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4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ng reaction mechanism analysis of Zn and Si from zinc oxide ore by NaOH roasting method 被引量:4
1
作者 CHEN Bing SHEN Xiao-yi +3 位作者 GU Hui-min SHAO Hong-mei ZHAI Yu-chun MA Pei-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2266-2274,共9页
The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roasting zinc oxide ore with NaOH 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utilize zinc oxide ore.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molar ratio of NaOH to zinc... The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roasting zinc oxide ore with NaOH 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utilize zinc oxide ore.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molar ratio of NaOH to zinc oxide ore 6:1,roasting temperature 450°C,holding time 150 min.The molar ratio of NaOH to zinc oxide ore was the most predomin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xtraction ratios of zinc oxide and silica.The mineral phase transform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testing the phases of specimens obta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process was that silica reacted with molten NaOH to form Na_2SiO_3 at first,then transformed into Na_4SiO_4 with temperature rising.ZnCO_3 and its decomposing product ZnO reacted with NaOH to form Na_2ZnO_2.Na_2ZnSiO_4was also obtained.The reaction r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unreacted shrinking core model.Two models used were chemical reaction at the particle surface and diffusion through the product laye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action rate was combine-controlled by two models.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frequency factor were obtained as 24.12 k J/mol and 0.0682,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 oxide ORE NAOH ROASTING METHOD REACTION process REACTION mechanism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cerium-zirconium mixed oxides by hydrothermal templating method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曼娟 古映莹 +2 位作者 秦利平 李金林 徐文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796-800,共5页
Mesoporous cerium-zirconium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 as template. The effects of amount of template, pH value of solution and hydrothermal tempera... Mesoporous cerium-zirconium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 as template. The effects of amount of template, pH value of solution and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on mesostructure of sample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final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EM, FT-IR, and BE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the cerium-zirconium mixed oxides present a meso-structure. At molar ratio of n(CTAB)/n((Ce)+(Zr))= 0.15, pH value of 9, and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of 120 ℃, the samples obtained possess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207.9 m2/g with pore diameter of 3.70 nm and pore volume of 0.19 cm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ium-zirconium mixed oxides hydrothermal method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MESOPORE templ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ceous iron oxide prepared from pyrite cinders by hydrothermal method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昭成 郑雅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89-95,共7页
Micaceous iron oxide (MIO) with a hexagonal flaky shape 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ferric hydroxide used as precursor was obtained by an acidic leaching solution of pyrite cinders reacting with ammonia... Micaceous iron oxide (MIO) with a hexagonal flaky shape 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ferric hydroxide used as precursor was obtained by an acidic leaching solution of pyrite cinders reacting with ammonia solution.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micaceous iron oxide were investigat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s. Micaceous iron oxide can be successfully prepared when optimal parameters of total iron concentration of 2.0 mol/L, pH value of 8, n(Fe2+)/n(Fe3+) of 0.1, mass of seed crystal of 1 g,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260 ℃ and reaction time of 30 min are applied.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ometry (SAEM) were adopt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othermal products prepar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ly crystallized α-Fe2O3 hexagonal flakes, about 1.0-1.5 μm in diameter and 0.1 μm in thickness, are prepared. Furthermore, the quality of micaceous iron oxide prepared can meet the required characteristics of micaceous iron oxide pigments for paints (ISO 10601--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ceous iron oxide hydrothermal method hexagonal flake pyrite cinders ferric hydrox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沉淀分离富集-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氧化锌中微量铅
4
作者 王惠英 周娟 +4 位作者 张涛 朱祎文 江明月 陈丁龙 次立杰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3,共6页
针对目前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中铅的测定需要复杂的仪器、操作人员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载体沉淀分离富集-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的方法。利用在硫酸介质中,氯化锶为载体沉淀分离铅,再用碳酸钾将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然... 针对目前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中铅的测定需要复杂的仪器、操作人员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载体沉淀分离富集-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的方法。利用在硫酸介质中,氯化锶为载体沉淀分离铅,再用碳酸钾将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然后用硝酸将碳酸铅溶解为铅离子,最后铅离子与二甲酚橙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铅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溶液pH、显色剂浓度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配合物的吸光度值与铅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浓度为1.45~14.49µmol/L,线性方程ΔA=0.05924c-0.01715,相关系数R2为0.9903。该方法对直接法氧化锌中铅的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值进行了比较,相对偏差为-1.7%~-1.2%。相较于现行GB/T 4372.2—2014《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氧化铅量的测定》中规定的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工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载体沉淀 二甲酚橙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Mn_(0.33)Fe_(0.33)Ni_(0.33)O_(2)的喷雾干燥法制备及其改性
5
作者 张庆印 杨訾 +2 位作者 赵静 张桂芳 时志强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为了制备颗粒较均一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Mn_(0.33)Fe_(0.33)Ni_(0.33)O_(2)(NFM111),以乙酸镍四水合物、柠檬酸铁、乙酸锰四水合物、乙酸钠三水合物以及无水柠檬酸为原料配制出喷雾溶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前驱体,预氧化后进行球磨... 为了制备颗粒较均一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Mn_(0.33)Fe_(0.33)Ni_(0.33)O_(2)(NFM111),以乙酸镍四水合物、柠檬酸铁、乙酸锰四水合物、乙酸钠三水合物以及无水柠檬酸为原料配制出喷雾溶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前驱体,预氧化后进行球磨并掺杂TiO_(2)后再进行高温烧结,得到NFM111@TiO_(2);采用物性表征和电化学测试,探究不同煅烧温度对NFM111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NFM111@TiO_(2)颗粒的粒径大小一致;煅烧温度为900℃时增大了NFM111的层间距,进而增大了钠离子传输速率,NFM111@TiO_(2)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43.2 mA·h/g,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6.8%,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氧化物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薄膜在织物上的原位生长及其抗菌性能
6
作者 毛倩瑾 曾国栋 +1 位作者 梅燕 崔素萍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4,共8页
针对棉织物的抗菌问题,采用溶胶凝胶-低温热处理法在织物上原位生长ZnO纳米薄膜,赋予织物优良的抗菌性能,并利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手段对薄膜的成分、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织物表面负... 针对棉织物的抗菌问题,采用溶胶凝胶-低温热处理法在织物上原位生长ZnO纳米薄膜,赋予织物优良的抗菌性能,并利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手段对薄膜的成分、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织物表面负载上了均匀连续的ZnO纳米薄膜,负载率约6%,织物表面粗糙度从22.80 nm降至6.81 nm。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超过99.99%,对白念珠菌的抗菌率达到96.20%,具有广谱抗菌性。ZnO薄膜在织物表面有良好的附着性,经过250 min振荡洗涤后,薄膜结构仍保持均匀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氧化锌 织物 无机膜 抗菌 耐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滑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焦云爽 王月月 +3 位作者 姜鹏飞 杜晓平 祁立波 尚珊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9-317,共9页
探究不同解冻方式(鼓气流水解冻、空气解冻、超声解冻、冷藏解冻及静水解冻)对南极磷虾滑品质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保水特性、质构特性、蛋白氧化与脂质氧化等指标研究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滑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气流水解冻虾滑速度较快,... 探究不同解冻方式(鼓气流水解冻、空气解冻、超声解冻、冷藏解冻及静水解冻)对南极磷虾滑品质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保水特性、质构特性、蛋白氧化与脂质氧化等指标研究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滑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气流水解冻虾滑速度较快,但虾滑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较高,析水状态明显,保水性较差。冷藏解冻的虾滑相较于其他解冻方式其蛋白质氧化程度最低,具体表现为盐溶性蛋白含量最高(33.39 mg/g)和羰基含量最低(2.71 nmol/mg)。鼓气流水解冻和冷藏解冻的虾滑的挥发性盐基氮值(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分别为11.36 mg/100 g和13.58 mg/100 g,显著低于空气解冻(16.57 mg/100 g)和静水解冻(15.40 mg/100 g)(P<0.05)。比较上述5种解冻方式的虾滑品质发现,经冷藏解冻的虾滑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最低,质构特性良好,且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TBARS)明显低于其他解冻方式,这表明其脂肪氧化程度较低。因此,冷藏解冻能延缓南极磷虾滑的蛋白质氧化和脂肪氧化,进而提高其保水性,减少汁液损失,是比较理想的解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解冻方式 保水特性 蛋白质氧化 脂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法制备天然沸石基臭氧催化剂的性能与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国鑫 吴昌永 +5 位作者 秦志凯 袁玥 胡映明 于茵 徐敏 马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26,共9页
臭氧催化剂生产成本高,目前已成为限制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廉价易得的天然沸石粉作为催化剂载体原材料,以Cu为活性组分,通过混合法制备催化剂并测定其性能,探究天然沸石基臭氧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催化... 臭氧催化剂生产成本高,目前已成为限制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廉价易得的天然沸石粉作为催化剂载体原材料,以Cu为活性组分,通过混合法制备催化剂并测定其性能,探究天然沸石基臭氧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催化剂进行了形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使用快脱粉作为黏结剂,添加量为10%(质量浓度)并在600℃焙烧制备的天然沸石基臭氧催化剂综合性能最佳,当反应30 min时,其对石化废水COD吸附去除率为37.27%;利用吸附饱和的催化剂对石化废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反应30 min时,COD去除率为43.48%,三维荧光图谱中区域Ⅰ~Ⅴ荧光类物质去除率分别达76.68%、82.52%、86.83%、80.16%及79.38%。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天然沸石基臭氧催化剂形貌结构与沸石本身差异不大,比表面积仅增加1.75%,但孔容与平均孔径较天然沸石分别增大23.40%与21.48%,有利于提高污染物吸附和臭氧催化氧化去除效果;SEMEDS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Cu在沸石载体中负载均匀,不仅提高了其催化活性,也有利于维持催化剂的稳定性。从生产成本上来看,沸石催化剂较氧化铝催化剂低3000元/t,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混合法制备的天然沸石基臭氧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能够高效处理石化二级出水,且可以大幅降低催化剂生产成本,在催化剂制备、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工程化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臭氧催化氧化 催化剂 混合法 石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方式对猪肝理化特性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鸽 尤娟 杨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49,共8页
为解决猪肝在冷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问题,本实验通过测定猪肝的冰晶微观结构、表面色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以及猪肝蛋白质的羰基含量、巯基及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等指标,探究了-20℃常规空气冻结(Co... 为解决猪肝在冷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问题,本实验通过测定猪肝的冰晶微观结构、表面色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以及猪肝蛋白质的羰基含量、巯基及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等指标,探究了-20℃常规空气冻结(Conventional air freezing,CAF)、-80℃冰箱深冷冻结(Refrigerator cryogenic freezing,RCF)液氮浸渍冻结(Liquid nitrogen immersion freezing,LNF)3种冻结方式对冻藏猪肝理化特性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猪肝冻结后于-20℃贮藏180 d)。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猪肝鲜度品质下降、蛋白质氧化程度增加。与CAF相比,RCF和LNF组猪肝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分别减少了71.60%和99.81%,生成的冰晶更加细小均匀。LNF组冻藏180 d后TVB-N和TBARs值分别比CAF组降低了28.43%和41.79%。冻藏180 d后,LNF组蛋白质羰基含量、二硫键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分别比CAF组降低38.88%、6.77%和21.04%,巯基含量比CAF组高8.60%,表明使用LNF能够有效延缓猪肝蛋白质的氧化。通过改变冻结方式提高冻结速率,降低冰晶对猪肝细胞组织的破坏程度,能够有效抑制猪肝在冻藏过程中品质的下降。本实验可为猪肝的冷冻贮藏及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 冻结方式 冻藏 品质 蛋白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泽富 陈春蓓 +10 位作者 陈晓思 高梓亮 孙钦秀 魏帅 夏秋瑜 韩宗元 刘阳 夏文 肖乃勇 殷燕涛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品质、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为减盐“一夜埕”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干腌法、湿腌法、高压静电场腌制法三种不同减盐方法腌制的卵形鲳鲹,测定盐含量、水... 【目的】研究不同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品质、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为减盐“一夜埕”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干腌法、湿腌法、高压静电场腌制法三种不同减盐方法腌制的卵形鲳鲹,测定盐含量、水分含量及分布、离心损失、蒸煮损失、质构、色泽、感官评价、硫代巴比妥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巯基等指标。【结果】湿腌、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干腌组产品盐质量分数分别为1.56%、1.44%、1.33%,其中湿腌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湿腌组离心损失和蒸煮损失最大(13.98%和6.38%)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干腌组、湿腌组和高压静电场腌制组弹性分别为0.18、0.14和0.20 mm,咀嚼性分别为35.34、28.69和43.04;相比于湿腌组,高压静电场腌制组弹性和咀嚼性分别增加40.37%和50.03%。干腌组亮度值(L^(*))为30.63,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湿腌组红度(a^(*))值最高,干腌次之,电场辅助腌制最低;湿腌组和高压静电场腌制组黄度(b^(*))值分别为2.23和2.26,显著高于干腌组(0.33);干腌组与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组咸味评分优于湿腌组,高压静电场腌制组风味评分更高,总体可接受度更好。高压静电场腌制组的巯基质量摩尔浓度为67.02 nmol/mg,显著高于干腌组和湿腌组(59.80、49.51 nmol/mg,P<0.05)。高压静电场腌制组TBA值(1.67 mg/kg)显著低于干腌组和湿腌组(3.44、2.55 mg/kg,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减盐腌制方式相比,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可显著提升减盐卵形鲳鲹的保水性,改善卵形鲳鲹的弹性和咀嚼性,抑制脂质和蛋白质氧化,可用于减盐卵形鲳鲹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减盐腌制方法 蛋白质氧化 脂质氧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片/聚合物高阻隔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葛畅 田潇 +6 位作者 程有亮 方长青 巩佳豪 杨芳 王海英 曹稳 赵晓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3,共10页
目的通过综述二维纳米片/聚合物高阻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为高阻隔二维纳米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可靠依据和文献支撑。方法基于不同二维纳米材料的改性方法及应用场景,总结二维纳米材料与聚合物的复合方法,比较分析其阻... 目的通过综述二维纳米片/聚合物高阻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为高阻隔二维纳米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可靠依据和文献支撑。方法基于不同二维纳米材料的改性方法及应用场景,总结二维纳米材料与聚合物的复合方法,比较分析其阻隔效果,进而寻找符合应用要求的高阻隔二维纳米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果二维纳米材料的种类不同,其物理特性和改性方法也不同;二维纳米片和聚合物的复合方法有很多种,形成的复合材料在阻隔性能和阻隔机制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二维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由多个方面决定,包括二维纳米材料的形态和结构、分散特性及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等,这为高阻隔二维纳米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氮化硼 氧化石墨烯纳米片 插层复合法 共混法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强化臭氧高级催化氧化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雅萍 任会学 +4 位作者 方睿 王训阳 娄佳欣 毕宇鑫 何亮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4-593,共10页
臭氧通过传统曝气方式降解污染物的效率低下,与微纳米气泡技术相结合可显著提升氧化效率。以硝基苯废水为例,分别研究臭氧在微纳米气泡和传统曝气条件下投加催化剂Mn/Mg/Ce@Al_(2)O_(3)前后对硝基苯的降解效果,设计自由基淬灭试验分析... 臭氧通过传统曝气方式降解污染物的效率低下,与微纳米气泡技术相结合可显著提升氧化效率。以硝基苯废水为例,分别研究臭氧在微纳米气泡和传统曝气条件下投加催化剂Mn/Mg/Ce@Al_(2)O_(3)前后对硝基苯的降解效果,设计自由基淬灭试验分析反应机制,通过响应曲面法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并优化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加压溶气释气法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粒径均匀,气泡粒径主要分布在437.3 nm,Zeta电位为-28.11 mV。在微纳米气泡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工艺中,臭氧溶解度达到13.50 mg/L,相比传统曝气提高了130.8%;自由基淬灭试验结果证实在臭氧催化氧化过程中主要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对污染物进行高级氧化;投加催化剂Mn/Mg/Ce@Al_(2)O_(3)后,相比传统曝气方式,臭氧微纳米气泡对初始浓度200 mg/L的硝基苯废水去除率提高了18.65%;响应曲面法优化及验证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为8.2,催化剂Mn/Mg/Ce@Al_(2)O_(3)投加量为23 g/L时,臭氧微纳米气泡对硝基苯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9.42%。研究结果为强化臭氧高级氧化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加压溶气释气法 臭氧催化氧化 硝基苯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铝合金表面氧化物的成因机理研究
13
作者 代卫丽 刘彦峰 +5 位作者 左恒 宋月红 韩茜 张美丽 王路扬 王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
钒铝中间合金是战略金属钛合金的关键材料。以高纯V_(2)O_(5)和Al为原料,采用铝热法制备AlV55合金。通过XPS、SEM、XRD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质量缺陷氧化膜的物相组成及产生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钒铝合金的氧化膜颜色... 钒铝中间合金是战略金属钛合金的关键材料。以高纯V_(2)O_(5)和Al为原料,采用铝热法制备AlV55合金。通过XPS、SEM、XRD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质量缺陷氧化膜的物相组成及产生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钒铝合金的氧化膜颜色以黄色为主,还有少量深蓝色;该氧化膜的组织形貌较粗糙、气孔较少。膜厚为2μm,与基体材料结合良好,不易去除;该氧化膜主要成分是Al_(2)O_(3),还含有部分V_(2)O_(5)和少量的V_(2)O_(4),主要在铝热反应初期高温阶段产生。研究结果为钒铝合金氧化膜的控制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V55合金 铝热法 氧化膜 物相组成 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_(2)O_(3)/W_(18)O_(49)异质结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佳乐 陶然 +4 位作者 徐洋 慕永琪 朴天阳 王彦欣 范晓星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19-6127,6166,共10页
为了开发清洁、可持续的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溶剂热法将W_(18)O_(49)纳米片负载在In_(2)O_(3)电纺纳米纤维上,成功制备了氧化铟(In_(2)O_(3))/钨十八氧四十九(W_(18)O_(49))复合纳米纤维。由于W_(18)... 为了开发清洁、可持续的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溶剂热法将W_(18)O_(49)纳米片负载在In_(2)O_(3)电纺纳米纤维上,成功制备了氧化铟(In_(2)O_(3))/钨十八氧四十九(W_(18)O_(49))复合纳米纤维。由于W_(18)O_(49)本身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以及特殊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所获得In_(2)O_(3)/W_(18)O_(49)异质结纳米纤维的光吸收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光催化析氢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与纯W_(18)O_(49)纳米片和In_(2)O_(3)纳米纤维相比,In_(2)O_(3)/W_(18)O_(49)复合纳米纤维在光催化过程中的H_(2)释放速率分别比纯In_(2)O_(3)和W_(18)O_(49)的速率高15.9倍和4.7倍。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归因于In_(2)O_(3)/W_(18)O_(49)异质结的构建,不但提升了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还增加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位点。4次循环试验后,In_(2)O_(3)/W_(18)O_(49)-2光催化析氢性能没有明显降低,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In_(2)O_(3)/W_(18)O_(49)复合纳米纤维易于制备且光催化活性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光催化析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 纳米纤维 溶剂热法 光催化析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油的氧化稳定性及货架期预测
15
作者 袁源见 刘少雄 +4 位作者 何平平 邓小燕 李雄英 王李俊 罗光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11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索栀子油的氧化稳定性及其货架期的预测。以过氧化值(POV)为评判指标,考察了温度、光照、氧气、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对栀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建立氧化动力学模型,预测栀子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温度、光照、氧气和金... 试验旨在探索栀子油的氧化稳定性及其货架期的预测。以过氧化值(POV)为评判指标,考察了温度、光照、氧气、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对栀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建立氧化动力学模型,预测栀子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温度、光照、氧气和金属离子均会引起储藏过程中栀子油过氧化值的上升,在低温、避光、密封和金属离子的条件下均能延长栀子油的储存期,其中金属离子对栀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次序为Ca^(2+)>K+>Cu^(2+)≥Mg^(2+)。添加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延缓栀子油的氧化,抗氧化剂0.02%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抗氧化效果好于0.02%抗坏血酸。栀子油的氧化条件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构建的栀子油货架期模型,以POV值为9.85 mmol/kg作为栀子油货架期终点,栀子油在20、30℃时的货架期分别为144、6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油 Schaal烘箱法 氧化稳定性 氧化动力学模型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气凝胶材料表面ZrB_(2)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16
作者 马昭蕊 孙小飞 +3 位作者 刘广华 赵世贤 丛鹤地 王刚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为提高SiC气凝胶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将ZrB_(2)粉末与硅溶胶以7∶3的质量比配制陶瓷浆料,采用浸蘸法涂覆在SiC气凝胶表面,400℃保温2 h得到了ZrB_(2)抗氧化陶瓷涂层,对制备得到的涂层材料分别在600、800、1000和1200℃保温2 h热处理,... 为提高SiC气凝胶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将ZrB_(2)粉末与硅溶胶以7∶3的质量比配制陶瓷浆料,采用浸蘸法涂覆在SiC气凝胶表面,400℃保温2 h得到了ZrB_(2)抗氧化陶瓷涂层,对制备得到的涂层材料分别在600、800、1000和1200℃保温2 h热处理,研究了试样的耐压强度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ZrB_(2)涂层可为SiC气凝胶提供有效的抗氧化防护。氧化初期形成连续致密的B_(2)O_(3)玻璃液相层;随热处理温度升高,两种氧化产物SiO_(2)与ZrO_(2)反应生成的ZrSiO_(4)可封填涂层中B_(2)O_(3)挥发产生的孔洞,有效提高材料抗氧化性能。含ZrB_(2)涂层的SiC气凝胶材料的耐压强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200℃时最大,为0.82 MPa,此时的抗氧化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_(2)陶瓷涂层 SiC气凝胶 料浆浸蘸法 耐压强度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环肽性质及呈苦机理相关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卿怡 郭蕊蕊 +7 位作者 贾才华 郑轶夫 汤霖 邓乾春 程晨 黄凤洪 赵思明 唐翠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9-327,共9页
亚麻环肽是存在于亚麻籽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功能特性。然而,部分亚麻环肽会在亚麻籽加工储藏过程中发生转化从而产生苦味,主要原因是氧化导致[1-8-NαC],[1-MetO_(2)]-linusorb B1的结构发生变化,产物[1... 亚麻环肽是存在于亚麻籽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功能特性。然而,部分亚麻环肽会在亚麻籽加工储藏过程中发生转化从而产生苦味,主要原因是氧化导致[1-8-NαC],[1-MetO_(2)]-linusorb B1的结构发生变化,产物[1-8-NαC],[1-MetO]-linusorb B1呈现苦味,降低了亚麻籽相关产品的风味品质,因此限制了亚麻籽在食品产业的利用。本文对亚麻籽环肽的结构、基因和检测方法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研究具体阐述环肽的生物活性、呈苦机理和脱苦方法,进一步展望亚麻环肽在药物以及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出通过萌发对亚麻环肽进行脱苦的新思路,以期为亚麻环肽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的综合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环肽 结构功能 分析方法 呈苦机理 环肽氧化 脱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蛋白肽制备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悦 张筠 姚晶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78,共7页
米糠蛋白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富含清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谷蛋白,具有高营养及低致敏的特点。本文就米糠蛋白肽的提取、生物活性及应用进行阐述,经物理法、碱法和酶法提取米糠中的米糠蛋白,通过酶水解或生物发酵、... 米糠蛋白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富含清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谷蛋白,具有高营养及低致敏的特点。本文就米糠蛋白肽的提取、生物活性及应用进行阐述,经物理法、碱法和酶法提取米糠中的米糠蛋白,通过酶水解或生物发酵、分离纯化后得到一定纯度的米糠蛋白肽。它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抗黑化活性、降血糖活性、抗癌活性等,在作为药物有效成分辅助治疗和预防某种疾病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目前已应用于高血压临床试验、功能性食品开发、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方面。该综述内容为米糠蛋白肽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肽 酶法 抗氧化性 抑制AC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氧化潜势的非细胞测定方法及源解析研究进展
19
作者 黄悦 塔娜 +3 位作者 张加孟 刘焕蓉 乌日罕 曹敦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2-455,共14页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污染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PM的氧化潜势(oxidative potential,OP)是用来表征PM对人体健康风险的重要参数,它通过产生活性氧化物(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物种,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因而OP是P...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污染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PM的氧化潜势(oxidative potential,OP)是用来表征PM对人体健康风险的重要参数,它通过产生活性氧化物(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物种,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因而OP是PM暴露引起不良健康影响的核心驱动机制.作为评估OP引发的健康风险的基础技术,近年来,大气PM的OP测定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归纳了几种重要的非细胞法测定PM的OP的反应机理,并对PM的OP的源解析方法以及最近OP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今后的大气PM的OP研究领域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氧化潜势 非细胞法 来源解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LS-DA和熵权-Topsis法研究一氧化氮提升冷却猪肉品质
20
作者 叶永茂 葛庆丰 +2 位作者 吴满刚 于海 刘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22-336,共15页
本研究应用一氧化氮(NO)短时气调处理冷却猪肉,以期改善冷却猪肉肉色、延长货架期以及提升冷却猪肉综合品质。根据气调风速、气体浓度和时间单因素试验结果,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冷却猪肉理... 本研究应用一氧化氮(NO)短时气调处理冷却猪肉,以期改善冷却猪肉肉色、延长货架期以及提升冷却猪肉综合品质。根据气调风速、气体浓度和时间单因素试验结果,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冷却猪肉理化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为红度(a*值)、贮藏损失、硬度、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并与感官评分构成冷却猪肉综合品质评价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法得出最终评价模型为Y=0.145×a*+0.113×贮藏损失+0.112×硬度+0.130×挥发性盐基氮含量+0.500×感官评分。响应面法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风速1.10m/s、NO浓度117µL/L、时间41min。应用该工艺处理冷却猪肉并进行贮藏研究,结果表明该条件处理能够有效减少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以及提高亚硝基肌红蛋白含量,本研究可为提升冷却猪肉品质提供一种可行性方案,并为冷却猪肉品质提供一种综合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一氧化氮 气调处理 熵权-Topsis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