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on flotation behavior of aluminosilicate minerals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声贵 钟宏 刘广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4期500-503,共4页
The electrokinetic properties and flotation of diaspore, kaolinite, pyrophyllite and illite with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colle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flota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collecting ability of qu... The electrokinetic properties and flotation of diaspore, kaolinite, pyrophyllite and illite with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colle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flota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collecting ability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for the four minerals is in the order(from strong to weak) ofocta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ODBA),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 do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TA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lkalescence, it is 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diaspore from the silicate minerals such as kaolinite, illite and pyrophyllite using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as collector. Isoelectric points (IEP) of diaspore, kaolinite, pyrophyllite and illite are pH=6.0, 3.4, 2.3 and 3.2, respectively.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can change ζ-potential of the aluminosilicate minerals obviously. The flotation mechanisms were explained by ζ-potential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FT-IR)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nly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takes place between aluminosilicate minerals (diaspore, kaolinite, pyrophyllite and illite) and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osilicate mineral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FLO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piro-typ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via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synthetic route as electrolyte for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宏明 孙文佼 李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435-2439,共5页
A spiro-typ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piro-(1,1′)-bipyrrol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SBP-BF4)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n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three-step process comprising the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1,4-di... A spiro-typ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piro-(1,1′)-bipyrrol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SBP-BF4)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n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three-step process comprising the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1,4-dibromobutane and pyrrolidine, and subsequent ion exchange pathway with KOH followed by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via HBF4 in the system of ethanol solution. 1H NMR, 13 C NMR, FI-IR and XPS analyses showed the structure of SBP-BF4. The as-obtained SBP-BF4 was dissolved in AN and used as the electrolyte for supercapacitor.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 that, compared with commercial electrolyte TEMA-BF4/AN, SBP-BF4/AN exhibits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lower resistance and improved cycling performance, which is due to its smaller ion size and stable symmetr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o-typ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ynthesis electrolyte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稠杂环季铵盐的合成及其酸化缓蚀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业飞 王婧 +3 位作者 杨华 杨震 杨秋雯 吴佳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以喹啉、氯化苄和亚硝酸钠为原料,经“一锅法”两阶段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稠杂环季铵盐(BQD),并评价其单独作为酸化缓蚀剂的应用潜力。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AFM(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和接触角分析等研究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 以喹啉、氯化苄和亚硝酸钠为原料,经“一锅法”两阶段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稠杂环季铵盐(BQD),并评价其单独作为酸化缓蚀剂的应用潜力。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AFM(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和接触角分析等研究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90℃、15%HCl溶液中,“一锅法”得到的最终产物BQD在单独加量0.5%(质量分数)时,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仅为2.48 g·m^(-2)·h^(-1),达到了行业一级标准要求,明显优于该“一锅法”的中间产物喹啉季铵盐BQC的缓蚀效果;该稠杂环季铵盐缓蚀剂能在N80钢片表面形成致密吸附层,且吸附模式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规律,属于一种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杂环季铵盐 喹啉季铵盐 合成 酸化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田积液井用新型固体缓蚀剂效果评价
4
作者 朱方辉 于淑珍 +3 位作者 李明星 刘伟 董晓焕 桂晶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1-2107,共7页
近年来长庆气田积液井腐蚀严重,最高腐蚀速率达0.51 mm·a^(-1),按照现有的液体缓蚀剂加注制度并不能起到较好的腐蚀防护效果。对一种新型咪唑啉季铵盐双重包裹固体缓蚀剂的高温稳定性、扩散速率、释放速率、缓蚀效果进行了实验室评... 近年来长庆气田积液井腐蚀严重,最高腐蚀速率达0.51 mm·a^(-1),按照现有的液体缓蚀剂加注制度并不能起到较好的腐蚀防护效果。对一种新型咪唑啉季铵盐双重包裹固体缓蚀剂的高温稳定性、扩散速率、释放速率、缓蚀效果进行了实验室评价,并通过现场实验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该固体缓蚀剂在100℃下放置2 h后未出现聚集、变色等现象;在模拟长庆气田积液井工况下,该固体缓蚀剂的扩散速率最高达23.48 g·m^(-2)·h^(-1),释放速率为8 ppm·h^(-1);从腐蚀浸泡、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均可明确该固体缓蚀剂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通过现场评价实验可知,该固体缓蚀剂在长庆气田积液井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及缓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积液井 固体缓蚀剂 咪唑啉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改性制备荷正电纳滤膜用于锂镁分离
5
作者 王雨 付红燕 +2 位作者 陈莹莹 胡丹 冯旭东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Mg^(2+)和Li^(+)的有效分离是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资源的主要挑战。本工作基于接枝改性的方法,先在聚合反应中引入1-(2-吡啶基)哌嗪(PDP),构筑含吡啶基团的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再用溴乙胺(BEA)对吡啶基团进行季铵化反应,使吡啶基团转化为... Mg^(2+)和Li^(+)的有效分离是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资源的主要挑战。本工作基于接枝改性的方法,先在聚合反应中引入1-(2-吡啶基)哌嗪(PDP),构筑含吡啶基团的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再用溴乙胺(BEA)对吡啶基团进行季铵化反应,使吡啶基团转化为季铵盐基团,得到荷正电的季铵盐类纳滤膜(TFC-PDP-BEA膜)。通过考察PDP浓度、BEA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究最佳的改性制备条件。TFC-PDP-BEA膜在最优条件下MgCl_(2)、LiCl截留率分别达到90.21%、40.78%,分离因子为6.05,水渗透通量为37.27 L/(m^(2)·h)。本工作建立了一种新的聚酰胺复合纳滤膜表面荷正电改性的方法,从而提升膜的锂镁分离性能,为纳滤膜在锂镁离子分离领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季铵盐 盐湖提锂 取代反应 卤代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苯甲酰基的氢化诺卜基季铵盐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6
作者 罗颖 肖春洪 +3 位作者 肖转泉 陈金珠 罗海 王宗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将N,N-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和6个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6个N-氢化诺卜基-N,N-二甲基-N-苯甲酰基甲基溴化铵季铵盐类化合物,反应易于进行,产物得率较高.通过^(1)H NMR、^(13)C NMR与IR分析等方法对6个化合物的结构... 将N,N-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和6个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6个N-氢化诺卜基-N,N-二甲基-N-苯甲酰基甲基溴化铵季铵盐类化合物,反应易于进行,产物得率较高.通过^(1)H NMR、^(13)C NMR与IR分析等方法对6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个化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测试结果表明:6个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等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在苯环上有溴原子或氯原子的3个季铵盐化合物(3b、3c、3d)对松枯梢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效果.当药液质量浓度为100.00 mg·L^(-1)时,化合物3b、3c、3d对松枯梢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的抑菌率达到100.0%;当药液质量浓度为50.00 mg·L^(-1)时,化合物3b、3c、3d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菌率保持在8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诺卜基 季铵盐 合成 结构表征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在砂岩气藏中的气湿反转规律及标度模型
7
作者 姚同玉 丛苏男 +2 位作者 刘卫东 崔传智 张俨彬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1,共9页
针对气藏开发过程中因钻采流体侵入、凝析液相析出、水相反渗吸等引起的天然气渗流能力降低、发生液锁等现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仍然存在防液锁化学剂类型单一且成本高、评价方法尚不清晰等问题。为此,利用云母片接触角测... 针对气藏开发过程中因钻采流体侵入、凝析液相析出、水相反渗吸等引起的天然气渗流能力降低、发生液锁等现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仍然存在防液锁化学剂类型单一且成本高、评价方法尚不清晰等问题。为此,利用云母片接触角测试实验和岩心端面接触角测试实验研究了不同链长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岩石表面的气湿反转规律,利用渗透系数实验对比了气湿反转前后液相渗透系数,建立了防液锁的标度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在云母片和岩心表面具有较强的气湿反转能力,相对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气湿反转能力最强,能将水和十二烷在云母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从6.0°、6.6°增至83.1°、62.2°,岩心端面的接触角分别从17.6°、19.2°增至93.1°、84.2°;(2)经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润湿反转后,液相在岩心中的渗透系数降低,且CTAB降低幅度最大,水相和油相渗透系数分别降低73.7%和69.4%;(3)构建的防液锁的标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经0.05%CTAB处理后,水相和油相渗透系数分别降低72.3%和67.0%,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结论认为,研究认识深化了对气湿反转现象的理解,CTAB可有效抑制气藏液锁,构建的标度模型可以评价气湿反转防液锁效果,能为砂岩气藏防液锁、降积液、延长生产周期提供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 气湿反转 接触角 渗透性 气藏液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氢化诺卜基-N'-苄基类咪唑型季铵盐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8
作者 丁清颖 罗颖 +2 位作者 肖转泉 罗海 陈尚钘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1179,共9页
由氢化诺卜基氯与咪唑反应制得N-氢化诺卜基咪唑,后者分别与11种卤化苄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11种含氢化诺卜基和苄基类基团的咪唑型季铵盐,通过^(1)H NMR、^(13)C NMR和IR分析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对4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 由氢化诺卜基氯与咪唑反应制得N-氢化诺卜基咪唑,后者分别与11种卤化苄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11种含氢化诺卜基和苄基类基团的咪唑型季铵盐,通过^(1)H NMR、^(13)C NMR和IR分析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对4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连有不同苄基类基团的氢化诺卜基咪唑型季铵盐对所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水稻纹枯病菌,药液浓度为200mg·L^(-1)时有7个抑菌率高于90%,有4个化合物的抑制率(3c、3e、3g、3j)高于三环唑的抑制率97.4%,且3c、3g的抑制率达到100%,与阳性对照百菌清相当;对西瓜枯萎病菌,浓度为25mg·L^(-1)时仍有3个(3c、3e、3g)抑菌率超过90%,11个化合物抑菌率均高于三环唑,其中化合物3c、3d、3e、3g抑制率高于百菌清;对松枯梢病菌,浓度为50mg·L^(-1)时,仍有4个(3c、3d、3e、3g)抑菌率高于90%,且3g、3j抑菌率为100%,高于百菌清且远远高于三环唑的抑菌率。结果还表明,苯环对位有Br或CH_(3)或CF_(3)时,抑菌率高,有F或CN时,抑菌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诺卜基 咪唑 卤化苄 季铵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复合物-聚乙烯醇基抗菌全热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9
作者 李文丽 王维 +5 位作者 刘胜凯 邵瑞琪 石海婷 王芝绅 刘梁森 徐志伟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聚电解质复合物是具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所构成的高度亲水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制备亲水性薄膜的理想材料,已被用于水处理领域。本文以聚乙烯薄膜为基材,将季铵盐和藻酸盐引入铸膜液中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最后将其涂于聚乙烯膜基材一面... 聚电解质复合物是具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所构成的高度亲水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制备亲水性薄膜的理想材料,已被用于水处理领域。本文以聚乙烯薄膜为基材,将季铵盐和藻酸盐引入铸膜液中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最后将其涂于聚乙烯膜基材一面,制备了负载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全热交换膜。对全热交换膜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探究了聚电解质复合物对全热交换膜的热稳定性、水蒸气透过率和气体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季铵盐-聚乙烯醇基复合膜和藻酸盐-聚乙烯醇基复合膜相比,季铵盐-藻酸盐-聚乙烯醇基聚电解质复合物全热交换膜的综合性能最优,最大热分解温度高达281.3℃,水蒸气透过率高达2 758.4 g/(m^(2)·d),气体阻隔性高达1.15×10^(8) m^(2)·m^(3)·Pa,并且抗菌效果显著,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引入,协同提高了全热交换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气体阻隔性,为全热交换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全热交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热交换膜 聚电解质复合物 季铵盐 藻酸盐 水蒸气透过率 气体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型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纳米纤维气凝胶蛋白分离材料
10
作者 曹展瑞 纪灿灿 +5 位作者 赫羴姗 周丰 向阳 高飞 刘轲 王栋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7,共9页
针对传统微球层析材料对牛血清蛋白等生物制品的分离速度慢、分离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纤维-壳聚糖季铵盐(CS)复合气凝胶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针对传统微球层析材料对牛血清蛋白等生物制品的分离速度慢、分离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纤维-壳聚糖季铵盐(CS)复合气凝胶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气凝胶吸附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气凝胶材料具有以EVOH纳米纤维为骨架的互穿多孔结构,压缩回弹性优异,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静态饱和吸附量高达1121.6 mg/g。本研究为生物大分子分离和纯化材料的构筑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纳米纤维 壳聚糖季铵盐 气凝胶 牛血清白蛋白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Y28对一水硬铝石与脉石硅酸盐矿物的浮选性能
11
作者 彭磊红 邓政斌 +2 位作者 唐云 吴德宝 李红妍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19,124,共6页
研究了捕收剂季铵盐Y28对一水硬铝石与脉石硅酸盐矿物高岭石和白云母的浮选行为,通过吸附量、接触角、Zeta电位、FTIR分析和XPS分析对Y28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捕收剂Y28用量90 mg/L、矿浆pH值为7时,一水硬铝石回... 研究了捕收剂季铵盐Y28对一水硬铝石与脉石硅酸盐矿物高岭石和白云母的浮选行为,通过吸附量、接触角、Zeta电位、FTIR分析和XPS分析对Y28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捕收剂Y28用量90 mg/L、矿浆pH值为7时,一水硬铝石回收率为25.63%,高岭石和白云母回收率分别为83.21%和81.24%;Y28主要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吸附在矿物表面,吸附强度顺序为:高岭石>白云母>一水硬铝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白云母 反浮选 季铵盐 铝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反浮选提纯磷石膏及石英脱除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梦燕 陈俊武 +3 位作者 汪逊 魏娜 翁孝卿 陈迎新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7,127,共8页
磷石膏中硅、有机质等杂质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磷石膏的增值化利用。基于此,以湖北某磷化工企业副产磷石膏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反浮选结合预先筛分工艺,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为脱硅剂,对磷石膏中石英、有机质等杂质的脱除展开了研... 磷石膏中硅、有机质等杂质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磷石膏的增值化利用。基于此,以湖北某磷化工企业副产磷石膏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反浮选结合预先筛分工艺,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为脱硅剂,对磷石膏中石英、有机质等杂质的脱除展开了研究,并通过XRD、Zeta电位、接触角和XPS分析探究了1831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预先筛分与同步反浮选相结合的工艺能有效提升磷石膏精矿的质量,在178μm筛分、脱色剂TC-3用量为600 g/t、1831用量为100 g/t、转速为1800 r/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获得CaSO_(4)·2H_(2)O质量分数为94.543%、白度为58.07%的磷石膏精矿。机理分析表明,1831通过氢键作用在石英表面形成选择性吸附,继而显著增强了石英的疏水性和可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反浮选 脱硅提纯 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碱与季铵盐协同改性磷石膏的抗霉特性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方双明 付娟 +3 位作者 罗洁 彭祝 李子玲 程金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5,共8页
西南地区磷石膏建材易发生霉变,影响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制约其资源化利用。为控制霉菌污染,本工作从霉菌生物结构和适存环境出发,以黑曲霉为感染源,分别采用耐霉菌性等级法、抑菌圈法和软化系数及抗压强度测定检测材料抗霉性能及物理... 西南地区磷石膏建材易发生霉变,影响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制约其资源化利用。为控制霉菌污染,本工作从霉菌生物结构和适存环境出发,以黑曲霉为感染源,分别采用耐霉菌性等级法、抑菌圈法和软化系数及抗压强度测定检测材料抗霉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通过XRD、FT-IR和SEM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和微观形貌分析,构建无机碱性材料与有机季铵盐协同抗霉模型,探讨其抗霉机理。结果表明:单掺无机碱只能提升材料短期抗霉效果,且提升程度受pH、无机成分和吸湿性能共同调控;Ca(OH)_(2)和季铵盐的协同改性能获得优异抗霉效果与耐久性,但季铵盐掺杂会劣化其软化系数和抗压强度。复掺质量分数10%Ca(OH)_(2)和0.1%CTAB试件的物理力学性能较优;Ca(OH)_(2)和季铵盐协同增强抗霉作用在于:OH^(-)和季铵根离子分别以氢键和静电吸引作用稳定依附于CaSO_(4)·2H_(2)O晶体表面,前者让霉菌孢子生物膜系统的蛋白质变性后,后者对磷脂双分子层的破坏程度加剧,加速霉菌孢子失活,提高抗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协同抗霉 季铵盐 抑菌圈 软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在加氢装置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元友 关凯书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194,共9页
随着原油劣质化、重质化的趋势加重,加氢装置原料油中的Cl,N,S等腐蚀性元素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加氢装置发生腐蚀失效的案例频增。基于对以往加氢系统腐蚀失效案例的分析,讨论了装置上的腐蚀部位及其腐蚀机理,并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 随着原油劣质化、重质化的趋势加重,加氢装置原料油中的Cl,N,S等腐蚀性元素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加氢装置发生腐蚀失效的案例频增。基于对以往加氢系统腐蚀失效案例的分析,讨论了装置上的腐蚀部位及其腐蚀机理,并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制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设备风险等级。进而,以某工厂蜡油加氢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易发生铵盐(NH_(4)Cl、NH_(4)HS)腐蚀的设备及管线进行腐蚀回路划分与风险评估。最后,针对系统中不同腐蚀回路的各项指标参数,均进行了理想控制范围的设定,从而抑制或减缓铵盐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系统 铵盐腐蚀 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工艺及抗菌处理
15
作者 雷珍珍 许君 +3 位作者 张伟 龚耿浩 王铁刚 庄旭品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为了改善聚丙烯(PP)非织造布的亲水能力并赋予其抗菌性能,通过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MO-4PK)对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亲水改性,并用自主研发的有机硅季铵盐(QAS)进行抗菌整理。研究了亲水剂和不同抗菌剂浓度对聚丙烯非织造布的... 为了改善聚丙烯(PP)非织造布的亲水能力并赋予其抗菌性能,通过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MO-4PK)对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亲水改性,并用自主研发的有机硅季铵盐(QAS)进行抗菌整理。研究了亲水剂和不同抗菌剂浓度对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和透气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改性PP非织造布表面的形貌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通过接触角、抗菌测试分析了改性后PP非织造布的亲水性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亲水改性后的聚丙烯非织造布接触角由原来的(98.5±2)°下降至(25±2)°,亲水性显著提升,并且5%QAS抗菌剂整理的PP非织造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非织造布 有机硅季铵盐 亲水改性 接触角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口腔护理牙膏中10种季铵盐类杀菌剂含量
16
作者 范丽敏 何美玲 +3 位作者 原丽莹 申亚利 谢冰冰 刘培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3-948,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检测口腔护理牙膏中10种季铵盐类化合物(苯扎氯铵、苄索氯铵、地喹氯铵、劳拉氯铵、米他氯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西吡氯铵、西曲溴铵、西他氯铵)的方法。使用乙腈作为提...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检测口腔护理牙膏中10种季铵盐类化合物(苯扎氯铵、苄索氯铵、地喹氯铵、劳拉氯铵、米他氯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西吡氯铵、西曲溴铵、西他氯铵)的方法。使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以60 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pH=6.0)和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10种季铵盐类化合物的精密度RSD均小于6%;在0.1~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10种季铵盐类化合物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4~0.999 8,检测限为0.03~0.09 mg/L;10种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6.80%~105.25%,RSD范围为0.74%~5.45%。使用该方法在3种牙膏中分别检出了苯扎氯铵(128.09 mg/kg)、地喹氯铵(329.13 mg/kg)和西吡氯铵(231.04 mg/kg)。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口腔护理牙膏中季铵盐类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口腔护理牙膏 同时测定 季铵盐类化合物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老化-铵盐取代联合法合成介孔γ-AlOOH及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17
作者 李文权 李中林 +3 位作者 尚柯成 邹婷 何贵香 李义兵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11,共9页
以工业氢氧化铝为原料,研究了采用直接老化-铵盐取代联合法并在脱钠剂的作用下合成介孔γ-AlOOH吸附剂,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刚果红,通过XRD、FT-IR、SEM、TEM、BET-BJH等手段对介孔γ-AlOOH的物相、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25... 以工业氢氧化铝为原料,研究了采用直接老化-铵盐取代联合法并在脱钠剂的作用下合成介孔γ-AlOOH吸附剂,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刚果红,通过XRD、FT-IR、SEM、TEM、BET-BJH等手段对介孔γ-AlOOH的物相、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25℃、吸附剂用量100 mg、刚果红质量浓度300 mg/L、吸附时间180 min、pH=4条件下,刚果红平衡吸附量为586.78 mg/g,脱除率为97.80%;整个吸附过程更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在室温下介孔γ-AlOOH对刚果红的饱和吸附量为1965.265 mg/g,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和混乱的,主要吸附机制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形成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铵盐取代联合法 制备 吸附剂 γ-AlOOH 刚果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发展
18
作者 孟祥吉 王婧如 +3 位作者 王韵恺 智丽飞 王国永 杨佳茜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0-648,共9页
有机硅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既具有有机硅材料的优良性能,还具有季铵盐基团的杀菌、柔软、抗静电等性能,属于多功能型的表面活性剂,多年来倍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有机硅季铵盐的制备工艺繁多,常见的有机硅季铵盐合成方法有:卤烃基硅烷与... 有机硅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既具有有机硅材料的优良性能,还具有季铵盐基团的杀菌、柔软、抗静电等性能,属于多功能型的表面活性剂,多年来倍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有机硅季铵盐的制备工艺繁多,常见的有机硅季铵盐合成方法有:卤烃基硅烷与叔胺的取代反应、环氧基硅烷与叔胺的开环加成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硅烷基溶胶-凝胶反应等制备工艺。针对有机硅季铵盐反应周期长的缺点,在合成中引入微波高压、加入催化剂等方法提高反应速度。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机硅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合成工艺和应用领域,并对产品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有机硅 合成 表面活性剂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吸附钒(Ⅴ)的性能
19
作者 张翠红 王靖 +1 位作者 王洁 袁文蛟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钒(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在合金制造、化工和新能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废水中的新兴污染物之一。合成了一种季铵盐改性二氧化硅(SiO_(2)@DMOA)材料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钒(Ⅴ)。热重分析、FT-IR、SEM以及EDS结果证明了SiO_... 钒(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在合金制造、化工和新能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废水中的新兴污染物之一。合成了一种季铵盐改性二氧化硅(SiO_(2)@DMOA)材料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钒(Ⅴ)。热重分析、FT-IR、SEM以及EDS结果证明了SiO_(2)@DMOA复合材料的成功合成。在20 mL 2 mmol/L钒(Ⅴ)溶液中加入50 mg SiO_(2)@DMOA,调节溶液pH为3.3,在接触时间为15 min和温度为298 K条件下,SiO_(2)@DMOA对钒(Ⅴ)的吸附容量为38.97 mg/g。准二级反应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结果表明SiO_(2)@DMOA吸附钒(Ⅴ)的过程为表面单层的化学吸附,颗粒内扩散模型和Boyd模型证明了液膜扩散是该吸附过程的主要限速步骤。热力学结果显示SiO_(2)@DMOA吸附钒(Ⅴ)的ΔH^(0)>0、ΔS^(0)>0、ΔG^(0)<0,表明吸附过程是可行的和自发的。在离子强度(NaCl)<0.1 mol/L时,共存离子对SiO_(2)@DMOA吸附钒(Ⅴ)效果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此外,在pH为3~5时,钒(Ⅴ)与铬(Ⅵ)两者的最大分离系数(βV/Cr)为135.42。经过5个循环的吸附-解吸实验,SiO_(2)@DMOA的吸附效能无明显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季铵盐 改性二氧化硅 钒(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活性多功能织物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20
作者 孙龙 张韵超 +1 位作者 吴慧萍 高爱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7,共6页
以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为母体,N,N-二甲基-1,3-丙二胺及不同碳链长度(n=4,8,12)的溴代烷为原料,成功合成含双季铵盐基团的新型水溶性二苯甲酮四羧酸衍生物BP-C4、BP-C8、BP-C12,这类BP-Cn(n=4,8,12)化合物具有光活性抗菌与紫外线吸收特... 以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为母体,N,N-二甲基-1,3-丙二胺及不同碳链长度(n=4,8,12)的溴代烷为原料,成功合成含双季铵盐基团的新型水溶性二苯甲酮四羧酸衍生物BP-C4、BP-C8、BP-C12,这类BP-Cn(n=4,8,12)化合物具有光活性抗菌与紫外线吸收特性。研究发现,BP-C4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优异的活性氧产生能力。以BP-C4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为例,当整理液浓度为30g/L时,织物经紫外线照射30min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85%和99.29%光动力抗菌性能良好,呈现出双季铵盐与二苯甲酮的协同抗菌效应;同时,整理织物的UPF值达到139.98,紫外线防护性能显著提升,实现了羊毛织物光动力抗菌和紫外线防护的多功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衍生物 季铵盐 光动力抗菌性能 紫外线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