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水粉细砂层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地表沉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龙 栗鹏超 +3 位作者 刘小锋 孙立军 郭长龙 何况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研究富水粉细砂层地铁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郑州地铁12号线08工区埋深15 m、长7.5 m的联络通道在顶管法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并结合“地层-主隧道-内支撑-联络通道”体系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顶管掘... 为研究富水粉细砂层地铁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郑州地铁12号线08工区埋深15 m、长7.5 m的联络通道在顶管法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并结合“地层-主隧道-内支撑-联络通道”体系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顶管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量随着顶管机的推进逐渐增大,顶推到位后达到最大沉降值,其中台车就位、始发破洞及接收破洞阶段产生的沉降增量明显大于其他开挖阶段,设备拆除后,受卸载作用影响,地层产生一定量回弹,沉降值减小;地表沉降曲面呈漏斗状,沿联络通道中心线方向左右对称,沿垂直于中心线方向不对称,最大沉降值位于纵向距离联络通道中心靠近始发端3 m处;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对地表横向影响范围更大,地表沉降集中发生区域近似椭圆形,其长轴垂直于联络通道中心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通道 顶管法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顶管穿越深大断层破碎带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钟祖良 杜传烨 +1 位作者 刘新荣 李超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3-954,共12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西南山地大城市为实现备用水库-供水组团和供水组团间互联互通时需建设大量的输水隧洞。由于顶管法具有优越的技术和环保优势,在输水隧洞建设时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岩石顶管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西南山地大城市为实现备用水库-供水组团和供水组团间互联互通时需建设大量的输水隧洞。由于顶管法具有优越的技术和环保优势,在输水隧洞建设时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岩石顶管穿越断层破碎带时摩阻力计算方法缺乏的问题,依托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重庆观景口水利枢纽工程,通过穿越深大断层破碎带段现场顶力监测与管节周边沉渣调查,揭示了断层破碎带加固前后管节间隙中沉渣填充范围,提出了2种管节-围岩接触力学模型,并基于筒仓理论、围岩弹塑性理论以及多层圆筒模型,推导了2种力学模型对应的顶管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现场摩阻力监测与理论计算值对比,验证了岩石顶管穿越断层破碎带摩阻力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断层破碎带 筒仓理论 摩阻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顶管地铁车站力学性能缩尺试验研究
3
作者 周胜阳 刘树亚 +5 位作者 蒋首超 姚浩宇 朱其凯 柳献 李围 王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773,共16页
为研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法建造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整体力学性能,依托深圳地铁12号线2期工程沙三站项目,参考车站的设计方案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设计车站建设过程中不同施工工况及正常使用工况下的1∶5缩尺模型,并根据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为研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法建造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整体力学性能,依托深圳地铁12号线2期工程沙三站项目,参考车站的设计方案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设计车站建设过程中不同施工工况及正常使用工况下的1∶5缩尺模型,并根据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开展模型试验,研究结构在各工况下的力学性能;通过逐步增加荷载,研究车站的承载能力极限,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在施工工况及正常使用工况下,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结构顶板虽然已有部分裂缝,但裂缝宽度小于0.2 mm,各部分内力及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2)当静力荷载达到设计荷载的2.3倍时,结构的顶板、顶部托梁跨中出现了较多裂缝,结构发生大范围屈服,变形迅速增加,荷载-位移曲线出现拐点;当静力荷载达到设计荷载的2.5倍时,顶板支座出现斜裂缝,结构承载力达到极限。3)沙三站采用的结构形式合理,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4)二维有限元分析对体系转换后的结构适用性较差,需对模型进行校正或采取三维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车站 整体结构 缩尺试验 力学性能 顶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涛 王吉 杨文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采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0+80+180+80+60)m,上层加劲梁为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下层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简称人非系统)由主纵梁、横梁、竖杆、吊索组成。上层钢梁与下...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采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0+80+180+80+60)m,上层加劲梁为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下层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简称人非系统)由主纵梁、横梁、竖杆、吊索组成。上层钢梁与下层人非系统现场组拼成整体后采用顶推法施工,主缆采用PPWS法施工。针对施工控制重难点,钢梁顶推时以制造线形为基础确定钢梁安装与顶推过程的落梁线形;基准索施工时,考虑温度、IP点坐标偏差等因素影响,以基准索无应力长度变化来实现精调;根据一般索股与基准索的温差确定一般索股安装高程;除M7、M8、M12、M13吊索采用两次张拉方案外,其余吊索采用一次张拉方案;在M8、M12吊索位置布置临时拉索;体系转换过程中主鞍共顶推4次;接长杆采用以M7、M8、M12、M13安装时计算所需的长度与数量;主缆缠丝在二期恒载施工前实施。该桥采用以上控制技术,结构受力和线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钢梁顶推 PPWS法 体系转换 主鞍顶推 接长杆用量 主缆缠丝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猴耳环中总黄酮和没食子酸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妮洁 邓丽丽 +1 位作者 陈硕 史艳财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09-118,211,共11页
以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Jack)Benth.)茎叶为试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总黄酮和没食子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猴耳环总黄酮提取工艺中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料液比>超声功... 以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Jack)Benth.)茎叶为试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总黄酮和没食子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猴耳环总黄酮提取工艺中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浓度,猴耳环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90,乙醇浓度75%,超声功率170 W,超声时间40 min,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2.29%(理论值2.37%);没食子酸提取工艺中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没食子酸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70,乙醇浓度65%,超声时间60 min,此条件下没食子酸提取率为5.98%(理论值6.04%)。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拟合效果好,试验值与拟合值高度相关,对猴耳环中总黄酮和没食子酸提取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可为其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jack)Benth.) 总黄酮 没食子酸 超声波辅助法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升式船舶受迫振动响应分析
6
作者 谷家扬 李飞 刘乐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基于有限元法对自升式船舶进行受迫振动响应分析,建立某自升式船舶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整船模态及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进行分析,并在加载激励载荷后用模态叠加的有限元方法进行全船振动响应求解。研究该自升式船舶结构振动性能是否满足强... 基于有限元法对自升式船舶进行受迫振动响应分析,建立某自升式船舶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整船模态及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进行分析,并在加载激励载荷后用模态叠加的有限元方法进行全船振动响应求解。研究该自升式船舶结构振动性能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全船固有频率储备系数及所关心区域的振动响应峰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分析了响应峰值不在激励频率附近的原因,为振动预测及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升式船舶 有限元方法 固有特性 受迫振动 模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地层顶管开挖面主动支护压力极限分析上限解
7
作者 刘卫华 罗利 +1 位作者 王峰 方亚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49,共7页
顶管施工覆土浅,常位于黏土层,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其中开挖面支护压力的确定是顶管开挖面稳定性与施工变形控制的关键。以成都市锦江区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为依托,对泥水压力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采用极限分析法,给出了黏土... 顶管施工覆土浅,常位于黏土层,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其中开挖面支护压力的确定是顶管开挖面稳定性与施工变形控制的关键。以成都市锦江区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为依托,对泥水压力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采用极限分析法,给出了黏土层顶管开挖面主动支护压力上限解,并对不同埋深、不同内径对主动支护压力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水土侧压力的增大,现场泥水压力增大,且为控制施工变形现场泥水压力通常较水土侧压力增大10~20 kPa;②随着埋深的增大,主动支护压力均呈抛物线增大,而主动支护压力比均呈抛物线减小,埋深由2 m增大至10 m时,主动支护压力增大190.2%,主动支护压力比减少17.1%;③随着顶管内径的增大,主动支护压力、主动支护压力比均呈抛物线增大,内径由2.0 m增大至3.2 m时,主动支护压力和压力比均增大12.9%。研究成果可为黏土地层顶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地层 顶管 开挖面稳定 支护压力 极限分析法 锦江区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商用车驾驶员区域H点舒适域评价分析
8
作者 胡明茂 聂和愉 +1 位作者 付众铖 洪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18,共8页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所提出的适用于驾驶员座椅位置的布置并不能较好地适用于中国驾驶员。因此结合华中地区人体尺寸,拟合出适用于中国驾驶员的H点适意线,并结合视野范围对H点舒适范围进行了优化,利用JACK人机工程仿真软件得出驾驶...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所提出的适用于驾驶员座椅位置的布置并不能较好地适用于中国驾驶员。因此结合华中地区人体尺寸,拟合出适用于中国驾驶员的H点适意线,并结合视野范围对H点舒适范围进行了优化,利用JACK人机工程仿真软件得出驾驶员在乘坐商用车座椅情况下的舒适性评分,结合G1赋权法分析和评价影响驾驶员乘驾舒适性因素。结果表明,优化后的H点舒适域对商用车驾驶员来说存在较好的乘驾体验,为后期驾驶室整体布置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商用车 H点 jack G1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法集成的意蜂养殖装置设计研究
9
作者 唐茜 周智慧 +1 位作者 邵琦 徐洁堂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258,共7页
为解决现阶段在养殖意蜂的过程中,蜂养殖者无法防范养殖装置内出现巢虫、蜂螨等虫害,以及在转地过程中搬运养殖装置较为费力,从而对工作者的腰椎产生损害的问题,提出了集成KJ/AHP/FBS的意蜂养殖装置设计模型。首先,运用KJ(亲和图法)对... 为解决现阶段在养殖意蜂的过程中,蜂养殖者无法防范养殖装置内出现巢虫、蜂螨等虫害,以及在转地过程中搬运养殖装置较为费力,从而对工作者的腰椎产生损害的问题,提出了集成KJ/AHP/FBS的意蜂养殖装置设计模型。首先,运用KJ(亲和图法)对蜂养殖相关原始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构建关于蜂养殖装置的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其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各需求要素权重,进行综合排序分析。接着,运用FBS(功能-行为-结构)模型将上述分析结果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设计要素,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最后,利用Jack仿真软件建立虚拟环境,分别对数字人搬运传统装置与新型装置的姿势进行模拟对比并分析,得出该新型装置对人体下背部的压力更小,不会使工作者下背部受伤的概率增加。集成KJ/AHP/FBS的意蜂养殖装置搭建了虫害环境监测硬件系统,并通过对于该装置人机尺寸的把控,使装置施于人体更小受力,从而能够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实现意蜂养殖装置的创新,并为相关蜂养殖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J法 AHP FBS jack仿真 意蜂 养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AHP的顶管上穿既有盾构隧道风险评价
10
作者 王建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258-262,280,共6页
针对顶管上穿既有盾构隧道风险评价中故障树分析法(FTA)和层次分析法(AHP)不全面的问题,综合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构建FTA-AHP风险评价模型,实现顶管上穿既有盾构隧道风险评价。基于FTA模型,以顶管上穿既有隧道施工引起竖向变形超限为目标... 针对顶管上穿既有盾构隧道风险评价中故障树分析法(FTA)和层次分析法(AHP)不全面的问题,综合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构建FTA-AHP风险评价模型,实现顶管上穿既有盾构隧道风险评价。基于FTA模型,以顶管上穿既有隧道施工引起竖向变形超限为目标事件,建立故障树,得到中间和基本事件,并求出最小割集。在此基础上,引入AHP模型估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对各事件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得出各基本事件对目标事件的综合权重,并结合各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最终求出目标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目标事件的敏感因素。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宁波市鄞州区潘桥顶管电力隧道上穿轨道工程中,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度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上穿风险分析 故障树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拉式顶管法施工联络通道对地铁盾构隧道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明聚 康博 +3 位作者 李鹏飞 庞跃魁 王锡军 吴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5-1173,共9页
为探究采用反拉式顶管法施工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过程中主隧道的力学响应机制,依托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建立模拟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继而研究联络通道施工对主隧道管片间错台位移、特... 为探究采用反拉式顶管法施工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过程中主隧道的力学响应机制,依托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建立模拟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继而研究联络通道施工对主隧道管片间错台位移、特殊管片应力及变形、螺栓受力的影响,并分析反力模式对主隧道管片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始发管片破除对主隧道力学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联络通道进一步开挖,主隧道受力和变形缓慢增大。2)管片间最大错台位移为1.17 mm,发生在特殊管片与普通管片接缝底部。特殊管片最大拉应力为18.6 MPa,出现在开口的顶、底部;最大压应力为27.0 MPa,出现在开口的腰部;最大横向扩张位移和竖向收敛位移分别为2.13 mm和4.56 mm。主隧道管片环间螺栓最大拉应力为213 MPa。3)背推式反力模式更利于控制开口处的横、竖向位移,反拉式反力模式更利于控制开口对面管片应力变形及其接缝处错动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联络通道 反拉式顶管法 机械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调峰与通航需求的梯级水电站群短期多目标优化调度的MILP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慧军 李树山 +3 位作者 唐红兵 马翔宇 张玺 廖胜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电网调峰任务与河道通航需求间的矛盾是水电航运梯级调度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区间回水的顶托作用增大了该问题的复杂性。建立考虑回水影响的梯级水电站群短期多目标优化调度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以剩余负荷平均距与下游尾水位平... 电网调峰任务与河道通航需求间的矛盾是水电航运梯级调度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区间回水的顶托作用增大了该问题的复杂性。建立考虑回水影响的梯级水电站群短期多目标优化调度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以剩余负荷平均距与下游尾水位平均距最小为目标,在将非线性约束通过函数聚合后,利用六面体栅格化技术与第二类特殊有序集约束方法实现该约束的线性化。利用法线边界交叉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充分计及回水顶托的影响,兼顾调峰与通航需求,高效求解多目标调度问题并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调度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法线边界交叉法 回水顶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超大直径盾构联络通道建设方案对比研究——以广州海珠湾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书华 郑镇跡 +4 位作者 盛健 谢典延 张良 陈湘生 苏栋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8-417,共10页
针对在越江海高水压水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工程技术标准和案例经验、设计与施工面临众多挑战问题,以广州海珠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的6条联络通道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补勘资料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揭示... 针对在越江海高水压水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工程技术标准和案例经验、设计与施工面临众多挑战问题,以广州海珠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的6条联络通道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补勘资料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原矿山法设计施工方案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此提出“矿山法结合地层冻结加固方案”和“机械顶管法施工方案”2种优化方案;随后在安全性、经济性、施工工期等方面对不同工法进行综合优选分析,同时引入碳排放指标进行绿色低碳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机械顶管法在安全性和施工效率上优于其他方案,能够显著缩短施工周期;2)相比矿山法结合地层冻结加固方案,机械顶管法方案碳排放量减少了2 747.51 t CO_(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盾构 水下联络通道 地层冻结法 矿山法 机械顶管法 碳排放量计算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算法的自升式平台桩靴基础砂-黏地层峰值阻力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军 黄文静 +2 位作者 张恩韬 朱青云 李光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自升式平台在含有砂-黏地层井位就位过程中,受下卧软土层影响,易发生桩靴大位移贯入下卧地层造成穿刺破坏,准确预测桩靴基础砂-黏地层峰值阻力及相应深度,对保障平台安全至关重要。基于已有离心机模型试验数据,通过引入服从Beta-PERT分... 自升式平台在含有砂-黏地层井位就位过程中,受下卧软土层影响,易发生桩靴大位移贯入下卧地层造成穿刺破坏,准确预测桩靴基础砂-黏地层峰值阻力及相应深度,对保障平台安全至关重要。基于已有离心机模型试验数据,通过引入服从Beta-PERT分布的不确定性因子,构建了自升式平台桩靴基础砂-黏地层潜在峰值阻力及对应深度的先验概率和似然概率计算模型;结合桩靴贯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利用贝叶斯算法计算并持续更新后验概率,以提高桩靴基础砂-黏地层峰值阻力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分析25组离心机模型试验,对基于贝叶斯算法的桩靴基础砂-黏地层峰值阻力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现行ISO规范和SNAME规范推荐的荷载扩展法和冲剪法以及新近发展的3种峰值阻力计算方法,基于贝叶斯算法的概率预测方法可有效提高桩靴基础砂-黏地层峰值阻力的预测精度。研究成果为自升式平台桩靴基础在含有砂-黏地层井位就位安全评估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升式平台 桩靴 穿刺 砂-黏地层 贝叶斯算法 峰值阻力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割法的顶管暗挖地铁站建造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增 范晓冬 +2 位作者 魏旭鹏 李鹏 余长益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5,共8页
为了避免传统明挖法建造地铁车站带来的围挡占道、商铺拆迁、地下管线改迁等诸多负面问题,以广州地铁3号线东延段海傍站为工程背景,对矩形顶管暗挖地铁站建造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3种建造车站的顶管组合方案,并总结3种方案的特点,... 为了避免传统明挖法建造地铁车站带来的围挡占道、商铺拆迁、地下管线改迁等诸多负面问题,以广州地铁3号线东延段海傍站为工程背景,对矩形顶管暗挖地铁站建造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3种建造车站的顶管组合方案,并总结3种方案的特点,结合车站工程实际给出优选方案;然后,对车站截面设计、顶管机选型、管节设计和防水设计方案进行介绍;最后,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验证组合顶管法施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矩形顶管暗挖地铁站建造技术可以用于下穿管线的地铁车站建设,且安全性高、可实施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车站 矩形顶管 结构分割法 密贴施工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群桩挤土效应对邻近既有码头桩基影响数值分析
16
作者 杜文博 谢伟 +3 位作者 王滨 倪卫达 沈侃敏 高广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7,共7页
为研究软土地区静压群桩对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本文以浙江某近海光伏发电项目为背景,利用圆孔扩张法模拟沉桩挤土效应,基于硬化土(Hardening soil,HS)本构模型,建立了桩-土、桩-桩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据此分析并探讨了沉桩顺序... 为研究软土地区静压群桩对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本文以浙江某近海光伏发电项目为背景,利用圆孔扩张法模拟沉桩挤土效应,基于硬化土(Hardening soil,HS)本构模型,建立了桩-土、桩-桩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据此分析并探讨了沉桩顺序及遮栏效应对邻近既有桩基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不考虑沉桩顺序及遮拦效应时,既有桩基础最大变形为6.09 mm,桩基均处于弹性状态;当考虑沉桩顺序及遮栏效应后,群桩左侧土体位移有所减小。既有桩变形和内力均易受沉桩顺序和沉桩相对位置关系因素的影响,工程设计和施工应对沉桩顺序给予足够重视,对于本项目建议以沉桩顺序为逐排压桩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沉桩 圆孔扩张法 硬化土模型 沉桩顺序 遮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幕预筑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顶管群施工顺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松松 章定文 +3 位作者 汪淼 徐敬民 沈晨 张超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76-588,共13页
以太原火车站下穿隧道为例,研究了封闭管幕预筑隧道在顶管阶段的地表沉降特征。首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3类顶管顺序,从上向下、上下同时施工和从下向上的9种工况,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从上向下的顶管... 以太原火车站下穿隧道为例,研究了封闭管幕预筑隧道在顶管阶段的地表沉降特征。首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3类顶管顺序,从上向下、上下同时施工和从下向上的9种工况,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从上向下的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量最小,为12 mm;采用从下向上的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量最大,为25 mm。通过大尺寸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从上向下的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小,从下向上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大。基于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确定了太原火车站北隧道的顶管群施工顺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选择的施工方案满足沉降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顶管施工阶段相邻顶管之间会形成微土拱,隧道上方相邻管道之间的微土拱将组合成大的管土拱结构,可以减少隧道下方和两侧顶管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因此,考虑隧道上方管土拱结构的顶管施工顺序可以减小下方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预筑法 顶管施工顺序 管间土拱结构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组合式顶管机掘进排渣离散元仿真
18
作者 谢军 吕庆龙 +3 位作者 张海山 张宏伟 张润麒 苏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608-9615,共8页
顶管法已在地下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对新型超大断面组合式顶管机掘进排渣过程中土体的运动和力学响应仍缺乏研究。建立了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顶管机的等尺寸模型,利用离散元法模拟顶管机的掘进排渣过程,研究排渣速度对土体运动行为和力学... 顶管法已在地下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对新型超大断面组合式顶管机掘进排渣过程中土体的运动和力学响应仍缺乏研究。建立了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顶管机的等尺寸模型,利用离散元法模拟顶管机的掘进排渣过程,研究排渣速度对土体运动行为和力学响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最佳的掘进-排渣速度比约为0.6 cm/rev,土仓流动性受上下两个半截面底部两侧刀盘的影响,滞排时土压随掘进累积增大,存在地表隆起倾向;超排时土压小于静止土压力,上覆土体随掘进由局部破坏发展为整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顶管 大断面 排渣 土体流动性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平层斜拉桥钢箱梁双悬臂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虎虎 吴凯 严和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宜宾临港长江大桥主桥为(72.5+203+522+203+72.5)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公铁平层,3号塔两侧钢箱梁采用双悬臂施工,4号塔边跨侧钢箱梁采用顶推施工,中跨侧钢箱梁采用单悬臂施工。基于无应力状态法控制理论,采用SCDS软件建立主桥有限... 宜宾临港长江大桥主桥为(72.5+203+522+203+72.5)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公铁平层,3号塔两侧钢箱梁采用双悬臂施工,4号塔边跨侧钢箱梁采用顶推施工,中跨侧钢箱梁采用单悬臂施工。基于无应力状态法控制理论,采用SCDS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施工控制计算。主梁双悬臂拼装时利用边、中跨侧桥面吊机对称同步起吊待安装梁段并调整其空间位置,采用相邻梁段相对高程控制法进行精匹配;斜拉索索力以无应力索长张拉进行控制;中跨侧悬臂端临时辅助压重措施,完成钢箱梁跨越式过辅助墩和顶升式上过渡墩的施工。该施工控制技术确保了钢箱梁双悬臂施工和边跨2次上墩顺利完成,保证了塔梁临时竖向锚固束受力合理,桥梁结构受力和塔偏未超限,结构线形和索力偏差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箱梁 双悬臂施工 无应力状态法 索长张拉 跨越式过辅助墩 顶升式上过渡墩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钢顶管稳定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楠 陈锦剑 +2 位作者 夏小和 王建华 钟俊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2-836,共5页
随着钢顶管直径和顶进距离的不断增大,复杂受力条件下的钢顶管屈曲破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隐患.通过简化长径比超过100的钢顶管受力模型,探讨了长钢顶管稳定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进行钢顶管管道的特征值屈曲计算,得到管道的一阶... 随着钢顶管直径和顶进距离的不断增大,复杂受力条件下的钢顶管屈曲破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隐患.通过简化长径比超过100的钢顶管受力模型,探讨了长钢顶管稳定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进行钢顶管管道的特征值屈曲计算,得到管道的一阶屈曲模态.再将一阶模态作为初始缺陷引入到钢管,进行弹塑性屈曲极限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钢顶管在各种基本荷载及不同组合荷载下的屈曲模态,并探讨了其弹塑性稳定极限荷载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反映了钢顶管屈曲工程案例现象,并建议通过控制注浆效果和顶进措施来提高管道的稳定安全性,对于高围压下的钢顶管尤其需要注重顶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顶管 稳定 有限元方法 屈曲模态 RIK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