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及中越合作展望
1
作者 张钟 Sergio Djinadja Miawonene 谢峥嵘 《农业展望》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农民数字素养作为数字农业转型的关键内生变量,其代际差异与技能断层已成为制约越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从中越两国数字农业能力建设的协同视角,系统解构中越农民数字素养的异质性特征,揭示越南存在数字素养框架缺失、政... 农民数字素养作为数字农业转型的关键内生变量,其代际差异与技能断层已成为制约越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从中越两国数字农业能力建设的协同视角,系统解构中越农民数字素养的异质性特征,揭示越南存在数字素养框架缺失、政策支持碎片化及群体分层培训缺位的结构性短板。基于中国数字农业的实践经验,提出面向越南的农民数字素养“三维提升策略”:政策制度创新体系、智能基础设施迭代工程、移动终端群体分层培训模式。最后,提出中越数字农业合作需构建“制度互认—数据共享—能力共建”三位一体框架,推进RCEP数字农业专项工作组机制创新、农业物联网协议兼容、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建设以及职业资格互认与技术协同,其将为发展中国家数字素养的跨国协同提供了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数字农业 农民数字素养 中越合作 跨境合作 数字转型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境-粮食-生态”安全视域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演变特征与机制——以中越边境地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鹏程 张利国 陆汝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37-4649,共13页
明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驱动机理是深化土地科学前沿探索、优化粮食安全发展格局的关键基础。建构“边境-粮食-生态”安全框架,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0—2020年中越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通过泰尔指数研究其演变特... 明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驱动机理是深化土地科学前沿探索、优化粮食安全发展格局的关键基础。建构“边境-粮食-生态”安全框架,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0—2020年中越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通过泰尔指数研究其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揭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中越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指数总体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整体处在中等效率水平,空间表现为“北高-南低”分布格局,省际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2)化肥使用过量、劳动力过剩和碳排放增加是造成中越边境地区耕地投入产出要素松弛、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损失的重要因素。(3)中越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由多因子交互作用驱动,地形坡度、城镇化、边境贸易水平、财政支农水平是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积极因素,水土流失率、工业化和劳均耕地规模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具有抑制效应。中越边境地区亟需优化耕地经营投入结构,向“投入优-产出高-排放低”方向转型,构建边境粮农稳态格局,促进边境地区长足稳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 驱动机制 边境安全 动态面板系统GMM 中越边境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初步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崔银亮 秦德先 +1 位作者 陈耀光 毛云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3,共4页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认为它们具有诸多相似性,其成矿作用可以类比。因此,在金平龙脖河铜矿区具有寻找"生...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认为它们具有诸多相似性,其成矿作用可以类比。因此,在金平龙脖河铜矿区具有寻找"生权"式大型铜矿的找矿前景,成果对区域找矿工作有战略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地质背景 矿化特征 地球物理特征 找矿工作 成矿作用 找矿前景 越南 战略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头堡建设与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和少英 李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1-228,共8页
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处于联接整个中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的关键性区域,被英国著名地理学家戴维斯(H.R.Davis)称作"联系印度与扬子江的链环"。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 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处于联接整个中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的关键性区域,被英国著名地理学家戴维斯(H.R.Davis)称作"联系印度与扬子江的链环"。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目标;近期,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战略部署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对地处桥头堡建设最前沿的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头堡建设 跨境民族 文化繁荣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越边界云南段沿线地区的边境贸易与经济合作 被引量:11
5
作者 鲁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10,共10页
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越边界云南段沿线地区的边境贸易以及包括边境经济合作、边境旅游、国际通道建设和国际教育合作在内的双边经济合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巨大成果,并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此问题的回顾、... 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越边界云南段沿线地区的边境贸易以及包括边境经济合作、边境旅游、国际通道建设和国际教育合作在内的双边经济合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巨大成果,并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此问题的回顾、总结和阐述,就中越边界云南段沿边地区的边境贸易及双边经济合作发展前景,仍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界 边境贸易 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越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爱莲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7-211,共5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中国与越南互为旅游客源地发展态势加强。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2004-2008年中国接待越南入境旅游为样本,构建了中国与越南入境旅游的理论模型,并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两国名义GDP、入境接待...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中国与越南互为旅游客源地发展态势加强。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2004-2008年中国接待越南入境旅游为样本,构建了中国与越南入境旅游的理论模型,并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两国名义GDP、入境接待人数、地理距离和国家边界等变量对中国接待越南入境旅游有较大的影响,进一步结构化分析验证GDP和地理距离对入境旅游均产生一定的新息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引力模型 影响因素 中越边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感知的国家边界旅游障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爱莲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国家边界通常被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单元的分界线,对旅游活动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感知障碍,但是边界旅游障碍问题迄今为止在学界仍然关注程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两国通关口岸规则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边境地区的通关程序、文化差异... 国家边界通常被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单元的分界线,对旅游活动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感知障碍,但是边界旅游障碍问题迄今为止在学界仍然关注程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两国通关口岸规则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边境地区的通关程序、文化差异、安全问题等要素对旅游活动存在严重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国家边境管理有序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边界 障碍感知 边境规则 中越边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云南、泰国和越南木兰科植物新资料(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司马永康 Piya Chalermglin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2,共2页
报道了木兰科植物中国云南新记录 1亚种 1变种 ,泰国新记录 2种和越南新记录 1种 ,引证标本均保存于中国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与繁育实验室标本馆 (YCP)
关键词 中国 云南 泰国 越南 木兰科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继云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5,共5页
在我国的边境贸易中,中越边境贸易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中越间的边境贸易又主要集中体现在云南、广西两省区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如何发挥中越边境贸易作用,解决边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以使中越边境贸易驶入迅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是... 在我国的边境贸易中,中越边境贸易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中越间的边境贸易又主要集中体现在云南、广西两省区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如何发挥中越边境贸易作用,解决边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以使中越边境贸易驶入迅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是中越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越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历程、贸易方式和发展特征,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越边境贸易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最后针对中越边境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中越边境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 边境贸易 现状SWOT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只手”:一个边贸市场的民间权威及其成长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俊彪 谭亚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
中、越、老边境线附近的滇村"三号街"是当地人自发形成的边境贸易市场,经由传统社会生活方式所确立的民间权威,是维系"三号街"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的乡村社会,无论行政权力还是市场本身,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 中、越、老边境线附近的滇村"三号街"是当地人自发形成的边境贸易市场,经由传统社会生活方式所确立的民间权威,是维系"三号街"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的乡村社会,无论行政权力还是市场本身,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建构稳固的经济体系并维持其运行,而民间权威在地方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只手” 民间权威 边境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越边民通婚的促动因素研究——以云南麻栗坡县马崩村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纪洪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作为中越边境跨境民族共同体的传统行为,中越边民通婚并未因两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排斥而中断,但却因之而给入境通婚的越南女性及其家庭、子女的权益、以及主权国家的边境管理和边疆治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通过对位于中越边境前沿... 作为中越边境跨境民族共同体的传统行为,中越边民通婚并未因两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排斥而中断,但却因之而给入境通婚的越南女性及其家庭、子女的权益、以及主权国家的边境管理和边疆治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通过对位于中越边境前沿地带的云南麻栗坡县马崩村边民通婚的调查研究表明:便利的地理是导致边民通婚的自然基础,作为以民族情感和文化根源建构出的核心共同体、边境地区远离政治国家权力中心的特殊生活场域、以及两国边民在地缘、族缘、血缘的亘久认同依然是促成中越边民跨境通婚的重要动因;中越两国在人口、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差异或互补也是中越边民通婚不可忽视的现实促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境 边民通婚 促动因素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越边境乡村都市化的实践与反思——以东兴河洲村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美术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通过对中越边境东兴河洲村乡村都市化的实践进行描述,认为边境乡村都市化应充分发掘边境地区边贸、旅游、生态等方面潜力,以政府层面沿边城镇带建设规划为依托,借力国家战略发展契机,走特色城镇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发挥边境优势,促进边境... 通过对中越边境东兴河洲村乡村都市化的实践进行描述,认为边境乡村都市化应充分发掘边境地区边贸、旅游、生态等方面潜力,以政府层面沿边城镇带建设规划为依托,借力国家战略发展契机,走特色城镇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发挥边境优势,促进边境地区乡村都市化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回应边民现实需求与国家边疆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境 乡村都市化 沿边城镇带 特色城镇 边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云南沿边山区的弹压委员——历史人类学的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凌永忠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4期76-83,共8页
明清"改土归流"尚未触及云南西部土司,致使云南西部边疆地区仍为典型的土司政治格局。时至晚清,西南边疆危机日益深化,严重威胁到国家利益。为此,晚清政府尝试推动滇西土司地区的政区改革,于滇西北设弹压委员;民国初年,李根... 明清"改土归流"尚未触及云南西部土司,致使云南西部边疆地区仍为典型的土司政治格局。时至晚清,西南边疆危机日益深化,严重威胁到国家利益。为此,晚清政府尝试推动滇西土司地区的政区改革,于滇西北设弹压委员;民国初年,李根源组织殖边队武力开辟怒俅边区,设置行政委员;同时,在滇西十土司区分设五个弹压委员,进一步推动边疆政区改革。这一过程拉开了强化边疆社会管控的序幕,也是在政区改革基础上"改土归流"的过程,在应对边疆危机、维护国家主权力利益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云南 沿边山区 弹压委员 历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中越沿边地区竹类资源及其利用
14
作者 黄大勇 凌庆冕 徐振国 《世界竹藤通讯》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对广西中越沿边的8个县(市、区)的竹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自然分布的竹子有14属40种及6变种或变型,其中以箣竹属(Bambusa)居多,占自然分布竹种数量的39%;许多优良笋材两用竹和生态竹种可以开发利用,一些珍稀竹种需要保护;... 对广西中越沿边的8个县(市、区)的竹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自然分布的竹子有14属40种及6变种或变型,其中以箣竹属(Bambusa)居多,占自然分布竹种数量的39%;许多优良笋材两用竹和生态竹种可以开发利用,一些珍稀竹种需要保护;开展竹类繁殖与培育技术研究是利用和保护当地竹资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资源 中越沿边地区 利用 中国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越边境壮族地区早期修筑水利工程的重要物证——对更贵水渠及其摩崖题刻的历史解读
15
作者 唐凌 《古今农业》 2008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文依据调查及文献资料,认为广西龙州县上龙乡更贵山水渠是目前所知的中越边境壮族地区早期修筑的水利工程之一,立于其旁记载着该工程修筑经过的摩崖碑刻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该水利工程对中越边境地区壮族民众的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 本文依据调查及文献资料,认为广西龙州县上龙乡更贵山水渠是目前所知的中越边境壮族地区早期修筑的水利工程之一,立于其旁记载着该工程修筑经过的摩崖碑刻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该水利工程对中越边境地区壮族民众的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修筑者坚强的意志,有助于人们认识明朝时期壮族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官绅阶层和政府在聚合力量、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政府在保护农业文明遗产方面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境地区 壮族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互动与滇越边民国家认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含 谷家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2,共6页
社会互动是边民惯常性的行为表达。血缘、族群记忆及国家关系造就了边民社会互动的主体内容,边民有序的社会互动有助于国家治边意志的实现,而边民无序的社会互动行为则直接背离着民族国家的治边行为。在滇越边民区域性的社会交往互动中... 社会互动是边民惯常性的行为表达。血缘、族群记忆及国家关系造就了边民社会互动的主体内容,边民有序的社会互动有助于国家治边意志的实现,而边民无序的社会互动行为则直接背离着民族国家的治边行为。在滇越边民区域性的社会交往互动中,文化诉求感的满足是传统时期边民社会互动的关键性需求,然而经时间改造,物质利益的满足逐渐上升并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滇越边民社会互动行为的核心要素。民族国家只有基于边民生活实际,合理性设计并施行制度,以迎合边民不同历史时期的主导性需求,进而在边民意识中形塑极具象征力的民族国家形象,才能从根本上使边民产生并长期拥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动 跨境民族 滇越边民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我国云南和越南跨境农产品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义伟 李林红 曾秋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8-904,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云南和越南跨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为提高跨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从事我国云南和越南跨境农产品贸易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通过统计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提出农产品... 【目的】分析我国云南和越南跨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为提高跨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从事我国云南和越南跨境农产品贸易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通过统计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5个假设,采用AMO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构建涵盖农产品生产安全、流通安全、加工安全、市场环境和边境环境等5个变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测量指标体系。【结果】跨境农产品受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市场和边境环境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农产品流通、生产及边境环境对跨境农产品的影响最大,而市场环境和农产品加工对滇越跨境农产品的影响较小。【建议】从生产源头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关注农产品技术指标变化;简化通关流程,提高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跨境农产品 结构方程 中国云南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火灾现状与防控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关品高 彭杏资 +3 位作者 陈玉永 张红飞 江剑 李世友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159,共7页
在调研云南省有关州(市)县的森林防火基本情况、特色做法的基础上,对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火灾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升边境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应急(保障)等3个方面,对生态阻隔系统、可燃物处... 在调研云南省有关州(市)县的森林防火基本情况、特色做法的基础上,对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火灾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升边境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应急(保障)等3个方面,对生态阻隔系统、可燃物处理、水灭火装备、队伍建设、联防联控、危险源普查等共计25项内容的能力提升提出具体措施;同时,对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通过研究探讨,以期提升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中缅边境 森林火灾 现状 防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多功能演变 被引量:41
19
作者 林树高 陆汝成 +3 位作者 刘少坤 叶宗达 韦千桃 罗金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5-274,共10页
分析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实现兴边富民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推演基于"三生"空间的"要素-结构-空间-功能"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实现兴边富民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推演基于"三生"空间的"要素-结构-空间-功能"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模型分析该地区2000-2018年"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采用TOPSIS和障碍度模型测度其多功能水平并诊断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广西边境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速度由平缓转向加速波动,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扩张,生态空间收缩,城镇化水平较高和边境贸易活动频繁的中部-东南部沿线的县市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更为剧烈;2)2000-2018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三生"功能稳速上升,生活功能评分最高,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波动式变化明显,土地利用多功能呈现"双核双副"的格局特征,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由低水平高差距阶段迈向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状态,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多功能变化特征一致;3)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要素布局、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和边境贸易活动。需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指引下,优化旅游资源布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三生"功能协调发展以提升多功能整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三生”空间 格局演变 土地多功能 影响因素 广西边境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忻蔚 丁仁展 +1 位作者 李立池 方俊智 《农业展望》 2021年第9期134-141,共8页
剖析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潜力,可以为中国跨境农业科技合作提供参考。将中国滇桂两省区和越南北部边境七省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双方合作基础条件、机制模式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发现:中越边境具备良好的农业科技合作... 剖析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潜力,可以为中国跨境农业科技合作提供参考。将中国滇桂两省区和越南北部边境七省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双方合作基础条件、机制模式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发现:中越边境具备良好的农业科技合作基础,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合作机制,通过基地建设、产业转移、联合研究和人员交往等开展了多形式合作,但在机制建设、主体动力、合作项目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基于此,应加快构建战略协同的合作新体系,强化对合作主体的持续稳定支持,推进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探索跨境农业科技合作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越南 边境地区 农业科技 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