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BTEP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熊文浩 葛建伟 +4 位作者 李善泉 张晓华 邱永明 万杰青 徐忠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46-748,共3页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TEP提示...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BTEP有助于诊断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患者 患侧 对照 诊断 短潜伏期 预后评价 结论 指导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体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家伟 刘艳春 +1 位作者 朱进才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检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以建立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40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 目的检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以建立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40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正常参考值。结果C3导联波形主要有两个,T1′(-)、T2′(+),它们的潜伏期分别是(3.0205±0.8289)ms、(6.7360±1.3939)ms,T2-T1峰间潜伏期为(3.7438±1.2060)ms。结论采用C3导联记录,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获得了比较稳定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志愿者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家伟 刘艳春 +2 位作者 李丽 马东 张改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并与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参考数据相比较。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无创伤的表面皮肤刺激,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并与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参考数据相比较。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无创伤的表面皮肤刺激,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值。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同体两侧(患侧、健侧)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患侧T1潜伏期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患侧T2潜伏期、T2-T1峰间潜伏期及患者健侧T2潜伏期、T2-T1峰间潜伏期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研究中,短潜伏期波有明显变化,更具有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