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JT等效电路模型的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罗杰馨 陈静 +2 位作者 伍青青 肖德元 王曦 《电子器件》 CAS 2010年第3期308-316,共9页
随着BJT尺寸的缩小以及BJT广泛应用于高速和RF电路,有效及准确的BJT电路设计要求更加精确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介绍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对BJT器件关键物理效应的模拟,描述不同模型开发者采用的方式,结合仿真结果分析不同模型的特点。主... 随着BJT尺寸的缩小以及BJT广泛应用于高速和RF电路,有效及准确的BJT电路设计要求更加精确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介绍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对BJT器件关键物理效应的模拟,描述不同模型开发者采用的方式,结合仿真结果分析不同模型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模型的大信号等效电路图;归一化电荷的计算,转移电流表达式;晶体管二阶效应模型,包括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即Early效应)、大注入效应等;大电流条件下的Kirk效应,准饱和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电路模型 bjt bjt模型 HICUM模型 电荷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tructure of a high current gain 4H-SiC BJT with a buried layer in the base
2
作者 张有润 张波 +2 位作者 李肇基 邓小川 刘曦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9期3995-3999,共5页
In this paper, a new structure of a 4H-SiC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with a buried layer (BL) in the base is presented. The current gain shows an approximately 100%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 In this paper, a new structure of a 4H-SiC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with a buried layer (BL) in the base is presented. The current gain shows an approximately 100%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creation of a built-in electric field for the minority carriers to transport in the base which is explained based on 2D device simulations.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buried layer region is also considered by numeric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buried layer current g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4H-SiC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structure with high voltage and high current gain
3
作者 邓永辉 谢刚 +1 位作者 汪涛 盛况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559-563,共5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structure of a 4H-SiC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LBJT) with a base tield plate and double RESURF in the drift region is presented. Collector-base junction depletion extension in the ... In this paper, a novel structure of a 4H-SiC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LBJT) with a base tield plate and double RESURF in the drift region is presented. Collector-base junction depletion extension in the base region is restricted by the base field plate. Thin base as well as low base doping of the LBJT therefore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valanche breakdow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n base of 0.32 μm and base doping of 3 × 1017 cm 3 are obtained, and corresponding current gain is as high as 247 with avalanche breakdown voltage of 3309 V when the drift region length is 30 μm. Besides, an investigation of a 4H-SiC vertical BJT (VBJT) with comparable breakdown voltage (3357 V) shows that the minimum base width of 0.25 ~tm and base doping as high as 8 × 10^17 cm^-3 contribute to a maximum current gain of only 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high current gain high breakdown volt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 Gate Voltage Operated Multi-emitter-dot H^+ Ion-Sensitive Gated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4
作者 袁珩 张冀星 +4 位作者 张晨 张宁 徐丽霞 丁铭 Patrick J.C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7-30,共4页
A low gate voltage operated multi-emitter-dot gated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ion sensor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device is composed of an arrayed gated lateral BJT, which is driven in the metal-oxi... A low gate voltage operated multi-emitter-dot gated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ion sensor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device is composed of an arrayed gated lateral BJT, which is driven in th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BJT hybrid operation mode. Further, it has multiple emitter dots linked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to improve ionic sensitivity. Using hydrogen ionic solutions as reference solutions, we conduct experiments in which we compare the sensitivity and threshold voltage of the multi-emitter-dot gated lateral BJT with that of the single-emitter-dot gated lateral BJT. The multi-emitter-dot gated lateral BJT not only shows increased sensitivity but, more importantly, the proposed device can be operated under very low gate voltage, whereas the conventional ion-sensitiv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cannot. This special characteristic is significant for low power devices and for function devices in which the provision of a gate voltage is diffic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jt MOSFET Ion-Sensitive Gated Latera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Low Gate Voltage Operated Multi-emitter-dot 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型晶体管损坏与强电磁脉冲注入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怀安 杜正伟 龚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9-692,共4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双极型晶体管(BJT)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了2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电磁脉冲从不同极板注入时BJT的响应情况,根据温度分布的集中程度分析了发生烧毁的难易程度。模拟得出:发射极注入最容易导致烧毁,集电极...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双极型晶体管(BJT)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了2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电磁脉冲从不同极板注入时BJT的响应情况,根据温度分布的集中程度分析了发生烧毁的难易程度。模拟得出:发射极注入最容易导致烧毁,集电极注入次之,基极注入相对不易导致烧毁;发射极注入烧毁所消耗能量随着脉冲电压上升而下降,到30 V以后基本与电压的升高无关,集电极注入烧毁所消耗的能量则随着电压上升而上升,到100 V以后由于BE结上热点的出现而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器件数值模拟 电磁脉冲 双极型晶体管 烧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型晶体管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 被引量:28
6
作者 周怀安 杜正伟 龚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1-1864,共4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双极型晶体管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了2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器件烧毁过程中电场、电流密度、温度等参数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分别观察了低电压和高电压脉冲作用下烧毁过程中热点的形成过程,并得到了器件烧...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双极型晶体管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了2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器件烧毁过程中电场、电流密度、温度等参数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分别观察了低电压和高电压脉冲作用下烧毁过程中热点的形成过程,并得到了器件烧毁所需时间以及能量与脉冲电压幅度之间的关系.在电压脉冲较低时,烧毁点位于通道中靠近集电极的位置,当脉冲电压达到一定幅度的时候,由于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发生雪崩击穿,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势会抬高,从而引起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击穿,形成新的热点,并在电压幅度约高于100V的情况下会率先达到烧毁温度.随着脉冲电压幅度的增高,晶体管烧毁所需时间呈负指数减少,而所需能量在55~100V之间接近于线性增长,直到电压幅度约高于100V时才开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响应 电磁脉冲 双极型晶体管 烧毁 2维器件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墙探测雷达中的脉冲产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倪原 郭玉萍 杨辉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穿墙探测雷达(Through-the-wall Surveillance Radar,TWSR)技术实现的关键之一是如何设计并产生超宽带脉冲.分析了TWSR主要参数选取方法,讨论了几种UWB中常用窄脉冲产生方法及其特点;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三级管的低电压雪崩特性的超... 穿墙探测雷达(Through-the-wall Surveillance Radar,TWSR)技术实现的关键之一是如何设计并产生超宽带脉冲.分析了TWSR主要参数选取方法,讨论了几种UWB中常用窄脉冲产生方法及其特点;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三级管的低电压雪崩特性的超宽带脉冲产生电路,并通过Multisim仿真调试,产生了峰值电压为1.4 V,宽度为616 ps的UWB双极性窄脉冲,其前沿类似于高斯脉冲一阶导函数波形,且波形较为理想,电路简单,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SR 超宽带 射频三级管 双极性窄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发射区双极晶体管低温器件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金 郑茳 魏同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1-44,23,共5页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起多晶硅发射区双极晶体管的低温(77K)模型.该模型由于考虑了低温下的多子与少子冻析效应、禁带宽度变窄效应、多晶硅发射区晶体管的发射效率增强效应及注八等器件物理效应.因而能够比较精确地模拟...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起多晶硅发射区双极晶体管的低温(77K)模型.该模型由于考虑了低温下的多子与少子冻析效应、禁带宽度变窄效应、多晶硅发射区晶体管的发射效率增强效应及注八等器件物理效应.因而能够比较精确地模拟双极晶体管的低温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晶体管 低温 器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的进展 被引量:27
9
作者 赵正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8,共8页
以SiC和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突破给发展新一代电力电子带来希望。SiC材料具有比Si材料更高的击穿场强、更高的载流子饱和速度和更高的热导率,使SiC电力电子器件比Si的同类器件具有关断电压高、导通电阻小、开关频率高、效率... 以SiC和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突破给发展新一代电力电子带来希望。SiC材料具有比Si材料更高的击穿场强、更高的载流子饱和速度和更高的热导率,使SiC电力电子器件比Si的同类器件具有关断电压高、导通电阻小、开关频率高、效率高和高温性能好的特点。SiC电力电子器件将成为兆瓦电子学和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综述了SiC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现状、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研究。所评估的器件包含SiC SBD、SiC pin二极管、SiC JBS二极管、SiC MOFET、SiC IGBT、SiC GTO晶闸管、SiC JFET和SiC BJT。器件的评估重点是外延材料的结构、器件结构优化、器件性能、可靠性和应用特点。最后总结了新世纪以来SiC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的技术进步的亮点并展望了其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肖特基二极管 PIN二极管 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栅关断晶闸管 结型场效应管 双极型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位噪声VCO的设计
10
作者 向永波 阎跃鹏 高海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4-537,共4页
设计了一个用于移动通信中继站的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VCO)。该VCO采用了考皮兹结构,谐振器使用LC器件,放大器件使用双极结型晶体管(BJT)。其频率调动范围为730~840 MHz,压控灵敏度为22 MHz/V,输出功率为10.7 dBm。在800 MHz中心频率... 设计了一个用于移动通信中继站的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VCO)。该VCO采用了考皮兹结构,谐振器使用LC器件,放大器件使用双极结型晶体管(BJT)。其频率调动范围为730~840 MHz,压控灵敏度为22 MHz/V,输出功率为10.7 dBm。在800 MHz中心频率处,其实测相位噪声分别为-99.42 dBc/Hz@10 kHz,-116.44 dBc/Hz@100 kHz,-135.06 dBc/Hz@1 MHz。提出了一种采用基极低频滤波的办法消除VCO的杂散频率,整个测试频段内观察不到明显的杂散。阐述了VCO相位噪声的主要来源,给出了低噪声VCO的设计方法。理论计算,仿真结果和实物测试取得了一致的结论,对低噪声VCO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 相位噪声 杂散 变容管 双极结型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pnp双极型晶体管和PMOS构成的CMOS负阻单元
11
作者 陈乃金 郭维廉 +3 位作者 陈燕 王伟 张世林 毛陆虹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1,198,共5页
使用pnp双极型晶体管和pMOS,按照正反馈产生负阻I-V特性的原理,采用CMOS工艺,设计研制成功CMOS负阻单元,并对它进行了实际的测试与验证,效果良好,而且可以用它作为基础性器件,构成与CMOS工艺相兼容的负阻型逻辑电路,比常规CMOS电路节省... 使用pnp双极型晶体管和pMOS,按照正反馈产生负阻I-V特性的原理,采用CMOS工艺,设计研制成功CMOS负阻单元,并对它进行了实际的测试与验证,效果良好,而且可以用它作为基础性器件,构成与CMOS工艺相兼容的负阻型逻辑电路,比常规CMOS电路节省大量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阻单元 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逻辑电路 双极晶体管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结特性在二极管、三极管教学中的仿真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灿 刘宏章 陈圣江 《信息通信》 2018年第8期98-102,共5页
电路仿真分析是电子电路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Pspice软件对PN结伏安特性,二极管钳位电路及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能够更充分、直观地理解器件特性及应用电路的功能。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该仿真具有较好... 电路仿真分析是电子电路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Pspice软件对PN结伏安特性,二极管钳位电路及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能够更充分、直观地理解器件特性及应用电路的功能。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该仿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同时对学习二极管、三极管器件特性及其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结 bjt Pspice输出特性曲线 载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高性能JFET输入运算放大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明敏 王成鹤 +2 位作者 杨阳 吴昊 何峥嵘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19,135,共6页
基于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双极型晶体管(BJT)兼容工艺设计了一种高性能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采用了JFET作为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实现了高输入阻抗和宽带宽,采用BJT实现了高的转换速率和高的可靠性。基于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的分... 基于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双极型晶体管(BJT)兼容工艺设计了一种高性能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采用了JFET作为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实现了高输入阻抗和宽带宽,采用BJT实现了高的转换速率和高的可靠性。基于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的分析,对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参数进行了仿真和优化,采用Bi-JFET工艺进行了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运算放大器在±15 V电源电压下输入失调电压为0.57 mV,输入偏置电流为0.021 nA,输入失调电流为0.003 nA,单位增益带宽为4.8 MHz,静态功耗为48 m W。运算放大器芯片版图尺寸为1.2 mm×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 双极型晶体管(bjt) 运算放大器 兼容工艺 高输入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失调高压大电流集成运算放大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施建磊 杨发顺 +2 位作者 时晨杰 胡锐 马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4,共7页
基于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双极型晶体管(BJT)兼容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失调高压大电流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输入级采用p沟道JFET (p-JFET)差分对共源共栅结构;中间级以BJT作为放大管,采用复合有源负载结构;输出级采用复合npn达林顿管阵... 基于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双极型晶体管(BJT)兼容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失调高压大电流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输入级采用p沟道JFET (p-JFET)差分对共源共栅结构;中间级以BJT作为放大管,采用复合有源负载结构;输出级采用复合npn达林顿管阵列,与常规推挽输出结构相比,在输出相同电流的情况下,节省了大量芯片面积。基于Cadence Spectre软件对该运算放大器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在±35 V电源供电下,最小负载电阻为6Ω时的电压增益为95 dB,输入失调电压为0.224 5 mV,输入偏置电流为31.34 pA,输入失调电流为3.3 pA,单位增益带宽为9.6 MHz,具有输出9 A峰值大电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运算放大器 共源共栅结构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 双极型晶体管(bjt) 低失调 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