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cationic dye adsorption of bio-chars prepared from thermal-alkaline-pretreated sludge
1
作者 Zhai Shimin Xiao Benyi +1 位作者 Guo Xuesong Liu Rongzhan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33-34,共2页
Sludge bio-char(SC)and thermal-alkaline treated sludge bio-char(TSC)were prepared from municipal sewage sludge(RS)and thermal-alkaline treated sludge sediments(STAS)through fast pyrolysis under nitrogen existence cond... Sludge bio-char(SC)and thermal-alkaline treated sludge bio-char(TSC)were prepared from municipal sewage sludge(RS)and thermal-alkaline treated sludge sediments(STAS)through fast pyrolysis under nitrogen existence condition to remove cationic red X-GRL(A)and cationic yellow X-6G(B)from aqueous solutions.Results of adsorption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TSC are better than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SC.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of 47.65 mg/g for A and 45.41mg/g for B are obtained by TSC in an isotherm experiment at 2.0 g/L dosage and 25°C temperature.TSC adsorption for the two kinds of cationic dyes can be well fitted by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and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har cationic dye ADSORPTION SEWAGE SLUDGE thermal-alkaline pre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及其特性 被引量:43
2
作者 罗凯 陈汉平 +2 位作者 王贤华 杨海平 张世红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1期17-19,22,共4页
生物质焦是生物质热解的固体产物。文章综述了生物质焦的产生机理,热解反应条件及生物质的种类、颗粒大小、灰分含量、无机物含量等原料特性对生物质焦产量的影响规律,介绍了生物质焦的物理吸附特性,燃烧、气化的化学特性以及生物质焦... 生物质焦是生物质热解的固体产物。文章综述了生物质焦的产生机理,热解反应条件及生物质的种类、颗粒大小、灰分含量、无机物含量等原料特性对生物质焦产量的影响规律,介绍了生物质焦的物理吸附特性,燃烧、气化的化学特性以及生物质焦的应用,其目的是为今后生物质焦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焦 产量影响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制备燃料炭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绍武 张守玉 +3 位作者 吴巧美 郭熙 董爱霞 陈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047,共7页
利用管式固定床炭化装置对棉秆、木屑和竹屑进行炭化实验,利用工业分析仪、快速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炭化实验制得的生物质炭进行分析,用木炭和烧烤炭质量指标评价生物质炭质量,用着火温度、燃尽温度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评价生物质炭燃... 利用管式固定床炭化装置对棉秆、木屑和竹屑进行炭化实验,利用工业分析仪、快速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炭化实验制得的生物质炭进行分析,用木炭和烧烤炭质量指标评价生物质炭质量,用着火温度、燃尽温度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评价生物质炭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产率和干基挥发分产率减小、干基固定碳产率增大,相应的变化速率减小;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S值减小;相比木屑炭和竹屑炭,棉秆炭的燃烧特性最好。对比生物质炭与木炭和烧烤炭的燃烧特性和炭质量发现,木屑和竹屑可用于生产木炭替代品,棉秆可用于制作烧烤炭,500℃为棉秆制备烧烤炭的最佳炭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炭化 生物质炭 燃烧特性 烧烤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活化木屑生物炭制备活性炭及其表征 被引量:38
4
作者 余峻峰 陈培荣 +2 位作者 俞志敏 彭书传 巫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7-1022,共6页
以木屑热裂解的生物质炭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碱炭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利用N2吸附实验、XRD和FTIR等实验技术,对原料与制备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以木屑热裂解的生物质炭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碱炭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利用N2吸附实验、XRD和FTIR等实验技术,对原料与制备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碱炭质量比为1.5、活化温度750℃、活化时间2 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55 mg/g,BET总比表面积为1514 m2/g,中孔比表面积为110 m2/g,吸附总孔容为0.821 cm3/g,中孔孔容为0.117 cm3/g,吸附平均孔径为2.17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化学活化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猪炭和竹炭对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茜 陆扣萍 +4 位作者 胡国涛 杨兴 袁国栋 沈磊磊 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4-252,共9页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次性施加20 t·hm-2)与2次施用(20 t·hm-2均分2次施加)2种方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pH值,而竹炭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影响。1次施用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使小青菜产量显著(P<0.05)提高了44.14%和47.38%。而竹炭的2种处理却降低了第1茬空心菜产量。1次施用死猪炭和竹炭处理仅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根系全氮质量分数,对小青菜季根系全氮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影响,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使小青菜根系全氮质量分数提高了29.46%。死猪炭和竹炭的施用对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蔬菜地上部全氮质量分数均无显著性影响。与竹炭相比,施用死猪炭在改善土壤pH值、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具有更好效果。此外,相比于2次施用,采用1次施用死猪炭的方式更为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死猪炭 竹炭 土壤理化性质 蔬菜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解工艺参数影响气液产物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延兵 王鑫 佟明友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97,共6页
针对生物质微波热解生物油产率低且含水量高,气体产物较为复杂的特点,通过实验对热解参数、堆积程度、传热介质3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600℃,预热温度为160℃,填充程度为100%的条件下得生物油最大产率为51.12%... 针对生物质微波热解生物油产率低且含水量高,气体产物较为复杂的特点,通过实验对热解参数、堆积程度、传热介质3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600℃,预热温度为160℃,填充程度为100%的条件下得生物油最大产率为51.12%,生物炭产率为26.56%,合成气产率为22.32%;生物油以酚类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为主,合成气以CO,H2,CH4,CO2,C2~C4小分子气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解 质量体系 生物油 合成气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CO_2条件下生物质焦和煤焦燃烧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樊孝华 米翠丽 +2 位作者 安国银 魏刚 张勇胜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496-499,552,共5页
为得到富氧条件下生物质焦和煤焦的燃烧动力学特性规律,利用热重研究了麦秆焦,木屑焦以及烟煤焦在富氧气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生物质焦还是煤焦,相同的O2浓度下,O2/CO2气氛下焦样的着火相对于O2/N2气氛均发生了延迟,... 为得到富氧条件下生物质焦和煤焦的燃烧动力学特性规律,利用热重研究了麦秆焦,木屑焦以及烟煤焦在富氧气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生物质焦还是煤焦,相同的O2浓度下,O2/CO2气氛下焦样的着火相对于O2/N2气氛均发生了延迟,燃烧特性指数也均低于O2/N2气氛下对应值;在O2/CO2气氛和O2/N2气氛下,随着O2浓度的增加,焦样的着火温度均降低,燃烧特性指数增大,且提高O2浓度对煤焦着火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木屑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焦 TG热分析 O2/CO2燃烧 燃烧特性 动力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马尾松热解产物产率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中青 张齐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采用热化学转化法,可制取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和生物油等高品质燃料。采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开展了热解温度(400,500,600和700℃)对马尾松慢速热解过程产物产率和基本特性的影响研...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采用热化学转化法,可制取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和生物油等高品质燃料。采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开展了热解温度(400,500,600和700℃)对马尾松慢速热解过程产物产率和基本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逐渐增加,炭产率和生物油产率逐渐减少;在700℃时,可燃气的最高热值为12.11 MJ·N^(-1)·m^(-3),气体成分及其体积分数为二氧化碳CO_2(24.00%),一氧化碳CO(25.00%),甲烷CH4(15.50%),氢气H_2(25.50%)和烃类气体CnHm(2≤n≤4)(0.97%);炭的最高低位热值和比表面积分为31.8 MJ·kg^(-1)和536.13 m^2·g^(-1);生物油中乙酸(5.30%),1-羟基-2-丁酮(4.11%),乙酰甲醇(8.46%),苯酚(2.66%)和甲基苯酚(3.87%)的相对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马尾松 慢速热解 固定床 可燃气 生物质炭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磁性生物炭及其对水体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冰 张冉 徐新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2-1018,共7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基质,经Fe^(2+)/Fe^(3+)改性加载纳米级铁氧化物颗粒,得到新型磁性生物炭材料(MBC),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利用VSM,SEM-EDS,XRD,FTIR等综合分析磁性生物炭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基质,经Fe^(2+)/Fe^(3+)改性加载纳米级铁氧化物颗粒,得到新型磁性生物炭材料(MBC),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利用VSM,SEM-EDS,XRD,FTIR等综合分析磁性生物炭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质表面加载磁性γ-Fe_(2)O_(3)颗粒,分布均匀,其饱和磁化强度达13.53 Am^(2)/kg.磁性生物炭投加量1.25 g/L、吸附时间24 h、水体pH为5.0时,Cu^(2+)吸附量为67.68 mg/g,较生物炭基质吸附量增加60.08%.磁性生物炭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污泥基磁性生物炭吸附效果显著,兼具便于从水体中分离的优势,可实现“以废治废”的环保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磁性颗粒 生物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解升温速率下制备所得生物焦的汞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晓磊 贾里 +3 位作者 郭晋荣 张永强 樊保国 金燕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10,共7页
在管式炉中不同热解升温速率下制备了核桃壳生物焦,借助固定床反应器表征了生物焦的汞吸附性能,利用N2吸附/脱附装置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仪分析了生物焦的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获得了生物焦对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相... 在管式炉中不同热解升温速率下制备了核桃壳生物焦,借助固定床反应器表征了生物焦的汞吸附性能,利用N2吸附/脱附装置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仪分析了生物焦的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获得了生物焦对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吸附时间内,随着定温制备条件中热解温度和变温制备条件中热解终温的升高,生物焦对汞的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600℃、800℃、1 000℃和400℃;其中在定温制备条件下,当热解温度为600℃时,其累积汞吸附量达到最大,在300 min吸附时间内为2 942 ng/g;随着热解升温速率的升高,生物焦对汞的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当热解升温速率为10 K/min时,生物焦对汞的吸附性能最好;同时在生物焦对汞的物理吸附过程中,3~5 nm的介孔起主要作用,累积孔体积越大,累积汞吸附量越大,越利于生物焦对汞的吸附;在热解终温为600℃时,随着热解升温速率的升高,生物焦表面官能团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与汞吸附性能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生物焦表面官能团会影响生物焦对汞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 吸附 热解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和富二氧化碳合成气制取二甲醚(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勇 颜世志 +2 位作者 叶同奇 张钊 李全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26-1932,共7页
研究了一种利用富二氧化碳合成气和生物质炭联合制取二甲醚的方法,其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富二氧化碳合成气调整以及调整后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在合成气调整过程中,利用生物质炭为原料在Ni/Al2O3催化剂上将富二氧化碳合成气调整为富一氧化碳... 研究了一种利用富二氧化碳合成气和生物质炭联合制取二甲醚的方法,其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富二氧化碳合成气调整以及调整后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在合成气调整过程中,利用生物质炭为原料在Ni/Al2O3催化剂上将富二氧化碳合成气调整为富一氧化碳合成气.经过800°C合成气调整后,合成气中CO2含量大幅降低而CO含量大幅提高,CO2/CO的摩尔比从原始合成气的6.33降至0.21.然后,分别用调整前后的合成气合成二甲醚,结果表明,经过调整后,C转化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二甲醚产率比调整前高4倍.本工作提供了一种可利用富二氧化碳生物质合成气制取燃料的途径,并且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生物质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二甲醚 生物质合成气调整 NI/AL2O3催化剂 Cu-ZnO-Al2O3/HZSM-5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多糖类阻燃改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宁晶 马小兵 +2 位作者 于基航 牛富堃 刘鹏博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85-89,共5页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以及对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纤维素、壳聚糖等为代表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其大分子具有多羟基结构,在燃烧时具有较高的成炭率,因此利用阻燃改性的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阻燃剂和炭源具有潜在的发展前...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以及对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纤维素、壳聚糖等为代表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其大分子具有多羟基结构,在燃烧时具有较高的成炭率,因此利用阻燃改性的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阻燃剂和炭源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主要介绍了多糖类生物材料在阻燃方面的化学改性或物理复合方法,通过对纤维素、壳聚糖、淀粉、海藻酸盐和环糊精等生物材料的阻燃改性,以赋予改性材料较高的阻燃性和成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材料 成炭 阻燃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热解条件下生物焦的微观特性及其单质汞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霍锐鹏 贾里 +3 位作者 赵蕊 乔晓磊 郑仙荣 樊保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5-1012,1018,共9页
利用滴管炉对快速热解方式下制备所得生物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氮气吸附脱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生物焦的热解特性及微观特性,结合吸附动力学过程,进一步探究了生物焦对单质汞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焦对单质汞的吸... 利用滴管炉对快速热解方式下制备所得生物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氮气吸附脱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生物焦的热解特性及微观特性,结合吸附动力学过程,进一步探究了生物焦对单质汞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焦对单质汞的吸附既取决于其孔隙结构又与表面化学性质有关,由于生物质在沉降过程中因范德华力及液桥力的作用发生颗粒团聚现象,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所形成生物焦的单质汞吸附能力增强,BET比表面积增大,而表面官能团含量却下降;较低热解温区所制备的生物焦单质汞吸附过程中,化学吸附占主导地位,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化学吸附作用逐渐减弱,物理吸附是主要控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 单质汞 微观特性 吸附特性 快速热解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洗预处理对生物质热解焦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齐鹏刚 苏银海 +1 位作者 张书平 熊源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1-446,共6页
选用松木、杨木、玉米秸秆和稻壳4种生物质为原料,采用3%(体积分数)乙酸溶液进行洗涤除灰后,进行快速热解实验,对比研究酸洗预处理对4种生物质热解焦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酸洗可有效去除松木、杨木、玉米秸秆和稻壳灰分中... 选用松木、杨木、玉米秸秆和稻壳4种生物质为原料,采用3%(体积分数)乙酸溶液进行洗涤除灰后,进行快速热解实验,对比研究酸洗预处理对4种生物质热解焦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酸洗可有效去除松木、杨木、玉米秸秆和稻壳灰分中的大部分无机元素,从而促进热解过程中挥发分的释放、显著改善热解焦的表面化学特性。酸洗可促进热解焦孔隙结构的形成,提高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但会使平均孔径减小,这表明酸洗主要提高微孔率,对微孔的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酸洗使得更多的含氧官能团保留在生物质热解焦表面,这种影响对玉米秸秆和稻壳尤为明显。气化焦油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酸洗后热解焦的吸附能力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吸附 酸洗 热解焦 物理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温度对生物质气化的可燃气、炭和焦油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锶如 薛俊杰 +4 位作者 马中青 蔡博 张文标 袁世震 卢如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0-1138,共9页
【目的】生物质气化技术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技术。研究气化温度对气化产物特性的影响机制,构建气化产物特性的演变规律,对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方法】以玉米Zea mays秸秆、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壳... 【目的】生物质气化技术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技术。研究气化温度对气化产物特性的影响机制,构建气化产物特性的演变规律,对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方法】以玉米Zea mays秸秆、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壳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3种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以空气为气化剂,采用自制的微型固定床气化装置,开展3种生物质的气化多联产研究,系统研究了不同气化温度(700、800、900℃)对气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气化三相产物(可燃气、生物质炭与焦油)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随着气化温度从700℃增加至900℃,可燃气的质量产率逐渐增加,而生物质炭和焦油的质量产率逐渐减小。较高的气化温度有利于提升可燃气的热值。在3种原料中,马尾松可燃气的热值最高,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40.03%、18.27%和18.29%,低位热值达13.58 MJ·m^(-3)。随着气化温度的增加,生物质炭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增加,氢元素质量分数下降,灰分质量分数大幅增加,其中马尾松炭的热值最高,达29.70 MJ·kg^(-1)。随着气化温度的增加,3种原料的气化液体产物中酸类、醇类、醛酮类、呋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减小,而芳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大幅增加,其中马尾松的芳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1.12%。【结论】气化温度对生物质气化三相产物的产量及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气化温度对提高生物质可燃气热值及气化效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多联产 气化温度 可燃气 生物质炭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下吸式固定床气化中试试验及其产物的增值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俊杰 黄明 +2 位作者 朱亮 刘晓欢 马中青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生物质气化技术可将物质原料转化为高热值可燃气和生物质炭,可燃气可用于供热或发电,生物质炭可制成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毛竹为原料,采用一套产能为340 kW的下吸式固定床气化发电系统,研究气化工艺对可燃气品质和气化炉性能的影响,并采... 生物质气化技术可将物质原料转化为高热值可燃气和生物质炭,可燃气可用于供热或发电,生物质炭可制成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毛竹为原料,采用一套产能为340 kW的下吸式固定床气化发电系统,研究气化工艺对可燃气品质和气化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开展气化副产物竹炭的活化试验,研究活化工艺对活性炭性能及其吸附甲基橙染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量从400 m^(3)/h增加至800 m^(3)/h,可燃气的品质和气化性能都有所增加,通过连续24 h的高负荷运行,发现可燃气的最高低位热值为5.20 MJ/Nm^(3),气化炉的原料消耗、产气量和冷气效率的最大值分别为700 kg/h、1 400 m^(3)/h和57.87%,最优工况下可发电340 kW;选用氢氧化钾活化剂对竹材气化炭进行活化制备竹质活性炭,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和碱炭比分别为900℃和3∶1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和碘吸附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338.55 m^(3)/g、0.900 cm^(3)/g和1 849.50 mg/g,表明毛竹气化炭是制备活性炭的优质原料;气化毛竹活性炭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为212.77 mg/g,该吸附过程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的相关性均表现良好(R;>0.99),且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 气化 气化性能 生物质炭 可燃气 增值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升温流态化下CaO/生物质焦的SO_(2)/NO联合脱除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春晓 李英杰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6-252,共7页
燃煤锅炉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对电厂脱硫和脱硝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aO作为脱硫剂可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SO_(2)的高效脱除,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NO,同时CaO的存在对焦炭还原NO起催化作用,可以实现燃煤烟气中SO_(2)/NO的联合... 燃煤锅炉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对电厂脱硫和脱硝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aO作为脱硫剂可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SO_(2)的高效脱除,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NO,同时CaO的存在对焦炭还原NO起催化作用,可以实现燃煤烟气中SO_(2)/NO的联合脱除。为了探究连续温度变化对CaO/生物质焦联合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在钙循环捕集CO_(2)技术背景下,研究了等速升温流态化下CaO/生物质焦的SO_(2)/NO联合脱除特性。探究了烟气中O_(2)和CO_(2)对CaO/椰壳焦脱除SO_(2)/NO的影响。结果表明,O_(2)通过对椰壳焦表面碳原子的活化作用降低了异相还原NO温度,在300~950℃等速升温过程中CaO/椰壳焦的NO脱除效率逐渐增加,780℃以上能实现100%脱硝。O_(2)也提高了CaO/椰壳焦的脱硫效率。CO_(2)与CaO的碳酸化反应以及与椰壳焦的气化反应对同时脱除SO_(2)/NO有明显抑制作用。O_(2)和CO_(2)共同作用下,在500~800℃内CaO/椰壳焦的脱硝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脱硫效率先降低后升高。NO促进了CaO/椰壳焦脱除SO_(2),而SO_(2)对脱硝有抑制作用。800℃时CaO/椰壳焦同时脱除SO_(2)和NO的效率分别为97.7%和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 生物质焦 SO_(2)/NO联合脱除 流态化 等速升温 钙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炭与生物质焦油混合成型及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盛晨绪 姚宗路 +3 位作者 赵立欣 孟海波 代敏怡 丛宏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58-464,共7页
为研究棉秆炭与生物质焦油混合成型及燃烧特性,以成型压力、成型温度和焦油添加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成型条件对抗压强度、跌落强度、松弛密度及吸潮率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并采用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分析棉秆炭、焦油混... 为研究棉秆炭与生物质焦油混合成型及燃烧特性,以成型压力、成型温度和焦油添加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成型条件对抗压强度、跌落强度、松弛密度及吸潮率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并采用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分析棉秆炭、焦油混合试样燃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成型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8 kN、成型温度20℃、焦油添加量6%。棉秆炭与焦油混合试样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28.86~24.21)×10^(-8)K^(-3)·min^(-2)随焦油添加量(0%~6%)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说明在棉秆炭中加入适量焦油制备成型炭可获得良好的成型及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成型 燃烧 棉秆炭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参数对生物质热解液化及焦炭特征的影响
19
作者 周雷宇 王萌 +2 位作者 吴昊 张海茹 杨宏旻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1年第4期29-33,共5页
以稻壳为研究对象,在固定床中热解制取液体生物油.实验研究了热解温度、氮气流速和升温速率对热解3种产物分布的影响.在25℃/min的升温速率达到热解终温550℃,氮气流速为150 mL/min工况下液体产率达到最大值49.91%.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 以稻壳为研究对象,在固定床中热解制取液体生物油.实验研究了热解温度、氮气流速和升温速率对热解3种产物分布的影响.在25℃/min的升温速率达到热解终温550℃,氮气流速为150 mL/min工况下液体产率达到最大值49.91%.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液体产率升高,焦炭的产率降低.利用热重分析考察了原料的热分解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和SEM对热解焦炭的晶相和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热解温度对焦炭的晶相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很大,在550℃的热解温度下得到的焦炭有较突出孔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操作参数 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技术分析的生物炭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增贝 苌艳楠 《河南科技》 2019年第30期56-58,共3页
生物炭以其良好的自身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广泛的材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成 为当今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以生物炭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作为切入点,从全 球专利申请年度分布、申请地域及布局等方面分析了... 生物炭以其良好的自身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广泛的材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成 为当今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以生物炭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作为切入点,从全 球专利申请年度分布、申请地域及布局等方面分析了生物炭技术的发展现状,以期为生物炭产业的发展 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专利分析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