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作诗免罪”母题与诗歌艺术的生产消费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立 陈康泓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8,共7页
明清民俗故事常叙述犯人即时作诗,获官员同情宽纵,或因作诗而免受灾祸,带来幸运。母题体现了传统"人治"社会法律与执法的特点,犯法者因能诗而提高了个体品位。诗歌消费过程,离不开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共同置身的特殊情境。明... 明清民俗故事常叙述犯人即时作诗,获官员同情宽纵,或因作诗而免受灾祸,带来幸运。母题体现了传统"人治"社会法律与执法的特点,犯法者因能诗而提高了个体品位。诗歌消费过程,离不开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共同置身的特殊情境。明清叙述较多变成下层男女过失"犯罪",以具有贵族般才华作诗得蒙宽宥,诗作要按命题要求,具有"双关"性,往往有适度的自辩自嘲和诙谐意味。作诗免罪母题体现了"尊重人才"的意趣、朴素人道主义与人际和谐理想,显示了文人阶层的文化心理向社会运作机制、普通民众舆论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诗免罪 诗歌生产 诗歌消费 明清文化史 雅俗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时期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岳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8-132,共5页
柳永词在北宋的广为传播,有赖于新的传播环境的形成和传播者群体的出现。由于柳词本身具有雅俗不同的特质,使得柳词的传播效果和反馈评价呈现出复杂性。
关键词 柳永 柳词 歌妓 雅俗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曲美学范畴之雅俗论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61,共8页
雅与俗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戏曲美学受到音乐美学、文艺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乐论、文论都注意到雅俗问题,但理论与创作实践及受众审美需求之间有时存在矛盾。而在戏曲创作中,一直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古代剧论对雅俗共赏有充分... 雅与俗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戏曲美学受到音乐美学、文艺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乐论、文论都注意到雅俗问题,但理论与创作实践及受众审美需求之间有时存在矛盾。而在戏曲创作中,一直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古代剧论对雅俗共赏有充分的论述,成为戏曲理论与美学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美学 乐论 文论 剧论 雅俗共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韵文文体演变中的文乐雅俗离合 被引量:1
4
作者 蒋长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文乐的雅俗离合是影响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礼乐治国这一历史文化传统与氛围的环境因素,民间韵文与音乐供大于求的不竭借鉴源泉这一外部因素,文人韵文与音乐自身雅俗之趣的张弛变化这一内部因素,共同促成文乐雅俗离合... 文乐的雅俗离合是影响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礼乐治国这一历史文化传统与氛围的环境因素,民间韵文与音乐供大于求的不竭借鉴源泉这一外部因素,文人韵文与音乐自身雅俗之趣的张弛变化这一内部因素,共同促成文乐雅俗离合效应在韵文文体演变中的存在。文乐雅俗离合因素的存在,对促成韵文新体式的诞生,促进韵文艺术水准的不断提高,推动韵文沿雅俗良性循环的道路演进,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乐雅俗离合 韵文 文体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纪原三题
5
作者 梁白泉 唐茂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1-86,共6页
放生、惜字纸、中药 ,是雅俗兼有的三种民俗现象 ,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关键词 放生 字纸 中药 雅俗兼有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玉论 被引量:2
6
作者 顾聆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5,227,共8页
李玉父子二代均是明内阁首辅申时行的家人。李玉的青少年时代在申相国家成长,自幼受到申家所崇尚的儒家文化和礼教道德的浸润,以及申时行、申用懋父子生平行藏、道德准则和申家"甲于吴中"的家班演唱的深刻影响。李玉成名后,... 李玉父子二代均是明内阁首辅申时行的家人。李玉的青少年时代在申相国家成长,自幼受到申家所崇尚的儒家文化和礼教道德的浸润,以及申时行、申用懋父子生平行藏、道德准则和申家"甲于吴中"的家班演唱的深刻影响。李玉成名后,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市民剧作家,却与士大夫阶层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他把笔锋深入于市民社会。他生平创作传奇42种。形成了众多同时代剧作家竞相效仿的风格,作品内容着重于市民道德和贵族精神的张扬,或从儒家的道德层面对明亡教训作深刻反思,对于社会因忠、孝、节、义的缺失而酿就的见利忘义、腐化堕落进行了无情鞭挞。他的作品面对着已然改变了的新的观众层面,在承接前朝"汤沈之争"的学术成果的同时,完成了传奇形式结构的改革,导致了昆曲艺术真正的雅俗共赏,开创了昆剧一代风格流派——"苏州派",从而迎来了昆曲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昆曲艺术 一笠庵 苏州派 雅俗共赏 两擅其极 艺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弊病与观念之争中,现代音乐“美”在哪儿?——从出席UNESCO主办“国际作曲家演坛”说起
7
作者 赵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1期32-41,共10页
现代音乐在音乐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其将走向何方?美在哪里?笔者从切身参加诸多有关现代音乐展演会的观感出发,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探讨在弊病与观念之争中的现代音乐。
关键词 现代音乐 审美标准 音乐潮流 雅俗 新窘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