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合板行业VOCs全过程清洁生产整治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顾闫悦 江梅 +2 位作者 张忠涛 李好 王宗爽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胶合板是我国人造板类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板种,在其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大量胶黏剂,属于VOCs排放的典型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和粗放的管理模式,导致胶合板行业的VOCs污染问题突出,因而亟须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围绕“... 胶合板是我国人造板类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板种,在其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大量胶黏剂,属于VOCs排放的典型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和粗放的管理模式,导致胶合板行业的VOCs污染问题突出,因而亟须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围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和“双碳”目标,分析胶合板行业VOCs治理的关键共性问题,并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建立了一套涵盖原材料采购、储存、处理到产品生产的VOCs全过程清洁生产整治提升方案。建议推广清洁生产整体审核模式,鼓励无醛胶黏剂源头替代,全面推行VOCs无组织排放过程控制,以及推进VOCs深度治理和碳协同减排技术应用,促进胶合板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板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甲醛 清洁生产 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典型石化园区VOCs排放特征及影响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香蕊 魏巍 +3 位作者 李国昊 白画画 刘晓宇 吕喆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3-2433,共11页
以京津冀地区某石化园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园区内5个代表性点位进行采样并分析,识别了该区域内8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评估其对环境及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5个点位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浓度为546.0~4472.2μg/m^(3),烷烃... 以京津冀地区某石化园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园区内5个代表性点位进行采样并分析,识别了该区域内8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评估其对环境及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5个点位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浓度为546.0~4472.2μg/m^(3),烷烃和烯烃是主要组成部分,芳香烃和卤代烃次之.对比各点位VOCs组分的日变化发现谷峰出现的时间有所差异,且各点位的特征物种不同.合成橡胶区OFP最高(13239.8μg/m^(3)),烯烃对O_(3)生成的贡献最高(62.8%~90.5%),其次是烷烃(3.8%~34.8%)和芳香烃(2.2%~22.1%).除此之外,仅合成橡胶区发生恶臭污染,1,3-丁二烯(0.68)、正己烷(0.30)是产生恶臭的主要VOCs物种.通过使用US EPA方法评估各点位健康风险,发现合成橡胶区域非致癌风险及炼油区致癌风险高于其他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石化园区 臭氧生成潜势 恶臭污染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典型行业VOCs排放源成分谱及环境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董静 李顺姬 +3 位作者 党小庆 屈嘉鑫 王赫 吉硕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9-628,共10页
持续推进关中地区VOCs精细化管控,以西安市和咸阳市为代表,选取包装印刷、电子产品制造、工业涂装、涂料及油墨制造、家具制造和橡胶制品6个行业进行样品采集,研究关中地区典型行业VOCs排放源成分谱、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气溶胶生... 持续推进关中地区VOCs精细化管控,以西安市和咸阳市为代表,选取包装印刷、电子产品制造、工业涂装、涂料及油墨制造、家具制造和橡胶制品6个行业进行样品采集,研究关中地区典型行业VOCs排放源成分谱、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结果表明:包装印刷和工业涂装行业主要排放VOCs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53%~73%)和烷烃(17%~34%);电子产品制造行业为OVOCs(68%)和烯烃(29%);涂料及油墨制造行业以OVOCs(61%)和芳香烃(22%)为主;家具制造行业以芳香烃(78%)和OVOCs(19%)为主;橡胶制品行业以烷烃(78%)为主.其中乙醇、丙酮、异丙醇、甲醛、乙酸乙酯、间/对-二甲苯为关中地区典型行业排放的主要特征物种.基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得出OVOCs、芳香烃和烯烃是OFP的主要来源,芳香烃是SOAFP的主要来源,主要排放来源为涂料及油墨制造、工业涂装和家具制造行业应重点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典型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成分谱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典型有机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媛倩 盛浩哲 +5 位作者 曹霞 岳利波 罗艺琳 付广宇 孙鹏 陈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8,I0006,共9页
在华北地区选取典型有机溶剂使用行业开展基于不同生产环节和有机溶剂类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集和117种VOC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1)印刷和金属表面涂层企业不同生产环节中,印刷、喷涂环节的VOCs浓度最高。2)印刷企业VOCs以含氧... 在华北地区选取典型有机溶剂使用行业开展基于不同生产环节和有机溶剂类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集和117种VOC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1)印刷和金属表面涂层企业不同生产环节中,印刷、喷涂环节的VOCs浓度最高。2)印刷企业VOCs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占比(质量分数)为18.0%~99.6%。水性油墨车间特征组分为异丙醇、甲基丙烯酸甲酯、1-己烯,溶剂型油墨车间特征组分为乙醇、乙酸乙酯和甲基环己烷。金属表面涂层企业以OVOCs和芳香烃为主,占比分别为4.6%~82.1%和9.1%~70.1%。水性涂料组分主要有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间/对二甲苯。溶剂型涂料特征组分为间/对二甲苯、乙醇和乙苯;末端处理设施紫外线(UV)光氧催化和催化燃烧装置分别对乙醇和间/对二甲苯去除效果较好。3)印刷企业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大的VOCs组分为OVOCs,平均占比73.3%,高活性组分主要有乙醇、乙酸乙酯和异丙醇,金属表面涂层企业对OFP贡献大的VOCs组分为芳香烃,平均占比48.5%,高活性组分主要为间/对二甲苯、乙苯和甲苯。各环节对比源反应活性(SR)差异显著,VOCs的UV光氧催化治理工艺会导致印刷和金属表面涂层企业SR大于生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印刷 金属表面涂层 化学反应活性 臭氧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模拟的工业涂装行业VOCs治理工程安全评价体系及应用
5
作者 车兴灏 罗晨辉 +4 位作者 段东全 冯雅娟 曹俊雅 张香兰 解强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41-4753,共13页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程的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在于缺乏针对性的安全理论和方法指导,需要构建相关行业的安全评价,工业涂装行业又是工业源VOCs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为此,根据工业涂装行业VOCs治理及排放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流程模拟...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程的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在于缺乏针对性的安全理论和方法指导,需要构建相关行业的安全评价,工业涂装行业又是工业源VOCs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为此,根据工业涂装行业VOCs治理及排放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流程模拟的VOCs治理工程安全评价体系,体系包括安全检查表、HAZOP/风险矩阵/LOPA分析、冲击波超压计算、泄漏后果分析(高斯模型+MATLAB)。引入Aspen流程模拟,一方面通过“实际+模拟”进行HAZOP分析降低了评价人员对经验的依赖,也提供危险边界值、标准规定值的模拟数据支撑定量分析;另一方面Aspen动态模拟参数波动对关键指标的瞬时响应值以及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变化率,使得风险偏差定量化,也确定了系统运行的合理范围,为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和预防事故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提出的安全评价体系对典型工艺案例进行了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该安全评价体系能有效识别工业涂装行业VOCs治理工程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提供改进建议,降低安全评价方法对评价人员数量和经验的需求,并且借助模拟结果能直观呈现爆炸及泄漏事故的影响范围,为报警值的设定和确定合理的运行范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工业涂装行业 安全评价体系 Aspen模拟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环境空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对比分析
6
作者 李云凤 汤济霖 +7 位作者 董铭浩 周峰 齐京明 高锐 胡义 张心钰 王亚飞 李红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0-1010,共11页
较为全面地掌握北京市不同功能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明晰其污染特征及来源差异,可以为臭氧(O_(3))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基于2019年8月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示范区〔大兴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IPT)〕和中心城... 较为全面地掌握北京市不同功能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明晰其污染特征及来源差异,可以为臭氧(O_(3))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基于2019年8月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示范区〔大兴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IPT)〕和中心城区〔朝阳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RAES)〕2个典型站点的VOCs、常规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参数在线数据,对北京市2个典型功能区的VOCs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北京市2个站点出现多次O_(3)污染,BIPT站点的VOCs体积分数(11.1×10^(−9)±3.9×10^(−9))低于CRAES站点(17.3×10^(−9)±4.2×10^(−9)),VOCs体积分数总体呈南低北高的分布特征。2个站点的VOCs体积分数中均为烷烃占比(62%~65%)最高,BIPT站点的芳香烃体积分数明显高于CRAES站点。②O_(3)污染天09:00之后的O_(3)体积分数高于非O_(3)污染天,滞后于温度变化(07:00)2 h,而VOCs体积分数日变化在O_(3)污染天和非O_(3)污染天无明显差异。③BIPT站点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和OH自由基消耗速率更强,影响O_(3)生成的活性VOCs物种主要为异戊二烯、丙烯、邻二甲苯和1,2,4-三甲苯等,而CRAES站点以异戊二烯、乙烯、丙烯和邻二甲苯等活性物种为主。④综合正交矩阵因子来源解析、臭氧生成潜势和相对增量反应性分析表明,2个站点的VOCs主要来源不同,除汽车尾气源外,溶剂使用源、油气挥发源和柴油车尾气源、溶剂使用源分别是BIPT和CRAES站点VOCs的主要来源,溶剂使用源和柴油车尾气源分别是影响BIPT和CRAES站点O_(3)生成的主要来源。研究显示,北京市不同功能区VOCs污染特征与来源有所不同,为有效控制O_(3)污染,应采取差异化VOCs管控措施,大兴区BIPT站点应优先控制溶剂使用源和汽油车尾气源,而朝阳区CRAES站点应以控制柴油车尾气源和溶剂使用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O_(3))污染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市生活源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7
作者 许文举 石婧雯 +6 位作者 姬亚芹 王冰冰 杨夏微 申瑞星 马皎璠 纪元 姜艳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0-1958,共9页
为明确克拉玛依市典型生活源VOCs的排放特征,识别主要排放源和优势组分,并评估其对区域臭氧生成的潜在影响,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克拉玛依市各生活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编制了克拉玛依市2021年生活源VOCs排放清单,基于ArcGIS技术进... 为明确克拉玛依市典型生活源VOCs的排放特征,识别主要排放源和优势组分,并评估其对区域臭氧生成的潜在影响,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克拉玛依市各生活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编制了克拉玛依市2021年生活源VOCs排放清单,基于ArcGIS技术进行3 km×3 km空间分配,分析VOCs排放规律、物种组成和臭氧生成潜势(OFP),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①2021年克拉玛依市生活源VOCs排放总量为355.78 t,其中,炊事油烟是主要排放源,占总排放量的60.01%,其次为加油站(15.63%)和装修(9.90%)。②空间分布上,克拉玛依区排放量最高,占总排放量的67.95%,其次是独山子区(18.33%)、白碱滩区(12.45%)和乌尔禾区(1.27%)。③VOCs的主要组分为烷烃(43.24%)、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29.88%)和烯烃(10.04%),其中2,2,4-三甲基戊烷、己醛、1-己烯、异戊烷和丙酮为生活源VOCs优势物种;总臭氧生成潜势(OFP)为699.98 t,OVOCs是OFP的主要贡献组分,贡献率为42.02%,炊事油烟和加油站是最大OFP贡献源。④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各生活源VOCs排放量的不确定性范围在−25%~25%之间。研究显示,2021年克拉玛依市生活源VOCs的主要排放源和OFP贡献源为炊事油烟和加油站,排放主要集中在克拉玛依区,烷烃和OVOCs为VOCs的优势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市 生活源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清单 臭氧生成潜势(O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制药企业污水站VOCs废气和恶臭排放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增秀 崔焕文 +4 位作者 王亘 翟友存 王静 马波 邹克华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9-557,共9页
选取3家典型制药企业的污水站为研究对象,解析其VOCs和恶臭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企业污水站VOCs废气排放浓度和物质种类存在一定共性和差异,共检出140种VOCs,VOCs总浓度范围在0.075—51.67 mg·m^(−3)之间,乙醇、乙酸乙酯、乙酸... 选取3家典型制药企业的污水站为研究对象,解析其VOCs和恶臭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企业污水站VOCs废气排放浓度和物质种类存在一定共性和差异,共检出140种VOCs,VOCs总浓度范围在0.075—51.67 mg·m^(−3)之间,乙醇、乙酸乙酯、乙酸、二氯甲烷、甲苯、氯仿等普遍存在于3家企业,且浓度较高.污水站恶臭污染严重,排气筒出口臭气浓度范围在5495—41686之间,超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规定的臭气浓度排放限值,主要挥发性恶臭物质为含氧有机物,但具体物质差异较大,A企业辛醛OAV最高;B企业四氢呋喃OAV最高;C企业OAV较高的则为乙醛和正戊醛.3家企业的污水站废气处理工艺对恶臭处理效果不佳,提出了制药行业污水站恶臭废气处理工艺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企业 污水站 挥发性有机物 (vocs) 恶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咸阳市典型行业有组织排放VOCs的源成分谱特征及其对臭氧的影响
9
作者 周弛 张淳 +4 位作者 葛毅 吴卫东 王丰 吕婧 史国良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2-1261,共10页
近年来西安市和咸阳市臭氧污染愈发突出,已成为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进程中最具挑战性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之一。为揭示西安市和咸阳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典型排放源的成分谱特征,进而分析典型排放源对臭氧生成的影响,于2023年10−1... 近年来西安市和咸阳市臭氧污染愈发突出,已成为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进程中最具挑战性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之一。为揭示西安市和咸阳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典型排放源的成分谱特征,进而分析典型排放源对臭氧生成的影响,于2023年10−12月对西安市和咸阳市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化石燃料燃烧源等典型行业VOCs源成分谱进行采样分析,从臭氧污染控制角度分析不同排放源对环境的影响,并采用臭氧生成潜势(OFP)评估VOCs关键物种对臭氧生成的贡献。结果表明:①西安市工艺过程源以含氧VOCs为主,其次为卤代烃,其中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占比(分别为20.4%±13.8%、11.3%±15.5%)较高;咸阳市工艺过程源中,含氧VOCs和烷烃占比较高,分别为42.9%和35.7%。②从源成分谱来看,西安市和咸阳市工艺过程源排放的VOCs具有较大差异;溶剂使用源排放的异丙醇在两市排放VOCs中的占比均较高。③以臭氧控制为导向,烯烃对OFP的贡献率在西安市为58%,而在咸阳市仅为20%;含氧VOCs对OFP的贡献率在两个城市的差异性不明显,在西安市和咸阳市分别为31%和39%。研究显示,在臭氧污染管控中西安市应重点关注工艺过程源中的卤代烃、化石燃料燃烧源中的含氧VOCs以及溶剂使用源中的烷烃,咸阳市应重点关注工艺过程源和溶剂使用源中的含氧VO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成分谱 排放特征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VOCs热脱附去除工艺研究进展
10
作者 曾武 舒群一 +11 位作者 宋树祥 杨如柱 柯国鹏 李耀晃 董淑玉 喻娇 樊丽 赵之理 崔晓荧 彭海榕 林静宇 刘敬勇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6-1592,共7页
概述了热脱附技术的基本原理、机制和应用方法,深入探讨了影响热脱附效率工艺和影响参数,并详细分析了热脱附温度、停留时间、载气类型、催化剂、土壤组分等关键因素对VOCs脱除效果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讨论了土壤经过热脱附工艺处理后,... 概述了热脱附技术的基本原理、机制和应用方法,深入探讨了影响热脱附效率工艺和影响参数,并详细分析了热脱附温度、停留时间、载气类型、催化剂、土壤组分等关键因素对VOCs脱除效果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讨论了土壤经过热脱附工艺处理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此外,还进行了热脱附技术在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最后,对热脱附技术在去除土壤中VOCs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 土壤热处置 有机污染土壤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汾市臭氧污染时期VOCs来源解析研究
11
作者 段丽琴 吴雨彤 刘保双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2,共15页
本文通过基于光化学年龄的参数方法,估算了山西临汾市2021年4月18日~7月31日在线监测的VOCs初始体积分数数据,矫正其光化学损耗影响;然后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了其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临汾市环境总VOCs(TVOCs)的平... 本文通过基于光化学年龄的参数方法,估算了山西临汾市2021年4月18日~7月31日在线监测的VOCs初始体积分数数据,矫正其光化学损耗影响;然后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了其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临汾市环境总VOCs(T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17.1×10^(-9);其中白天TVOCs的平均初始体积分数为27.2×10^(-9),其化学损耗达到10.6×10^(-9),化学损耗率约为39.0%.相比与其它VOCs类别,烯烃化学损耗率最高(66.0%),其中异戊二烯(3.16×10^(-9))、1,3-丁二烯(1.27×10^(-9))和乙烯(1.19×10^(-9))的化学损耗明显高于其它物种.臭氧污染时期TVOCs化学损耗达到15.1×10^(-9),是非臭氧污染时期的1.6倍.臭氧污染时期烯烃的化学损耗率最高(81.7%),其中异戊二烯、1,3-丁二烯、反-2-丁烯和反-2-戊烯的化学损耗分别达到5.05×10^(-9)、1.85×10^(-9)、1.59×10^(-9)和1.10×10^(-9),显著高于其它物种.基于初始体积分数的PMF来源解析(IC-PMF)结果发现,石化相关企业排放(36.4%)、天然气(17.2%)、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12.9%)、汽油车排放(9.6%)、液化石油气(8.6%)、植物排放(8.6%)和燃烧源(6.7%)是研究期间临汾市环境VOCs的主要贡献源类.相比于基于观测体积分数的PMF解析结果(OC-PMF),植物排放贡献被低估了83.3%,其被低估量明显高于其它源类;其次是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以及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分别被低估了22.2%和19.7%.同时,IC-PMF结果表明臭氧污染期间贡献较高的源类是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和植物排放,分别达到24.1%和21.7%.基于IC-PMF的解析结果,利用臭氧生成潜势(OFP)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石化相关企业排放是臭氧生成潜势(OFP)最高的贡献源类,其对总OFP贡献率达到50.7%,其次为植物排放以及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其对总OF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4.8%和10.4%;其中臭氧污染期间对于OFP的贡献较高的源类为植物排放和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分别达到52.6%和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光化学损耗 初始体积分数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海市及周边地区VOCs走航监测技术应用及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海兵 赵刘杰 +1 位作者 于浩 胡生荣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9,共11页
VOCs具有成分复杂、来源广泛等特点,难以有效监测和把控其排放过程。本文以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的重点污染区域、重要交通干道、重点企业为研究范围,于2024年3月5−16日进行了VOCs走航监测,合计走航3441 km,涉及企业139家。结果表明:①走航... VOCs具有成分复杂、来源广泛等特点,难以有效监测和把控其排放过程。本文以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的重点污染区域、重要交通干道、重点企业为研究范围,于2024年3月5−16日进行了VOCs走航监测,合计走航3441 km,涉及企业139家。结果表明:①走航监测期间,VOCs峰值体积分数整体表现为工业园区>矿区及主要道路>主城区的特征。②走航监测共出现异常点位43次,工业园区最多,达28次,占比为67.40%。③主城区和矿区及主要道路VOCs组分一致,均以烷烃、OVOCs为主,工业园区VOCs组分以芳香烃、卤代烃、烯烃、OVOCs为主。④工业园区中芳香烃类物质的出现频率最高,达82.60%,其中苯、甲苯、二甲苯最为突出,出现频率分别为69.60%、56.50%、47.80%。⑤对于臭氧生成潜势(OFP),芳香烃是主要贡献者,OFP较高的物种为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苯系物。研究显示,乌海市及周边区域排放的VOCs组分特征明显,主要来自炼焦和有机化学原料生产过程,应重点加强焦化企业无组织排放过程的管控,对涉及VOCs原辅材料储存、使用等工艺过程的化工企业,需针对性地提高VOCs的收集和处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走航监测 臭氧生成潜势(O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二氧化钛材料可见光降解室内VOCs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文君 刘瑞鑫 +2 位作者 王军 张庆磊 侯立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351-5362,共12页
室内空气质量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光催化氧化(PCO)技术具有能耗低且效率高的特点,使其在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治理中展现出较大的潜力。在众多PCO材料中,二氧化钛(TiO_(2))因其来源广、化学性质稳定、氧化能力强、毒性... 室内空气质量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光催化氧化(PCO)技术具有能耗低且效率高的特点,使其在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治理中展现出较大的潜力。在众多PCO材料中,二氧化钛(TiO_(2))因其来源广、化学性质稳定、氧化能力强、毒性低等特点成为降解室内VOCs的优选催化剂,但其对可见光的利用率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本文综述了TiO_(2)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室内VOCs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详述了TiO_(2)可见光光催化降解室内典型VOCs的反应机理,梳理归纳了近年来提升TiO_(2)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的相关研究,分析介绍了近几年室内单/多组分VOCs降解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TiO_(2)材料可见光下净化室内VOCs污染做出展望,为未来降解单/多组分VOCs及其混合物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光催化氧化 催化剂 室内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钛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塑料制品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14
作者 聂鹏 刘娟娟 +1 位作者 莫志成 张毅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丙烯(PP)塑料制品典型企业的注塑成型和热熔挤出工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特征进行调查,探讨其对臭氧生成潜势(OFP)、恶臭污染及环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熔挤出工艺的有组织废气VOC...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丙烯(PP)塑料制品典型企业的注塑成型和热熔挤出工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特征进行调查,探讨其对臭氧生成潜势(OFP)、恶臭污染及环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熔挤出工艺的有组织废气VOCs排放浓度(41.5 mg/m^(3))显著高于注塑成型(1.24 mg/m^(3)),无组织废气VOCs排放浓度(1.66 mg/m^(3))高于注塑成型(1.25 mg/m^(3)),烷烃和芳香烃分别为2个工艺的主要贡献物种。OFP分析显示,注塑成型和热熔挤出的OFP主要贡献物种也分别为烷烃和芳香烃,应针对性地加以管控。恶臭污染方面,热熔挤出工艺的恶臭强度显著高于注塑成型工艺,其排放口恶臭组分复杂,主要包括苯乙烯、乙醛等,注塑成型则以醛类为主。健康风险评估表明,排放口总致癌风险显著超过限值,主要贡献组分为乙苯、苯及1,3-丁二烯;非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组分为丙烯醛、苯乙烯及1,3-丁二烯。注塑成型工艺的丙烯醛和热熔挤出工艺的苯乙烯存在较高的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聚丙烯(PP)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异味污染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堆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减排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新荣 田壮 +4 位作者 杨金凤 郭旋 杜连凤 王悦 成卫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1179,共9页
为明确添加剂对堆肥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的减排效果和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筛选出吸附类添加剂(活性炭和沸石)与有机酸类添加剂(柠檬酸和草酸)开展实验研究。在鸡粪-玉米秸秆堆肥实验中,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 为明确添加剂对堆肥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的减排效果和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筛选出吸附类添加剂(活性炭和沸石)与有机酸类添加剂(柠檬酸和草酸)开展实验研究。在鸡粪-玉米秸秆堆肥实验中,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添加活性炭、添加沸石、添加柠檬酸和添加草酸处理。研究对象包括115种VOCs、三甲胺和6种含硫有机挥发气体(二甲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甲硫醇、乙硫醇、乙硫醚)。结果表明:在28 d的好氧发酵中,所有处理均达到50℃并维持7 d,满足无害化标准。检出110种VOCs、三甲胺和3种含硫有机挥发气体(二甲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VOCs的排放集中在前9 d,在第3天时VOCs达到峰值。5个处理在堆肥第3天检测到的VOCs浓度范围为169.22~548.26 mg·m^(-3)。4种添加剂对各类VOCs均有减排效果。在第3天,活性炭、沸石、柠檬酸和草酸对烷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79%、26%、77%和46%,对卤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96%、38%、93%和97%,对芳香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28%、11%、24%和53%。从堆肥第6天开始只有沸石对各类VOCs有减排效果,最高减排效率为30%。针对含硫有机挥发气体减排,减排效果依次是草酸>柠檬酸>沸石>活性炭。4种添加剂对含硫有机挥发气体均有减排效果,但是对三甲胺没有减排效果。综合堆肥前9 d VOCs的减排情况,4种添加剂中沸石对各类VOCs减排效果最好。堆肥过程中添加沸石有利于VOCs和其他气体的协同减排,并且对土壤和农作物不存在风险,所以沸石在堆肥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含硫有机挥发性气体 添加剂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改性ZSM-5分子筛孔结构对VOCs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牛成 赵洋 +5 位作者 钱程 娄悦 姜豪 安阳 沈本贤 孙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采用氢氧化钠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混合碱溶液处理制备一系列改性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水接触角测定等手段对改性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器对比评价5A、NaY和不同碱改性ZSM-5分子... 采用氢氧化钠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混合碱溶液处理制备一系列改性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水接触角测定等手段对改性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器对比评价5A、NaY和不同碱改性ZSM-5分子筛吸附剂对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摩尔浓度均为0.2 mol/L的碱改性ZSM-5-G-3样品的比表面积及总孔体积分别为425 m^(2)/g和0.585 cm^(3)/g,比改性前高硅ZSM-5-G-1样品分别提高了17.7%和174.6%,介孔比表面积增加8.6倍,达到317 m^(2)/g,介孔体积增加12.3倍,达到0.531 cm^(3)/g;随着碱溶液浓度的增加,改性分子筛材料水接触角减小;25℃时,正己烷和乙酸乙酯在ZSM-5-G-3吸附剂床层上的穿透吸附量分别为76.99和101.08 mg/g,比改性前ZSM-5-G-1吸附剂床层分别提高了40.3%和17.4%。改性ZSM-5-G-3样品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性能的显著提高主要归因于碱改性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和介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碱改性 孔结构 吸附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油站及周边空气中VOCs物种构成与示踪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申雨 宋立来 +5 位作者 尹思涵 舒秦 姚璐 朱静 毕晓辉 冯银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0-628,共9页
选择典型城市区域加油站,在汽柴油加油口及周边开展VOCs样品采集与物种构成分析,探究加油站排放VOCs的标识性物种,根据加油站周边区域VOCs物种浓度与比值在空间梯度上的变化评估关键物种的示踪作用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注汽油排放VOC... 选择典型城市区域加油站,在汽柴油加油口及周边开展VOCs样品采集与物种构成分析,探究加油站排放VOCs的标识性物种,根据加油站周边区域VOCs物种浓度与比值在空间梯度上的变化评估关键物种的示踪作用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注汽油排放VOCs主要组分为烷烃(70%~72%)、烯烃(13%~14%)和含氧有机物(11%~12%),主要物种为异戊烷(20%~24%),其它C4~C6类烷烃也是高占比物种;加注柴油排放VOCs中烷烃是主要成分,占VOCs总量的70%~72%,其次是烯烃和含氧有机物,分别贡献13%~14%和11%~12%,芳香烃占比为2%~3%,异戊烷(17%~21%)和正丁烷(15%~17%)含量较高,低碳C2~C4类烷烯烃和较重高碳C7~C12烷烃的比例高于汽油.加油站下风向受体区域受加油站排放影响明显,与单一物理扩散模型的结果对比,发现烯烃类物种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已发生明显光化学反应,特征物种比值在距离加油站大于70m的区域外开始接近机动车尾气的比值范围并趋于稳定,超出此范围加油站排放贡献影响可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站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示踪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石化储罐VOCs安全高效深度减排、回收和热氧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世达 王海燕 +3 位作者 侯栓弟 刘忠生 廖昌建 王宽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3-2076,共14页
全面总结了石化储罐VOCs产排机理、排放特征以及VOCs减排、回收和热氧化技术进展,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我国石化储罐VOCs深度减排有所裨益。石化储罐除大小呼吸产气外,还有高温重油储存热裂解等产气现象。在计算储罐排气中可燃物... 全面总结了石化储罐VOCs产排机理、排放特征以及VOCs减排、回收和热氧化技术进展,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我国石化储罐VOCs深度减排有所裨益。石化储罐除大小呼吸产气外,还有高温重油储存热裂解等产气现象。在计算储罐排气中可燃物浓度时不应忽视硫化氢、甲烷、氢气、氨等组分。目前,中美储罐VOCs管控都以选择浮顶罐等源头减排为主,以储罐使用过程控制和排放气末端治理为辅,我国应适时修订现行标准,以适应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核算得出2019年我国有机液体储罐VOCs排放量为(39.2~90.4)×10^(4)t,主要来自石化企业,建议将粗柴油、粗汽油、粗航煤、蜡油、燃料油、渣油等中间产品罐或重油罐与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等储罐一起列为优先管控对象。建议我国开展石化储罐VOCs深度减排,包括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内浮顶罐内置气袋有可能成为继浮盘之后又一重要的源头减排技术;低温柴油吸收与吸附、冷凝相比,在处理含硫量较高的粗汽油、粗柴油、高温重油等储罐废气上具有优势。总体上,我国石化储罐外排VOCs治理正在从回收向回收+热氧化(催化氧化、蓄热氧化、焚烧炉、工艺加热炉、锅炉)转变,控制热氧化单元出口非甲烷总烃小于20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储罐 挥发性有机物 产气机理 减排 回收 氧化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VOCs组成特征及二次污染生成贡献 被引量:8
19
作者 钱思瑶 关净文 +4 位作者 关璐 张天 王蕴赟 沈建东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1928,共8页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量化评估其二次污染生成贡献.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杭州市大气VOCs体积分数均值为30.65×10^(-9),烷烃和卤代烃是其主要组分,分别占49.23%和24.47%,浓度排名前10的VOCs物种主要为C_(2)~C_(4)的烷烃、C_(7)~C_(8)的芳香烃和乙烯.源解析结果显示杭州市VOCs主要来源为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工业排放源、油气挥发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杭州市大气VOCs的总OFP为50.56×10^(-9),其中乙烯、1-乙基-3-甲基苯和甲苯是其主要贡献组分.芳香烃对AFP的贡献达到91.52%,是最重要的SOA前体物.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溶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VOCs对防控O_(3)污染以及SOA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车非金属材料VOCs释放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房明 王卫 +2 位作者 周正宇 杨冰 范希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112,共8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铁路客车典型非金属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基于多气固比法和数据拟合法,对典型非金属材料(重防腐涂料、地板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分别测量了4种不同气固... 为了研究温度对铁路客车典型非金属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基于多气固比法和数据拟合法,对典型非金属材料(重防腐涂料、地板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分别测量了4种不同气固比条件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得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关键参数(初始可散发浓度和分配系数);然后,结合车辆工艺和运用场景,研究不同温度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质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温度是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特性的重要因素;温度从16℃升高至55℃,苯系物和醛类散发浓度均呈减小的趋势,重防腐涂料的初始可散发浓度减小为1.8%,其分配系数减小,地板布和玻璃钢的初始可散发浓度减小至0.3%以下,地板布的分配系数增大,玻璃钢的分配系数减小;苯系物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以苯乙烯占比最大,甲苯、乙苯以及二甲苯占比排序规律不明显,并且未检测出苯;在铁道车辆烘焙法环保净化处理时,建议重防腐涂料的烘焙温度不小于55℃,地板布和玻璃钢的烘焙温度不小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重防腐涂料 铁路客车 释放规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