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灯与黑光灯对草地螟成虫监测效果的差异分析
1
作者 程云霞 康爱国 +2 位作者 王泱洋 高峰 江幸福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随着高空灯在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种群动态监测中的普遍应用,分析高空灯的监测数据特点及其与传统黑光灯差异,对基于高空灯监测数据进行种群动态趋势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提取并定义一系列的描述参数,系统分析了河北... 随着高空灯在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种群动态监测中的普遍应用,分析高空灯的监测数据特点及其与传统黑光灯差异,对基于高空灯监测数据进行种群动态趋势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提取并定义一系列的描述参数,系统分析了河北省康保县2014年-2023年连续10年高空灯及黑光灯监测草地螟成虫的动态数据,比较了高空灯与传统黑光灯对草地螟成虫监测的差异及相同点。结果表明,高空灯监测下全年累计草地螟成虫诱集量是黑光灯的10倍以上;高空灯下雌蛾占比为0.53,显著低于黑光灯;高空灯下始见期和终见期分别平均早于黑光灯3 d和2 d。在同一个蛾峰期内,高空灯监测到的高峰日期比黑光灯平均早1 d。高空灯和黑光灯对草地螟监测的一致之处体现在:2种监测设备所示虫量的相对多少的年度变化趋势相同,且整个监测期蛾峰次数均为3~4次,蛾峰持续天数均为1~2 d。造成高空灯和黑光灯监测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分别对高空过境虫源和近地面虫源具有诱集优势。分析结果对于高空灯在草地螟种群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高空灯 黑光灯 监测 始见期 终见期 蛾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山天牛成虫羽化与温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4 位作者 王宝 于艳萍 董志明 牟智慧 王怀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486-7491,共6页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是危害我国东北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蒙古栎Q.mongolicus天然林的重大害虫,生活周期长,3a发生1代,而且生活史整齐,在东北林区的辽宁、吉林和内蒙发育历期基本一致,因而绝大部分的成虫羽化时...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是危害我国东北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蒙古栎Q.mongolicus天然林的重大害虫,生活周期长,3a发生1代,而且生活史整齐,在东北林区的辽宁、吉林和内蒙发育历期基本一致,因而绝大部分的成虫羽化时期出现在同一年份。为了有效防治栗山天牛,利用栗山天牛成虫具有趋光性这一特点,研究发明了诱集捕杀成虫的专用黑光灯,诱杀了大量的栗山天牛成虫,吉林省2008年共诱杀栗山天牛成虫达24.16t。根据每天晚上所诱到的栗山天牛的成虫数量(平均1kg栗山天牛成虫数量为430头,按此折合成重量kg统计),分析栗山天牛在成虫发生期其羽化数量与温湿度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的羽化高峰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的羽化与林间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对栗山天牛成虫的发生量与温湿度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为我国东北林区栗山天牛成虫羽化年份预测预报成虫出现和发生期以及在成虫发生期开展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山天牛 成虫羽化 趋光性 黑光灯 诱杀成虫 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环境友好型诱杀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春森 马罡 +1 位作者 常向前 杨和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9-225,共7页
2003年和2004年,在山东惠民采用杀虫灯、性诱剂、杨树枝把等措施开展了诱杀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的防治试验。杀虫灯+10支性诱剂,杀虫灯+5支性诱剂+5支杨树枝把,杀虫灯+10支杨树枝把,杀虫灯4种措施的日均诱蛾量分别... 2003年和2004年,在山东惠民采用杀虫灯、性诱剂、杨树枝把等措施开展了诱杀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的防治试验。杀虫灯+10支性诱剂,杀虫灯+5支性诱剂+5支杨树枝把,杀虫灯+10支杨树枝把,杀虫灯4种措施的日均诱蛾量分别为11.4、10.4、8.6和7.0头,性诱剂和杨树枝把均未显著提高对棉铃虫的诱杀效果。不同诱捕方案对棉铃虫累积诱蛾量随日期的变化符合Gompertz方程。普通灯和时控灯对棉铃虫的日均诱蛾量分别为19.9头和17.4头,二者差异不显著;时控灯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日均诱捕量均少于普通灯;减少开灯时间可在不显著降低棉铃虫诱杀量的同时,有效保护捕食性瓢虫。与普通灯相比,设置时间合理的时控灯(夜间19:00—23:00和3:00—5:00开灯)未显著降低棉铃虫的日均诱蛾量,而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日均诱捕量分别为2.0头和4.9头,均显著低于普通灯的3.7头和9.2头,合理设置开关灯控制模式可在不显著降低对棉铃虫诱杀效果的同时,降低近50%的天敌杀伤率,节约用电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杀虫灯 性诱剂 杨树枝把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地区农田灯诱地下害虫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动态 被引量:3
4
作者 阎雄飞 梅成芳 +5 位作者 唐立 郭艳芳 梅蕊 樊振梅 张成利 吴疆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为了明确陕西榆林地区农田地下害虫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动态,于2016年4月1日至2019年9月28日,在陕西省榆林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设置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箱对地下害虫进行收集,在室内对标本进行鉴定和数据分析。在榆林市农田一共灯诱到... 为了明确陕西榆林地区农田地下害虫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动态,于2016年4月1日至2019年9月28日,在陕西省榆林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设置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箱对地下害虫进行收集,在室内对标本进行鉴定和数据分析。在榆林市农田一共灯诱到地下害虫12种,隶属3目5科。地下害虫混合种群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9月上旬,盛发期为4月下旬至8月上旬。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东方绢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阔胫绢金龟Maladera verticalis和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是榆林农田地下害虫主要优势种群。小地老虎灯诱高峰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中旬以及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东方绢金龟的灯诱高峰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阔胫绢金龟灯诱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8月上旬,黄褐丽金龟灯诱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本研究为榆林地区农田地下害虫的监测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害虫 黑光灯诱 优势种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诱森林害虫名录 被引量:4
5
作者 薛贤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经过十多年的黑光灯诱测及国内有关资料的统计,黑光灯诱获具有趋光性的森林害虫692种,分属于8个目的78个科,约占我国森林害虫种类的三分之一。其中起光性很强的有36种,趋光性强的有182种,趋光性弱的有155种。
关键词 森林害虫 灯诱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黑光灯诱集金龟子的种类及其分布和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苗春生 苗秀俊 +1 位作者 王亚军 靳素萍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1963~2005年河北省各地黑光灯诱集金龟子的原始资料为统计素材,研究了河北省黑光灯诱集金龟子的种类及其分布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河北省黑光灯诱集到的金龟子为7个科54种;不同地区,金龟子种的分布不同;金龟子种类不同,上灯... 以1963~2005年河北省各地黑光灯诱集金龟子的原始资料为统计素材,研究了河北省黑光灯诱集金龟子的种类及其分布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河北省黑光灯诱集到的金龟子为7个科54种;不同地区,金龟子种的分布不同;金龟子种类不同,上灯日期、日诱导数量和世代均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光灯 诱集 金龟子 种类 分布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诱与性诱对水稻二化螟诱捕效果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彭念军 颜妙珺 +1 位作者 王小凤 严玲玲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59-62,共4页
为比较黑光灯与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差异,于2019—2020年在益阳地区开展了相关试验,并就气象因子与诱捕效果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诱捕方式捕获的二化螟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各代成虫高峰期及蛾峰日较为接近,相同时间... 为比较黑光灯与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差异,于2019—2020年在益阳地区开展了相关试验,并就气象因子与诱捕效果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诱捕方式捕获的二化螟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各代成虫高峰期及蛾峰日较为接近,相同时间内灯诱蛾量明显多于性诱蛾量;灯下二化螟发生趋势较为真实的反映田间发生情况,性诱捕器对不同世代二化螟的诱捕效果存在差异,越冬代螟蛾对性诱剂最为敏感;2种方法捕获的虫量与同期气象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越冬代诱捕虫量与气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光灯 性诱剂 二化螟 诱捕效果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构造硅表面形貌的陷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慧丽 陈长水 +1 位作者 王芳 刘颂豪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7-621,共5页
在特定的气体氛围下,用一定能量密度的飞秒激光连续照射单晶硅片表面,可制备出表面具有准规则排列微米量级锥形尖峰结构的黑硅材料。利用几何光学中光的传输理论,研究了黑硅材料的陷光特性,以及黑硅表面准规则排列的微米量级锥形尖峰结... 在特定的气体氛围下,用一定能量密度的飞秒激光连续照射单晶硅片表面,可制备出表面具有准规则排列微米量级锥形尖峰结构的黑硅材料。利用几何光学中光的传输理论,研究了黑硅材料的陷光特性,以及黑硅表面准规则排列的微米量级锥形尖峰结构的形状和密度对反射次数的影响。得到黑硅的表面准规则排列的微米量级锥形尖峰结构的高度越高、间距越小和底角越大,它的陷光效果就越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黑硅 陷光特性 飞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诱剂与黑光灯对二化螟的诱捕效果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贤夫 陈海波 +3 位作者 李程巧 肖鹏飞 朱国念 叶建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2-610,共9页
在二化螟预测预报中,性诱剂和黑光灯两种诱捕方法被广泛采用,为比较这两种方法对稻田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差异,于2010—2014年在浙江温岭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诱芯和诱捕器种类、田间越冬幼虫量以及气象因子对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影响进行... 在二化螟预测预报中,性诱剂和黑光灯两种诱捕方法被广泛采用,为比较这两种方法对稻田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差异,于2010—2014年在浙江温岭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诱芯和诱捕器种类、田间越冬幼虫量以及气象因子对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越冬代二化螟,采用性诱剂和黑光灯诱捕的二化螟成虫数量的消长动态基本一致,但采用性诱剂诱捕的成虫峰期出现早、峰次多,而且诱捕量显著高于黑光灯诱捕;不同性诱剂诱芯与诱捕器之间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性诱剂和黑光灯两种方法诱捕的虫量与田间越冬的幼虫基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种诱捕方法的诱捕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对于越冬代,诱捕的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而其余各代的诱捕虫量则与温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黑光灯 二化螟 诱捕效果 害虫预测预报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灯光诱杀在林业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关丽萍 卢洪斌 胡明慧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8期58-59,64,共3页
灯光诱杀是林业虫害防治中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之一。文章分析了黑光灯的诱杀原理和装置,总结了各种诱虫灯的使用与实践,阐明灯光诱杀害虫是一项重要的农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在虫情监测和科研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关键词 林业虫害防治 灯光诱杀 黑光灯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蜂窝超结构纹理多晶硅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欢 吴兢 +2 位作者 孙建华 朱雅文 赵兴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1-166,共6页
该文通过NH_(2)C_(2)H_(4)OH/NH_(4)F/HF/H_(2)O_(2)的混合溶液对硅片结构进行重构,得到纳米蜂巢状超结构黑硅多晶电池。超结构的蜂巢状纳米结构不仅有利于增强其陷光性能,同时限制了绒面比表面积,因此黑硅电池相对常规电池反射率有了5... 该文通过NH_(2)C_(2)H_(4)OH/NH_(4)F/HF/H_(2)O_(2)的混合溶液对硅片结构进行重构,得到纳米蜂巢状超结构黑硅多晶电池。超结构的蜂巢状纳米结构不仅有利于增强其陷光性能,同时限制了绒面比表面积,因此黑硅电池相对常规电池反射率有了5%的下降,但仍具备较高的钝化效果。经试验得到具有最佳电性能表现的黑硅电池片,其开路电压为0.635 V,短路电流为9.17 A,光电转换效率较常规酸制绒电池片高0.465%,达到19.18%。这说明具备纳米蜂窝状结构的黑硅电池片具备优秀的电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黑硅 多晶硅 蜂窝结构 陷光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