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铁改性石英砂的复合挂膜与氨氮去除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冬梅 刘贝 +3 位作者 庞治星 刘培涛 刘雄威 李绍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98,共4页
采用自制的氧化铁改性石英砂滤料(简称"改性砂"),对生物改性砂联合处理微污染物氨氮的复合挂膜启动性能以及滤料表面形态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生物普通砂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普通砂和生物改性砂在挂膜初期的生物... 采用自制的氧化铁改性石英砂滤料(简称"改性砂"),对生物改性砂联合处理微污染物氨氮的复合挂膜启动性能以及滤料表面形态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生物普通砂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普通砂和生物改性砂在挂膜初期的生物量分别为15.46、13.79 nmol/g(n(P)/m(滤料)),稳定运行期分别为18.75、20.09 nmol/g;挂膜初期,生物普通砂与生物改性砂对质量浓度为1~2 mg/L氨氮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92%和95%;挂膜稳定期,前者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约60%,后者稳定在80%左右;在不同氨氮质量浓度(0.5~4 mg/L)下,生物普通砂对氨氮去除率从60%上升至80%,生物改性砂的去除率从70%增至95%;过滤前后2种滤料表面形态均发生变化,生物改性砂表面孔隙更小,结构更加复杂多孔,表面粗糙程度进一步增加,对氨氮去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改性石英砂 生物普通砂 生物改性砂 复合挂膜 氨氮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氧化铁石英砂用于Fenton-流化床体系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颜金利 汪晓军 +2 位作者 黎玉香 丛丛 邓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78,83,共4页
制备了负载氧化铁石英砂催化载体,负载的氧化铁颗粒其粒径为100 nm左右。通过重复使用负载石英砂载体探讨其稳定性,结果表明,pH=3.0,H2O2初始浓度为10 mmol.L-1,催化剂载体投加量40 g.L-1的条件下,亚铁投加量减少到0.2 mmol.L-1时,100 ... 制备了负载氧化铁石英砂催化载体,负载的氧化铁颗粒其粒径为100 nm左右。通过重复使用负载石英砂载体探讨其稳定性,结果表明,pH=3.0,H2O2初始浓度为10 mmol.L-1,催化剂载体投加量40 g.L-1的条件下,亚铁投加量减少到0.2 mmol.L-1时,100 min后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为97.5%。同时,负载石英砂载体重复使用5次后脱色率仍高于70%。表明负载氧化铁石英砂用于Fenton-流化床体系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高级氧化处理废水的反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芬顿 流化床 甲基橙 负载砂 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英砂过滤吸附去除微量磷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俊岭 冯萃敏 +1 位作者 龙莹洁 李圭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0-72,共3页
对涂铁改性石英砂滤料进行了过滤吸附去除微量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石英砂对总磷的去除率达90%以上。吸附试验获得的对溶解性总磷的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并得出涂铁改性石英砂的除磷吸附等温式。
关键词 吸附去除 石英砂 微量磷 砂过滤 改性 吸附试验 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改性砂滤料吸附过滤去除水中的磷 被引量:5
4
作者 吕建波 孙力平 +3 位作者 赵新华 李玉友 李银磊 张磊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5-112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改性砂滤料对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对现有过滤工艺进行改造,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改进改性方法制备出新型铁改性砂(IOCS)滤料,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的表面分析,研究了IOCS对溶液中P O34-的吸附性能和动态过... 为进一步提高改性砂滤料对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对现有过滤工艺进行改造,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改进改性方法制备出新型铁改性砂(IOCS)滤料,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的表面分析,研究了IOCS对溶液中P O34-的吸附性能和动态过滤再生循环利用.静态吸附实验表明,pH值、接触时间和铁改性砂含量等均会影响IOCS对溶液中P O34-的吸附.25,℃时,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等温线均可较好地拟合铁改性砂对溶液中PO34-的吸附(R 2>0.920,0),其拟合曲线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Freundlich>Temkin>Langmuir.由Langmuir吸附等温式得出的IOCS对PO 34-的饱和吸附量为0.266 8 mg/g.与同类研究相比I,OCS具有更好的PO 34-吸附性能.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I,OCS对P O34-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化学过程(ΔG°<0,ΔH°>0).共存阴离子对IOCS吸附PO 34-影响的大小顺序为HCO 3->S O 42->Cl–,但影响不大.过滤再生循环利用实验表明,吸附饱和后IOCS可以使用0.1 mol/L NaOH溶液多次再生重复利用,并保持较高的P O34-去除率,因而可以使用IOCS对现有水和废水处理中过滤除磷工艺进行升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砂 吸附 过滤 除磷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对铜和铅离子的动态吸附 被引量:17
5
作者 邹卫华 韩润平 +1 位作者 陈宗璋 石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研究了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吸附剂对Cu2+和Pb2+的动态吸附及动态竞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流速、Cu2+和Pb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动态吸附有很大的影响。单一体系中Cu2+和Pb2+的动态吸附均符合Thom as吸附动力学模型,根据Thom as吸附... 研究了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吸附剂对Cu2+和Pb2+的动态吸附及动态竞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流速、Cu2+和Pb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动态吸附有很大的影响。单一体系中Cu2+和Pb2+的动态吸附均符合Thom as吸附动力学模型,根据Thom as吸附动力学模型,计算出溶液流速由3.33 mL/m in增大到7.69 mL/m in,Cu2+和Pb2+的饱和吸附量qo分别从17.0、19.0μmol/g减小到11.3、16.0μmol/g,吸附速率常数kTh值增大。饱和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穿透时间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MOCS的循环吸附实验表明,MOCS解吸再生后,吸附效率无明显下降。Cu2+和Pb2+的混合体系中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均小于单一体系,但MOCS对Cu2+和Pb2+总饱和吸附量稍有增加。MOCS对Pb2+的吸附能力强于Cu2+。硝酸能有效地洗脱MOCS表面吸附的Cu2+和Pb2+,再生速度快,洗脱液流速和浓度对洗脱速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 铜离子 铅离子 动态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铁砂吸附镉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文 魏群 张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6-38,共3页
研究了10℃,20℃,40℃的温度下,涂铁砂(Iron oxide coated sand,简称IOCS)对镉的吸附动力学。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反应的前60min为快速吸附阶段,60min后,吸附速率明显变慢。温度升高加快了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速率。用... 研究了10℃,20℃,40℃的温度下,涂铁砂(Iron oxide coated sand,简称IOCS)对镉的吸附动力学。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反应的前60min为快速吸附阶段,60min后,吸附速率明显变慢。温度升高加快了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速率。用Elovich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反应模型,准二级反应模型,二级反应模型和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准二级反应模型能更好地描述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各吸附模型的模拟优劣顺序为:准二级模型>二级模型>Elovich模型>准一级模型>粒内扩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IOCS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英砂过滤除磷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俊岭 冯萃敏 +2 位作者 龙莹洁 李圭白 杨艳玲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2,65,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三类改性滤料及涂铁改性石英砂对饮用水过滤去除微量磷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有改性滤料对总磷的去除率均达到了80%以上,改性石英砂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对改性石英砂的试验表明,当pH为4.5~6.5时,总磷的去除率较高。进水总磷... 试验研究了三类改性滤料及涂铁改性石英砂对饮用水过滤去除微量磷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有改性滤料对总磷的去除率均达到了80%以上,改性石英砂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对改性石英砂的试验表明,当pH为4.5~6.5时,总磷的去除率较高。进水总磷浓度越高,改性石英砂达到吸附饱和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滤料 涂铁石英砂 过滤 吸附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铁石英砂去除水中As(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董一慧 马腾 +1 位作者 周舒晗 张俊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选择来源广泛的石英砂作为负载体,以Fe Cl3为原料,用加热蒸发法合成制备简便且易于过滤的新型材料——涂铁石英砂(IOCS)。合成的IOCS表面的铁氧化物以赤铁矿为主,含铁量为11.73%,比表面积较改性前提高12.2倍。IOCS对As(V)的吸附动力学... 选择来源广泛的石英砂作为负载体,以Fe Cl3为原料,用加热蒸发法合成制备简便且易于过滤的新型材料——涂铁石英砂(IOCS)。合成的IOCS表面的铁氧化物以赤铁矿为主,含铁量为11.73%,比表面积较改性前提高12.2倍。IOCS对As(V)的吸附动力学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其吸附As(V)平衡时间为80 min,对As(V)的最大吸附量为1.22 mg/g。吸附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是表面吸附和共沉淀并存的过程。当初始As(V)浓度分别为0.1 mg/L、1 mg/L、5 mg/L,IOCS投加量与溶液中As(V)质量比分别为20000∶1和10000∶1时,在p H=6和p H=8.5两种条件下,IOCS对As(V)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10%和8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铁石英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铁砂催化臭氧化苯酚效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世东 张万友 +2 位作者 李玉玲 张兰河 崔凤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46,共4页
采用热负载工艺和自然负载工艺制备催化剂,催化臭氧化水中苯酚。pH=10.49时热负载工艺制备的载铁砂催化剂对苯酚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80%~90%。自然负载工艺制备的载铁砂催化剂在其未风干状态下无明显催化效果,但自然风干... 采用热负载工艺和自然负载工艺制备催化剂,催化臭氧化水中苯酚。pH=10.49时热负载工艺制备的载铁砂催化剂对苯酚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80%~90%。自然负载工艺制备的载铁砂催化剂在其未风干状态下无明显催化效果,但自然风干后苯酚去除率可达到100%。自然风干载铁砂在苯酚质量浓度低于2mg/L时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95%。同时对催化原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载铁砂 羟基氧化铁 氧化铁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涂层石英砂滤料表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锋 张慧琴 张苑茹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399,共5页
采用高温加热法制备氧化铁涂层石英砂(IOCS),研究固化温度、改性剂浓度等因素对滤料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磨损实验分析氧化铁涂层的耐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IOCS表面氧化铁涂层的厚度大约为30~60μm,固化温度影响涂层的形态和成分,进... 采用高温加热法制备氧化铁涂层石英砂(IOCS),研究固化温度、改性剂浓度等因素对滤料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磨损实验分析氧化铁涂层的耐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IOCS表面氧化铁涂层的厚度大约为30~60μm,固化温度影响涂层的形态和成分,进而影响IOCS表面电位,涂层处理过程要求改性剂浓度大于1.0mol/L。在实际滤池反冲洗产生的磨损强度范围内,涂层磨损剥离量随磨损次数增加逐渐减小,涂层质量最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涂层石英砂 表面性能 涂层耐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去除溶液中亚甲蓝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宣寒 谢发之 +3 位作者 王颖 曹田 陈艳 陈方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35,共4页
以石英砂为原料制得石英砂负载氧化铁(IOCS),考察了IOCS的性能、吸附条件对IOCS吸附亚甲蓝效果的影响及吸附柱的再生,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的IOCS吸附亚甲蓝效果较好;IOCS对溶液中亚甲蓝吸附的适... 以石英砂为原料制得石英砂负载氧化铁(IOCS),考察了IOCS的性能、吸附条件对IOCS吸附亚甲蓝效果的影响及吸附柱的再生,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的IOCS吸附亚甲蓝效果较好;IOCS对溶液中亚甲蓝吸附的适宜条件:pH为13.5,亚甲蓝质量浓度约为6 mg/L,温度为293 K,上样液吸附流速为4 BV/h;IOCS对溶液中亚甲蓝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可以用Weber-Morris曲线来拟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都能较好地描述IOCS对溶液中亚甲蓝的吸附过程;0.01 mol/L的HCl对IOCS吸附柱的再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 亚甲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腐植酸对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苯并三唑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晓丽 毕二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6-1201,共6页
水溶性腐植酸(DHA)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吸附有重要影响。通过批实验研究了阳离子类型、DHA浓度等因素对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DHA和苯并三唑(BT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6.0时,静电作用在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DHA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 水溶性腐植酸(DHA)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吸附有重要影响。通过批实验研究了阳离子类型、DHA浓度等因素对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DHA和苯并三唑(BT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6.0时,静电作用在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DHA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reundlich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对BTA的吸附;DHA对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BTA的影响程度与DHA浓度和电解质类型有关,当DHA浓度在0~15.68 mg·L-1范围时,在以0.01 mol·L-1 Ca Cl2为背景电解质的溶液中,DHA浓度越大,其促进BTA吸附越明显;DHA通过累积吸附作用,促进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对BTA的吸附;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对DHA的吸附量不同,从而对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吸附BTA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腐植酸 苯并三唑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平台改性砂对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吸附特性研究
13
作者 梅胜 李超 +3 位作者 李冬梅 赵向阳 许逸韵 李绍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采用以应对微污染水质突发事件的移动式微型全自动高效应急实验台("应急平台",水力停留时间26 min)和自制的氧化铁改性石英砂滤料(改性砂),对典型微污染物的强化过滤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急平台联合改性砂强化过滤技... 采用以应对微污染水质突发事件的移动式微型全自动高效应急实验台("应急平台",水力停留时间26 min)和自制的氧化铁改性石英砂滤料(改性砂),对典型微污染物的强化过滤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急平台联合改性砂强化过滤技术,对COD、浊度、氨氮、Zn2+、Cu2+、Cd2+、Cr6+的去除率分别为32%、99.5%、30%、86.61%、93.63%、93.5%、70.19%,相比传统石英砂,去除率分别提高22、25、26、36、54、46、36个百分点。改性砂具有多孔复杂的表面结构、较大的表面积、更多的表面吸附位数,能显著提高对微污染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Langmuir曲线较好地拟合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机理主要以络合反应的化学吸附为主,同时伴有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应急平台 '氧化铁改性石英砂 微污染物 金属离子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嘧啶在覆铁石英砂中迁移特征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惠 林青 徐绍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712-4721,共10页
为了探讨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以磺胺嘧啶(SDZ)为研究对象,以石英砂(QS)为介质,采用高温加热法制备覆铁石英砂(IOCS),通过土柱出流实验,研究不同铁含量和离子强度对SDZ在IOCS中迁移的影响,并利用Hydrus-1D软件对结果进行模拟... 为了探讨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以磺胺嘧啶(SDZ)为研究对象,以石英砂(QS)为介质,采用高温加热法制备覆铁石英砂(IOCS),通过土柱出流实验,研究不同铁含量和离子强度对SDZ在IOCS中迁移的影响,并利用Hydrus-1D软件对结果进行模拟.土柱出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IOCS表面铁含量增加,其表面粗糙度越大,且表面携带的正电荷越多,SDZ越容易吸附在IOCS表面,其相对浓度峰值越低,不利于SDZ的迁移;离子强度的增加,促进了SDZ在QS和IOCS中的迁移,这主要是受静电作用、表面络合作用和竞争吸附作用的控制.模拟结果显示,非平衡单点吸附模型(OSM)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铁含量和离子强度下SDZ的迁移过程,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几乎重合,R^2>0.97,RMSE<0.032,拟合效果较好;反演所得吸附分配系数kF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阻滞因子Rd与其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吸附特征参数β>1,而一阶动力学速率常数α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覆铁石英砂 迁移 HYDRUS-1D 铁含量 离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铁石英砂对As的固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天天 李晗晟 +2 位作者 胡烨 施卓 吴烨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2-108,120,共8页
开展了覆铁石英砂(iron-oxide coated sand,IOCS)对水体中不同价态As的固化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IOCS对As的吸附去除效率随IOCS表面Fe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量和固液分配系数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准二级反应模型能... 开展了覆铁石英砂(iron-oxide coated sand,IOCS)对水体中不同价态As的固化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IOCS对As的吸附去除效率随IOCS表面Fe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量和固液分配系数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准二级反应模型能更好地描述As在IOCS表面的吸附行为。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Freundlich的拟合效果较好,指数1/n随着IOCS表面铁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说明经高浓度铁盐处理过的IOCS对于As具有更强的约束能力。此外,不同浓度的IOCS对As(Ⅲ)、As(Ⅴ)的吸附容量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温度对As(Ⅲ)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相对于As(Ⅴ)更显著。经各浓度铁盐处理过后的IOCS在不同pH值条件下吸附去除As(Ⅲ)、As(Ⅴ)的效果明显好于未经处理的砂质介质,但都呈现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铁石英砂 AS 吸附机理 等温吸附实验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