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7)Lu-DTPA-BIS-BIOTIN的制备及正常鼠体内生物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新荣 杜进 罗志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研究了DTPA-BIS-BIOTIN的177Lu标记方法,优化了标记条件,并进行了标记物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在最佳标记条件下(DTPA-BIS-BIOTIN 25μg,标记介质pH=4.5,80℃反应20 min),177Lu-DTPA-BIS-BIOTIN标记率大于99.0%,室温下放置96 h,标记... 研究了DTPA-BIS-BIOTIN的177Lu标记方法,优化了标记条件,并进行了标记物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在最佳标记条件下(DTPA-BIS-BIOTIN 25μg,标记介质pH=4.5,80℃反应20 min),177Lu-DTPA-BIS-BIOTIN标记率大于99.0%,室温下放置96 h,标记物体外稳定性良好。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77Lu-DTPA-BIS-BIOTIN在血液中清除快,主要浓集于肝、脾和肾,经肾脏排泄。本研究为进一步采用177Lu-DTPA-BIS-BIOTIN进行肿瘤预定位显像及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 DTPA-BIS-biotin 放射性标记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葡聚糖-亲和素的偶联及其与^(177)Lu-DTPA-BIS-BIOTIN的体外结合
2
作者 邓新荣 杜进 +2 位作者 翟士桢 沈亦佳 罗志福 《同位素》 CAS 2011年第3期146-150,共5页
以葡聚糖为载体,奥曲肽为导向分子合成了生长抑素配体化合物奥曲肽-葡聚糖-亲和素(Tyr3-oct-reotide-dxtran 40-avidin,TOC-Dx40-Av);在体外模拟肿瘤预定位二步法以177Lu-DTPA-BIS-BIOTIN对TOC-Dx40-Av培养的PANC-1细胞的结合特性进行... 以葡聚糖为载体,奥曲肽为导向分子合成了生长抑素配体化合物奥曲肽-葡聚糖-亲和素(Tyr3-oct-reotide-dxtran 40-avidin,TOC-Dx40-Av);在体外模拟肿瘤预定位二步法以177Lu-DTPA-BIS-BIOTIN对TOC-Dx40-Av培养的PANC-1细胞的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将长满人源胰腺癌细胞PANC-1的24孔板置于含有TOC-Dx40-Av的缓冲液中培养,2 h后洗去上清液,再用含不同浓度177Lu-DTPA-BIS-BIOTIN(177Lu-DT-PA-BIS-BIOTIN的摩尔质量范围为48.8~391 pmol)的缓冲液继续培养细胞,使177Lu-DTPA-BIS-BIOTIN与细胞上的亲和素结合,测定细胞上结合的放射性计数,考察TOC-Dx40-Av与177Lu-DTPA-BIS-BIOTIN的结合特性以评价合成的大分子亲和素连接物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奥曲肽-葡聚糖-亲和素的化学纯度>99%,其中亲和素的含量为6.46 g/L。体外细胞结合实验结果表明,177Lu-DTPA-BIS-BIOTIN能快速与细胞上连接的亲和素结合,生物素与亲和素的摩尔比约为1∶1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DTPA-BIS-biotin 亲和素 葡聚糖 奥曲肽 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生物素含量
3
作者 覃天福 黄伟乾 +3 位作者 吴俊发 梁贤玲 黄嘉瑜 邹昕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38-45,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生物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加水溶解并经淀粉酶和木瓜蛋白酶在60℃水浴酶解1h进行提取,采用ZorbaxSB-AQ色谱柱分离并进入柱后反应装置,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亲和素衍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生物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加水溶解并经淀粉酶和木瓜蛋白酶在60℃水浴酶解1h进行提取,采用ZorbaxSB-AQ色谱柱分离并进入柱后反应装置,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亲和素衍生;衍生物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为495nm,发射波长为52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条件下,生物素在5.00~75.00 ng/m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回收率为97.5%~100.1%,相对标准偏差为0.86%~2.96%,检出限为12μg/kg,定量限为41μg/kg。生物素标准溶液和样品待测液在24h内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8%和1.08%,实际样品测定中,本方法与GB5009.25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灵敏度和精密度好,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生物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后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生物素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亲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S组件Mb BioY摄取外源生物素的功能分析
4
作者 陈启伟 权衡 +5 位作者 陈胜利 刘东慧 于永峰 李彩玉 宫晓炜 储岳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2-289,共8页
牛支原体(M.bovis)感染与生存依赖于外界微环境提供的各类营养代谢因子。开展M.bovis外源生物素摄取的机制研究,将对M.bovis防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M.bovis PG45 Mb BioY(MBOVPG45_0349)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子对接分析,筛... 牛支原体(M.bovis)感染与生存依赖于外界微环境提供的各类营养代谢因子。开展M.bovis外源生物素摄取的机制研究,将对M.bovis防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M.bovis PG45 Mb BioY(MBOVPG45_0349)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子对接分析,筛选M.bovis PG45 Mb BioY突变株,比较PG45和PG45ΔMb BioY的生物素敏感性,异源构建Mb BioY功能性克隆验证其功能。结果表明,PG45染色体上存在一种崭新的生物素膜转运蛋白,全长996 bp,GC含量30.95%,蛋白长度为332个氨基酸,是由7个跨膜结构域组成的能量偶合因子(ECF)转运蛋白S成分Mb BioY。进一步验证后发现,当M.bovis缺失Mb BioY会影响其生长,表现出生物素代谢营养缺陷的表型。通过异源敲入生物素代谢营养缺陷大肠杆菌MG1655,表明Mb BioY单独存在时,就能够恢复生物素代谢营养缺陷大肠杆菌缺失株的生理功能。初步证明,Mb BioY编码的是能量偶合因子(ECF)转运蛋白的S成分具有摄取外源生物素的能力,该研究结果将补充细菌生物素代谢调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M.bovis的有效防控提供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能量耦合因子转运体 生物素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筛选中单链DNA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顾华杰 蔡涵 +7 位作者 李雨欣 沈家明 陈锦辉 陈耔含 朱召娣 王璐君 杨倩倩 杨皓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215-227,共13页
核酸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短链核酸,作为分子识别元件,能够与各类靶标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分为单链DNA和RNA两种类型。其中单链DNA适配体由于其稳定性比RNA适配体更好而更受欢迎,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核酸适配体筛选通常是通过配... 核酸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短链核酸,作为分子识别元件,能够与各类靶标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分为单链DNA和RNA两种类型。其中单链DNA适配体由于其稳定性比RNA适配体更好而更受欢迎,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核酸适配体筛选通常是通过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实现的,筛选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关键的单链制备步骤,即将双链DNA转化为相应的单链DNA。目前,存在许多方法可以制备单链DNA,包括热变性法、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亲和分离法、变性胶电泳分离法、核酸外切酶消化法、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等。本文在总结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各种单链DNA制备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近5年的应用情况,并对这些单链DNA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展望,以期能为成功筛选各类靶标的核酸适配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单链DNA制备 热变性法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亲和分离法 变性胶电泳分离法 核酸外切酶消化法 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素化纳米抗体的果蔬中百草枯超灵敏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咏仪 杨金易 +5 位作者 曾道平 徐振林 王弘 田元新 孙远明 沈玉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9-1964,共6页
通过纳米抗体活性口袋生物素化修饰实现识别活性提升,并以生物素化纳米抗体(Biotin-Nb2-12)作为识别元件,结合生物素-多聚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polyHRP-SA)亲和识别信号系统,建立了检测果蔬中百草枯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 通过纳米抗体活性口袋生物素化修饰实现识别活性提升,并以生物素化纳米抗体(Biotin-Nb2-12)作为识别元件,结合生物素-多聚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polyHRP-SA)亲和识别信号系统,建立了检测果蔬中百草枯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分析方法(BA-ELISA)。经多参数系统优化,所建方法的检出限(LOD)达0.58 pg/mL,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4.1 pg/mL,线性范围为1.7~116.2 pg/mL,且与功能及结构类似物无显著交叉反应。相比传统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ELISA),该法的IC_(50)提高了85倍,抗体消耗量降低至1/8,在大白菜和雪梨样品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5%~116%,可用于果蔬中百草枯的痕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生物素化纳米抗体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 酶联免疫分析 大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Alpha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立才 邢维维 +4 位作者 于莹 贾良曦 秦誉 金兴 丁亚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64-270,共7页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可检测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QNS)残留的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Amplifiedluminescent proximity homogeneous assay linkedimmune sorbent assay,AlphaLISA)。采用EDC/NHS活泼酯法在诺氟沙星分子连接6...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可检测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QNS)残留的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Amplifiedluminescent proximity homogeneous assay linkedimmune sorbent assay,AlphaLISA)。采用EDC/NHS活泼酯法在诺氟沙星分子连接6-氨基己酸作为间隔臂,制备生物素修饰诺氟沙星半抗原(Biotin-6AS-NOR),并在受体微球上偶联QNS单克隆抗体,Biotin-6AS-NOR可与牛奶样品中的QNS竞争结合喹诺酮抗体;通过优化受体微球的QNS抗体偶联量,Biotin-6AS-NOR及供/受体微球的用量等参数,以及牛奶样品的稀释方案,建立了牛奶中QNS残留的AlphaLISA检测方法。采用1:5牛奶样品稀释方案,所建立牛奶中QNS残留的AlphaLISA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9 ng/mL和0.46 ng/mL,回收率在85.97%~110.11%之间,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达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交叉反应率均高于70%。本研究所建立AlphaLISA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且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需要繁琐洗涤操作,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半抗原 生物素 Alpha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膳食食品中生物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贾静 常金良 +3 位作者 杜凯 王立波 张李严 常梦蝶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测定特殊膳食食品中生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试样中加入内标物,采用40℃温水提取,振荡混匀后超声提取,冷却后用高氯酸调节pH至1.6±0.2,离心,上清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5±...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测定特殊膳食食品中生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试样中加入内标物,采用40℃温水提取,振荡混匀后超声提取,冷却后用高氯酸调节pH至1.6±0.2,离心,上清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5±0.2,再次离心,上清过0.22μm滤膜,经Kinetex RR-C_(18)(100 mm×2.1mm,2.6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以内标法定量。结果生物素在1~5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3μg/g,定量限为0.01μg/g。在10 h内样品提取液中生物素含量稳定,RSD为5.87%。在5,15,30 ng/ml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0.7%~116.9%,RSD为1.71%~4.42%(n=6)。结论此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特殊膳食食品中生物素含量的快速及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特殊膳食食品 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
9
作者 姜华军 魏敏 丁世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0期307-314,共8页
目的建立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国标方法分别提取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在96孔微孔板中接种含有相应测试菌悬液的培养基,再分别加入标准系列溶液和试样提取液... 目的建立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国标方法分别提取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在96孔微孔板中接种含有相应测试菌悬液的培养基,再分别加入标准系列溶液和试样提取液,培养后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分别计算试样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并考察测定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叶酸、泛酸和生物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10μg/100 g、0.013 mg/100 g、0.57μg/100 g,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分别为1.02%、0.94%、1.08%,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6%~100.0%、95.3%~103.3%、94.5%~100.1%。结论该微孔板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结果准确性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的大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板 微生物法 婴幼儿配方乳粉 叶酸 泛酸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白鹅幽门部G细胞含5-羟色胺的观察
10
作者 周占祥 邓泽沛 李宝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79-81,共3页
本实验用3只填白鹅(填饲期28天)和5只自由采食白鹅,经颈动静脉放血处死后,立即将幽门部取出,两端分别保留数毫米肌胃和十二指肠,用无水醋酸的Bouin氏液固定,石蜡包埋,切4μm厚的切片。将部分相邻切片的相邻面朝上分别贴在两张载玻片上,... 本实验用3只填白鹅(填饲期28天)和5只自由采食白鹅,经颈动静脉放血处死后,立即将幽门部取出,两端分别保留数毫米肌胃和十二指肠,用无水醋酸的Bouin氏液固定,石蜡包埋,切4μm厚的切片。将部分相邻切片的相邻面朝上分别贴在两张载玻片上,制成镜像切片。应用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法即ABC法(Hsu S-Met al.,1981)在同一切片上作5-羟色胺和胃泌素的双重免疫组化染色(Tramu et al.,1978),并在镜像切片上分别进行5-羟色胺和胃泌素的免疫组化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细胞 色胺 胃泌素 幽门部 免疫组化染色 酶复合物 PEROXIDASE 抗生物素蛋白 羊抗兔 bio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机体免疫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会民 蔡辉益 +2 位作者 常文环 张姝 王金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6-1013,共8页
将4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基础日粮为小麦-酪蛋白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0.90和2.7 mg/kg 3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4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素可... 将4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基础日粮为小麦-酪蛋白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0.90和2.7 mg/kg 3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4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素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其质量指数;提高了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滴度和IgG水平,0.9 mg/kg和2.7 mg/kg处理组的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2.7 mg/kg处理组的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生物素显著提高了血液中B淋巴细胞的转化效率(P<0.05)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P<0.05)和B淋巴细胞的转化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血液中表达CD3+的细胞含量(P<0.05),其中2.7 mg/kg处理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显著降低了脾脏中表达CD3+、CD4+和CD8+的细胞含量(P<0.05),其中2.7 mg/kg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3)添加生物素后,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生物素 免疫器官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和VB_1在谷氨酸棒杆菌过量合成缬氨酸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毅 章志兰 +2 位作者 姜绪林 杜大庆 张星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0,65,共5页
通过对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AATV341进行生物素和VB1添加量的实验,探讨了生物素和VB1添加量对该菌株菌体质量及缬氨酸产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对AATV341进行的胞内外某些特定氨基酸和有机酸检测,研究了这两种维生素对碳架代谢流的分布,尤其是... 通过对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AATV341进行生物素和VB1添加量的实验,探讨了生物素和VB1添加量对该菌株菌体质量及缬氨酸产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对AATV341进行的胞内外某些特定氨基酸和有机酸检测,研究了这两种维生素对碳架代谢流的分布,尤其是对丙酮酸节点处的代谢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素添加量在40μg/L时,菌体质量和缬氨酸在胞外的累积明显提高,谷氨酸在胞外累积降低;VB1的适量添加,可提高缬氨酸在胞外的累积,降低发酵液中乙酸和草酰乙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生物素 维生素B1 碳代谢流 草酰乙酸 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氮源对谷氨酸棒杆菌发酵L-缬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庆阳 孙家凯 +3 位作者 吴晓娇 王晶 谢希贤 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6,共5页
以L-缬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XV0505为供试菌株,研究有机氮源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玉米浆代替豆饼水解液作为有机氮源的发酵工艺,降低了发酵成本;考察不同玉米浆浓度对谷氨酸棒杆菌XV0505发酵生产L-缬氨酸过程中生物量、耗糖速... 以L-缬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XV0505为供试菌株,研究有机氮源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玉米浆代替豆饼水解液作为有机氮源的发酵工艺,降低了发酵成本;考察不同玉米浆浓度对谷氨酸棒杆菌XV0505发酵生产L-缬氨酸过程中生物量、耗糖速率、L-缬氨酸产量、副产物积累及氨消耗等方面影响,确定了玉米浆的适宜添加浓度;考察了玉米浆与生物素不同配比对L-缬氨酸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生物素添加浓度。与原工艺相比,新工艺的菌体生物量及产酸提高了13.2%和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氮源 L-缬氨酸 玉米浆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配方食品中生物素测定 被引量:22
14
作者 殷晓红 杨金宝 +3 位作者 张潇宇 王旻 房玉国 王淼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7-119,共3页
植物乳杆菌(ATCC NO.8014)对生物素有很高的灵敏性,利用这种特异性,可以定量地测出奶基婴幼儿食品中的生物素的含量。为了达到定量测定的目的,在供繁殖试验菌株所用培养基中供给除生物素以外的所有营养成分,这样植物乳杆菌的生长就会... 植物乳杆菌(ATCC NO.8014)对生物素有很高的灵敏性,利用这种特异性,可以定量地测出奶基婴幼儿食品中的生物素的含量。为了达到定量测定的目的,在供繁殖试验菌株所用培养基中供给除生物素以外的所有营养成分,这样植物乳杆菌的生长就会同标准溶液及未知测定溶液中的生物素的水平相对应。结果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好,变异系数为3.34%,平均回收率为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食品 生物素 测定 微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生物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被引量:21
15
作者 余林梁 黄晓兰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介绍了用液相色谱测定饲料中生物素的方法,探讨了流动相中缓冲液、pH值、有机溶剂等对分离的影响,确定的较佳色谱条件:Hypersil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1mol·L-1KH2PO4(H3PO4调pH=3.5)(体积比25∶75),流速1.0mL/min,紫外210nm检测... 介绍了用液相色谱测定饲料中生物素的方法,探讨了流动相中缓冲液、pH值、有机溶剂等对分离的影响,确定的较佳色谱条件:Hypersil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1mol·L-1KH2PO4(H3PO4调pH=3.5)(体积比25∶75),流速1.0mL/min,紫外210nm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5%以内,回收率在92%~102%,检出限为1mg/kg;实验表明该法简便、快速,适应性好;方法应用于饲料样品中生物素的测定,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生物素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对草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凡 刘安龙 +3 位作者 文华 蒋明 刘伟 冷向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6,共5页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对草鱼幼鱼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量为0.40 mg/kg时粗蛋白含量最大。0.10 mg/kg组和0.20 mg/kg组的全鱼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生物素对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和总胆固醇(TC)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各添加组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 mg/kg添加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草鱼幼鱼饲料中生物素适宜添加量为0.4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幼鱼(juvenile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生物素 生长 体成分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冷冻保藏菌种测定食品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全霞 崔亚娟 +3 位作者 陈兆天 张绩觅 徐佳佳 刘玉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的甘油保护的冷冻保藏菌种的制备方法,通过测定冷冻菌种的活菌数和标准曲线,研究冷冻菌种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20℃下保藏8个月时,冷冻菌种保藏液中的活菌数仍达到107CFU/m L以上,利用冷冻菌种测定烟酸、泛酸、... 建立了一种简单的甘油保护的冷冻保藏菌种的制备方法,通过测定冷冻菌种的活菌数和标准曲线,研究冷冻菌种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20℃下保藏8个月时,冷冻菌种保藏液中的活菌数仍达到107CFU/m L以上,利用冷冻菌种测定烟酸、泛酸、叶酸和生物素的标准曲线与传统方法的标准曲线高度一致,利用冷冻保藏的菌种和新鲜菌种同时进行6种样品的分析,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冷冻菌种表现稳定,使用方便,快捷,适合作为菌种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法 烟酸 泛酸 叶酸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水溶性维生素在奶粉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志楠 喻东威 +3 位作者 赵源 刘晓川 李梅 赵雅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5-147,共3页
微生物法检测奶粉中水溶性维生素,为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要求的官方检测方法,也为国标所采纳,一直沿用至今。其灵敏度高,已被全世界所公认。但该法操作复杂,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对检验人员和实验室的要求较高。针对这一问题采取... 微生物法检测奶粉中水溶性维生素,为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要求的官方检测方法,也为国标所采纳,一直沿用至今。其灵敏度高,已被全世界所公认。但该法操作复杂,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对检验人员和实验室的要求较高。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对同一样品进行大量的实验,以确定其波动性,为乳制品的检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选取同一包奶粉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观察其样品与平均值的分布情况,相对标准偏差以及CV值。烟酸、泛酸、叶酸、VB12稳定性较好,生物素相对次之;烟酸和泛酸重复测定的精密度最好,叶酸和VB12相对较好,生物素精密度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法 烟酸 泛酸 叶酸 VB12 生物素 CV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菌肥对土壤养分及油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苏小青 陈慧洁 +2 位作者 冯丽贞 杨芳芳 林燕萍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6-361,共6页
通过对2年生油茶盆栽施用不同配方的生物素菌肥K1(5 g菌肥)、K2(5 g菌肥+21.40 g N肥)、K3(5 g菌肥+18.86 g P肥)、K4(5 g菌肥+50 g复合肥)、K5(10 g菌肥)、K6(10 g菌肥+21.40 g N肥)、K7(10 g菌肥+18.86 g P肥)、K8(10 g菌肥+50 g复合... 通过对2年生油茶盆栽施用不同配方的生物素菌肥K1(5 g菌肥)、K2(5 g菌肥+21.40 g N肥)、K3(5 g菌肥+18.86 g P肥)、K4(5 g菌肥+50 g复合肥)、K5(10 g菌肥)、K6(10 g菌肥+21.40 g N肥)、K7(10 g菌肥+18.86 g P肥)、K8(10 g菌肥+50 g复合肥),分析不同菌肥配比对油茶植株生长量、生理指标和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油茶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提高,但K7处理的生长量最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K7处理油茶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K8处理油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最大;不同菌肥配比皆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但K7处理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提高最显著;而K6处理土壤速效N和速效P含量增幅最大。因此,K7处理为促进油茶生长的最佳生物素菌肥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菌肥 油茶 土壤养分 生理指标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分析结合生物素-亲合素放大体系测定血清中的雌三醇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金富 王永成 +1 位作者 米健秋 常文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9-1022,共4页
通过简单的全合成获得了共价结合的雌三醇 -生物素复合物 ( E3 -Biotin) ,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合素 ( HRP-Avidin)作为免疫分析探针 ,建立了灵敏的酶联吸附免疫分析新方法以测定血清中的雌三醇 .在稀释酶的缓冲溶液中加入小牛血... 通过简单的全合成获得了共价结合的雌三醇 -生物素复合物 ( E3 -Biotin) ,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合素 ( HRP-Avidin)作为免疫分析探针 ,建立了灵敏的酶联吸附免疫分析新方法以测定血清中的雌三醇 .在稀释酶的缓冲溶液中加入小牛血清可有效地抑制非特异性吸附 .实验结果表明 ,此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抗非特异性吸附干扰的能力 ,同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 0 .1~ 1 0 ng/ m L,检出限为 0 .0 6ng/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三醇 酶免疫分析 生物素 亲合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