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Schiff-Base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1
作者 姚彬荣 刘方正 +5 位作者 刘岩 杨威 侯迷 陈琴 王春华 侯桂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1-418,共8页
通过Claisen-Schmidt缩合、Sn Cl2/HCl还原和Schiff-Base缩合反应得到9个双Schiff-Base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3a-i),并通过核磁共振(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进行结构表征,采用MTT法,评价其对SGC-79... 通过Claisen-Schmidt缩合、Sn Cl2/HCl还原和Schiff-Base缩合反应得到9个双Schiff-Base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3a-i),并通过核磁共振(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进行结构表征,采用MTT法,评价其对SGC-7901(胃癌细胞)、A549(肺癌细胞)、HCT116(结肠癌)、He La(宫颈癌细胞)、He PG2(肝癌细胞)、K562(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THP-1(人急性单核粒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组织细胞淋巴瘤细胞)、MCF-7(乳腺癌细胞)等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对LO2(人正常肝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某些细胞的IC50值小于1.0μmol/L。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化合物3a,d-f对正常细胞LO2的细胞毒性比阿霉素(DOX)小。构效关系显示F取代的化合物3a-c活性优于Br和Cl取代的化合物3d-i。通过PCR、Western Blot以及分子对接模型初步说明3b和3i对Bcl-2蛋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 席夫碱 抗肿瘤 细胞毒性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的合成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活性
2
作者 孙斌 蒋和雁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8-1350,共13页
通过微波加热方式,快速合成了3个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通过比浊度分析、HRP/Amplex Red实验、DCFH-DA荧光探针实验、NBT分析法以及MTT实验检测它们抑制金属离子诱导的Aβ聚集、减少活性氧(ROS)生成及抑制Aβ聚集产生的细胞毒性。发现... 通过微波加热方式,快速合成了3个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通过比浊度分析、HRP/Amplex Red实验、DCFH-DA荧光探针实验、NBT分析法以及MTT实验检测它们抑制金属离子诱导的Aβ聚集、减少活性氧(ROS)生成及抑制Aβ聚集产生的细胞毒性。发现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都能有效抑制金属离子(Zn^(2+)、Cu^(2+))诱导的Aβ_(1~40)的聚集,降低Cu^(2+)-Aβ加合物催化产生ROS水平、提高Cu^(2+)-Aβ作用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有效抑制Zn^(2+)或Cu^(2+)诱导Aβ聚集而产生的神经细胞毒性并大幅提高细胞存活率。作为对比,我们也检测了相同条件下的氯碘羟喹(cliquinol,CQ)和没有葡萄糖修饰的同类双席夫碱的活性,发现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各方面活性均好于CQ;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自身毒性小、抗氧化和提高Aβ与金属离子共同处理的细胞的存活率方面均优于未葡萄糖官能化的同类双席夫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葡萄糖 阿尔茨海默病 双席夫碱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茂铁水杨醛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3
作者 李曾辉 刘文琴 +4 位作者 万屏南 许光泽 马广强 崔汉峰 林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57-1863,共7页
为探究二茂铁的引入对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影响,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含二茂铁结构单元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Ⅲa~Ⅲg),利用浊度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价。首先,以对氨基酚和二茂铁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 为探究二茂铁的引入对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影响,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含二茂铁结构单元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Ⅲa~Ⅲg),利用浊度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价。首先,以对氨基酚和二茂铁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亲电取代反应获得中间体4-二茂铁基苯酚,再将4-二茂铁基苯酚甲酰化得关键中间体5-二茂铁基水杨醛,其中甲酰化反应经甲醛法和Duff反应均能实现,最后将5-二茂铁基水杨醛与苯胺或取代苯胺缩合得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以及HR MS(ESI-TOF)表征。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二茂铁的引入明显增强了水杨醛席夫碱的抑菌效果,尤其是对于E.faecalisS.aureus、E.coli、E.faecalis和MRSA而言;目标化合物苯胺所在的苯环上取代基对其活性影响较大,其中化合物Ⅲa[5-二茂铁基水杨醛缩苯胺席夫碱]的抑菌效果较为突出;对于E.coli、S.epidermidis和MRSA,所有目标化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3.125~12.500 mg·L^(-1),均优于或等于阳性对照物头孢克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水杨醛席夫碱 合成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5-氨基水杨酸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 被引量:32
4
作者 高书燕 张秀英 +1 位作者 雷雪峰 张洪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水杨醛和5-氨基水杨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缩5-氨基水杨酸,并以其为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分别为轻Nd、中Gd和重Yb稀土配合物),通过IR、1H NMR、TG-DTA和摩尔电导等测试技术表征其结构:配体以四齿形式参与配位,配位数... 以水杨醛和5-氨基水杨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缩5-氨基水杨酸,并以其为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分别为轻Nd、中Gd和重Yb稀土配合物),通过IR、1H NMR、TG-DTA和摩尔电导等测试技术表征其结构:配体以四齿形式参与配位,配位数分别为7(Nd)和9(Gd和Yb)。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体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从整体看,无论是配体还是配合物,它们的抑菌作用都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较低浓度下,中稀土和重稀土配合物的抑菌作用比氢稀土好;在高浓度条件下,轻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缩氨基水杨酸schiff 稀土配合物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水杨醛缩胺类Schiff碱的荧光性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建章 赵冰 +5 位作者 刘举正 王旭 仇登利 孙丽 王宗睦 李耀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测定了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 ( 1 )、缩对苯二胺 ( 2 )、缩 1 ,2 -环己二胺 ( 3)、缩乙二胺 ( 4)、缩 1 ,6-己二胺( 5)和水杨醛缩α-苯乙胺 ( 6)在溶液中以及固态时的荧光光谱 ,研究了 Schiff碱 1 ,3,4 ,5和 6在固态和溶液中的光致变色行为 .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荧光光谱 水杨醛缩胺类西佛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胺类Schiff碱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建章 赵冰 +1 位作者 徐蔚青 刘举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4-328,共5页
用时间相关光谱法研究了水杨醛缩胺类 Schiff碱光致变色的性质 ,发现分子共轭体系大小和分子骨架刚性等因素对光致变色性质存在规律性的影响 .共轭体系越大 ,发生光致变色的速率越小 ;分子骨架的刚性越大 ,化合物越难发生光致变色 ;反... 用时间相关光谱法研究了水杨醛缩胺类 Schiff碱光致变色的性质 ,发现分子共轭体系大小和分子骨架刚性等因素对光致变色性质存在规律性的影响 .共轭体系越大 ,发生光致变色的速率越小 ;分子骨架的刚性越大 ,化合物越难发生光致变色 ;反之 ,则光致变色较容易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缩胺类schiff 光致变色 时间相关光谱法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亚佛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乙胺水杨醛Schiff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国良 冯云龙 刘幸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8-602,共5页
A Zinc complex [ZnCl2(HL)2] with Schiff base HL derived from rimantadine and salicylaldehyd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a, 1H NMR spectra,molar conductance, ultraviolet and... A Zinc complex [ZnCl2(HL)2] with Schiff base HL derived from rimantadine and salicylaldehyd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a, 1H NMR spectra,molar conductance,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a, thermal analysis.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omplex, C38H50Cl2N2O2Zn,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Aba2 with a=1.381 7(3), b=2.275 0(5), c=1.145 0(2) nm, V=3.599(1) nm3, Z=4, Mr=653.79, F(000)=1 496, Dc=1.301 kg·m-3, μ(Mo Kα)=0.866 mm-1. The kinetic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G curve by integral methods. The functions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chanism are: F(α)=[1-(1-α)1/3]2, and kinetic compensation effect equation lnA=0.019 1E-0.142 7. CCDC: 253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乙胺 水杨醛 西佛碱 锌(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取代芳基Schiff碱制备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禹兴海 傅正生 +2 位作者 韩玉琦 刘文娟 冯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51-253,257,共4页
制备了水杨醛缩邻(对)氨基苯甲酸Schiff碱,利用红外(IR)、核磁(1H NMR)光谱和元素分析仪(E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两种Schiff碱在乙醇溶液中的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两种Schiff碱都具有良好的光... 制备了水杨醛缩邻(对)氨基苯甲酸Schiff碱,利用红外(IR)、核磁(1H NMR)光谱和元素分析仪(E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两种Schiff碱在乙醇溶液中的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两种Schiff碱都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其变色过程是由烯醇式结构向酮式结构转变,不存在其它形式的光分解副反应。该类化合物与金属铜离子(Cu2+)能形成稳定配合物,且配合物也具有较好光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 schiff 配合物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法制备N-亚水杨基壳聚糖Schiff碱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温燕梅 李思东 +2 位作者 钟杰平 陈洪 章超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2-896,共5页
应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N-亚水杨基壳聚糖Sch iff碱,探讨了微波辐射的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对缩合度的影响,并用UV、FTIR、TG/DTA表征产物的结构;同时研究了N-亚水杨基壳聚糖Sch iff碱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辐射加热手段,壳聚... 应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N-亚水杨基壳聚糖Sch iff碱,探讨了微波辐射的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对缩合度的影响,并用UV、FTIR、TG/DTA表征产物的结构;同时研究了N-亚水杨基壳聚糖Sch iff碱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辐射加热手段,壳聚糖生成N-亚水杨基壳聚糖Sch iff碱的反应速度远远高于传统加热手段,为获得相同的缩合度(DC=88%),微波加热法只需360 W反应6 m in,而常规水浴加热法需在85℃反应6 h;与常规水浴加热法相比,微波辐射加热制得的N-亚水杨基壳聚糖Sch iff碱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要大一些,在25℃时,对Cu2+、Zn2+、Fe2+和N i2+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90.5、78.5、10.2和26.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微波辐射 水杨醛 schi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型和仲胺型双冠醚的合成和配位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正 朱春生 +1 位作者 曹建国 王志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由水杨醛与α,ω-二溴代烷或二(对-甲苯磺酸)三甘醇酯反应,制成相应的二醛化合物。再与4′-氨基苯并-15-冠-5反应生成5种Schiff碱型双冠醚,经LiAlH_4还原可生成5种仲胺型双冠醚。电导率测量结果表明可与KCl(Rb)盐生成2:1(冠醚单元:金属... 由水杨醛与α,ω-二溴代烷或二(对-甲苯磺酸)三甘醇酯反应,制成相应的二醛化合物。再与4′-氨基苯并-15-冠-5反应生成5种Schiff碱型双冠醚,经LiAlH_4还原可生成5种仲胺型双冠醚。电导率测量结果表明可与KCl(Rb)盐生成2:1(冠醚单元:金属离子)的夹心型配合物。而与钠离子形成1:1配合物。用双冠醚制成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并测量了电极的线性范围和选择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冠醚 schiff 合成 配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对羟基苯甲醛Schiff碱的合成及与DNA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瑞波 杨凡 +2 位作者 梁明秀 曹瑞 马卫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6-1379,共4页
以1,4-二(3-氨基丙基)哌嗪(BAPP)与对羟基苯甲醛(PHBA)为原料,合成了含哌嗪环的双对羟基苯甲醛Schiff碱——N,N'-二(4-羟基苄基)-1,4-二(3-亚氨基丙基)哌嗪;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确认。采用紫... 以1,4-二(3-氨基丙基)哌嗪(BAPP)与对羟基苯甲醛(PHBA)为原料,合成了含哌嗪环的双对羟基苯甲醛Schiff碱——N,N'-二(4-羟基苄基)-1,4-二(3-亚氨基丙基)哌嗪;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确认。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发现紫外吸收光谱出现了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DNA的相对黏度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这些现象说明该双Schiff碱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3-氨基丙基)哌嗪 双对羟基苯甲醛schiff 与CT-DNA作用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鸿 金真 彭忠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02-906,共5页
报道了水杨醛缩邻氨基苯甲酸及其四种稀土配合物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IR、UV、1H NMR及热失重分析,确定配合物组成为REL(H2O)Cl2.H2O(RE=Y、La、Sm、Eu);测试了配合物的荧光性,在激发光源辐射下,Y(Ⅲ)、La(Ⅲ)、Eu(Ⅲ)、Sm(Ⅲ)四种稀... 报道了水杨醛缩邻氨基苯甲酸及其四种稀土配合物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IR、UV、1H NMR及热失重分析,确定配合物组成为REL(H2O)Cl2.H2O(RE=Y、La、Sm、Eu);测试了配合物的荧光性,在激发光源辐射下,Y(Ⅲ)、La(Ⅲ)、Eu(Ⅲ)、Sm(Ⅲ)四种稀土配合物在500-700nm区域产生荧光,λmax分别为551nm、556nm、547nm和5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缩邻氨基苯甲酸 稀土配合物 合成 荧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冠醚化双Schiff碱配合物催化羧酸酯水解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杰 李建章 +3 位作者 何锡阳 曾俊 肖正华 胡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4-579,共6页
将4种氮杂冠醚取代的双Schiff碱钴(II)、锰(III)配合物作为仿水解酶模型催化羧酸酯(PNPP)水解。考察了Schiff碱配合物中氮杂冠醚取代的位置、氮杂冠醚的数目对其仿水解酶性能的影响;探讨了Schiff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 将4种氮杂冠醚取代的双Schiff碱钴(II)、锰(III)配合物作为仿水解酶模型催化羧酸酯(PNPP)水解。考察了Schiff碱配合物中氮杂冠醚取代的位置、氮杂冠醚的数目对其仿水解酶性能的影响;探讨了Schiff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随着缓冲溶液pH值的增大,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速率提高;四种氮杂冠醚取代的双Schiff碱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氮杂冠醚3-取代的Schiff碱配合物CoL2的催化活性高于5-取代的Schiff碱配合物CoL1,含有2个氮杂冠醚的配合物CoL3的催化活性高于含有1个氮杂冠醚的配合物Co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冠醚 schiff 过渡金属配合物 PNPP水解 动力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 曾志刚 彭艳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778-1780,共3页
采用逐滴反应法合成了一种新的L-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金属配合物[Ni(Lys-Sal)]。应用电导率测定、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讨论了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和结构,并进行抑菌活性的相关探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采用逐滴反应法合成了一种新的L-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金属配合物[Ni(Lys-Sal)]。应用电导率测定、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讨论了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和结构,并进行抑菌活性的相关探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水杨醛 schiff 配合物 表征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类双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霞 安平 +2 位作者 刘明生 张俊清 黄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17-819,823,共4页
目的:研究所合成的配体及其配合物对HL-6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合成了一种酮类双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Cu(II)、Zn(II)、Mn(II)、Co(II)、Ni(I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1HNMR加以表征。采用MTT比... 目的:研究所合成的配体及其配合物对HL-6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合成了一种酮类双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Cu(II)、Zn(II)、Mn(II)、Co(II)、Ni(I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1HNMR加以表征。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测得配体的IC50为(37.25±3.66),铜配合物的IC50为(1.01±0.48),锌配合物的IC50为(32.59±1.91),锰配合物的IC50为(39.20±2.31),钴配合物的IC50>40a,镍配合物的IC50>40a,VP-16的IC50(3.21±1.45)。结论:配体和各配合物对HL-60细胞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尤其是Cu(II)的配合物,其活性明显好于配体和报道过的相关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类双schiff 合成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缩环己二胺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雅然 赵继全 +2 位作者 何乐芹 张松梅 吴伟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0-452,共3页
在N2气保护下,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与环己二胺在无水乙醇中缩合反应合成了新型的Schiff碱配体N,N′-双(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缩环己二胺,收率为66.7%。该配体与四水合醋酸锰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并经空气氧化、氯化锂处理得到M... 在N2气保护下,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与环己二胺在无水乙醇中缩合反应合成了新型的Schiff碱配体N,N′-双(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缩环己二胺,收率为66.7%。该配体与四水合醋酸锰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并经空气氧化、氯化锂处理得到Mn3+配合物;与三氯化铁、氯化镍在无水乙醇中配位分别得到Fe3+、N i2+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配体和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双(甲酰基羟基苯甲酸甲酯)缩环己二胺 schiff 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冠醚取代非对称双Schiff碱配合物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凤春 何锡阳 +3 位作者 李建章 杨柱柱 程杰 肖正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5,共5页
将一系列苯并-10-氮杂-15-冠-5或吗啉基取代的不对称双Schiff碱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常压和120℃条件下用于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研究。探讨了Schiff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Schiff碱配体中挂接的氮杂冠醚环、配体芳环上取代基等对催化氧化对二... 将一系列苯并-10-氮杂-15-冠-5或吗啉基取代的不对称双Schiff碱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常压和120℃条件下用于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研究。探讨了Schiff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Schiff碱配体中挂接的氮杂冠醚环、配体芳环上取代基等对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反应活性及其氧化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中氮杂冠醚的存在能显著缩短反应诱导期、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Schiff碱Mn(Ⅲ)配合物比Schiff碱Co(Ⅱ)和Schiff碱Cu(Ⅱ)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氮杂冠醚Schiff碱Mn(Ⅲ)配合物催化氧化二甲苯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分别达75%和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冠醚 非对称双schiff 过渡金属配合物 对二甲苯氧化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液中Schiff碱在GCr15钢上的自组装膜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新蕾 李健 高万振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3,116,共4页
合成了乙二胺缩水杨醛Schiff碱,通过红外光谱及质谱进行了表征;将其配制于润滑油中,将Schiff碱自组装到GCr15钢的表面,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Schiff碱的成膜现象;用循环伏安技术对自组装膜进行分析,证实了由Schiff碱自组装膜能有效抑... 合成了乙二胺缩水杨醛Schiff碱,通过红外光谱及质谱进行了表征;将其配制于润滑油中,将Schiff碱自组装到GCr15钢的表面,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Schiff碱的成膜现象;用循环伏安技术对自组装膜进行分析,证实了由Schiff碱自组装膜能有效抑制异相电子的转移,减少了GCr15钢的腐蚀;摩擦学试验表明这种自组装膜能提高润滑油的极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缩水杨醛schiff GCR15钢 自组装膜 腐蚀 极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Zn(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光谱分析及其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贤景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5-728,共4页
以水杨醛为原料,通过与混酸作用制备了5-硝基水杨醛,将其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出一种Schiff碱配体,用Cu(Ⅱ)和Zn(Ⅱ)分别与配体在70℃左右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5 h,合成出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 以水杨醛为原料,通过与混酸作用制备了5-硝基水杨醛,将其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出一种Schiff碱配体,用Cu(Ⅱ)和Zn(Ⅱ)分别与配体在70℃左右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5 h,合成出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率、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和测试,采用蛋氨酸光照法测定了配合物对超氧离子的催化歧化作用。结果表明,该Schiff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组成确定,热力学稳定性高,在核黄素光照产生.O2-的体系中,配合物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对超氧离子有很强的催化歧化作用,尤其是双配体铜配合物活性最强,对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硝基水杨醛 schiff 催化歧化作用 Cu(Ⅱ)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冠醚的研究(Ⅶ)——Schiff碱型和仲胺型双(苯并-18-冠-6)的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德枌 王登进 胡宏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6-270,共5页
4′-氨基苯并-18-冠-6分别与间-硝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间-苯二甲醛及其取代物和对-苯二甲醛缩合制得6种新的Schiff碱型单冠醚和双冠醚。4′-甲酰基苯并-18-冠-6分别与4′-氨基苯并-15-冠-5、4′-氨基苯并-18-冠-6作用制得2个醚环... 4′-氨基苯并-18-冠-6分别与间-硝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间-苯二甲醛及其取代物和对-苯二甲醛缩合制得6种新的Schiff碱型单冠醚和双冠醚。4′-甲酰基苯并-18-冠-6分别与4′-氨基苯并-15-冠-5、4′-氨基苯并-18-冠-6作用制得2个醚环大小相同和不同的Schiff碱型双(苯并冠醚)。这些双冠醚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相应的6种新的仲按型双冠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冠醚 schiff 仲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