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形PEO嵌段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国荣 史鹏飞 +1 位作者 白永平 范太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利用低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 PEG4 0 0 )与 CH2 Cl2 在 KOH作用下合成氧亚甲基连接的嵌段共聚物 ,对反应条件进行研究 ,并结合电化学方法——电渗析除尽了经常规处理方法 (溶解、过滤、沉淀 )所不能除尽的微量杂质 KOH,得到了彻底纯化产... 利用低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 PEG4 0 0 )与 CH2 Cl2 在 KOH作用下合成氧亚甲基连接的嵌段共聚物 ,对反应条件进行研究 ,并结合电化学方法——电渗析除尽了经常规处理方法 (溶解、过滤、沉淀 )所不能除尽的微量杂质 KOH,得到了彻底纯化产物 ,利用凝胶色谱仪 GPC4 10确定其平均分子量为 10 5,IR、1H- NMR表征其以 [CH2 O( CH2 CH2 O) ]n为重复单元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PEO嵌段物 合成 研究 聚乙二醇 电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及其嵌段物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家武 段跃新 +1 位作者 王身国 邱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8-100,共3页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及其嵌段物的结晶行为高家武,段跃新,王身国,邱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关键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结晶度,结晶动力学聚己内酯(PC...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及其嵌段物的结晶行为高家武,段跃新,王身国,邱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关键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结晶度,结晶动力学聚己内酯(PCL)作为生物降解材料,无毒、无副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结晶度 结晶动力学 PCL 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PVB/Pluronic F127/PEG200体系的动态流变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邱运仁 欧阳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22,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温度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Pluronic F127/聚乙二醇(PEG)200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黏度随剪切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复数黏度、动态储能模量、动态损耗模量随温度... 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温度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Pluronic F127/聚乙二醇(PEG)200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黏度随剪切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复数黏度、动态储能模量、动态损耗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非牛顿系数和损耗因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体系在温度高于140℃时表现出均相聚合物体系的流变行为,低于140℃时动态储能模量明显偏离了均相体系低频末端的标度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嵌段共聚物 聚乙二醇 动态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Q-b-PEG刚柔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龙永福 谢凯 +2 位作者 许静 张学骜 肖加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为软段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PPQ b PEG,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 b PEG嵌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为软段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PPQ b PEG,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 b PEG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Q b PEG(d)的热稳定性高,PPQ b PEG起始的分解温度为250℃,在250~400℃失重很少,其失重率小于5%,在400~600℃才迅速失重,到620℃时彻底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基喹林 聚乙二醇 刚柔嵌段共聚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系电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贵 陈龙 +1 位作者 刘庆 吴智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1,共4页
采用炭黑、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与聚烯烃熔融共混,制成具有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的复合材料(电致SMP)。研究了炭黑含量、过氧化二异丙苯、聚烯烃和形变条件温度、电压对这种电致SM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炭黑、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与聚烯烃熔融共混,制成具有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的复合材料(电致SMP)。研究了炭黑含量、过氧化二异丙苯、聚烯烃和形变条件温度、电压对这种电致SM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含量达到20%(质量分数)左右时,电致SMP的体积电阻率降至1×10^3Ω·cm,导电网络趋于稳定;当温度升高至90℃以上时,低密度聚乙烯/SEBS基电致SMP的形状记忆能力优于聚丙烯/SEBS基和高密度聚乙烯/SEBS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形状记忆材料 聚乙烯 聚丙烯 炭黑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嵌段聚乙二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侯影飞 姜琳 +1 位作者 张瑶瑶 牛青山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70,共10页
采用低温缩聚-化学亚胺化法合成了聚酰亚胺-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I-b-PEG),并利用相转化法制备了具有高耐热性能和离子传输性能的PI-b-PEG锂电池隔膜.将其性能与PI隔膜和商业Celgard 2325 PP膜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表明,PI和PI-b-PEG隔膜... 采用低温缩聚-化学亚胺化法合成了聚酰亚胺-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I-b-PEG),并利用相转化法制备了具有高耐热性能和离子传输性能的PI-b-PEG锂电池隔膜.将其性能与PI隔膜和商业Celgard 2325 PP膜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表明,PI和PI-b-PEG隔膜在200℃可以保持尺寸稳定,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与商业PP膜相比,PI和PI-b-PEG隔膜表现出更高的孔隙率、吸液率、锂离子迁移数和离子电导率.PI-b-PEG隔膜离子电导率相对PI提升显著,常温下达到1.912 2 mS/cm.PI-b-PEG隔膜所组装的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以1 C的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100次循环后容量仍然可以保持在137.6 mA·h/g.同时,PI-b-PEG隔膜电池表现出更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聚酰亚胺-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电池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PLLA-PEG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7
作者 毕曼 石梅 李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合成星型PLLA-PEG共聚物。方法 L-丙交酯与季戊四醇反应合成星型结构PET-PLLA,通过酰化反应制备羧端基PET-PLLA-SA,最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星型PLLA-PEG多嵌段共聚物,并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结果 1H-NMR,IR和溶胀度... 目的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合成星型PLLA-PEG共聚物。方法 L-丙交酯与季戊四醇反应合成星型结构PET-PLLA,通过酰化反应制备羧端基PET-PLLA-SA,最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星型PLLA-PEG多嵌段共聚物,并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结果 1H-NMR,IR和溶胀度分析结果表明,配料物质的量比n(LA)/n(PET)=32,n(PET)/n(PET-PLLA-SA)=4,n(DMAP)/n(PET-PLLA-SA)=0.5,n(DCC)/n(PET-PLLA-SA)=5,反应时间24h,温度为30℃时制备的共聚物的溶胀度最大。结论星型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LA-PEG)有望作为可生物降解注射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 聚乙二醇 星形嵌段共聚物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响应眼镜蛇神经毒素PEG-PLGA纳米囊的制备与表征
8
作者 舒洁倩 叶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7-911,共5页
以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EG-PLGA)为囊材,添加脱镁叶绿酸作为光敏剂,采用复乳法制备了光响应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纳米囊。以纳米囊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纳米囊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差示量热扫描分... 以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EG-PLGA)为囊材,添加脱镁叶绿酸作为光敏剂,采用复乳法制备了光响应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纳米囊。以纳米囊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纳米囊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差示量热扫描分析其热流变性能,并以累积释药量研究其光控释行为。优化的PEGPLGA、眼镜蛇神经毒素及光敏剂脱镁叶绿酸质量配比为40∶12.5∶1,获得的纳米囊包封率为72.3%±3.6%,载药量为15.1%±1.3%,平均粒径为(862±23)nm,电位为(-46.5±3.8)m V,呈紧密球形,光敏剂分布在囊壳;在65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30 min,体外释放明显加快。该纳米囊在不光照时具有增强药物稳定和缓释作用,而红光可促进药物释放,因而可实现光控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 眼镜蛇神经毒素 光响应 纳米囊 光控靶向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醚插层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金小芳 王平 +2 位作者 易国祯 杨宇 张国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01-804,共4页
合成了不同用量、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醚(PEG)或聚丁二醇醚(PTMC)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蒙脱土(MMT)的嵌段共聚物.研究了MMT在共聚物中的分散状态及PEG或PTMG对PET/MMT插层聚合物结晶... 合成了不同用量、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醚(PEG)或聚丁二醇醚(PTMC)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蒙脱土(MMT)的嵌段共聚物.研究了MMT在共聚物中的分散状态及PEG或PTMG对PET/MMT插层聚合物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MT在共聚物中以纳米尺寸分散;加入PEG或PTMG增强了聚酯链段的柔顺性,使共聚物熔体降温过程的结晶温度提高,冷结晶温度降低,即插层嵌段共聚物的结晶速率提高;在合成的共聚物中,分子量为2 000,用量为DMT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乙二醇醚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聚丙烯薄膜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伟 蒋晓菡 俞强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6-392,402,共8页
采用双端羧基聚丙烯(PP)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不同嵌段长度的嵌段共聚物PEG-b-PP-b-PEG,并将其作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PP共混制得薄膜。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ATR-FTIR)、接触角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征... 采用双端羧基聚丙烯(PP)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不同嵌段长度的嵌段共聚物PEG-b-PP-b-PEG,并将其作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PP共混制得薄膜。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ATR-FTIR)、接触角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征了薄膜的表面组成与性能。研究表明,PEG-b-PP-b-PEG可以改善PP薄膜的亲水性和表面极性,使表面自由能增大;薄膜表面性能的改善程度取决于薄膜中PEG链段的质量分数以及嵌段共聚物的嵌段分子量;随着共混薄膜中PEG链段质量含量增加,薄膜的水接触角迅速下降,表面自由能增大;随嵌段共聚物中PP嵌段分子量以及PEG嵌段分子量的下降,薄膜水接触角减小,表面自由能增大;当嵌段共聚物中PP嵌段和PEG链段分子量均为1 000左右时,对PP薄膜表面亲水性的改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薄膜 聚丙烯与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1211-b-PEG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敬滨 龚光碧 +3 位作者 冯裕智 李福崇 赵志超 刘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胺和聚乙二醇(PEG)为反应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制备了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链段的PA1211-b-PEG弹性体。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PA1211-b-PEG的化学结构,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胺和聚乙二醇(PEG)为反应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制备了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链段的PA1211-b-PEG弹性体。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PA1211-b-PEG的化学结构,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硬段分子量对PA1211-b-PEG弹性体的结晶形态、熔融和结晶温度、热稳定性、断裂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端羧基的PA1211预聚体与双端羟基的PEG发生了酯化反应,成功制备了PA1211-b-PEG弹性体。同时,随着硬段分子量的减小,PA1211-b-PEG弹性体的熔融温度由179.5℃减小至172.2℃、结晶温度由152.3℃减小至145.6℃,热分解温度逐渐向低温区移动;软段和硬段间存在显著的微相分离。另外,随着硬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PA1211-b-PEG弹性体的拉伸强度由35.5 MPa减小至14.8 MPa、拉伸模量减小了约640 MPa,冲击强度由6.7 kJ/m^(2)增大至11.9 kJ/m^(2),断裂伸长率增大了约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1211 聚乙二醇 熔融缩聚 嵌段共聚物 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聚丙烯嵌段共聚物的结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佳慧 王影 +3 位作者 徐秀志 史颖 刘立志 宋立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8-42,65,共6页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以及拉伸与冲击实验,研究了新型增容剂等规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iPP-PE)的结构与性能,探究了iPP-PE嵌段共聚物增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聚烯烃弹性...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以及拉伸与冲击实验,研究了新型增容剂等规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iPP-PE)的结构与性能,探究了iPP-PE嵌段共聚物增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物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PP-PE中,两组分存在于材料中并且可以独立结晶。充分降温结晶条件下,两组分不发生相分离。从纳米结构的表征上来看,iPP-PE有一个平均的长周期,PP先于PE结晶。使用iPP-PE增容改性PPR与POE共混物,添加少量增容剂(5%),提高POE含量,断裂伸长率增大,增容剂可以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当样品中POE含量不变(10%),提高样品中增容剂的含量,断裂伸长率呈现上升趋势,共混物相容性更优异。添加增容剂与POE后,样品冲击强度变大,改善了PPR本身的脆性,引入增容剂可以增加POE含量来提高共混物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 增容剂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缓释微球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浮 廖晓明 +1 位作者 尹光福 顾建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29,55,共4页
以L-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为载体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MF/PLLA-PEG-PLLA)的复合微球,考察了PEG分子量的变化对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载药... 以L-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为载体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MF/PLLA-PEG-PLLA)的复合微球,考察了PEG分子量的变化对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性能来表征复合微球的各项性能;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残留量;通过溶血实验来评价复合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呈球形或类球形形貌,平均粒径在1.99~6.20μm之间,载药量达到17.92%,包封率最高可至69.57%,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呈先突释后缓释的释药模式;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残留量分别为0.0076%和0.0016%;微球溶血率<1%,远小于国家标准5%,证明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吗啡 L-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C-g-GMA对回收PP/PE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萍 李迎春 +3 位作者 王文生 赵今 张天誉 董红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141,152,共7页
以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OBC(OBC-g-GMA)为增容剂,在回收聚丙烯(rPP)/回收聚乙烯(rPE)(质量比为50/50)共混物中分别加入rPP和rPE总质量15%的OBC,OBC-g-GMA,制备rPP/rPE/OBC,rPP/rPE/OBC-g-GMA复合材... 以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OBC(OBC-g-GMA)为增容剂,在回收聚丙烯(rPP)/回收聚乙烯(rPE)(质量比为50/50)共混物中分别加入rPP和rPE总质量15%的OBC,OBC-g-GMA,制备rPP/rPE/OBC,rPP/rPE/OBC-g-GMA复合材料,分析了OBC和OBC-g-GMA对rPP/rPE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接触角分析表明,rPP和rPE产生了极性较大的羧基基团,向rPP/rPE共混物中加入OBC-g-GMA后,GMA中存在的环氧基团与羧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极性较小的酯类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MFR)和流变性能分析表明,向rPP/rPE共混物中添加OBC-g-GMA后,rPP/rPE/OBC-g-GMA的MFR减小,复合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在OBC的物理增容和GMA环氧基化学反应增容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升;OBC-g-GMA作为rPP/rPE共混物的增容剂,提高了rPP与rPE间的相容性,使得rPP/rPE/OBC-g-GMA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39.9 kJ/m^(2)和640.3%,较rPP/rPE分别提高639%和406%,较rPP/rPE/OBC分别提高55.3%和31%,但拉伸强度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丙烯 回收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 熔融共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嵌段共聚物的多重熔融和结构重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擎之 顾利霞 孙桐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6-22,共7页
本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 X 光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LM)、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等方法,对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G—PET)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和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DSC 扫描过程中,PEG—PET 经历了多... 本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 X 光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LM)、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等方法,对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G—PET)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和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DSC 扫描过程中,PEG—PET 经历了多重熔融与结构再组合的过程.当PET 链段结晶时,PEG 链段被挤出 PET 折叠链的表面,并不生成共晶.在 PET 的折叠链的弯折处,由于 PEG 链段的内增塑作用.使折叠链内应力降低.堆砌紧密,得到了 PET 在同等条件下所不能得到的完整的晶面衍射.嵌段共聚物在200℃淬火2h,PEG 链段无法挤出球晶的表面,从而形成了混品.且球晶的光轴方向发生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嵌段共聚物 折叠链 多重熔融 结构重建 混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E嵌段共聚物和PE弹性体共混物的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凯敏 史颖 +3 位作者 刘立志 王影 邵文君 宋立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74,共5页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散射的降温原位实验及拉伸实验,研究了聚丙烯(PP)-聚乙烯(PE)嵌段共聚物(PP-OBC)/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物在降温过程中两组分的结晶行为与性能的关系。降温过程中,第一次散射信号的出现,散射矢量的右移对应PP产生结晶...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散射的降温原位实验及拉伸实验,研究了聚丙烯(PP)-聚乙烯(PE)嵌段共聚物(PP-OBC)/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物在降温过程中两组分的结晶行为与性能的关系。降温过程中,第一次散射信号的出现,散射矢量的右移对应PP产生结晶,出现新的散射信号,散射矢量第二次右移时对应PE结晶的产生。结果表明:POE中PE组分的加入使PP-OBC中PP的结晶温度降低,更多的PE组分对PE的结晶也有抑制作用;当共混体系中POE组分增多时,PP开始结晶时的长周期增大,PE开始结晶时的长周期减小;PP-OBC与POE兼容性良好,PPOBC/POE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显著高于两个纯组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 热塑性弹性体 结晶行为 片晶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支链聚丙烯增容聚丙烯共混物的研究
17
作者 孙可 曹燊钊 +1 位作者 杨其 赵汪洋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1,共5页
以聚丙烯(PP)为原料,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长支链聚丙烯(LCBPP),将LCBPP分别加入到PP/聚苯乙烯(PS)、PP/苯乙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SAN)和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体系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伸流变仪对LCBPP进行表征... 以聚丙烯(PP)为原料,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长支链聚丙烯(LCBPP),将LCBPP分别加入到PP/聚苯乙烯(PS)、PP/苯乙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SAN)和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体系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伸流变仪对LCBPP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的断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LCBPP对分散相具有一定极性的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增容效果;在组分比为70/30的PP/SAN和PP/PET体系中加入5%的LCBPP后,体系分散相尺寸明显细化且分散均匀,但是其增容效果没有枝马来酸酐接聚丙烯(PP-g-MAH)的增容效果明显;LCBPP对于PP/PS体系的相容性有轻微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支链聚丙烯 苯乙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苯乙烯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