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蓝离散星研究现状(Ⅰ):形成机制
- 1
-
-
作者
新宇
邓李才
梁艳春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73013
1033360
+1 种基金
10403006
10433010)科技部资助项目(G19990754)
-
文摘
大量研究表明,蓝离散星的形成可能有多种机制,目前比较流行的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密近双星系统的质量传输及双星并合、密集星场的恒星碰撞,以及包含双星系统的恒星间 (双星-单星、双星-双星)相互作用导致的恒星并合。与此同时,蓝离散星在各类恒星系统中的普遍存在,也使得研究这类恒星的形成及演化成为追踪恒星系统动力学演化、化学演化及积分光谱性质变化的有效指针。
-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蓝离散星
综述
形成机制
密近双星
恒星碰撞
-
Keywords
astrophysics
blue straggler
review
formation
close binary system
stellar collision
-
分类号
P145.4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
-
题名蓝离散星研究现状(Ⅱ):观测特性
- 2
-
-
作者
新宇
邓李才
梁艳春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43,共2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73013
1033360
+2 种基金
10403006
10433010)
科技部资助项目(G19990754)
-
文摘
不同恒星系统(银河系晕、疏散星团、球状星团、矮星系)中蓝离散星所表现出的观测特性各不相同,这与恒星系统动力学环境及相应的蓝离散星主导形成机制直接相关。因此,分析研究蓝离散星的不同观测特性,也就成为研究蓝离散星形成机制、恒星及双星系统演化以及恒星系统动力学演化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蓝离散星
综述
密近双星
观测特性
-
Keywords
astrophysics
blue stragglers
review
close binary system
observational property
-
分类号
P145.4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