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拮抗皮革霉变的黄芪内生真菌AR07抑菌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弘弛 刘瑞 +2 位作者 李慧 安志鹏 段宝荣 《中国皮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6,40,共6页
对源自黄芪内生真菌AR07中拮抗皮革霉变真菌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抑菌生物活性跟踪法,对内生真菌AR07发酵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波谱分析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 对源自黄芪内生真菌AR07中拮抗皮革霉变真菌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抑菌生物活性跟踪法,对内生真菌AR07发酵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波谱分析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显示:AR07的发酵代谢物中分离到7个拮抗皮革霉变的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醇(ergosterol)(1)、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2)、尿囊素(allantoin)(3)、fumiquinazoline A(4)、fumiquinazoline C(5)、monomethylsulochrin(6)和杀锥曲菌素(trypacidin)(7)。其中(1)和(2)为甾体类物质,(3)、(4)和(5)为生物碱类物质,(6)和(7)为醌类化合物,说明黄芪内生真菌AR07对皮革的防霉作用是多种天然产物协作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霉变真菌 拮抗 黄芪 内生真菌 生物活性跟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叶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G+)为供试菌,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乌桕叶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G+)为供试菌,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乌桕叶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乌桕叶乙醇提取物之乙酸乙酯可溶部抑菌活性最强,乙酸乙酯可溶部经柱层析分离,所得流分皆无明显抑菌活性,各成分间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生物活性追踪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棘豆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震发 袁呈山 +3 位作者 杨顺义 柳利龙 杨晋伟 沈慧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4,共6页
为了测定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提取物对常见病原真菌的活性,明确其中的有效成分,以黄花棘豆为材料,结合生物活性追踪法,对黄花棘豆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黄花棘豆乙醇... 为了测定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提取物对常见病原真菌的活性,明确其中的有效成分,以黄花棘豆为材料,结合生物活性追踪法,对黄花棘豆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黄花棘豆乙醇提取物对供试4种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活性,10mg/mL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率达到82.08%;粗提物萃取后的二氯甲烷相和乙酸乙酯相为其活性部分,10mg/mL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4.30%和83.13%;从合并后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相中分离、鉴定得到了6个化合物,其中3-羟基-4,9-二甲氧基紫檀烷、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和3-羟基-8,9-二甲氧基紫檀烷对供试病原菌表现较好的抑制活性;3-羟基-4,9-二甲氧基紫檀烷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为10.42μg/mL,3-羟基-8,9-二甲氧基紫檀烷对黄瓜枯萎病菌的EC50值为27.09μg/mL。黄花棘豆提取物对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紫檀烷类化合物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具备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棘豆 活性跟踪 分离鉴定 抑菌成分 紫檀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