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tical point quantities and integrability conditions for a class of quintic systems
1
作者 刘一戎 肖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For a class of quintic systems, the first 16 critical point quantities are obtained by computer algebraic system Mathematica, an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at there exists an exact integral in a neighb... For a class of quintic systems, the first 16 critical point quantities are obtained by computer algebraic system Mathematica, an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at there exists an exact integral in a neighborhood of the origin are also given. The technique employed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usual ones. The recursive formula for computation of critical point quantities is linear and then avoids complex integral operations. Some results show an interesting contrast with the related results on quadratic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ntic system critical point quantity integrability condition node quant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育选择受同群育儿分工的影响吗?——基于同群参考预期约束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凤鸣 文孝斌 常慧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9,共13页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聚焦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群体内部形成的育儿分工模式为未生育女性带来参考预期,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生育选择。因此,分析同群育...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聚焦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群体内部形成的育儿分工模式为未生育女性带来参考预期,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生育选择。因此,分析同群育儿分工对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把握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因素,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建立女性生育数量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生育选择的二元选择模型,并通过对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匹配,消除同一来源数据带来的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同群育儿分工对女性生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承担更多照顾孩子责任的同群育儿分工模式使女性生育数量减少、二胎生育概率下降,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而言,同群育儿分工对其生育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同群育儿分工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生育选择的负向影响更小。基于零截断计数数据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的检验验证了主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生育观念和养育观念的女性群体而言,同群育儿分工对其生育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倾向于女性承担更多的同群育儿分工对主观上认为女性就应该有孩子的女性生育的影响更小,对主观上更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生育的负向影响更大。基于调节效应模型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异质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因此,通过调整群体内部育儿分工规范以提升生育率的措施是可行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引导和相关政策支持提升男性的育儿责任,降低女性预期育儿负担,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同时对于持保守态度的女性,应提升其改变传统分工约束的信心,从认知的角度改变育儿分工规范,提升生育率。育儿分工的调整不仅可以降低抚养孩子为女性带来的负向影响,进而促进生育,而且有助于低教育程度女性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并进一步提升其生育选择的自愿性,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儿分工 生育选择 生育数量 同群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采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强岭 于利强 +2 位作者 陈胜焱 李英虎 李学华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67,共20页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当前煤炭开采规模与强度已远超其环境承载能力,极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可逆破坏。后煤炭开采阶段地表生态修复将是该区域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而水资源在此过程中起基础配置作用,“水−...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当前煤炭开采规模与强度已远超其环境承载能力,极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可逆破坏。后煤炭开采阶段地表生态修复将是该区域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而水资源在此过程中起基础配置作用,“水−环”矛盾突出。煤矿采动水资源是指因采矿活动而转移、汇集并有效储存的水资源,为人造含水层,从区域水循环的角度来看其对地表生态修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动水资源总量及采动空间存储量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其与覆岩结构、水文地质、煤层开采及储水空间稳定性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包含3个方面15种参数的采动水资源潜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区域水循环模式及采动影响下的生态损伤过程,探讨了维持生态平衡所需采动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方法,定义了区域最佳、合理及最低生态需水量的概念,提出了地表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煤炭开采全周期的矿井规划设计思路及技术体系;以西部生态脆弱矿区某矿为例,阐述了区域水循环下的水量平衡/超平衡状态,评估和预测了地表生态修复效果。研究表明:即使在枯水年,当前采动水资源总量亦能为地表生态环境提供可靠、足够的水资源,生态修复等级为Ⅱ级。平年和丰年则可以在Ⅰ级水平下修复1.53~2.26倍采空区面积的地表生态环境,同时可以维持更大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比例系数在丰年最高达9.03。采动水资源总量随煤炭开采面积增大而逐级增加,在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将其作为战略储备资源长期储存并适时用于国防、民生、工业等方面是下一步重点研究的方向。水是区域生态环境要素改变过程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采动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与生态环境修复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循环 采动水资源 生态修复 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炳亮 裴超 +2 位作者 李宝泉 石慧群 林兴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 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NDVI(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与道路的距离、降水量9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因子的分级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滑坡易发性信息量值;通过对滑坡易发性信息量进行叠加与分区,绘制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确定危险区域。结果表明:黑山峡地区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位于东北部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靖远县以及主要河流与道路沿线,这些地区地层岩性较软弱,大多为砂、黄土等,在河流冲积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地表斜坡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 风险评价 信息量模型 黑山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名量词表量功能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蒋静忠 穆林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4,共10页
国内外已有学者提出现代汉语名量词存在分类词和其他量词的对立。本文通过考察现代汉语中的“数量名”结构,发现其在表量功能上呈现出从计数到计量的连续统。根据这个连续统,可以把现代汉语名量词分为计数量词和计量量词两大类。其中,... 国内外已有学者提出现代汉语名量词存在分类词和其他量词的对立。本文通过考察现代汉语中的“数量名”结构,发现其在表量功能上呈现出从计数到计量的连续统。根据这个连续统,可以把现代汉语名量词分为计数量词和计量量词两大类。其中,分类词既包含计数量词,也包含计量量词。考察发现,现代汉语计量量词还存在计量功能典型程度的差异,据此可以分为典型计量量词、较典型计量量词、非典型计量量词三类。三类计量量词在计量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典型计量量词倾向于计量一维,较典型计量量词和非典型计量量词倾向于计量三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量词 表量功能 计量维度 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矿抛掷爆破地方性震级与炸药量的经验关系
6
作者 王桂林 刘芳 +14 位作者 王韬 翟浩 舒雷 贾彦杰 韩晓雷 周煊超 魏建民 郭伟 苏日亚 赵艳红 张茜 尚立坚 贾昕晔 吴卫远 戴怡茹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6,共7页
利用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爆破资料,开展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地方性震级与炸药量的关系的研究。为了避免矿山地震台网地震仪在长期观测中传递函数、归一化因子、放大倍数等参数出现错误,开展同址台站对比分析,实时监控、修订参数。实测结果显... 利用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爆破资料,开展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地方性震级与炸药量的关系的研究。为了避免矿山地震台网地震仪在长期观测中传递函数、归一化因子、放大倍数等参数出现错误,开展同址台站对比分析,实时监控、修订参数。实测结果显示,同址两台站记录到的爆破波形特征非常一致;使用矿山地震台网资料,采用5 km以内的地方性震级M_(L)的量规函数,测定了2023年5-8月4次爆破的地方性震级M_(L);联合使用矿山台网和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到的44次爆破的数据,采用正交回归方法,得到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地方性震级M_(L)与炸药量Y之间的经验公式为:M_(L)=3.15lg Y-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岱沟露天煤矿 抛掷爆破 地方性震级 炸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驾驶循环制动工况下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葛蕴珊 谢汶峰 +4 位作者 李家琛 马尧 王宇 王亚超 王昌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2-408,共7页
为探究基于制动惯性实验台的不同驾驶循环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在密封采样仓内分别进行WLTC循环和US06循环等效制动排放试验,测量了10 nm~10μm粒径范围的刹车颗粒物排放.研究发现多次US06循环测试中,每次循环前四次工况排放的100 nm粒... 为探究基于制动惯性实验台的不同驾驶循环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在密封采样仓内分别进行WLTC循环和US06循环等效制动排放试验,测量了10 nm~10μm粒径范围的刹车颗粒物排放.研究发现多次US06循环测试中,每次循环前四次工况排放的100 nm粒径以上的颗粒物数量结果重复性差,且行程动力学参数(v·a)增大会导致所有粒径的颗粒物生成数量的稳定性变差;100 nm粒径以上颗粒物对刹车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贡献大,而刹车颗粒物数量浓度排放则更多由10~100 nm小粒径颗粒物决定.研究还发现颗粒物的生成与工况的加速度和速度密切相关,在车辆实际驾驶中,较高的行驶速度以及较大的刹车加速度都会促进100 nm以下小粒径颗粒物生成,而100 nm以上大颗粒的生成主要受到较大刹车加速度的影响,保持车速低于100 km/h、加速度低于2 m/s^(2)生成的大、小粒径颗粒物较少.对比US06循环和WLTC循环的高速度段与超高速段颗粒物排放数据,制动工况更为激烈的US06循环倾向于生成更多大粒径颗粒物,而WLTC循环超高速度段在小粒径颗粒物生成上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颗粒物 驾驶循环制动工况 颗粒物数量 颗粒物质量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射流和微量润滑复合微铣削Ti-6Al-4V钛合金加工性能研究
8
作者 杨巍 王帅帅 +2 位作者 刘吉宇 宋金龙 刘新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Ti-6Al-4V钛合金(TC4)是一种高塑性金属材料,机械加工时常出现表面精度较差、加工毛刺较多等问题。采用冷等离子体射流复合微量润滑的多能场加工方法对TC4钛合金进行微细铣削加工,研究干切削、微量润滑、冷等离子体射流、冷等离子体射... Ti-6Al-4V钛合金(TC4)是一种高塑性金属材料,机械加工时常出现表面精度较差、加工毛刺较多等问题。采用冷等离子体射流复合微量润滑的多能场加工方法对TC4钛合金进行微细铣削加工,研究干切削、微量润滑、冷等离子体射流、冷等离子体射流复合微量润滑四种工况的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射流能提高生物基润滑油在TC4钛合金表面的铺展性能和表面微观硬度;相较于干切削,微量润滑、冷等离子体射流和冷等离子体射流复合微量润滑均能降低材料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值,抑制边缘毛刺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冷等离子体射流 微量润滑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性能评价
9
作者 王勇 黄世瑞 +5 位作者 张晶 张立峰 李晨 余文沁 李贺 王太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95,共5页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削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下的磨削力最小,浇注式次之,干式最大;干式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为40μm,而采用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减少至10μm,且能观察到连续的塑性断裂。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在改善氧化铝陶瓷磨削性能、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流体 微量润滑 氧化铝陶瓷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改革政策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的“减量增质”?——基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建江 程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双碳”目标既是我国对世界的庄重承诺,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举措。稳妥推进“双碳”目标,需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论文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城市为准自然实验... “双碳”目标既是我国对世界的庄重承诺,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举措。稳妥推进“双碳”目标,需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论文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城市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2010—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试验区对城市碳排放“量”与“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通过提高城市绿色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集聚效应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水平并提高城市碳生产率,在老工业基地城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效果更明显。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试验区的设立以推动城市碳减排可持续发展,并为碳减排政策提供进一步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碳减排 减量增质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铁运营故障下地铁班组不同沟通模式失误对比分析——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例
11
作者 王洁 陈林玮 +1 位作者 王佩 孙晓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7,共7页
为探究地铁运营故障时地铁班组通过言语进行信息传递时出现的沟通失误情况,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典型故障场景,构建地铁班组单向和双向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对比不同沟通模式下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信息损失量。研究结... 为探究地铁运营故障时地铁班组通过言语进行信息传递时出现的沟通失误情况,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典型故障场景,构建地铁班组单向和双向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对比不同沟通模式下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信息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2种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失误概率和总沟通失误信息量都是随着沟通传递次数和沟通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并且单向沟通模式的增长趋势远远快于双向沟通模式,表明双向沟通中存在的反馈认知过程是调节地铁班组沟通系统结构、减少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沟通失误信息量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言语理解 沟通失误 沟通模式 失误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心构件浮动的复合行星轮系动态特性分析
12
作者 杨建军 任延波 +3 位作者 李聚波 蒋闯 信稳 程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9,M0003,共10页
为揭示输入转速对考虑中心构件浮动的复合行星轮系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集中参数法并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啮合相位和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求解了系统在系列输入转速下中心构件的浮动量、动... 为揭示输入转速对考虑中心构件浮动的复合行星轮系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集中参数法并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啮合相位和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求解了系统在系列输入转速下中心构件的浮动量、动态特性和均载特性,分析出了输入转速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输入转速的增加,中间级行星架和输出级太阳轮的浮动量分别从304.62μm、345.23μm减小到177.25μm、203.48μm,与理论计算出的趋势基本一致。试验与理论结果共同表明:随着输入转速的增加,中心构件的浮动量逐渐减小,行星轮系的均载特性变差,系统产生的额外振动更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行星轮系 浮动量 输入转速 中心构件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风机联合高效运转按需调风策略及实验研究
13
作者 蔡春城 吴征艳 +4 位作者 郝海清 祝令锦 邵昊 蒋曙光 王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
针对煤矿多风机联合运转时存在的通风效率低、能耗高及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分析了多风机相互扰动的影响特性,提出了矿井复杂通风网络风量协同调控策略。通过构建复杂通风管网实验平台,以风机F1所属区域的分支e_(8)和风机F2所属区域的分支e... 针对煤矿多风机联合运转时存在的通风效率低、能耗高及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分析了多风机相互扰动的影响特性,提出了矿井复杂通风网络风量协同调控策略。通过构建复杂通风管网实验平台,以风机F1所属区域的分支e_(8)和风机F2所属区域的分支e_(13)为调控对象,风量分别降低0.05、0.10 m^(3)/s,利用复杂通风管网实验平台进行风机与通风调节设施的协同调控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65%,调节准确度超过85%,验证了风量智能化按需协同调控策略在复杂通风管网实验平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风机 联合运转 按需调风 复杂通风管网 调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钻孔冲煤量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军 赵明炀 李淼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70,共14页
【目的】为解决人工统计钻孔冲煤量不准确以及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YOLOv8n、Res-Net34和PP-OCRv4算法相结合的智能识别方法。【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YOLOv8n算法完成一级检测,同时并行级联ResNet34算法与PP-OCRv4算法进行二级处理,并... 【目的】为解决人工统计钻孔冲煤量不准确以及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YOLOv8n、Res-Net34和PP-OCRv4算法相结合的智能识别方法。【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YOLOv8n算法完成一级检测,同时并行级联ResNet34算法与PP-OCRv4算法进行二级处理,并结合基于追踪帧数的分类状态判别方法,建立了冲煤量自动计算的算法框架。其次,在YOLOv8n的C2f模块中引入可变形卷积DCNv2模块,以削弱点状强光照对特征采集的影响,并将其默认的检测头替换为Dynamic Head检测头模块,以强化算法在尺度,空间和通道维度的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将CIoU损失函数替换为SIoU损失函数,以加速预测框与真实框的匹配,并利用自建的数据集对改进后的YOLOv8n算法进行验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与原算法相比,平均类别检测精度提高了7.6%,召回率提高了3.5%,精确率提高了6.4%,验证了改进策略对提升模型性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2)对4个不同的瓦斯抽采水力冲孔钻场的实时视频进行测试,识别准确率分别为100.0%、93.3%、95.7%和93.1%,平均达到95.5%,满足了水力冲孔钻孔冲煤量自动识别的精度要求。(3)采用追踪帧数确定ResNet34分类状态的方法,解决了分类状态单次识别结果不可靠的问题。研究成果为YOLO系列算法与其他深度学习技术的融合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与实践基础,对促进瓦斯抽采钻场等煤矿井下复杂场景的智能化进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冲煤量 YOLOv8n ResNet34 PaddleOCR 可变形卷积 动态检测头 智能识别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与滞留率研究
15
作者 杨文晶 吕文 +6 位作者 刘帅 杨金艳 谢茂嵘 孙瑞瑞 谈剑宏 姜宇 王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68,共6页
基于2007—2019年阳澄西湖逐月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和污染物通量滞留率。结果表明: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年内分布不均,在水量差异较大时更易受水量影响;多年来各项入湖污染物通量整体... 基于2007—2019年阳澄西湖逐月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和污染物通量滞留率。结果表明: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年内分布不均,在水量差异较大时更易受水量影响;多年来各项入湖污染物通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从大到小依次为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8条主要入湖河道中白荡的入湖污染物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蠡塘河和界泾河;空间分布上阳澄西湖南部入湖污染物通量最大,其次是北部和中部;2019年阳澄西湖污染物滞留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一半以上的入湖污染物量继续汇入中湖。建议重点关注主要污染物汇入区白荡和蠡塘河,加强对周边污染源的控制与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污染物滞留率 入湖河道 水量 时空变化 阳澄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蚜小蜂在不同变温条件下的适应性评价
16
作者 方美娟 何晓庆 +4 位作者 刘冬 贾敬亮 师博涵 张鹏程 王玉波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6-69,100,共5页
棉蚜蚜小蜂(Aphelinus varipes)是蚜虫的天敌。为了明确棉蚜蚜小蜂对不同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将棉蚜蚜小蜂分别放置在温差10℃(变温20-30℃)、温差5℃(变温22.5-27.5℃)和温差0℃(恒温25℃)3个温度条件下,调查棉蚜蚜小蜂的寄生、成虫寿命... 棉蚜蚜小蜂(Aphelinus varipes)是蚜虫的天敌。为了明确棉蚜蚜小蜂对不同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将棉蚜蚜小蜂分别放置在温差10℃(变温20-30℃)、温差5℃(变温22.5-27.5℃)和温差0℃(恒温25℃)3个温度条件下,调查棉蚜蚜小蜂的寄生、成虫寿命及羽化情况。结果表明:变温条件下棉蚜蚜小蜂的终身寄生量和成虫寿命均高于恒温25℃条件下,其中变温22.5-27.5℃条件下棉蚜蚜小蜂的终身寄生量(191.55头)最高、成虫寿命(12.55 d)最长,与恒温25℃条件下指标值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雌蜂日寄生量受日龄影响显著,随日龄增加而减少;温差对棉蚜蚜小蜂羽化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差5℃(变温22.5-27.5℃)条件下棉蚜蚜小蜂羽化率(93.20%)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2个温度条件处理。变温22.5-27.5℃条件较适合棉蚜蚜小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蚜小蜂 温度 寄生量 成虫寿命 羽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信息量法的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17
作者 刘波 李诗浓 +3 位作者 李伟 王文鹏 鲁程鹏 束龙仓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929,共11页
地面沉降风险诱发因素复杂、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为科学开展地面沉降风险评估工作,本研究提出栅格信息量法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各栅格化评价指标与地表形变量之间的信息量值,定量表征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然后构建包含危... 地面沉降风险诱发因素复杂、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为科学开展地面沉降风险评估工作,本研究提出栅格信息量法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各栅格化评价指标与地表形变量之间的信息量值,定量表征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然后构建包含危险性、脆弱性和暴露度3个方面共1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再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确定权重并计算风险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的可靠性检验后进行风险评价;最后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脆弱性评价指标,危险性和暴露度评价指标的栅格信息量值偏高。危险性评价指标中,年平均地面沉降速率为高风险指标,当年平均地面沉降速率为-127~-17 mm/a时,信息量值为1.538,对地面沉降风险的危险性最大;暴露度评价指标中,人口密度为高风险指标,当人口密度>5430人/km^(2)时,信息量值为1.923,对地面沉降风险的暴露度最高。沧州市1 km空间分辨率下地面沉降风险等级为高、较高、中、较低、低五个等级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9.90%、24.91%、31.12%、23.05%、11.02%;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沧州市主城区、肃宁县、黄骅市等区域,中风险地区主要分布于沧州市西部区域。栅格信息量法对沧州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的可靠性较好,准确度达到0.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栅格信息量法 地面沉降 主客观组合赋权 河北省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织构/混合纳米流体协同微量润滑对车削Inconel 718的影响
18
作者 裴宏杰 张晨阳 +1 位作者 霍宇航 郭二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6,共7页
为了揭示刀具微织构和纳米流体的协同微量润滑机理,开展了MoS_(2)、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和MoS_(2)/MWCNTs混合纳米流体和刀具前/后刀面的微坑/微槽织构微量润滑车削Inconel 718高温合金的实验研究。采用... 为了揭示刀具微织构和纳米流体的协同微量润滑机理,开展了MoS_(2)、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和MoS_(2)/MWCNTs混合纳米流体和刀具前/后刀面的微坑/微槽织构微量润滑车削Inconel 718高温合金的实验研究。采用皮秒激光技术在陶瓷刀片的前/后刀面加工出微坑/微槽织构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制备了MoS_(2)、MWCNTs和MoS_(2)/MWCNTs混合纳米流体,测定了其黏度和表面张力。对纳米流体和微织构的协同影响润湿性进行了测试。进行了切削速度、前刀面微织构、后刀面微织构和纳米流体种类的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切削实验,评价指标为切削力、三维表面粗糙度和切屑变形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小切削力和切屑变形方面,MoS_(2)纳米流体、前刀面平行槽微织构和后刀面圆坑微织构的协同作用最优;在降低表面粗糙度方面,MoS_(2)/MWCNTs混合纳米流体、前刀面平行槽微织构和后刀面圆坑微织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微织构刀具 纳米流体 多壁碳纳米管 二硫化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有助于促进劳动就业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19
作者 陈东 刘威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6,共21页
在当前“稳就业”的重大现实需求下,数字政府建设有望成为实现稳定就业目标的新思路。文章在使用投入产出表测算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基础上,采用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深入考察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劳动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在当前“稳就业”的重大现实需求下,数字政府建设有望成为实现稳定就业目标的新思路。文章在使用投入产出表测算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基础上,采用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深入考察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劳动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数字政府建设对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劳动就业数量,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这一影响在私有企业、缺乏政治关联的企业、成长期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明显;数字政府建设不仅能通过削减非生产性支出、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经济不确定性扩大企业的生产投资和劳动需求,还能通过拓展业务范围发挥岗位创造效应,共同增加企业就业数量;数字政府建设还有助于缓解企业的雇佣不足,提高企业内的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增强市场竞争优化企业间的劳动要素分配。文章评估数字政府建设的就业效应,对强化政府数字化建设、实现“稳就业”政策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市场环境 就业数量 劳动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
20
作者 韩亚鹏 杨永强 +2 位作者 高文杰 毛锐锐 周天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7-491,共5页
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属大型猫科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持当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5月—2022年6月,在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网格法布设240台红外相机,分析监测的影像数据并进行个体识别,对华北豹... 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属大型猫科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持当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5月—2022年6月,在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网格法布设240台红外相机,分析监测的影像数据并进行个体识别,对华北豹的种群数量及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0—2021年该地区识别出华北豹个体39只,其中雌性15只,雄性18只,亚成体2只,幼崽1只,未识别性别个体3只,种群性比(雌性数量/雄性数量)为0.83;2021—2022年共记录识别出华北豹45只,其中雌性18只,雄性21只,未识别性别个体6只,种群性比为0.86,种群结构中成体占90%以上.该地区华北豹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种群年增长率为15.38%,种群空间活动范围主要在核心区(拍摄频次占48.5%),实验区和缓冲区较少,空间分布位点主要集中在秦直道及两侧山梁,谷底及中、下位坡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监测 种群数量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 华北豹 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