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MFC新型冷却流道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浩 鞠洪玲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运行过程中,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高效的冷却设计来带走这些热量。为了使燃料电池的温度更加均匀并提升燃料电池的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叶脉形冷却流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与平行...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运行过程中,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高效的冷却设计来带走这些热量。为了使燃料电池的温度更加均匀并提升燃料电池的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叶脉形冷却流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与平行冷却流道、蛇形冷却流道在冷却流场的最高温度、进出口温差、温度均匀性和压降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平行和蛇形冷却流道相比,在相同的冷却条件下,仿生叶脉形冷却流道温度均匀性最好。此外,虽然蛇形冷却流道的冷却性能优于平行流道,但会导致更高的压力损失。与两种传统流道相比,在相同的冷却条件下,仿生叶脉形冷却流道不仅冷却性能最好,最高温度值降低到346.6 K,其冷却板温度均匀性UT更好,而且进出口压力差最小,造成的压降损失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仿生叶脉形冷却流道 温度分布 冷却液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硒肥对圆叶决明生长、酶活性及其叶肉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翁伯琦 黄东风 +3 位作者 熊德中 应朝阳 黄毅斌 罗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810-2817,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在红壤中施用不同浓度的硒肥对豆科牧草圆叶决明植株生长、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其叶肉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施 0 .5~ 2 mg Se/ kg土不同用量的硒肥处理的圆叶决明植株株高、分枝...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在红壤中施用不同浓度的硒肥对豆科牧草圆叶决明植株生长、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其叶肉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施 0 .5~ 2 mg Se/ kg土不同用量的硒肥处理的圆叶决明植株株高、分枝数和植株干重 ,比不施硒肥的对照处理分别提高 11.71%~ 18.97%、0 .5 5 %~ 2 2 .6 1%和 5 2 .9%~ 14 4 .9% ;植株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加 ,不施硒 (CK)处理的植株含硒量仅为 0 .0 2 5 mg/ kg,当施硒肥量为 2 mg Se/ kg土 (S2 )时 ,植株的硒含量达到0 .2 2 2 mg/ kg,比对照增加了 7.88倍 ;施硒量为 1mg Se/ kg土 (S1)处理圆叶决明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最大 ,比对照提高2 81.5 % ,比施 2 m g Se/ kg土的增加了 2 0 6 .1% ;根瘤固氮酶活性以施用 2 mg Se/ kg土的处理为最大 ,比对照增加了 4 9.4 1%。植株叶肉细胞超显微结构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 :施不同用量硒肥处理均能比对照处理增加植株叶绿体的数量 ,其中以1.5 mg Se/ kg土的施用量处理效果最好 ,而 1.5 m g Se/ kg土和 2 mg Se/ kg土处理对提高叶绿体的基粒数量和片层密度效果较佳 ,但对稳定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效果则不明显 ;而施用 1.5 m g Se/ kg土和 1mg Se/ kg土处理则显示了减少线粒体的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决明 生长 酶活性 细胞超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动弹性的风力机叶片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佳慧 王同光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6-400,共5页
考虑气动弹性对风力机叶片的影响,采用叶素-动量理论计算气动力,采用盒形梁理论计算结构变形,耦合静气动弹性平衡方程,建立了风力机叶片静气动弹性分析程序。本文运用该程序进行了多种风速下叶片载荷及风轮性能的计算,分析了气动弹性对... 考虑气动弹性对风力机叶片的影响,采用叶素-动量理论计算气动力,采用盒形梁理论计算结构变形,耦合静气动弹性平衡方程,建立了风力机叶片静气动弹性分析程序。本文运用该程序进行了多种风速下叶片载荷及风轮性能的计算,分析了气动弹性对原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兆瓦级风力机,在大风速情况下,气动弹性对风轮性能有着明显影响,并会造成气动载荷的重新分布,影响结构设计的准确性。该方法可用于对叶片气动设计与载荷计算方法进行气动弹性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气动弹性 叶素动量理论 盒形梁理论 叶片性能 叶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品种叶表面硅质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秉耀 陈新芳 +1 位作者 刘向东 郭海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个不同品种的水稻(Oryza sativaL.)叶片表面硅质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并首次用X射线能谱分析其硅含量。结果发现8个品种间叶片表面硅质细胞形态结构和硅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四倍体品种不但硅质细胞大,而且硅元...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个不同品种的水稻(Oryza sativaL.)叶片表面硅质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并首次用X射线能谱分析其硅含量。结果发现8个品种间叶片表面硅质细胞形态结构和硅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四倍体品种不但硅质细胞大,而且硅元素含量也较高,其中矮脚南特-4x叶片表面硅质细胞表面积最大,达301.40mm2,硅元素相对含量也最高,为32.77 wt.%;广陆矮4号-4x硅质细胞表面积次之,为192.50mm2,硅元素相对含量为25.80 wt.%。这2个四倍体品种的气孔硅乳突数都是8个,比二倍体品种多1倍。四倍体品种田间表现植株直立、基部通风性好、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虫性均较强。二倍体品种零轮、P23、L202、D27 F2(野生稻杂种)、华粳籼74和E5等品种硅质细胞表面积明显比四倍体的小,平均小3.6倍;硅元素含量也较低,平均比四倍体的低1.4倍;抗性较2个四倍体水稻品种差。本文的结果初步说明水稻叶片硅质细胞大小和含量与抗性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片 硅质细胞 硅元素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叶片细胞形态和光合性能演替规律的研究──Ⅰ.叶片细胞形态的演替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莹 李雁鸣 张立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11,共5页
以华北地区自50年代开始至今各年代大面积推广的19个代表性冬小麦栽培品种为材料,对其春生第1,3,5,6叶的叶片细胞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主要结果表明,随品种由远及近的更替顺序,同一叶位叶片叶肉细胞中多环细胞的频率逐渐提高,叶... 以华北地区自50年代开始至今各年代大面积推广的19个代表性冬小麦栽培品种为材料,对其春生第1,3,5,6叶的叶片细胞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主要结果表明,随品种由远及近的更替顺序,同一叶位叶片叶肉细胞中多环细胞的频率逐渐提高,叶肉细胞变小,旗叶叶肉厚度增加,叶肉细胞层数增加。这表明,随品种更替,叶片细胞的形态和组成有逐渐复杂化的趋势,而这种变化可能是和光合能力的提高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更替 叶片 细胞形态 光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用量对烤烟烟叶发育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高致明 刘国顺 +1 位作者 张国显 谢德平 《中国烟草》 CSCD 1995年第4期19-23,共5页
1992~1993年河南宝丰就磷用量对烤烟烟叶发育和叶片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增施磷肥有促进叶肉细胞分裂,延迟胞间隙分化扩展,促进栅栏组织细胞伸长的作用。磷用量在56.25k... 1992~1993年河南宝丰就磷用量对烤烟烟叶发育和叶片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增施磷肥有促进叶肉细胞分裂,延迟胞间隙分化扩展,促进栅栏组织细胞伸长的作用。磷用量在56.25kg/hm2以内,增施磷肥既有提高定长叶的叶厚及棚栏组织厚度的作用,又有增加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减小胞间隙面积(%)的作用,效果都很明显。磷用量56.25~337.50kg/hm2,增施磷肥可明显提高定长叶的叶厚及栅栏组织厚度,但对棚栏组织细胞密度及胞间隙面积(%)的影响很小。磷用量超过337.50kg/hm2,增施磷肥定长叶的叶厚、栅栏组织厚度及栅栏组织细胞密度降低,胞间隙面积(%)增加。定长叶栅栏组织厚度与叶厚的比值相当稳定,与磷用量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磷用量 烟叶 发育 结构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涂法制备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江 谢志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采用刮涂法制备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时刮涂速度和基底温度对活性层厚度以及形貌的影响。当刮涂速度增加或者基底温度降低时,由于溶液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变化导致活性层厚度增加。与旋涂方法相比,刮涂方法制备的活性层薄膜具... 系统地研究了采用刮涂法制备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时刮涂速度和基底温度对活性层厚度以及形貌的影响。当刮涂速度增加或者基底温度降低时,由于溶液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变化导致活性层厚度增加。与旋涂方法相比,刮涂方法制备的活性层薄膜具有更小的粗糙度和精细的相分离结构,从而减少了光伏电池的漏电流并提高了填充因子。利用刮涂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涂法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断面的几何参数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从新 李昆 季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针对风力机叶片内部的结构形式,采用薄壁结构力学多闭式理论,对某种风力机叶片结构进行简化和分析,建立几何模型,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得到叶片断面的弯扭特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风力机叶片断面的扇性静矩分布并不均匀,在叶片断面头... 针对风力机叶片内部的结构形式,采用薄壁结构力学多闭式理论,对某种风力机叶片结构进行简化和分析,建立几何模型,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得到叶片断面的弯扭特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风力机叶片断面的扇性静矩分布并不均匀,在叶片断面头部的值较小,尾部的值较大,容易造成叶片后缘失稳.在风力机叶片结构设计时,要提高叶片后缘部分的设计参数,以满足叶片的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薄壁多闭室断面 弯扭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拟南芥叶片和下表皮细胞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侯蕾 陈龙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615-7616,共2页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拟南芥叶片发育的影响。[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100和150 mmol/L的NaC l溶液处理拟南芥幼苗7和14d后,用改进的指甲油印迹法并借助计算机软件,测量了不同处理的叶片面积和下表皮细胞面积。并对不同处理的叶片和细胞面...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拟南芥叶片发育的影响。[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100和150 mmol/L的NaC l溶液处理拟南芥幼苗7和14d后,用改进的指甲油印迹法并借助计算机软件,测量了不同处理的叶片面积和下表皮细胞面积。并对不同处理的叶片和细胞面积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和比较。[结果]盐胁迫下,拟南芥叶片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叶片大小、叶片下表皮细胞的大小都相应减小。[结论]叶片及表皮细胞的减小是植物盐胁迫条件下的重要生理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盐胁迫 叶片面积 表皮细胞面积 指甲油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温度对刮涂制备的P3HT∶PCBM薄膜形貌和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江 谢志元 郭世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7-1422,共6页
研究了刮涂制备P3HT∶PCBM(P3HT:聚3-己基噻吩,PCBM:[6,6]-苯基-C61-丁酸甲酯)活性层的过程中,基底温度对P3HT∶PCBM活性层薄膜性质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基底温度在缩短薄膜干燥时间的同时,抑制了PCBM相的大尺度聚集,并改善... 研究了刮涂制备P3HT∶PCBM(P3HT:聚3-己基噻吩,PCBM:[6,6]-苯基-C61-丁酸甲酯)活性层的过程中,基底温度对P3HT∶PCBM活性层薄膜性质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基底温度在缩短薄膜干燥时间的同时,抑制了PCBM相的大尺度聚集,并改善了P3HT∶PCBM薄膜中P3HT在(100)方向上的结晶程度,但降低了π-π共轭方向上的有序度。制备的光伏电池经过进一步退火处理后可形成良好的互穿网络结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3.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涂方法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基底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切锯锯齿应力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史晓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5期89-91,共3页
针对热锯机锯片磨损较快,使用寿命过短等主要失效形式,为摸清失效机理,找出预防办法,进行了锯齿初始接触状态和稳定锯切状态下齿尖应力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研究,并且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 热切锯 锯齿 应力分析 热锯机 磨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级动叶异常偏转对轴流风机失速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磊 曲耀鹏 +2 位作者 王松岭 邓宇涵 李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1-125,共5页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叶片角度异常偏转时可能会诱发轴流风机失速。为了探讨这种影响规律,本文以两级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对第二级动叶轮中2个相邻叶片异常偏转角为+9°时轴流风机内的失速现象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叶片角度异常偏转时可能会诱发轴流风机失速。为了探讨这种影响规律,本文以两级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对第二级动叶轮中2个相邻叶片异常偏转角为+9°时轴流风机内的失速现象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虽然叶片偏转降低了轴流风机的出口静压,但使轴流风机的稳定运行范围有所增加;失速先兆最先出现在第二级动叶片前缘叶顶;带有异常叶片和正常叶片的轴流风机内均经历了失速先兆的产生、发展、合并,最后演化为完整的失速团4个阶段;异常叶片的周向分布规律与正常叶片相同,均为周向均匀分布;异常叶片使失速先兆数量和演化为失速团的时间增加,虽然失速团数量没变,但生成的失速团的影响范围较正常轴流风机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风机 动叶可调 安装角 异常偏转 失速先兆 失速团 出口静压 湍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砂叶螨对棉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兰景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6期528-530,共3页
朱砂叶螨危害棉叶后,叶片细胞器受到破坏,叶绿体膜不完整或消失,基粒片层排列紊乱,淀粉粒增多,有的细胞仅剩一些残物和膜状物或淀粉粒,严重影响棉株生长.
关键词 棉花 叶片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Aloe arborenscens)叶片细胞部分超微结构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慧民 吴宇红 李金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01-703,共3页
文章通过对芦荟叶片细胞TEM常规样品制备技术,EM负染色技术,Meltshadow技术,SEM常规样品制备技术的生物电镜应用,在光学显微镜结构观察的基础上,观察了芦荟叶片表皮的各种附属结构,芦荟叶片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与位置,叶片细胞... 文章通过对芦荟叶片细胞TEM常规样品制备技术,EM负染色技术,Meltshadow技术,SEM常规样品制备技术的生物电镜应用,在光学显微镜结构观察的基础上,观察了芦荟叶片表皮的各种附属结构,芦荟叶片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与位置,叶片细胞的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和核仁的形状及结构等。观察结果表明,芦荟叶片表面有蜡质层包被,且分布均匀;叶绿体呈棒状,内有丰富的片层结构;核仁呈圆球状,染色质深而密集;线粒体呈长圆球形,内膜腔内充满了透明的胶体状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叶片细胞 生物电镜技术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离自皱边石杉茎尖共生藻类的鉴定及培养
15
作者 张慧 马英姿 +1 位作者 杨波华 宋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6-169,共4页
湖南产皱边石杉茎尖经过表面消毒和内生菌灭菌后,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结果分离培养出一种与其共生的藻类,经超显微结构鉴定为椭圆小球藻。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椭圆小球藻聚积成团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椭圆小球藻细胞长7~12μm,宽4... 湖南产皱边石杉茎尖经过表面消毒和内生菌灭菌后,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结果分离培养出一种与其共生的藻类,经超显微结构鉴定为椭圆小球藻。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椭圆小球藻聚积成团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椭圆小球藻细胞长7~12μm,宽4.5~8.0μm,椭圆小球藻的胞外多糖层明显分为两层,无性生殖时,原生质体直接分裂成4个似亲孢子,从母体中破壁而出。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淀粉核,色素体呈片状,占细胞较大部分;藻体内含叶绿素a 0.134 mg/g,叶绿素b 0.047 mg/g,类胡萝卜素0.057 mg/g,叶绿素a/b为2.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边石杉 椭圆小球藻 细胞超显微结构 共生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辅助刮刀涂布法制备钙钛矿薄膜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今朝 曹焕奇 +2 位作者 张超 杨利营 印寿根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8-1039,共12页
由于具有高效率以及可溶液法制备等优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受到了广泛关注。溶液法制备钙钛矿薄膜通常使用旋涂法。然而,溶液旋涂法具有厚度不均匀、原料浪费严重等缺点,因而不适合制备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目前,制备大面积均匀的钙钛矿太... 由于具有高效率以及可溶液法制备等优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受到了广泛关注。溶液法制备钙钛矿薄膜通常使用旋涂法。然而,溶液旋涂法具有厚度不均匀、原料浪费严重等缺点,因而不适合制备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目前,制备大面积均匀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仍是一项挑战。为此,本文使用一种新方法(气相辅助刮刀涂布法)来克服这一问题。该方法能够制备出大面积、高结晶度的均匀钙钛矿薄膜。此外,通过改变前驱液的浓度,能够得到不同厚度的钙钛矿薄膜。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前驱溶液浓度为1. 0 M时,可以制备出光伏性能最佳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当电池活性面积分别为0. 112 5 cm^2和1. 0 cm^2时,在AM1. 5G(100 mW/cm^2)模拟太阳光下,其光电转化效率的最高值为17. 76%(平均效率16. 9%)和16. 3%。这为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气相辅助刮刀涂布 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的诱导与分离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爽 丁洪昌 +1 位作者 刘长军 严兴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22,共9页
为获得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本文使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照其叶状体,培养数天后,在叶状体上出现了少量颜色变异细胞,它们呈斑点状无规则地分布在野生型细胞中间。再培养2~3周,这些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其颜色呈浅... 为获得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本文使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照其叶状体,培养数天后,在叶状体上出现了少量颜色变异细胞,它们呈斑点状无规则地分布在野生型细胞中间。再培养2~3周,这些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其颜色呈浅绿黄、橄榄色、草绿、绿褐、黄褐、浅褐、深紫红和浅紫红色等。在辐照强度0~80μW/cm^2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随辐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至80μW/cm^2以上时,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加,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这表明80μW/cm^2为有效的辐照强度。将色素变异细胞块切下,置入充气瓶内充气培养,待其释放出单孢子,随后从单孢子萌发体中挑选出了黄褐、橄榄色、红色、褐红等纯色的突变体,并利用叶状体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它们的遗传纯合丝状体(品系)。各突变品系的F_1叶状体与各自母体的颜色一样,说明其颜色是可稳定遗传的。与野生型品系相比,各色素突变品系的F_1叶状体的生长速度、活体吸收光谱、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的含量及它们相互间的比值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紫菜 紫外线 变异细胞 色素突变体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振华 张晓丹 +2 位作者 纪伟伟 张存善 赵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9-982,共4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成膜剂,采用刮涂的方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阳极中的TiO_2薄膜。将一定量的PVP溶解到无水乙醇中与0.5g P25以及其它有机小分子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后研磨制成TiO_2胶体,将其均匀涂覆在导电玻璃上(膜厚度约为14...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成膜剂,采用刮涂的方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阳极中的TiO_2薄膜。将一定量的PVP溶解到无水乙醇中与0.5g P25以及其它有机小分子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后研磨制成TiO_2胶体,将其均匀涂覆在导电玻璃上(膜厚度约为14μm),经过450℃烧结后浸附染料,制成TiO_2光阳极。研究发现: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PVP用量会明显影响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填充因子,进而影响光电转换效率。在其它条件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最后得出最优的PVP加入量为0.30g,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刮涂法 TIO2薄膜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层修饰溅射氧化镍对刮涂制备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佳宁 葛欣 +5 位作者 黄子轩 刘振 王鹏阳 石标 赵颖 张晓丹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8-1466,共9页
氧化镍作为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常用无机空穴传输层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过性及化学稳定性,并且还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等方法进行大面积制备,且成本低廉。然而相比于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氧化镍和钙钛矿界面处的能级失配、缺陷及不良化学反... 氧化镍作为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常用无机空穴传输层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过性及化学稳定性,并且还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等方法进行大面积制备,且成本低廉。然而相比于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氧化镍和钙钛矿界面处的能级失配、缺陷及不良化学反应等限制了基于氧化镍空穴传输层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2-(9H-咔唑-9-基)乙基)膦酸((2-(9H-carbazol-9-yl)ethylphosphonic acid,2PACz)自组装层作为氧化镍/宽带隙钙钛矿界面修饰材料。该分子可以有效钝化氧化镍表面缺陷、调节上层钙钛矿的成膜及促进界面电荷传输,最终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由16.18%提升至18.42%。本工作为氧化镍空穴传输层在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 空穴传输层 氧化镍 自组装层 磁控溅射 刮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碘化铅形貌两步连续刮涂法大面积制备甲脒基钙钛矿薄膜
20
作者 文永涛 李静 +6 位作者 高晓峰 田聪聪 朱昊 余国木 张晓俐 Hyesung Park 黄福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0,共10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现高性能光伏器件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应用前景,但面临着一个最主要的挑战是开发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大面积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在本研究中,为解决大面积印刷难题,通过两步连续刮涂法制备甲脒基钙钛矿吸光...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现高性能光伏器件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应用前景,但面临着一个最主要的挑战是开发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大面积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在本研究中,为解决大面积印刷难题,通过两步连续刮涂法制备甲脒基钙钛矿吸光层。两步法中第一步沉积的PbI_(2)很容易形成致密的薄膜,这将导致后续沉积的有机胺盐无法和PbI_(2)充分完全反应,在钙钛矿薄膜中残留PbI_(2),这会严重影响载流子的传输。为了实现理想的多孔PbI_(2)薄膜结构,我们通过在PbI_(2)前驱体溶液中引入四亚甲基亚砜(THTO)。通过形成PbI_(2)·THTO络合物,PbI_(2)的结晶过程被有效控制,易形成片状的PbI_(2)晶粒并沿着垂直基底方向上排列,得到了理想的纳米通道。这为后续的有机胺盐渗入提供了理想的纳米通道。最终5 cm×5 cm模组实现了18.65%的功率转化效率,并具有出色的存储和热稳定性。这一结果展现了两步连续刮涂法策略在制备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两步法 刮涂 印刷 模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