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NT equivalence for blast parameters in a confined space
1
作者 Yu-lei Zhang Yan Liu +5 位作者 Pu Song Hao-zhe Liang Di Yang Lu Han Hai-yan Jiang Kai Zho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6期238-249,共12页
The concept of TNT(Trinitrotoluene,C_7H_5N_3O_6)equivalence is often invok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and predict the explosion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plosives.However,due to its low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concept of TNT(Trinitrotoluene,C_7H_5N_3O_6)equivalence is often invok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and predict the explosion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plosives.However,due to its low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limited application range,the use of TNT equivalence for predicting explosion parameters in a confined space is rare.Compared with explosions in free fields,the process of explosive energy release in a confined spa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oxygen balance,combustible components content,and surrounding oxygen content.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 a confined space,negative oxygen balance explosives react with surrounding oxygen during afterburning,resulting in additional energy release and enhanced blast effects.The mechanism of energy release during afterburning is highly complex,making it challenging to determine the TNT equivalence for blast effects in a confined space.Therefore,this remains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In this study,internal blas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TNT and three other explosives under both air and N_2(Nitrogen)conditions to obtain explos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blast wave overpressure,quasi-static pressure,and temperature.The influences of oxygen balance and external oxygen content on energy release are analyzed.The author proposes principles for determining TNT equivalence for internal explosions while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obtained blast parameters through calculations based on TNT equivalence.These findings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predicting blast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on in confined space AFTERBURNING Oxygen balance blast parameters TNT equival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explosion parameters on wavelet packet frequency band energy distribution of blast vibration 被引量:15
2
作者 中国生 敖丽萍 赵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674-2680,共7页
Blast vibration analy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s for studying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blast vibration damage. According to blast vibration live data that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 Blast vibration analy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s for studying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blast vibration damage. According to blast vibration live data that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time non-stationary random signals, the wavelet packet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for blast vibration signal has made by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the signals 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explosion parameters (the maximal section dose, the distance of blast source to measuring point and the section number of millisecond detonat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than 95% frequency band energy of the signals sl-s8 concentrates at 0-200 Hz and the main vibration frequency bands of the signals sl-s8 are 70.313-125, 46.875-93.75, 15.625-93.75, 0-62.5, 42.969-125, 15.625-82.031, 7.813-62.5 and 0-62.5 Hz. Energy distributions for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of blast vibration signal are obtai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distributions for blast vibration signal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explosion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From blast vibration signal energy, the decreasing law of blast seismic waves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explosion parameters was studied and the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studying seismic effect induced by b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vibration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explosion parameter energy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 of eccentric decoupled charge structure on blasting-induced rock damage 被引量:17
3
作者 PAN Cheng XIE Li-xiang +3 位作者 LI Xing LIU Kai GAO Peng-fei TIAN Long-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663-679,共17页
Eccentric decoupling blasting is commonly used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Determination of perimeter hole parameters(such as the blasthole diameter,spacing,and burden)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is vital for... Eccentric decoupling blasting is commonly used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Determination of perimeter hole parameters(such as the blasthole diameter,spacing,and burden)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is vital for achieving an excellent smooth blasting effect.In this paper,the Riedel-Hiermaier-Thoma(RHT)model was employed to study rock mass damage under smooth blasting.Firstly,the parameters of the RHT model were calibrated by using the existing SHPB experiment,which were then verified by the existing blasting experiment results.Secondly,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harge structures on the blasting effec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HT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ccentric charge blasting has an obvious pressure eccentricity effect.Finally,to improve the blasting effect,the smooth blasting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The overbreak and underbreak phenomena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and a good blasting effect was achieved with the optimized blasting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smooth blasting rock mass damage RHT model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and blast performance of beryllium in a model thermobaric composition in comparison with aluminum and magnesium
4
作者 Thomas M.Klapotke Stanisław Cudziło +1 位作者 Waldemar A.Trzcinski Jozef Paszul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3-19,共7页
A direct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of Al,Mg,and Be powders as additional fuels in model thermobar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20%fuel,20%ammonium perchlorate,and 60%RDX(1,3,5-Trinitro-1,3,5-triazacycl... A direct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of Al,Mg,and Be powders as additional fuels in model thermobar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20%fuel,20%ammonium perchlorate,and 60%RDX(1,3,5-Trinitro-1,3,5-triazacyclohexane)passivated with wax.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calorimetric measurements of the heat of detonation,along with the overpressure histories in an explosion chamber filled with nitrogen,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quasi-static pressure(QSP)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Overpressure measurements were also performed in a semi-closed bunker,and all blast wave parameters generated after the detonation of 500 g charges of the tested explosives were determined.Detonation calorimetry results,QSP values,and blast wave parameters(pressure amplitude,specific and total impulses)clearly indicate that Be is much more effective as an additional fuel than either Al or Mg in both anaerobic post-detonation reactions as well as the subsequent aerobic combustion.The heat of detonation of the RDXwax/AP/Be explosive mixture is over 40%and 5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xture containing aluminum and magnesium instead of beryllium,respectively.Moreover,the TNT equivalent of the Be-containing composition due to the overpressure in the nitrogen-filled explosion chamber is 1.66,while the equivalent calculated using an air shock wave-specific impulse at a distance of 2.5 m is equal to 1.69.The high values of these parameters confirm the high reactivity of beryllium in both the anaerobic and aerobic stages of the thermobaric expl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baric explosives BERYLLIUM Heat of detonation Quasi-static overpressure blast wave parame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地应力影响下水平层状岩体隧道支护结构的爆破振动响应特征
5
作者 于建新 刘文金 +1 位作者 张馨 张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10,共11页
目的为分析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开挖下的围岩稳定性,开展初始地应力影响下水平层状岩体隧道支护结构的爆破振动研究。方法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3种不同地应力和3种不同爆破参数下的数值模型,计算并分析隧道支护结构典型位置... 目的为分析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开挖下的围岩稳定性,开展初始地应力影响下水平层状岩体隧道支护结构的爆破振动研究。方法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3种不同地应力和3种不同爆破参数下的数值模型,计算并分析隧道支护结构典型位置处的动态应力分布特征和振动速度响应规律。结果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开挖下,掌子面后方一定距离内的围岩会随着地应力和炮孔类型的变化出现峰值振速增大现象;掏槽孔爆破掌子面后方10 m处,峰值振速最大增幅1.86倍,辅助孔爆破掌子面后方15 m处,峰值振速最大增幅1.83倍;掌子面处拱肩峰值振速掏槽孔爆破时,最大是辅助孔的4.61倍,是周边孔的41.17倍;随着地应力增大,支护结构不同部位横向和竖向压应力差值逐渐增大,30 MPa地应力下隧道爆破支护结构最大产生186.55 MPa的横向压应力和176.39 MPa的竖向压应力;水平层状围岩掌子面掏槽孔爆破时拱顶和拱肩峰值振速最大,周边孔爆破时峰值振速最小;锚杆动态拉应力在掌子面不同爆破参数下具有近线性的变化规律,掏槽爆破峰值14.21 MPa,辅助爆破峰值5.88 MPa,周边爆破峰值1.36 MPa,呈现递减规律。结论水平层状岩体隧道开挖中地应力增加会引起支护结构的峰值应力增加,不同爆破参数下掏槽爆破引起的爆破振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隧道爆破 地应力 爆破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顶板深孔爆破封孔长度的确定方法
6
作者 李东印 敖良凯 +2 位作者 王伸 黄传波 李红斌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67-2383,共17页
煤矿巷道顶板深孔爆破是切顶沿空留巷、坚硬顶板预裂工程中的重要岩体致裂方法,既要达到爆破切顶效果,又要确保发生不冲孔且爆破后巷道围岩稳定,因此合理确定钻孔封孔长度至关重要。针对当前煤矿切顶爆破钻孔封孔长度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 煤矿巷道顶板深孔爆破是切顶沿空留巷、坚硬顶板预裂工程中的重要岩体致裂方法,既要达到爆破切顶效果,又要确保发生不冲孔且爆破后巷道围岩稳定,因此合理确定钻孔封孔长度至关重要。针对当前煤矿切顶爆破钻孔封孔长度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首先统计分析了国内部分矿井切顶爆破工程的封孔参数,以爆破钻孔封堵机理和堵塞体在爆破过程中受力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深孔爆破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爆破“不冲孔”为约束条件的最短封孔长度计算方法;其次,基于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并结合装药结构,建立了顶板深孔装药爆破漏斗模型,得到了基于“最大内部爆破作用”的深孔爆破最短封孔长度计算方法。采用LS–DYNA分析了爆破后钻孔周围岩石中有效应力分布和裂纹发育情况,确定了基于炸药“最大能量利用率”的末端炸药与堵塞体合理间隔。从防止冲孔、保证爆破效果及减小对巷道顶板破坏影响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爆破“不冲孔”“最大内部爆破作用”“最大能量利用率”的煤矿顶板爆破钻孔合理封孔长度确定三元准则。以朝川矿22010工作面回风巷爆破切顶为工程背景,依据封孔长度三元准则计算了合理的封孔长度,以巷道顶板表面岩石单元的有效应力为指标,分析了爆破后巷道顶板稳定程度及封孔长度的合理性,并开展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三元准则所计算的封孔长度不仅避免了冲孔,同时从孔深7 m处向孔底生成了贯穿爆破孔的切缝面,切断了目标岩层。研究成果可为煤矿巷道切顶卸压爆破钻孔确定合理封孔长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爆破 封孔长度 切顶卸压 爆破理论 封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边坡预裂爆破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7
作者 钟冬望 陶好好 +5 位作者 李琳娜 李腾飞 何理 司剑峰 万佳伟 高晗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128,共14页
边坡预裂爆破在河道边坡一次成型开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有效减小边坡面保留岩体损伤,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研究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合理参数对河道涉水爆破开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中的几何相似、物理相似与动力学相似设计了... 边坡预裂爆破在河道边坡一次成型开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有效减小边坡面保留岩体损伤,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研究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合理参数对河道涉水爆破开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中的几何相似、物理相似与动力学相似设计了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试验模型,决定采用混凝土替代红砂岩、采用雷管替代乳化炸药进行试验;并对不同工况下的预裂缝成缝质量、边坡坡面成型质量、保留岩体损伤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孔径由0.8 cm增加至1.2 cm,预裂缝的成缝质量以及边坡成型质量有明显提升,保留岩体的损伤降低24.86%;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涉水边坡预裂爆破工程实践中,当地质条件为中硬岩石时,采用115 mm的预裂孔孔径以及80 cm的预裂孔孔距,可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的预裂孔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边坡 预裂爆破 预裂孔参数优化 岩体损伤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视觉点云的露天矿爆堆体积智能计算方法
8
作者 顾清华 陈永琪 李学现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26,共11页
露天矿爆堆体积及形态参数信息是评价爆堆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但当前露天矿爆堆体积等参数的求解存在精度低、操作成本高、速度慢等问题,为了能够及时精确地获取爆堆体积以及其他形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视觉点云的露天矿爆堆体积... 露天矿爆堆体积及形态参数信息是评价爆堆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但当前露天矿爆堆体积等参数的求解存在精度低、操作成本高、速度慢等问题,为了能够及时精确地获取爆堆体积以及其他形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视觉点云的露天矿爆堆体积智能计算方法。首先使用无人机采集爆堆场景的图像数据集;其次基于Instant-NGP构建露天矿爆堆三维重建模型,采用Colmap获取相机内参及图像位姿信息,并将图像与位姿信息作为Instant-NGP模型的输入,训练该模型并输出爆堆场景的原始点云数据;然后提出基于网格模型的露天矿爆堆体积计算方法,通过点云滤波、尺度恢复等方法处理原始点云数据,基于CSF(Cloth Simulation Filter)算法和AC(Angle Criterion)算法分别获取爆堆底面和爆堆表面点云,并通过向下生长点云获取完整的爆堆点云,采取几何算法获取爆堆抛掷距离等形态参数;最后应用alpha-shape曲面重建算法重建爆堆,得到爆堆的网格模型,并通过累加网格模型中的四面体计算出爆堆的体积。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基于三维视觉点云的露天矿爆堆体积智能计算方法求取到的爆堆抛掷距离、隆起高度、爆堆宽度等形态参数,实验误差均小于5%,并通过切面法得到爆堆的剖面图;求取到的爆堆体积与真实的爆堆体积进行对比,仅存在5%以内的误差,且所提的三维重建与点云处理整套处理流程所需时间小于25 min,满足爆堆体积快速获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堆体积 形态参数 神经辐射场 点云处理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动载扰动下高应力巷道底板冲击机理与爆破参数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庚 曹安业 +6 位作者 窦林名 吕国伟 彭雨杰 郝琪 薛成春 谢永勤 史矿民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5,共16页
针对我国西北部矿区受水平构造应力影响严重,易在强动载扰动下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问题,以某矿208工作面材料巷底板大面积冲击破坏为工程背景,运用相似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程试验等方法,基于弹性力学板壳理论与突变理论,分析了... 针对我国西北部矿区受水平构造应力影响严重,易在强动载扰动下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问题,以某矿208工作面材料巷底板大面积冲击破坏为工程背景,运用相似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程试验等方法,基于弹性力学板壳理论与突变理论,分析了高构造应力和动载作用对巷道底板型冲击地压的影响机制,研究了底板冲击的爆破减冲原理,对比分析了有无底板爆破卸压措施对强动载扰动下高应力巷道围岩位移、巷表加速度和变形破坏动态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水平应力、炮孔角度、装药密度和不耦合系数对底板爆破卸压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强动载、高应力条件下较优的底板爆破参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水平应力易加剧巷道底板爆破卸压时非对称损伤而诱发冲击;炮孔角度的选择是爆破参数设计的前提,应当考虑炮孔角度与岩体的自然裂隙或层理面相适应,提升底板爆破卸压效果;不耦合系数取1.46左右时,损伤区及裂纹扩展长度较其他显著增大,爆破效果较优;装药密度与岩体损伤区、裂纹扩展长度及围岩应力呈正相关,但较大装药密度下的强化增幅并不明显。优化了强动载扰动下高应力巷道底板爆破卸压方案,现场试验后底板变形较参数未优化前降低了22%~61%;微震监测数据表明,优化爆破措施后煤层底板未发生1×10^(5) J以上大能量事件,且底板微震事件占比显著降低,卸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强动载扰动下高应力巷道底板爆破卸压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扰动 水平应力 冲击地压 底板爆破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薄矿脉硬岩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刚友 金爱兵 +2 位作者 武耀硕 陆通 杨江坤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为探究深部急倾斜薄矿脉开采新方法,以广东某硬岩矿山深部矿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中深孔爆破方法,综合考虑炮孔孔径、孔间距、排间距和一次爆破量,基于ANSYS/LS-DYNA数值模拟手段研究薄矿脉中深孔的爆破效果和技术可行性;同时获得矿体内关... 为探究深部急倾斜薄矿脉开采新方法,以广东某硬岩矿山深部矿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中深孔爆破方法,综合考虑炮孔孔径、孔间距、排间距和一次爆破量,基于ANSYS/LS-DYNA数值模拟手段研究薄矿脉中深孔的爆破效果和技术可行性;同时获得矿体内关键位置有效应力峰值和振动速度演化规律,并确定控制爆破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可采用中深孔爆破开采硬岩薄矿脉急倾斜矿体;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开采中,基于小孔径和小孔距的爆破方案能使矿体内有效应力分布均匀,且有效应力峰值大于矿体动态抗拉强度,爆破效果较好;矿体内有效应力峰值随排距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应以控制边帮爆破振动速度为导向,在保障开采效率的同时能够保护边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薄矿脉 中深孔控制爆破 爆破参数 一次爆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载荷作用下不同强度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毁伤效应
11
作者 张琪悦 刘彦 +3 位作者 闫俊伯 许迎亮 王百川 黄风雷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
以典型建筑目标构件爆炸防护为背景,研究了不同强度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梁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开展UHPFRC梁爆炸毁伤实验,获得纤维含量和纵筋类型对UHPFRC梁破坏模式和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纤维含量和使... 以典型建筑目标构件爆炸防护为背景,研究了不同强度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梁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开展UHPFRC梁爆炸毁伤实验,获得纤维含量和纵筋类型对UHPFRC梁破坏模式和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纤维含量和使用高强钢筋可提高UHPFRC梁的抗弯能力;为进一步拓展毁伤效应研究,构建了爆炸载荷作用下UHPFRC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元方法从三个强度面、状态方程、剪胀、损伤演化和应变率效应等方面改进了K&C本构模型参数,通过准静态实验表明,改进的本构模型参数可以更准确描述UHPFRC的力学性质,并基于爆炸实验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混凝土强度、钢筋类型和炸药药量对UHPFRC梁爆炸毁伤效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载荷 UHPFRC梁 抗爆性能 K&C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
12
作者 林春山 贾国利 +3 位作者 程洪全 许佳 贾新 罗德庆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进行了总结。2022年7月,3号高炉首次进行炉缸浇注修复,开炉后为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进行强化冶炼。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合理匹配送风参数、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炉顶压力、保持合理的...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进行了总结。2022年7月,3号高炉首次进行炉缸浇注修复,开炉后为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进行强化冶炼。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合理匹配送风参数、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炉顶压力、保持合理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以及强化炉前出铁管理等措施,强化冶炼成效显著,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023年底,3号高炉风量保持在6950m^(3)/min左右,风温1210~1230℃,炉顶压力稳定在270kPa,利用系数突破2.70t/(m^(3)·d),燃料比降至500kg/t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强化冶炼 原燃料质量 送风参数 炉顶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靠帮预裂爆破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
13
作者 徐海声 张智宇 +2 位作者 黄永辉 王凯 陈啸林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9-689,共11页
白马铁矿因长期开采在采场东南帮及东北帮已经形成了高度超过200 m的高陡边坡,为维护边坡稳定需要在露天靠帮边坡处开展预裂爆破作业。首先对爆区岩石进行静力学试验获取了岩石力学参数,再根据预裂爆破理论设计了预裂爆破数值模拟方案,... 白马铁矿因长期开采在采场东南帮及东北帮已经形成了高度超过200 m的高陡边坡,为维护边坡稳定需要在露天靠帮边坡处开展预裂爆破作业。首先对爆区岩石进行静力学试验获取了岩石力学参数,再根据预裂爆破理论设计了预裂爆破数值模拟方案,最后进行现场试验并检验预裂爆破效果。结果表明:药卷在32 mm及以上均能形成完整的预裂缝,随着药卷直径的增加,损伤云图中损伤范围及粉碎区范围增大,32 mm药卷在能形成有效破坏的同时使保留单元的损伤值最小为0.0552,最佳药卷直径为32 mm。1.6~1.9 m孔距均能形成贯通裂缝,随着孔距的增加,损伤范围及炮孔中心处有效应力呈减小趋势,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最佳孔距为1.6 m。现场试验采用分段不耦合装药,检测结果为半孔率80.6%、预裂面不平整度12.95 cm、降振率27.1%,爆破效果良好,可为露天靠帮预裂爆破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分段装药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房爆破拆除技术研究
14
作者 夏治园 杨帆 +5 位作者 王刚 马立飞 杨翎 陈欢 罗国安 高朋飞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针对某地18层椭圆形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房爆破拆除工况,通过系统分析楼房受力特征发现:椭圆形框筒结构楼房高宽比小、跨度长等特点,易发生后座甚至塌而不倒现象,核心筒内部剪力墙分布不规则,倒塌时易出现应力分布不均现象,导致楼体偏移... 针对某地18层椭圆形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房爆破拆除工况,通过系统分析楼房受力特征发现:椭圆形框筒结构楼房高宽比小、跨度长等特点,易发生后座甚至塌而不倒现象,核心筒内部剪力墙分布不规则,倒塌时易出现应力分布不均现象,导致楼体偏移设计方向。针对上述工程难点,设计时采用延期爆破、辅助弱化方式进行爆破拆除,首先通过拆分切割、化筒为墙等预处理方式破坏楼房抗侧移结构属性,避免楼体倒塌时发生偏移,再将爆破切口细致划分成4个爆破分区并逐步增大各区延期时间,尤其是将最后两分区延期时间提高至1 s,实现余留区域支撑点前移,避免塌而不倒现象,同时适当增大最末段起爆区域的支撑面积以控制后座,设计中选用上下双切口折叠爆破方法,控制楼房触地振动幅度,提高楼房整体解离效果。现场爆破拆除时,椭圆形楼房倒塌过程历时约5 s,基本沿设计方向倒塌,存在轻微后座,支柱失效明显,各层楼板依次折叠,爆堆集中,拆除爆破效果良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形楼房 框架-核心筒 爆破参数设计 控制爆破 倒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槽参数对小型无人机用杀爆战斗部破片生成率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冀伟昌 鲁春蕊 +3 位作者 赵爽 程春 张舒童 洪晓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3-88,共6页
以壳体内刻45°V型刻槽的菱形半预制破片1 kg战斗部为研究对象,探究壳体内刻槽的相关参数对小型战斗部破片成型性的影响规律。利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对战斗部破片形成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刻槽深度、刻槽夹角与刻槽间距对破片成型... 以壳体内刻45°V型刻槽的菱形半预制破片1 kg战斗部为研究对象,探究壳体内刻槽的相关参数对小型战斗部破片成型性的影响规律。利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对战斗部破片形成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刻槽深度、刻槽夹角与刻槽间距对破片成型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刻槽夹角对半预制破片生成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刻槽间距,最后是刻槽深度;而刻槽深度对半预制破片速度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刻槽间距,刻槽夹角的影响相对较小。为提高战斗部破片生成率,最佳方案为刻槽夹角设置为60°,刻槽间距定为6 mm,刻槽深度控制在2.5 mm,此方案下战斗部的有效断裂破片生成率最高,破片速度为1416 m/s。该研究可为优化战斗部设计、提高性能和作战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爆战斗部 刻槽参数 破片生成率 破片初速 战斗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座椅的减振抗爆结构设计及验证
16
作者 刘天增 宗士增 +1 位作者 熊新宇 刘荣方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9-187,共9页
座椅悬架结构在装甲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面对不平坦的路面条件以及潜在的爆炸冲击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两级空气弹簧座椅在装甲车辆中的减振抗爆性能,以提高乘员在极端冲击环境下的生存率。通过对“座椅... 座椅悬架结构在装甲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面对不平坦的路面条件以及潜在的爆炸冲击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两级空气弹簧座椅在装甲车辆中的减振抗爆性能,以提高乘员在极端冲击环境下的生存率。通过对“座椅-人体”系统的细致解耦和仿真模型的建立,能够模拟并分析座椅在实际路面激励和爆炸冲击波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研究采用了仿真测试流程座椅悬架力学模型以及人体集总参数模型,以全面评估座椅的减振和抗爆防护性能。两级式结构在不平整路面减振弹簧起主要作用,抗冲击时减振弹簧压缩可以吸收部分能量同时为抗爆弹簧增加响应时间从而保障乘员生命安全。上级减振下级抗爆的设计不仅有效的缓解了行驶过程中乘员受到振动影响,而且相比于单级座椅结构在180g、200g、220g的加速度冲击响应中对人体头部防护分别提升了11.31%、12.42%、1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 空气弹簧 减振抗爆 总参数模型 两级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浅孔联合爆破切顶的采区轨道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7
作者 张建静 黄玉诚 +4 位作者 吴雪峰 王成帅 任世杰 郭亮 刘志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2,共6页
针对锦程煤矿坚硬顶板工作面开采中顶板难以垮落导致的大面积悬顶、周边煤体及巷道围岩高应力大变形问题,以10-205厚硬顶板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爆破切顶卸压对采区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技术,明确了合理的切顶关... 针对锦程煤矿坚硬顶板工作面开采中顶板难以垮落导致的大面积悬顶、周边煤体及巷道围岩高应力大变形问题,以10-205厚硬顶板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爆破切顶卸压对采区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技术,明确了合理的切顶关键参数,并开展现场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切顶改变了顶板断裂位置,垮落岩块填充采空区并支撑上覆岩层结构,避免了顶板旋转下沉对采区轨道巷的强烈扰动。对于10-205工作面,最优切顶方式为深浅孔联合切顶,其中浅孔切顶高度14.7 m,深孔切顶高度22.6 m。与浅孔爆破切顶相比,该工艺使采区轨道巷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分别降低了63%和56%,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切顶卸压取得了良好的护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护巷 坚硬顶板 深浅孔爆破 切顶参数 卸压护巷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切口圆心角及高度对冷却塔倒塌效果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高文乐 李云飞 +3 位作者 寇玉明 孙鸿 张建伟 柳姬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探究不同爆破切口圆心角及高度对冷却塔整体倒塌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结构的倒塌过程进行复现,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原模型基础上,仅改变爆破切口圆心角和高度,选定14 m、15 m、16 m、17 m、18 m五种爆破切... 为探究不同爆破切口圆心角及高度对冷却塔整体倒塌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结构的倒塌过程进行复现,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原模型基础上,仅改变爆破切口圆心角和高度,选定14 m、15 m、16 m、17 m、18 m五种爆破切口高度和190°、210°、230°三种爆破切口圆心角,将其正交排列组合,探究两者对爆破效果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爆破切口圆心角对冷却塔爆堆范围的变化起着主要作用,爆破切口高度起次要作用;爆堆最高点基本位于倒塌中心线上,且分布在塔壁横向断裂位置附近,结构后方塔壁的裂隙出现位置和破碎程度决定了结构爆堆高度和爆堆高度最高点出现的位置;在爆破切口高度一定时,结构的竖向触地速度随爆破切口圆心角的增加而减小;当爆破切口角度圆心角一定时,随着爆破切口高度的不断增加,结构的竖向触地速度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此类冷却塔结构爆破拆除时的最优爆破切口圆心角为210°,最优爆破切口高度为1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爆破切口参数 数值模拟 冷却塔 爆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设计的隧道爆破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19
作者 张宪堂 高熙阳 +2 位作者 田新海 徐帮树 周红敏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2,共9页
隧道爆破课程设计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爆破工程》课程的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为了探索教学实践改革新思路,针对课程设计传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参数选取困难和图表绘制繁琐等问题,提出利用隧道爆破智能设计软件平台进行课... 隧道爆破课程设计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爆破工程》课程的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为了探索教学实践改革新思路,针对课程设计传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参数选取困难和图表绘制繁琐等问题,提出利用隧道爆破智能设计软件平台进行课程设计。作者通过融合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技术,搭建可以将抽象爆破参数设计变成清晰可视化模型的智能设计平台。该平台包括爆破设计、资源库、数据管理和全局设置等四大模块,创新性地实现了爆破参数实时修改并进行可实施性判断,具备导向式的操作流程,同时形成了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表明:智能设计平台通过导向式操作流程有效减少了传统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计算量和参数选取的随意性,提高了绘图效率及精度,确保爆破设计方案科学合理;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智能化设计思想,为成为服务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课程设计 教学实践 智能化设计 爆破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间隔技术的灰岩爆破粉矿率优化方法研究
20
作者 杨明 张锦华 +3 位作者 赵凯轩 贺五一 王俊青 高晶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5,共11页
以江西省邓家山骨料矿山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技术对粉矿率的优化机理及工程应用。首先,分析了该矿山的工程地质条件,给出了该矿山岩体特性和节理裂隙分布发育情况,为开展爆破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引入了空气间... 以江西省邓家山骨料矿山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技术对粉矿率的优化机理及工程应用。首先,分析了该矿山的工程地质条件,给出了该矿山岩体特性和节理裂隙分布发育情况,为开展爆破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引入了空气间隔装药理论体系,提出了采用空气间隔器的爆破方法,阐述了空气间隔装药通过缓冲爆炸应力波、延长爆生气体作用时间、均衡能量分布的机理,探讨不同结构形式(顶部、中部、底部)对粉矿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成功取得工程应用。第三,基于试验数据,开展了基于空气间隔爆破方法的爆破参数优化,选取炸药单耗和孔间延时为主要参数,提出了爆破参数优化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了爆破参数优化回归模型(R^(2)=0.8697),可靠性较高,为优化爆破参数设计、提升矿山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工程 爆破粉矿率 空气间隔装药 爆破参数优化 爆破块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