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王慧 熊鑫 +5 位作者 杨梦其 王巍 郭玉双 段绍风 王琳 李雪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8-211,I0057,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左西孟旦治疗)和B组(4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Ⅰ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及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Ⅰ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评分比A组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组患者心率(HR)均相较于A组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HR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动脉压(MAP)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F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上升,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DD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应用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受损程度,降低miRNAs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左西孟旦 脓毒症心肌病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hs-CRP、BNP及6MWT的影响
2
作者 王玉娟 霍燕 +1 位作者 史会娟 乔丽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目的益气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CHF患者118例。按照随即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 目的益气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CHF患者118例。按照随即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汤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衰程度[心衰积分(Lee氏心衰计分法)]、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血清hs-CRP与BNP水平、步行能力[六分钟步行测验(6MWT)]及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FS、E/A及6MW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衰程度、各中医证候积分、hs-CRP、BNP及MLHFQ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与对照组8.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能有效改善CHF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心功能,下调血清hs-CRP与BNP水平表达,对患者预后运动能力与生活质量提高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汤 慢性心力衰竭 超敏C反应蛋白 脑钠肽 6 min步行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对hs-CRP、BNP、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何文凤 薛成 +2 位作者 郑健康 帅壮 岳荣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对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心功能...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对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血清hs-CRP、BNP、AngⅡ、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BNP、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F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LVESD、LVEDD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次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恶化、缺血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20.00%、22.00%、4.00%,观察组分别为4.00%、6.00%、0.00%,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恶化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有助于促进hs-CRP、BNP、AngⅡ下降,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沙库巴曲缬沙坦 阵发性心房颤动 慢性心力衰竭 高敏C反应蛋白 脑钠肽 血管紧张素Ⅱ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与急进高原人群心肺适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平平 叶筱葳 +11 位作者 杨杰 秦浙学 卞士柱 张继航 高旭滨 孙梦佳 刘振 吕海霖 贾倩羽 杨媛淇 杨冰洁 黄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8-1003,共6页
目的 探讨低海拔基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进高原后心肺适能的相关性。方法2022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受试者46人,其中男19人,女27人。所有受试者在低海拔地区(海拔300 m)完成心肺运动功能试验(CPET... 目的 探讨低海拔基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进高原后心肺适能的相关性。方法2022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受试者46人,其中男19人,女27人。所有受试者在低海拔地区(海拔300 m)完成心肺运动功能试验(CPET)、血清学心肌细胞相关标志物和多种代谢物检测后,乘坐飞机到达高原(海拔3900 m)。在进驻高原后的第2、3天,分别再次完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和CPET。比较受试者急进高原前后血清生物标志物和CPET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血清中多种心肌细胞相关标志物和代谢物水平与高原心肺适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低海拔地区相比,急进高原后最大摄氧量下降[(25.41±6.20) ml/(kg.min) vs.(30.17±5.01) ml/(kg.min),P<0.001],血清NTproBNP、肾上腺素(E)、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瘦素(LE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去甲肾上腺素(N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海拔NT-proBNP(r=-0.768,P<0.001)和高原NT-proBNP(r=-0.791,P<0.001)分别与高原的最大摄氧量呈明显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海拔最大摄氧量(t=2.069,P=0.045)、低海拔NTproBNP(t=-2.436,P=0.020)和高原NT-proBNP(t=-3.578,P=0.001)是高原心肺适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急进高原后心肺适能明显降低,低海拔基线NT-proBNP水平与急进高原后心肺适能密切相关,是高原心肺适能的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适能 高原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和D-二聚体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王良慧 马娣 +2 位作者 殷俊 李宇婷 高志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D-二聚体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CHF患者91...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D-二聚体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CHF患者91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又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级组66例和Ⅲ~Ⅳ级组25例。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4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BNP和D-二聚体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CHF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法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清BNP和D-二聚体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Ⅲ~Ⅳ级组年龄、D-二聚体、BNP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815,95%CI:1.501~5.281,P=0.001)、BNP(OR=2.901,95%CI:1.458~5.772,P=0.003)、D-二聚体(OR=2.872,95%CI:1.501~5.495,P=0.002)水平是老年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BNP、D-二聚体水平与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呈负相关(r=-0.324,P=0.023;r=-0.285,P=0.035)。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两者水平与心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2/Mst1信号通路分析新活素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脏重构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6
作者 穆怀彬 李静 +1 位作者 李燕 卢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构、血管生成及NF2/Ms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rhBNP组、中剂量rhBNP组、高剂量rhBNP组,均10只。除假手术组外,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构、血管生成及NF2/Ms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rhBNP组、中剂量rhBNP组、高剂量rhBNP组,均10只。除假手术组外,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低、中及高剂量rhBNP组大鼠颈静脉输注5、10及15μg/kg的rhBNP溶液,其余大鼠颈静脉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心脏超声检测LVIDd、LVIDs、LVEDV、LVESV;BL-420生物机能实验检测LVEDP、±dp/dt max;测量BW、THW/BW、LVW/BW;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生成;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NF2、Mst1、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IDd、LVIDs、LVEDV、LVESV、LVEDP、THW/BW、LVW/BW、心肌细胞凋亡率、NF2、Mst1、Bax表达均升高(P<0.05),±dp/dt max、Bcl-2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及高剂量rhBNP组LVIDd、LVIDs、LVEDV、LVESV、LVEDP、THW/BW、LVW/BW、心肌细胞凋亡率、NF2、Mst1、Bax表达降低(P<0.05),±dp/dt max、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新活素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大鼠心脏重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加快心肌组织血管新生,这与抑制NF2/Mst1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脏重构 血管生成 神经细丝蛋白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脑钠肽、尿肾损伤分子-1、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小儿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吴澄 金泓毅 钟小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64-1970,共7页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血清脑钠肽(BNP)、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接受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的患儿138例,统计患儿术后AKI发生率,并...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血清脑钠肽(BNP)、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接受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的患儿138例,统计患儿术后AKI发生率,并据此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动态监测两组患儿血清BNP、KIM-1、CysC变化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对小儿心脏术后AKI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138例患儿中,有57例(41.30%)发生AKI。AKI组中,分为轻度组(n=20)和中重度组(n=37);关于AKI组和非AKI组:术后6、12、24、48 h不同时间BNP、KIM-1、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BNP、KIM-1、CysC水平比非AKI组较高(P<0.05),两组BNP、KIM-1、CysC水平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KIM-1、CysC均是小儿心脏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三项联合预测小儿心脏术后AKI发生的AUC为0.893,明显高于BNP、KIM-1、CysC的0.723、0.812、0.761;关于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术后6、12、24、48 h不同时间BNP、KIM-1、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BNP、KIM-1、CysC水平比中重度组较低(P<0.05),两组BNP、KIM-1、CysC水平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KIM-1、CysC均是影响小儿心脏术后AKI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三项联合评估AKI病情严重程度的AUC为0.908,明显高于BNP、KIM-1、CysC的0.780、0.762、0.720。结论动态监测血清BNP、KIM-1、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心脏术后AKI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均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且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尿肾损伤分子-1 血清胱抑素C 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术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圣博 冯玲 +3 位作者 陈贝贝 姚芳 邢永生 刘艳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进行PCI术+rhBNP,研究组(n=34)PCI术+rhBN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检测对比两组血压、乳酸水平及机械并发症、心室重构、炎性因子、心肌酶学、ox-LDL水平。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乳酸、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乳酸、LVESD、LVEDD、LVPWT、LVRI、Hcy、IL-6、c TnT、LDH、CK-MB、ox-LDL水平降低,且研究组较低,舒张压、收缩压、LVEF水平上升,且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机械并发症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rhBNP治疗,可缓解患者心室重构、心肌损伤,减轻炎性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脑钠肽(BNP)升高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艳 龚辉 +3 位作者 史益军 凌怡 张象贤 黄雷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2-476,481,共6页
目的探索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升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1 112例,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 目的探索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升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1 112例,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大于50%,其中626例BNP<80pg/mL,340例80pg/mL≤BNP<400pg/mL,146例BNP≥400pg/mL。比较3组间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心超参数,采用方差检验、χ2检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BNP升高的因素。结果 3组间的年龄、心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血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LVEF、肺动脉收缩压、纽约心功能分级、糖尿病、房颤、心肌病、瓣膜病、合并肺部疾病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房内径(OR=1.136,95%CI=1.052~1.227,P=0.001),肺动脉收缩压(OR=1.029,95%CI=1.001~1.058,P=0.0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OR=0.888,95%CI=0.799~0.987,P=0.028),糖尿病(OR=0.202,95%CI=0.068~0.600,P=0.004)是BNP≥80pg/mL的影响因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OR=1.239,95%CI=1.010~1.519,P=0.04),室间隔厚度(OR=8.006,95%CI=2.196~29.191,P=0.002),后壁厚度(OR 0.165,95%CI=0.045~0.597,P=0.006),BUN(OR=7.362,95%CI=1.092~1.699,P=0.006)是BNP≥400pg/mL的影响因素。结论左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糖尿病是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浆BNP≥80pg/mL的影响因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后壁厚度、BUN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浆BNP≥400pg/mL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bnp) 左室功能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浆ANP、BNP及C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连喜 陶征 +3 位作者 陈霞 赵江波 金惠铭 胡仁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9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34例)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23例)血浆proANP、BNP ...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9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34例)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23例)血浆proANP、BNP fragment及NT-proCNP浓度,分析各组间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ANP、BNP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1),而血浆CNP明显降低(P<0.01),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各亚组(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及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组)间血浆利钠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ANP与BN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9,P<0.05),ANP与CNP(r=-0.374,P<0.05)以及BNP与CNP(r=-0.653,P<0.01)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ANP、BNP及CNP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简便、价廉、可靠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心钠素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功能障碍大鼠心肌中BNP的表达 被引量:16
11
作者 高卫民 曹志鹏 +3 位作者 米丽 杜中波 前田均 朱宝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功能障碍时心肌组织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表达变化,探讨BNP在急性心功能障碍的法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功能障碍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法、实时RT-PCR等技术...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功能障碍时心肌组织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表达变化,探讨BNP在急性心功能障碍的法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功能障碍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法、实时RT-PCR等技术检测心功能障碍过程中心肌组织BNP蛋白和BN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随心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增加,免疫阳性着色不断增强。1~2h主要表现为弱阳性,4~6h心肌细胞主要表现为阳性,10~12h大鼠心肌细胞表现为强阳性。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RT-PCR结果均显示,随心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增加,BNP明显升高,而且心功能障碍1h即能观察到BNP mRNA显著升高。结论检测心肌组织中BNP蛋白及BNP mRNA的表达能为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客观评价心功能状态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利钠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P、MCP-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杰成 龙明智 +2 位作者 章海燕 徐少华 姜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近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按Braunwald标准,85例心功能正常的UA患...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近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按Braunwald标准,85例心功能正常的UA患者分为ⅠB组(25例)、ⅡB组(30例)及ⅢB组(30例),并取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24h内抽肘前静脉血,分别行BNP和MCP-1检测。随访30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UA组BNP及MCP-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ⅢB组显著高于ⅠB组和ⅡB组(P均<0.05)。冠状动脉3支与2支病变组BNP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均<0.05);3支病变组MCP-1明显高于2支及单支病变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和MCP-1是30天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浆BNP、MCP-1水平对心功能正常的UA近期不良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 bnp MCP-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NP和NT-proBNP在冠心病猝死者体内的表达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强 孙润峰 +4 位作者 李泽 翟利琴 刘明哲 郭相杰 高彩荣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76-481,共6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猝死者体内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 BNP)、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猝死法医学诊断中...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猝死者体内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 BNP)、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猝死法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猝死组及单独冠状动脉狭窄组(每组各20例)心肌及心血样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样本中pro BNP的表达,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检测BNP m 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NT-pro BNP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猝死组、单独冠状动脉狭窄组心肌组织中pro BN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无阳性染色。冠心病猝死组、单独冠状动脉狭窄组心肌组织内pro BNP蛋白、BNP m RNA相对表达量、血浆内NT-pro BNP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冠心病猝死组血浆内NT-pro BNP含量高于单独冠状动脉狭窄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内的pro BNP表达升高,测定血浆中NT-pro BNP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鉴别冠心病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冠心病 脑钠肽前体 N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BNP及D-二聚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金行 刘柏新 +1 位作者 周立平 张丽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分析BNP及D-D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应用及评价。方法选取234例ACS患者(观察组)和4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进行BNP、D-D及APTT、PT、FIB测定,并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指标检查。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MI)和急性心肌梗... 目的分析BNP及D-D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应用及评价。方法选取234例ACS患者(观察组)和4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进行BNP、D-D及APTT、PT、FIB测定,并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指标检查。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MI)和急性心肌梗死组(UAP)BNP、D-D较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显著增高或明显增高(P<0.01或P<0.05);FIB较对照组增高(P<0.05);APTT、P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I和UAP患者心功能Ⅱ组的BNP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1);AMI、UAP、SAP的Ⅰ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Ⅱ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ACS患者BNP与D-D、FIB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06、0.286,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为-0.714,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BNP、D-D水平能评价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助于ACS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血浆BNP、D-D检测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检测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bnp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sST2、NT-pro BNP和Ghrelin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徐素丹 卢永昕 +1 位作者 苏冠华 帅欣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1,共7页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分泌型ST2(sST2)和神经激素(NT—proBNP与Gh—relin)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射血分数≤40%,平均年龄(60±12)岁的146例心衰患者,分别接受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分泌型ST2(sST2)和神经激素(NT—proBNP与Gh—relin)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射血分数≤40%,平均年龄(60±12)岁的146例心衰患者,分别接受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的评估,并测定血浆sST2、NT-proBNP和Ghrelin水平。所有患者随访9个月,初级终点是全因死亡和因心衰再次住院。结果与心衰无抑郁障碍组患者相比,心衰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52例,35.6%)血浆sST2水平(55.3ng/mL%41.1ng/mL,P%0.01)和NT—proBNP水平(5886pg/mL"US.2682pg/mL,P%0.01)显著增高,而Ghrelin水平降低(7.0ng/mL7dS.7.9ng/mL,P=0.041)。sST2和NT—proBNP水平与抑郁障碍独立相关。9个月随访期间抑郁障碍组全因死亡率(32.7%VS.7.4%,P%0.01)和因心衰再住院率(48.1% vs 27.7%,P〈0.01)显著高于无抑郁障碍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临床相关变量后抑郁障碍(HR2.24,95% CI 1.18~4.25,P=0.014)仍是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抑郁障碍且sST2〉45.1ng/mL或NT—proBNP〉3286pg/mL的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心衰伴抑郁障碍的患者血浆sST2和NT—proBNP水平增高,Ghrelin水平降低。抑郁障碍联合sST2或NT-proBNP对心衰患者不良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ST2 NT-pro bnp GHRELIN 心力衰竭 抑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浆PCT、NT-pro-BNP与cTnT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6
作者 戢文利 周青山 +1 位作者 胡浪 向守贵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8例脓毒症患者,按严重程度分成重度和轻...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8例脓毒症患者,按严重程度分成重度和轻度两组,检测患者血浆中PCT、NT-pro-BNP及cTnT水平,并统计患者的死亡结局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浆PCT、NT-pro-BNP、cTnT水平与其死亡情况的关系。结果重度脓毒症组患者血浆中PCT、NT-pro-BNP、cTnT水平均高于轻度脓毒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为10.53%,低于重度脓毒症患者(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PCT、NT-pro-BNP与cTn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相关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与NT-pro-BNP呈正相关(rs=0.337,P<0.05),NT-pro-BNP与cTnT之间也呈正相关(rs=0.456,P=0.001),而PCT与cTnT无显著相关。预后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NT-pro-BNP、cTnT水平均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并且对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判别作用,与独立指标相比,当三个指标组合时对预后判别能力更好。结论联合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浆PCT、NP-pro-BNP与cTnT水平可评估脓毒症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并初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 NT-PRO-bnp cTnT脓毒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血浆big ET-1、NT-proBNP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阳 刘晓唤 +7 位作者 马维冬 范雅洁 王聪霞 吴皓宇 贾珊 张春艳 胡艳超 葛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2-335,3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big 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与诊断价值,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的冠心病患者261例,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再狭... 目的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big 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与诊断价值,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的冠心病患者261例,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再狭窄(ISR)组(70例)和无再狭窄(non-ISR)组(191例),测定CAG复查前外周血big ET-1、NT-proBNP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结果与non-ISR组相比,ISR组血浆big ET-1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CAG复查前big ET-1预测ISR的最佳截断值为2.03,灵敏度为55.7%,特异度为91.6%;lg NTproBNP预测ISR的最佳截断值为2.72(相应的NT-proBNP值为624.0),灵敏度为65.7%,特异度为83.2%。相关性分析显示big ET-1和lg 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488,P<0.001)。结论血浆big ET-1和NT-proBNP关系密切,并且在预测和诊断ISR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血浆大内皮素-1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草通脉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和BNP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凤芹 葛向党 +2 位作者 王辰 白颖舜 张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06-708,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观察参草通脉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其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即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观察参草通脉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其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即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为未手术造模的正常大鼠。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常规等容积灌胃蒸馏水每次3mL,日2次;用药各组的大鼠按人鼠剂量换算公式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LVIDs、LVIDd、EF%和血清BNP。结果: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LVIDs、LVIDd明显增大,血清BNP的含量增高,EF%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心衰大鼠血清BNP的含量,减小LVIDs、LVIDd,提高EF%(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P>0.05。结论 :参草通脉颗粒降低心衰大鼠血清BNP的含量,且明显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草通脉颗粒 慢性心衰 心功能 脑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NT-proBNP水平及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对患者容量负荷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8
19
作者 马丽 刘元生 +1 位作者 余剑波 朱继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评估对于纠正容量负荷过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对患者容量负荷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 目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评估对于纠正容量负荷过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对患者容量负荷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抗心衰治疗的9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相对容量平衡水平分为容量超负荷组(65例)和非容量超负荷组(33例)。对所有出院患者随访30 d,并将发生死亡及心源性再住院患者纳入事件组(30例),其余为无事件组(68例)。比较NT-proBNP、IVC-CI在不同容量负荷及预后分组中的表达,以及不同容量负荷组患者包括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等在内的容量性指标水平。分析NT-proBNP、IVC-CI与患者容量负荷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容量超负荷组NT-proBNP、PCWP、CVP水平高于非容量超负荷组,IVC-CI、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低于非容量超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呈负相关(r=-0.395、-0.403、-0.344,P<0.05),与PCWP、CVP呈正相关(r=0.489、0.526,P<0.05);IVC-CI与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呈正相关(r=0.724、0.694、0.644,P<0.05),与PCWP、CVP呈负相关(r=-0.206、-0.284,P<0.05)。ROC曲线显示,NT-proBNP、IVC-CI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的AUC为0.809、0.839,预测准确性较高;两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981,预测准确性高于NT-proBNP(Z=3.812,P<0.05)和IVC-CI(Z=3.365,P<0.05)。出院时,事件组NT-proBNP水平[(987.54±246.31)pg/mL]高于无事件组[(692.48±153.26)pg/mL],IVC-CI[(40.25±8.28)%]低于无事件组[(53.93±9.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1d、出院时的NT-proBNP水平增高、IVC-CI降低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治疗后1d NT-proBNP、IVC-CI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825、0.866;两项联合预测AUC为0.928,预测准确性高于NT-proBNP单项检测(Z=2.071,P<0.05),但与IVC-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15,P>0.05)。出院时NT-proBNP、IVC-CI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806和0.847,预测准确性较高;两项联合预测AUC为0.982,显著高于NT-proBNP(Z=3.589,P<0.05)、IVC-CI(Z=3.274,P<0.05)。结论NT-proBNP、IVC-CI与容量性指标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并可提高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容量负荷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治疗AMI急诊PCI术后CHF患者血浆NT-proBNP和MMP-2的变化及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宇 雷海芳 +3 位作者 魏盟 邱建平 邱耕 陆纪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较为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左室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96例AMI急诊PCI术后CHF患者(N...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较为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左室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96例AMI急诊PCI术后CHF患者(NYHA分级Ⅱ/Ⅲ)随机分为普伐他汀20 mg组(普伐他汀20 mg/d治疗,n=52)和普伐他汀40 mg组(普伐他汀40 mg/d治疗,n=44),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8个月后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以及左室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普伐他汀40 mg组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显著低于普伐他汀20 mg组(P<0.05)。普伐他汀治疗后,两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普伐他汀40 mg组LVMI、LVEDD、LVPWT显著小于普伐他汀20 mg组(P<0.01);两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二尖瓣口多普勒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率(E/A)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普伐他汀40 mg组IVST、FS、MVCF、E/A显著大于普伐他汀20 mg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MMP-2的下降水平均与LVMI、LVEDD、LVPWT减少呈正相关,均与IVST、FS、MVCF、E/A增加呈负相关;NT-proBNP、MMP-2下降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对AMI急诊PCI术后较为稳定的CHF患者心功能改善有益,这可能与其抑制MMP-2、减轻左室重构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室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