基的工程实际,建立起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充分验证;进一步地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路堤沉降最大值和桩顶荷载分担比为试验指标,进行挤扩支盘桩桩径、桩间距、桩长、地梁厚度四类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支盘桩加固体系中不同因素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沉降最大值敏感性较高的因素依次为桩长、桩间距以及桩径,而对于荷载分担比敏感性较高的因素为桩间距。此外,桩长和桩径的变化显著地影响沉降最值的变化,但对荷载分担比的影响并不突出,应综合沉降控制和经济性要求合理地取值;相对密集的支盘桩间距并未显著提高两项试验指标,实际设计可取4.0~4.75 m为宜。地梁厚度不是沉降和荷载分担指标的主导控制因素,在无配筋约束下建议优先考虑0.5~0.6 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挤扩支盘桩 软基处理 正交试验法 设计参数敏感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的最优个体选择算法
19
作者 安迎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45,共5页
文章针对目前最优个体评价及选择时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联构的测试用例评价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在进化过程中选择领航个体时,先选择实际执行路径与目标路径... 文章针对目前最优个体评价及选择时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联构的测试用例评价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在进化过程中选择领航个体时,先选择实际执行路径与目标路径接近度高的个体,再在这些个体集中选择分支距离最小的个体,从而得到领航能力最优的个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快速寻优到测试用例,尤其是针对多层嵌套程序的测试用例,生成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接近度函数 分支距离函数 启发式方法 最优个体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的弱光图像显著性目标识别研究
20
作者 陈虹云 徐欢潇 +1 位作者 李秀静 梅香香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40,共5页
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通常较低,使得目标信息变得模糊不清,增加识别的难度。针对传统识别方法面对多个显著性目标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的弱光图像显著性目标识别方法。针对弱光图像实施图像灰度化处理和去噪处理... 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通常较低,使得目标信息变得模糊不清,增加识别的难度。针对传统识别方法面对多个显著性目标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的弱光图像显著性目标识别方法。针对弱光图像实施图像灰度化处理和去噪处理。增强弱光图像,调节弱光问题,利用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弱光图像显著性目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应用下,无论图像中存在几个显著性目标,Kappa值均在0.8以上,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 弱光图像 显著性目标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