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提离模型的基础隔震结构支座拉应力研究
1
作者 王彦 肖逸夫 尚守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7-186,共10页
在隔震结构设计中橡胶支座的拉应力问题至关重要.为研究隔震支座在出现拉应力后的受力状态,提出了一种支座提离行为假定,将提离状态概括为一种受力平衡的减支座体系,实现提离状态的简便解法.类比偏压构件提出适于衡量倾覆效应大小的荷... 在隔震结构设计中橡胶支座的拉应力问题至关重要.为研究隔震支座在出现拉应力后的受力状态,提出了一种支座提离行为假定,将提离状态概括为一种受力平衡的减支座体系,实现提离状态的简便解法.类比偏压构件提出适于衡量倾覆效应大小的荷载等效偏心率概念,采用转换系数统一表达各荷载组合,从而得到较简明的表达式.推导了各受力阶段的等效偏心率、支座内力和应力、整体转角的解析式,提出支座临界平均面压要求,计算了有关的高宽比限值.结果表明,支座拉应力主要受水平地震作用、高宽比、支座性能及布置形式的影响;在8度(0.2g)、8度(0.3g)、9度(0.4g)地区,允许支座出现拉应力时等效偏心率限值分别为0.24、0.22、0.20,相应的高宽比限值分别为4.5、3.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基础隔震 支座拉应力 高宽比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基层与面层局部粘结失效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魏姗 杨庆国 谷建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3-406,共4页
采用ANSYS通用计算软件,考虑不同的粘结状态,对沥青路面基层和面层间局部粘结状态变化时,各层底面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车轮荷载作用在粘结状态变化区域时,上面层和下面层底面的最大主拉应力随粘结... 采用ANSYS通用计算软件,考虑不同的粘结状态,对沥青路面基层和面层间局部粘结状态变化时,各层底面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车轮荷载作用在粘结状态变化区域时,上面层和下面层底面的最大主拉应力随粘结的失效显著增加,中面层底面的最大主拉应力和各层底面的最大剪应力受粘结状态变化的影响较小;当车轮荷载作用在粘结状态完好区域边缘时,各面层底面将产生较大的剪应力,但最大剪应力受粘结状态变化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面层 基层 局部 粘结状态 拉应力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GH4199合金拉伸、持久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乔雪璎 王延庆 +1 位作者 蒙肇斌 吕俊英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2-66,共5页
研究了碳含量对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4199拉伸、持久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碳含量变化所引起的组织及性能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碳含量会阻止晶粒度长大,并明显改变碳化物的数量、形状及分布,碳化物类型主要以(W,Mo)6C为... 研究了碳含量对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4199拉伸、持久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碳含量变化所引起的组织及性能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碳含量会阻止晶粒度长大,并明显改变碳化物的数量、形状及分布,碳化物类型主要以(W,Mo)6C为主,800℃长期时效500h后有M23C6析出,较低的碳含量对合金的拉伸及持久性能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变形高温合金 GH4199合金 碳化物 拉伸性能 持久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合金C276高温拉伸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毛雪平 王岗 +2 位作者 张立殷 徐鸿 陆道钢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9-702,共4页
在500-650℃高温条件下对镍基合金C276进行了拉伸力学试验.为了准确分析该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真实应力、应变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了温度对弹性模量、屈服应力、断裂强度以及延伸率的影响,给出了该材料在真实应力、应变下各... 在500-650℃高温条件下对镍基合金C276进行了拉伸力学试验.为了准确分析该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真实应力、应变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了温度对弹性模量、屈服应力、断裂强度以及延伸率的影响,给出了该材料在真实应力、应变下各温度的应力-应变硬化系数,以及屈服强度和断裂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镍基合金C276在高温下具有屈服流变现象和良好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C276 高温拉伸试验 应力-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结构室内直槽试验验证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查旭东 张起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2-96,共5页
利用室内直槽修筑的四段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对其弯沉和拉应力进行测定,并对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交通部“八五”科技项目“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推荐的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弯沉综合修正系数与拉应力... 利用室内直槽修筑的四段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对其弯沉和拉应力进行测定,并对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交通部“八五”科技项目“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推荐的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弯沉综合修正系数与拉应力计算等的合理性。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分析计算表明,推荐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是合理的,可纳入设计规范,应用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结构 半刚性基层 弯沉 拉应力 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主起落架构型对道面力学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献民 董倩 吕耀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5-681,共7页
为给飞机和跑道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跑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了2组荷载水平相当、主起落架构型差异明显的飞机,对比分析了飞机主起落架构型变化对跑道全宽度位移、应变、板底拉应力... 为给飞机和跑道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跑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了2组荷载水平相当、主起落架构型差异明显的飞机,对比分析了飞机主起落架构型变化对跑道全宽度位移、应变、板底拉应力以及土基响应深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荷载相同时,主起落架上机轮总数越多,水泥混凝土道面板位移峰值、板底最大拉应力越小,起落架构型差异导致的道面板位移峰值相差13%左右,板底拉应力相差达35%;起落架间距越小,荷载作用区位移曲线越平缓,荷载作用区拉应变越小,土基响应深度越大,起落架构型变化导致的荷载作用区拉应变相差12%,土基响应深度相差14%;主起落架构型变化对距离荷载作用位置较远区域的竖向位移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起落架构型 有限元模型 动荷载系数 弯沉曲线 拉应力 土基响应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尺寸效应对水泥路面板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荆儒鑫 李新凯 +1 位作者 唐浩 冯德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4-1488,共5页
为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基层和土基的尺寸效应,使用有限元软件,选取基层和土基的尺寸为计算变量,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基层层底和土基顶面的应力、应变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分析基层和土基的尺寸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相应的影... 为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基层和土基的尺寸效应,使用有限元软件,选取基层和土基的尺寸为计算变量,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基层层底和土基顶面的应力、应变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分析基层和土基的尺寸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相应的影响,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层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的变化规律相同;基层和土质的尺寸对各层垂直水平行车方向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拉应变影响相对显著;基层垂直行车方向的最大拉应变和最大拉应力随着基层和土基尺寸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土基顶面的最大压应变和最大压应力随着基层和土基尺寸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 尺寸效应 三维有限元 水泥混凝土路面 土基 拉应力 拉应变 压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长期时效对一种镍基单晶合金拉伸和持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水丽 胡壮麒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研究了高温长期时效对一种镍基单晶合金在室温条件下瞬时拉伸强度和在950℃/240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短期时效100h,合金室温拉伸强度σb与屈服强度σ0.2与时效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时效超过500h后σb和σ0.2开始显... 研究了高温长期时效对一种镍基单晶合金在室温条件下瞬时拉伸强度和在950℃/240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短期时效100h,合金室温拉伸强度σb与屈服强度σ0.2与时效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时效超过500h后σb和σ0.2开始显著下降,时效超过1000h后,σb和σ0.2随时效时间延长下降幅度减小;短期时效100h和500h样品在950℃/240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大幅度降低,延伸率快速上升,时效时间超过1000h后,持久寿命的下降幅度减小,合金的持久寿命与延伸率均趋于稳定。长期时效后γ'相形貌改变及γ/γ'相界面高密度位错网的破坏是时效后合金室温及高温持久性能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 长期时效 拉伸强度 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滑边域有限元法的二维裂纹扩展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秦剑波 谢伟 王锋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2,252,共7页
为了提高预测裂纹扩展路径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将光滑边域有限元法和虚拟裂纹闭合法相结合,利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获得裂纹尖端处的断裂控制参量应力强度因子,并运用最大拉应力准则求得裂纹在荷载作用下的启裂方向,对裂纹扩展轨迹给出... 为了提高预测裂纹扩展路径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将光滑边域有限元法和虚拟裂纹闭合法相结合,利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获得裂纹尖端处的断裂控制参量应力强度因子,并运用最大拉应力准则求得裂纹在荷载作用下的启裂方向,对裂纹扩展轨迹给出自动跟踪方法;对三个典型二维裂纹扩展模型,预测了裂纹扩展路径,并将结果与参考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单元简单、网格尺寸要求低、裂纹尖端处单元不需特殊处理等优点,是分析裂纹扩展问题简洁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边域有限元法 虚拟裂纹闭合法 最大拉应力准则 疲劳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PVA-ECC应变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秋生 温唯 +1 位作者 罗昊 易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1-327,共7页
粉煤灰与水泥反应产生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可以改善骨料与水泥间的界面结构,由此提升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的韧性.为了确定PVA-ECC的最佳粉煤灰掺量范围并建立其获得高拉伸应变的评价指标,在保证不同配合比PVA-ECC... 粉煤灰与水泥反应产生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可以改善骨料与水泥间的界面结构,由此提升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的韧性.为了确定PVA-ECC的最佳粉煤灰掺量范围并建立其获得高拉伸应变的评价指标,在保证不同配合比PVA-ECC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应用拉伸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PVA-ECC应变硬化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光学扫描研究试件断口处的破坏特征.提出"拔出型""断裂型""滑移硬化型"3种不同纤维破坏模式下PVA-ECC的拉伸应力指数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在45%~65%时,PVA-ECC的抗拉性能随粉煤灰掺量增大而提高;粉煤灰掺量在60%~65%时,PVA-ECC的抗拉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水泥基复合材料 应变硬化 拉伸应力指数 初裂强度 极限拉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粉尘的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大为 韩红静 郝连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76-2480,2491,共6页
为了研究掺配不同质量分数的粉尘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出粉尘掺量的合适范围。采用抗压回弹试验和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粉尘掺量为1%~5%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及路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粉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 为了研究掺配不同质量分数的粉尘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出粉尘掺量的合适范围。采用抗压回弹试验和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粉尘掺量为1%~5%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及路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粉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变形能力以及其路面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经过与基本型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为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掺配不大于3%的粉尘量可以在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粉尘 抗压回弹模量 弯沉 弯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坩埚定向凝固TiAl基合金高温持久性能研究
12
作者 丁宏升 李金韬 +4 位作者 王强 耿洪滨 陈瑞润 郭景杰 傅恒志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23期34-41,47,共9页
采用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成分为Ti-47Al-2Cr-2Nb的合金铸锭,定向凝固后的显微组织为α2+γ全片层结构。在0.4-1.2mm/min的抽拉速率范围内,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片层间距减小,柱状晶与生长方向的夹角增大。随着温度升高... 采用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成分为Ti-47Al-2Cr-2Nb的合金铸锭,定向凝固后的显微组织为α2+γ全片层结构。在0.4-1.2mm/min的抽拉速率范围内,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片层间距减小,柱状晶与生长方向的夹角增大。随着温度升高,合金的拉伸强度有所下降,但由于细化片层界面对切变应力变形的阻碍作用,合金的高温拉伸强度会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对抽拉速率为1.0mm/min试样的拉伸强度与温度的拟合,得到了拉伸强度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Ti-47Al-2Cr-2Nb合金的持久寿命明显升高,对于抽拉速率为1.2mm/min试样的持久性能测试表明,其持久寿命最长,达到了48h。持久试样的断口形貌表明,其断裂的主要方式是伴随着少量延性断裂的脆性解理断裂。最后根据时间一温度模型,分别采用Larson-Miller和Manson—Haferd参数法建立了定向凝固Ti-47Al-2Cr-2Nb合金的持久强度预测函数模型,预测的理论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定向凝固 冷坩埚 高温拉伸性能 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季节浇筑三峡泄洪坝段混凝土问题的探讨
13
作者 徐跃之 肖汉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59,共3页
对在高温季节浇筑三峡泄洪坝段基础约束区混凝土这一问题 ,取泄洪 1号坝段典型剖面为代表 ,进行了约束区以下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从基础温差和温度应力的角度 ,提出了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 三峡泄洪坝段 温度应力 抗拉强度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期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廖晓锋 陈忠达 +1 位作者 蒋应军 雷茂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6-722,共7页
为研究施工期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振动法实测了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力学参数,根据实际的施工车辆荷载数据,运用Bisar3.0软件计算了基层层底拉应力,采用基于弹性地基板摩擦约束的收缩开裂模型分析... 为研究施工期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振动法实测了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力学参数,根据实际的施工车辆荷载数据,运用Bisar3.0软件计算了基层层底拉应力,采用基于弹性地基板摩擦约束的收缩开裂模型分析了基层干缩裂缝间距,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7 d劈裂强度值要大于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推荐值;在相同水泥剂量条件下,底基层采用二灰土的基层层底最大拉应力远小于开裂间距大于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的基层;当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时,基层水泥剂量应大于3.0%,施工车辆重量不宜大于35 t;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大,水泥稳定碎石干缩应变、干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而基层开裂间距先增大后减小,并在水泥剂量为3.5%时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最小,基层开裂间距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施工期 裂缝 层底拉应力 干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注浆试验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强 林占胜 +3 位作者 裴福才 王冲 单景松 孙培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9339-9345,共7页
路基注浆可使路基沉陷、松散、空洞等病害得到有效充填或压密,显著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从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路基注浆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室内试验部分采用平面尺寸140 cm×140 cm,高度为50 cm的钢箱,分层填筑路基土和... 路基注浆可使路基沉陷、松散、空洞等病害得到有效充填或压密,显著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从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路基注浆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室内试验部分采用平面尺寸140 cm×140 cm,高度为50 cm的钢箱,分层填筑路基土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28 d后,进行路基注浆。通过探地雷达和开挖相结合的方法观测水泥浆分布,进而分析了注浆对路基的加固机理。数值模拟部分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基路面三维模型,考虑注浆半径、注浆区域模量、注浆横向位置及注浆深度4个因素,分析了局部注浆和道路纵向多点连续注浆对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受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半径对道路受力变形的影响最显著,注浆区域模量影响较小,注浆位置在行车道中间下方且靠近路基顶面时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加固 局部注浆 浆液分布 层底拉应力 半刚性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面基层最大层底应力条件下玻璃钢夹砂管涵洞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清洲 梁筱 +1 位作者 魏连雨 汪洋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5,共6页
玻璃钢夹砂管在公路涵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目前对管道的微观力学分析较少,在公路涵洞工程中的应用缺乏相应的标准与依据。运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建立路面-管涵-土体的整体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玻璃钢夹砂管变形与路面基层层... 玻璃钢夹砂管在公路涵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目前对管道的微观力学分析较少,在公路涵洞工程中的应用缺乏相应的标准与依据。运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建立路面-管涵-土体的整体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玻璃钢夹砂管变形与路面基层层底拉应力。通过对管壁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不同工况下基层层底拉应力达到临界劈裂强度时管涵的最优径厚比范围,从而在满足路面及管涵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为实现工程成本最小化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夹砂管 车辆荷载 基层层底拉应力 最优径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温及恢复热处理对K452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商旭静 赵乐 +4 位作者 吴云胜 管现军 由宝财 秦学智 周兰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869-1875,共7页
为延长部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显微组织观测和力学性能分析开展K452G合金超温及恢复热处理研究。较低的超温温度使合金中γ′相尺寸和体积分数增大,晶界γ′相和M_(23)C_(6)碳化物互相促进析出长大,随着超温温度升高,两者发生回溶。恢复... 为延长部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显微组织观测和力学性能分析开展K452G合金超温及恢复热处理研究。较低的超温温度使合金中γ′相尺寸和体积分数增大,晶界γ′相和M_(23)C_(6)碳化物互相促进析出长大,随着超温温度升高,两者发生回溶。恢复热处理后,合金中重新析出细小γ′相,且超温温度升高,γ′相尺寸和数量增加。在600℃以下,合金屈服强度的提升随超温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愈发明显;在850℃以上,3种超温处理对合金屈服强度的提升幅度相当。合金持久性能的改善随超温温度升高愈发显著。恢复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升高而高温屈服强度下降,但其对持久性能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 超温处理 恢复热处理 微观组织 γ′相 拉伸性能 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