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输电工程植被恢复过程中树草种适宜性研究——以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为例
1
作者 金子惠 耿文婷 +5 位作者 李永红 安宁 徐宁 李正发 刘晓菊 成晓杰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7,253,共10页
[目的]开展输电工程植被恢复及适宜树草种筛选研究,为提升输变电工程植被恢复效率和质量、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生态恢复成本,保障电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 [目的]开展输电工程植被恢复及适宜树草种筛选研究,为提升输变电工程植被恢复效率和质量、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生态恢复成本,保障电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为例,采用现场调查、实地观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设置26个栽种观测点,观测栽种2 a和5 a草种、树种的生长情况,观测指标主要包括草种及其丛高、干草产量、树种及其株高、分枝数和冠幅。通过熵值法排序并筛选草、树种在输变电沿线各植被分区的生长适宜性。[结果]根据观测结果,初步筛选出6个草种(冰草、芨芨草、草木犀、紫花苜蓿、老芒麦和披碱草)和6个树种(多花柽柳、柠条、沙棘、梭梭、沙地柏、胡杨)。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秦岭阔叶—落叶混交区,芨芨草、紫花苜蓿、柠条均排序第1;在河西走廊荒漠戈壁区,草木樨(第2)和梭梭(第1)排名最高;在河西走廊绿洲平原区,冰草(第2)和沙棘(第1)排名最高;在河西走廊荒漠草原区,老芒麦(第2)、多花柽柳(第1)和胡杨(第1)排名最高;在黄土高原荒漠草原区,披碱草、多花柽柳、柠条、梭梭和沙地柏排序最高,均为第2名;在黄土高原干旱草原区,芨芨草(第2)和沙地柏(第1)排名最高。[结论]输变电沿线各植被区分植被恢复适宜树草种选择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生长适宜性和生态功能,推荐优先选择乡土种,如在黄土高原干旱草原区宜优先种植芨芨草、沙棘和沙地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线路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草树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输电线路树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文彪 吴怀诚 +2 位作者 李立学 董云鹏 张嘉杨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6-771,共6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输电线路树障检测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D-LinkNet模型语义分割技术。算法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利用扩展卷积扩大感受野的同时引入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像素间的关联信息矩阵来构建网络权值矩... 针对复杂环境下输电线路树障检测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D-LinkNet模型语义分割技术。算法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利用扩展卷积扩大感受野的同时引入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像素间的关联信息矩阵来构建网络权值矩阵,提高了网络对边界模糊区域的分割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将树障检测的准确度提高至97.87%,相较于FCN模型预测准确率提高了12.23%,且在有效提高识别精度的同时兼顾了运算速度,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树障 语义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识别 关联信息 权值矩阵 边界模糊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平衡布局的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方法
3
作者 苏运光 陈连杰 +3 位作者 高源 司鹏 黄昆 许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9-175,共7页
为解决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中厂站布局与线路布线问题,提出基于动态平衡布局的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方法。针对厂站布局,首先,在力导向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图纸中心点的惩罚函数,以解决力导向算法布局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布局的均布度;... 为解决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中厂站布局与线路布线问题,提出基于动态平衡布局的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方法。针对厂站布局,首先,在力导向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图纸中心点的惩罚函数,以解决力导向算法布局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布局的均布度;然后,利用厂站分布率参数控制算法平衡次数,引导厂站向图纸边界运动,解决布局自动适应给定图幅大小的问题;最后,通过位置映射变换将围绕图纸中心点的椭圆分布转换为矩形分布,解决引入惩罚函数布局均匀但不符合传统输电网潮流图绘制习惯的问题。针对线路布线提出以构建通道树为中心的布线方法,有效降低布线交点个数,提升布线效果。所提布局与布线算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案例验证了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网 潮流 自动生成 厂站布局 线路布线 力导向算法 均布度 分布率 通道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和改进区域建议网络的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练文卓 黄伟杰 +3 位作者 黄滔 谢榕昌 周俊宏 江润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36-5442,共7页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过程中受噪声信号和装置性能等因素的干扰,提高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的正确率和检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和改进区域建议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过程中受噪声信号和装置性能等因素的干扰,提高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的正确率和检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和改进区域建议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RPN)的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方法。采用GAN采集输电线路杆塔的显著性图像,并利用半软阈值函数模型剔除图像中的噪声,避免噪声对缺陷检测过程产生影响。通过随机森林决策树提取输电线路杆塔图像的轮廓特征,基于多尺度算法对RPN进行改进,将特征输入到改进RPN模型中,通过缺陷的定位、分割完成输电线路杆塔的缺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正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缺陷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的质量,减少电力事故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对抗网络 改进区域建议网络 输电线路 显著性图像 半软阈值函数模型 随机森林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改进二叉树输电线路故障分类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成江 马新明 +1 位作者 官云 戴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4,共6页
在研究二叉树多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输电线路故障的特点,考虑不同故障的优先级后,设计了基于SVM的改进二叉树输电线路故障分类器的模型,通过实验选择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和线性函数转换表达式的归一化算法,并用小样本模拟短路... 在研究二叉树多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输电线路故障的特点,考虑不同故障的优先级后,设计了基于SVM的改进二叉树输电线路故障分类器的模型,通过实验选择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和线性函数转换表达式的归一化算法,并用小样本模拟短路数据训练了分类器。测试结果表明,在各种输电线路故障情况下,设计的分类器都具有很高的分类正确率,尤其是对两相接地和不接地短路分类的效果显著,另外,该分类器的数据预处理过程简单,分类步骤少,可以实现输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二叉树 输电线路:故障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概率评估 被引量:33
6
作者 邹欣 程林 孙元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11,71,共5页
线路过载被认为是致使连锁故障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文中基于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模型,计算了反映系统运行状态的连锁故障风险指标。采用递归算法生成连锁故障树,记录连锁故障路径经历的每个状态及其相应的连锁故障风险指标。在运行... 线路过载被认为是致使连锁故障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文中基于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模型,计算了反映系统运行状态的连锁故障风险指标。采用递归算法生成连锁故障树,记录连锁故障路径经历的每个状态及其相应的连锁故障风险指标。在运行可靠性评估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动态潮流计算,对IEEE RTS系统进行了连锁故障运行可靠性评估。分析了不同线路额定传输容量和负荷水平对该系统连锁故障风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连锁故障风险指标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系统状态和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且能够向调度员提供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输电线路 故障概率模型 递归算法 故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片段分解的多边形窗口线裁剪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春娟 王文成 +1 位作者 李静 吴恩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99-1805,共7页
将多边形窗口的边顺序地分割成一些片段,使得每个片段都能局部地形成一个凸多边形,称为凸片段,并建立一个二叉树来管理这些凸片段.在裁剪计算时,先根据二叉树快速地找到与被裁剪线段相交的凸片段,再利用高效的凸多边形线裁剪算法... 将多边形窗口的边顺序地分割成一些片段,使得每个片段都能局部地形成一个凸多边形,称为凸片段,并建立一个二叉树来管理这些凸片段.在裁剪计算时,先根据二叉树快速地找到与被裁剪线段相交的凸片段,再利用高效的凸多边形线裁剪算法对这些凸片段进行裁剪操作.文中算法能有效地降低裁剪计算的时间复杂度,使其在O(logN)~O(N)之间自适应地变化,且大部分情况下时间复杂度小于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线裁剪 凸片段 二叉树 多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输电线路故障类型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孙雅明 王俊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28,共6页
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识别新方法。根据故障后对各相暂态分量电流和零序暂态电流的分形维数计算和分析,提取和形成了故障类型识别判据。通过对不同故障类型和特征的大量ATP仿真和检验测试,证明了应用分形理论识别... 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识别新方法。根据故障后对各相暂态分量电流和零序暂态电流的分形维数计算和分析,提取和形成了故障类型识别判据。通过对不同故障类型和特征的大量ATP仿真和检验测试,证明了应用分形理论识别输电线路不同故障类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类型识别 故障暂态分量电流 零序暂态分量电流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直流输电线路对邻近树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薛辰东 陆家榆 +1 位作者 郭剑 杨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0,共4页
通过试验,确定±800kV直流输电线路极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对于线路设计、建设、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对树木影响的研究现状,制定出试验方法。选择30种不同树木,在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 通过试验,确定±800kV直流输电线路极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对于线路设计、建设、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对树木影响的研究现状,制定出试验方法。选择30种不同树木,在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下,进行±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对树木短期影响的试验,获得了树木出现明显电晕时树木与极导线之间的距离。在试验线段下种植90棵树木,进行了±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对树木长期影响的试验,获得了烧伤树木与极导线之间的距离。根据试验结果,综合考虑试验中树木烧伤、树木出现明显电晕和极导线下方空间合成电场分布特点,给出了±800 kV直流线路极导线与树木之间最小垂直距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 kV直流线路 树木 合成电场 电晕放电 最小垂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输电线路线下树木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烨 黄新波 周柯宏 《广东电力》 2013年第9期26-31,共6页
针对电力系统日益突出的输电线路沿线树线矛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输电线路线下树木自动检测算法,以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采集的输电线路现场图像为对象,当在输电导线下检测到树木时发送报警信息。首先,对原始图像进... 针对电力系统日益突出的输电线路沿线树线矛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输电线路线下树木自动检测算法,以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采集的输电线路现场图像为对象,当在输电导线下检测到树木时发送报警信息。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图像平滑、图像增强等预处理;其次,通过Hough变换检测到导线位置,通过导线定位感兴趣区域,鉴于树木所具有的特殊纹理,在该区域内通过纹理分析进行树木检测;最后,通过纹理图像分割及后处理,结合Sobel算子进行树木区域边缘检测,标识出树木边界轮廓并发送报警信息。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易于实施,直观有效,可实时检测出接近输电导线的树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树木检测 图像处理 纹理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输线模型的脉搏波传播数值仿真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汉光 何为 +1 位作者 李松浓 陈松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7-533,共7页
目的通过提出一种传输线模型和输入阻抗递归算法的计算方法,数值仿真人体动脉树中脉搏波的传播过程,分析个体差异性和动脉树各参数对脉搏波的影响,为动脉树生理和病理变化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由大中动脉构成的55段人体动脉树建立传... 目的通过提出一种传输线模型和输入阻抗递归算法的计算方法,数值仿真人体动脉树中脉搏波的传播过程,分析个体差异性和动脉树各参数对脉搏波的影响,为动脉树生理和病理变化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由大中动脉构成的55段人体动脉树建立传输线模型,采用递归算法计算动脉树各点的输入阻抗,仿真计算动脉树中各段血压和血流的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身高、心率、每搏量、内径、壁厚等参数对脉搏波传播和血压分布的影响。结果仿真结果和一般脉搏波传播规律相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不同参数对动脉树中脉搏波传播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且呈现各自特征。结论基于传输线模型和递归算法的计算方法能有效仿真动脉树中脉搏波的传播过程,并准确反映个体差异性和动脉树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对脉搏波的影响,是人体动脉树生理病理分析和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仿真 脉搏波传播 传输线模型 动脉树 输入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0算法在极端环境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平 李宁 +2 位作者 孙谊媊 杨金成 袁铁江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4,30,共6页
以新疆地区的极端环境为背景,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巡检效率低下等问题,选取新疆某地区的历史巡检数据,详细介绍了利用C5.0算法对该数据进行自动提取、分类的过程,构建了输电线路巡检评估决策树,并从中提取了一些重要信息。研究方法和结果... 以新疆地区的极端环境为背景,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巡检效率低下等问题,选取新疆某地区的历史巡检数据,详细介绍了利用C5.0算法对该数据进行自动提取、分类的过程,构建了输电线路巡检评估决策树,并从中提取了一些重要信息。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巡检人员制定巡检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极端环境 数据挖掘 输电线路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H-S变换和BSVM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识别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贤 周步祥 +2 位作者 林楠 王献林 张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6,共7页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识别元件易受系统工况和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故障分类模型。此模型主要由3个二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1个零序分量判别器和1个逻辑判断器构成。对三相电流进行H-S变换得到模时频矩阵值,用于对支...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识别元件易受系统工况和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故障分类模型。此模型主要由3个二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1个零序分量判别器和1个逻辑判断器构成。对三相电流进行H-S变换得到模时频矩阵值,用于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训练;对零序电流进行小波变换计算低频能量,用于零序分量判别器识别;最后逻辑判断器根据二者的输出遍历逻辑表做出判断。通过仿真实验,此模型在各种干扰和工况变化的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线路故障识别 二分类支持向量机 双曲S变换 零序分量 逻辑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剖分的多边形窗口线裁剪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静 王文成 吴恩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5-429,共5页
以不增加新点的方式将多边形剖分为一些凸多边形,并基于这些多边形的边建立二叉树进行管理.裁剪计算时,根据二叉树快速地找到与被裁剪线有相交的凸多边形,然后运用高效的凸多边形裁剪算法进行线裁剪.该方法能自适应地降低裁剪计算的复杂... 以不增加新点的方式将多边形剖分为一些凸多边形,并基于这些多边形的边建立二叉树进行管理.裁剪计算时,根据二叉树快速地找到与被裁剪线有相交的凸多边形,然后运用高效的凸多边形裁剪算法进行线裁剪.该方法能自适应地降低裁剪计算的复杂度,使其在O(logn)和O(n)之间变化,并在大多数情况下小于O(n),其中n是多边形边数.虽然该方法需要进行预处理,但在许多应用(如多边形窗口对多边形的裁剪)中,其总执行时间(包括预处理时间和裁剪时间)比已有的不需要预处理的裁剪算法少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窗口 线裁剪 凸剖分 二叉树 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叉扫描树的电调天线设备扫描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文生 罗仁泽 邓春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7-602,共6页
针对ASIG协议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二叉扫描树的电调天线设备扫描算法。叶扫描阶段重用上一轮扫描的对应可读周期的扫描码,直接对可读结点进行扫描识别;根扫描阶段从根结点开始扫描,对新增设备扫描识别。通过利用自适应冲突避免机制和叶-... 针对ASIG协议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二叉扫描树的电调天线设备扫描算法。叶扫描阶段重用上一轮扫描的对应可读周期的扫描码,直接对可读结点进行扫描识别;根扫描阶段从根结点开始扫描,对新增设备扫描识别。通过利用自适应冲突避免机制和叶-根两阶段扫描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扫描过程中冲突次数。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电调天线设备扫描时间,提高了设备扫描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G协议 电调天线设备扫描 二叉扫描树 冲突避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及GIS技术在输电线路径优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翁永玲 范兴旺 +1 位作者 胡伍生 张惠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269-274,共6页
以输电线路径选择为目标,对QuickBird多光谱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自动提取输电线沿线地区的居民地、道路及水体等地物要素,经分类后处理总体精度达到了92.83%.由IRS-P5卫星立体像对数据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构建了数字高程模型(DEM),... 以输电线路径选择为目标,对QuickBird多光谱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自动提取输电线沿线地区的居民地、道路及水体等地物要素,经分类后处理总体精度达到了92.83%.由IRS-P5卫星立体像对数据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构建了数字高程模型(DEM),以1∶10 000DEM为参考值检验由IRS-P5立体像对建立的DEM,其误差为±1.94 m,由此DEM计算地表坡度.这些地形、地物要素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径初选的要求.综合分析各类地理要素及输电线路径设计规范,采用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2条输电线路径优选,选线结果与原有常规方法所选路径总长相比减少了约400 m.输电线路径及各类地物要素与DEM的叠加实现了真实三维地表景观的可视化.研究表明遥感及GIS技术为输电线路径初选及优化提供了经济、高效快速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径 遥感技术 决策树分类 数字摄影测量 GIS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高压输电线路走廊树枝修剪机器人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志翔 吴功平 刘席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4-207,共4页
在对高压巡线机器人多年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架空高压线路走廊树枝修剪作业机器人构型。该机器人通过超长绝缘操作臂携带末端工具可以实现对高压线路走廊下方及两侧机器人作业半径内超长树枝的修剪。同时研究末端工具与树枝作业机理... 在对高压巡线机器人多年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架空高压线路走廊树枝修剪作业机器人构型。该机器人通过超长绝缘操作臂携带末端工具可以实现对高压线路走廊下方及两侧机器人作业半径内超长树枝的修剪。同时研究末端工具与树枝作业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树枝修剪机器人作业方法,并完整设计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对机器人进行了实体建模以及典型工况的运动仿真,验证了机器人作业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为机器人的制造选型以及后期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修剪 架空线路 运动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分类SVM在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挡位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顺杰 赵丁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2,21,共4页
经典的支持向量机(SVM)是针对二类分类的,在解决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挡位决策这种典型的多类分类问题时存在困难。本文提出了基于二叉数支持向量机的挡位决策算法,将分类器分布在各个节点上,从而构成了多类分类支持向量机,减少了分类器数... 经典的支持向量机(SVM)是针对二类分类的,在解决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挡位决策这种典型的多类分类问题时存在困难。本文提出了基于二叉数支持向量机的挡位决策算法,将分类器分布在各个节点上,从而构成了多类分类支持向量机,减少了分类器数量和重复训练样本的数量。该方法能够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确定最佳挡位,从而及时、准确地满足工程车辆自动换挡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二叉树的支持向量机性能要比遗传RBF神经网络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 自动变速 挡位决策 支持向量机 二叉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输电线路不明原因高阻接地故障仿真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阳林 周友武 +2 位作者 刘箐 饶斌斌 李升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8-191,共4页
当输电线路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由于故障特征量不明显,故障测距误差大,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查找较困难。针对220kV输电线路发生的2次不明原因高阻接地故障跳闸,应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进行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分析,... 当输电线路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由于故障特征量不明显,故障测距误差大,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查找较困难。针对220kV输电线路发生的2次不明原因高阻接地故障跳闸,应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进行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分析,一方面验证了保护动作行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不同故障位置的仿真波形,确定了故障大致位置,结合现场巡视,最终确定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杜绝了类似故障的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高阻接地故障 不明原因 树竹放电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Map留量模型的补加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建元 刘世能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补加工是CAM软件编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补加工就是适时确定毛坯的残留状态及残留量并据此生成相应刀具的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刀轨。Z-Map留量模型是一种描述留量的几何模型,毛坯加工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数字模型由大量的Z-Map点构成,Z-Map... 补加工是CAM软件编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补加工就是适时确定毛坯的残留状态及残留量并据此生成相应刀具的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刀轨。Z-Map留量模型是一种描述留量的几何模型,毛坯加工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数字模型由大量的Z-Map点构成,Z-Map留量模型能如实反映毛坯适时的残留状态、可自动识别补加工区域且计算简单,对传统Z-Map留量模型的改进处理可提高加工精度及运算处理速度。基于Z-Map留量模型CAM软件易于实现补加工编程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ap留量模型 补加工 截交线 三角形网格 平坦度系数 二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