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nts of Detection of Stones and Calcifications in the Hepatobiliary System on Virtual Nonenhanced Dual-energy CT 被引量:1
1
作者 Da-ming Zhang Xuan Wang +4 位作者 Hua-dan Xue Zheng-yu Jin Hao Sun Yu Chen Yong-lan He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6-82,共7页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determine the features of stones and calcifications in hepatobiliary system on virtual nonenhanced (VNE)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VNE images...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determine the features of stones and calcifications in hepatobiliary system on virtual nonenhanced (VNE)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VNE images in diagnosis for those lesions. Methods A total of 128 gall stones and calcifications of the liver found in 110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triple phase abdominal CT scan from July 2007 to December 2011, in which true nonenhanced (TNE) phase and arterial phase were performed with single-energy CT (120 kVp) and portal venous phase was performed with dual-energy CT (100 kVp and 140 kVp). VNE image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portal venous phase dual-energy CT data sets by using commercially VNC software. The mean CT values for the stone, liver, bile and paraspinal muscle, mean lesion density and size in area dimension, 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 of lesion to the liver or bile, and image noise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between VNE and TNE images. The effective dose and 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 (SSDE) were also calculated. Results The mean CT values of the lesions measured on VNE image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measured on TNE images (164.51±102.13vs. 290.72±197.80 HU,P<0.001), so did the lesion-to-liver CNR (10.80±11.82vs.18.81±17.06,P<0.001) and the lesion-to-bile CNR (17.24±14.41 vs. 21.32±17.31,P<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ize of lesions area between VNE and TNE images (0.69±0.88vs.0.72±0.85 cm2,P=0.062). Compared to the 128 lesions found in TNE images, VNE images showed the same density in 30 (23.4%) lesions, lighter density in 88 (68.8%) lesions, while failed to show 10 (7.8%) lesions, and showed the same size in 61 (47.7%) lesions and smaller size in 57 (44.5%)&nbsp;lesions. The CT cutoff values of lesion and size were 229.21 HU and 0.15 cm2,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dose for triple phase scan protocol with TNE images was 19.51±7.03 mSv, and the SSDE was 39.84±11.10 mGy. The effective dose for dual phase scan protocol with VNE images instead of TNE images was 13.29±4.89 mSv, and the SSDE was 27.83±9.99 mGy. Compared with TNE images, the effective dose and SSDE of VNE images were down by 32.05%±3.69 % and 30.63%±2.34 %,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Although the CT values and CNR of the lesions decreased in VNE images, the lesions of which attenuation greater than 229.21 HU and size larger than 0.15 cm2could be detected with good reliability and obvious dose reduction. There was good consistency in the size of stones and calcifications in hepatobiliary system between VNE images and TNE images, which ensur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VNE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non-enhanced stone CALCIFICATION hepatobiliary system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lateral stones as a cause of acute renal failur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2
作者 Joaquín V.Alonso Pedro L.cachinero +2 位作者 Fran R.Ubeda Daniel J.L.Ruiz Alfredo Blanco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BACKGROUND: Acute renal failure(ARF) due to obstructive uropathy is a urological emergency. The standard rad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 include X-ray, ultrason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But... BACKGROUND: Acute renal failure(ARF) due to obstructive uropathy is a urological emergency. The standard rad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 include X-ray, ultrason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But occasionally the cause of obstruction may be elusive.METHODS: We present a case of obstructive uropathy due to bilateral stones presenting as acute renal failure. The patient underwent successful shock wave lithotripsy(SWL) for dissolution of calculi.RESULTS: The patient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and reported asymptomatic in a follow-up.CONCLUSION: Close collaboration between nephrological, urological, and radiological services i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teral stones Acute renal failure Obstructive uropat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石共欣赏 捷克World Stones奇石商店
3
作者 秋落(编译) Michal Nejezchleb +3 位作者 Daniel Baros Jakub Skokan Martin Tuma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16年第9期60-63,共4页
World Stones奇石店位于捷克罗兹诺夫,是一家专门出售当地石头的店。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久负盛名,是许多游客喜欢的旅行纪念品。除了整块石头具有观赏性,当地人也很喜欢用切割开的石头薄片直接作为建筑或室内的装饰材料。由本土设计事务... World Stones奇石店位于捷克罗兹诺夫,是一家专门出售当地石头的店。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久负盛名,是许多游客喜欢的旅行纪念品。除了整块石头具有观赏性,当地人也很喜欢用切割开的石头薄片直接作为建筑或室内的装饰材料。由本土设计事务所Henkai architects设计的这间奇石商店,更像是一个画廊,有如文化建筑般的庄重感,没有一丝市井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stones 罗兹 设计事务所 装饰材料 木架 压抑感 自然光线 平面示意图 中央位置 落地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身弯曲破坏的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
4
作者 张玲 彭搏程 +1 位作者 徐泽宇 赵明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1,共9页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其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筋箍碎石桩破坏模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区,考虑桩身受压和弯曲破坏,对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开展了理论研究。...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其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筋箍碎石桩破坏模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区,考虑桩身受压和弯曲破坏,对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开展了理论研究。首先借鉴钢筋混凝土桩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筋箍碎石桩自身物理特性及二次逼近法求解超越方程的思想,提出了筋箍碎石桩临界弯矩理论值的计算方法。随后将桩身临界弯矩和等效抗剪强度概念引入传统极限平衡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桩身弯曲破坏的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传统极限平衡法、数值强度折减法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用于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筋箍碎石桩 复合地基 稳定分析 弯曲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砖材料的吸水保水性能比较研究
5
作者 朱晓霞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61-163,共3页
对比分析了仿石、混凝土和陶瓷3种透水砖的吸水和保水性能,使用MLT-300型水分测定仪等科学仪器,详细研究了各种材料在不同阶段的性能。结果显示,陶瓷透水砖的吸水性能优于其他两种,且3种材料都在空气扩散阶段显示出良好的保水稳定性。
关键词 透水砖 仿石 混凝土 陶瓷 吸水性能 保水性能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干湿循环-荷载综合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特性分析
6
作者 周志刚 何斯华 +2 位作者 黎凯 黄红明 章泽鹏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2,共9页
为研究酸雨环境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水泥稳定碎石受酸雨、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对试件进行中性化测试和微观检测,揭示不同酸度、干湿循环周期和荷载循环次数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劣... 为研究酸雨环境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水泥稳定碎石受酸雨、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对试件进行中性化测试和微观检测,揭示不同酸度、干湿循环周期和荷载循环次数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7个周期的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强度会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加,并且在短期的酸雨侵蚀试验中,试件内部的中性化程度很低;在pH=3的酸雨环境中,随着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试件由外而内不断劣化,其强度随之降低;在同样的酸雨环境中,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综合作用对试件强度的削弱更为明显,而且两者作用的顺序不同亦会对试件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演化模型,通过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旧路改造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残余强度的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干湿循环 荷载循环 水泥稳定碎石 强度 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与陕北汉画像石中鸟图像的比较分析
7
作者 王猛 刘雨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皖北和陕北属于我国两大汉画像石出土的主要区域,两地发现画像石数量较多、内容丰富,其中鸟图像是常见的题材。从自然环境、社会面貌、民俗信仰等方面分析两地汉代文化生态,从视觉特征、雕刻技法中比较两地画像石中鸟图像的艺术特色,探... 皖北和陕北属于我国两大汉画像石出土的主要区域,两地发现画像石数量较多、内容丰富,其中鸟图像是常见的题材。从自然环境、社会面貌、民俗信仰等方面分析两地汉代文化生态,从视觉特征、雕刻技法中比较两地画像石中鸟图像的艺术特色,探索两者的独特魅力,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特质,助推汉画像石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 陕北 汉画像石 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砂仿石材便道砖的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玉栋 李玉振 +2 位作者 张春雷 蒋震炜 王子龙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为制备符合工程需求的石英砂仿石材便道砖,分析灰集比和砂率对其力学性能和体积密度的影响,文中通过设计不同灰集比和砂率的试验方案,制备了15组仿石砖样品,并对其抗压强度和体积密度进行了系统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35,灰集... 为制备符合工程需求的石英砂仿石材便道砖,分析灰集比和砂率对其力学性能和体积密度的影响,文中通过设计不同灰集比和砂率的试验方案,制备了15组仿石砖样品,并对其抗压强度和体积密度进行了系统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35,灰集比为0.35,砂率为0.60时,所制成的样品砖抗压强度最高,其抗压强度为75.82 MPa。同时,体积密度随着灰集比的增大而增大。当灰集比固定时,随着砂率的增大,仿石砖的体积密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砂率为0.65,灰集比为0.35时,仿石砖的体积密度达到了最高为2.25 g/cm3。研究表明灰集比和砂率的变化对石英砂仿石材便道砖的力学性能和体积密度具有明显响应,为进一步优化材料配比和提升砖材的工程适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便道砖 灰集比 仿石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疾涩之抉微
9
作者 潘池勇 《安康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疾涩既是书法技法术语又属艺术审美范畴。无论是疾还是涩,都是对力、势、气三者运动变化感悟和认知的结果。疾势涩笔和涩中见疾本质上就是阴阳合和之道。在书法用笔及作品鉴赏中都有意或无意地关联到疾涩。疾涩度的不均衡产生了书法风... 疾涩既是书法技法术语又属艺术审美范畴。无论是疾还是涩,都是对力、势、气三者运动变化感悟和认知的结果。疾势涩笔和涩中见疾本质上就是阴阳合和之道。在书法用笔及作品鉴赏中都有意或无意地关联到疾涩。疾涩度的不均衡产生了书法风格的差异。实践上,疾涩变化受到书写工具、字体、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疾富有畅逸之美,涩富有金石之趣。但疾易漂浮而失之于浅,涩易滞塞而失之于伤。疾涩结合可克服单独使用疾或涩所出现的弊病,所以疾涩呈现出多义性的特征。优秀的书法家对疾与涩有非常娴熟的驾驭能力。总之,疾涩是表现出较好书法艺术效果的核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法 墨法 疾势 涩势 金石气 线条形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
10
作者 张军 崔政新 +1 位作者 裘松立 宋冰泉 《建筑技术》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复杂,收集国内外权威文献试验数据建立了162组机制砂抗压强度的数据库,利用BP神经网络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预测。采用多层反向传播算法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预测,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 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复杂,收集国内外权威文献试验数据建立了162组机制砂抗压强度的数据库,利用BP神经网络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预测。采用多层反向传播算法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预测,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高度吻合;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的影响,发现石粉含量约10%时达到最大值,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在8%以内。深度学习方法可有效提高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效率,降低材料和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抗压强度 BP神经网络 石粉含量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11
作者 高彦春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89-94,115,共7页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n=51,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19.52±25.85 min)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8.96±17.23 min)显著降低(P<0.001),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15.25±18.74 mL)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5.65±12.36 mL)显著降低(P<0.001),观察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6.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和72 h的KIM-1、Cys-C、NGAL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CT扫描技术辅助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结石清除率,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复杂肾结石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白《竹石槐穿儿图》考——兼及“柳穿鱼”
12
作者 李晨辉 《艺术探索》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宣和画谱》著录崔白作品时显示一定的分类意识,将具有相似题材、趣味和表现方式等的作品连续依次著录。其所录两件《竹石槐穿儿图》不在墨竹和传统院体设色作品之列,而与山水、雪竹(雪景)位置相近。槐穿儿当为禽鸟,即后世所谓槐串,为... 《宣和画谱》著录崔白作品时显示一定的分类意识,将具有相似题材、趣味和表现方式等的作品连续依次著录。其所录两件《竹石槐穿儿图》不在墨竹和传统院体设色作品之列,而与山水、雪竹(雪景)位置相近。槐穿儿当为禽鸟,即后世所谓槐串,为一种旅鸟。此两图应以竹石为主体造景,可能与槐树形成具有高士逸趣的组合形式,树间穿梭或依止若干槐穿儿,有流畅的动感,背景则是春夏时节充满野逸之趣、具有杳远空间感的山野或沙渚。《宣和画谱》另著录刘永年《柳穿鱼》一件,当绘鱼戏柳枝的情境。至迟在元明之际,【柳穿鱼】成为南戏和传奇中为丑、末使用的过曲曲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画谱》 崔白 《竹石槐穿儿图》 槐穿儿 柳穿鱼 曲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健脾方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
13
作者 刘治昆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方对泌尿系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术后的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采取ESWL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两组行E...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方对泌尿系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术后的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采取ESWL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两组行ESWL治疗后,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给予益肾健脾方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脾肾两虚证单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排尽、肉眼血尿消失、腰痛减轻等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脾肾两虚证单项症状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44/45)]高于对照组[82.22%(37/45)](P<0.05);观察组复发率[2.22%(1/45)]低于对照组[15.56%(7/45)](P<0.05)。结论:益肾健脾方可有效辅助治疗ESWL术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能促进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的减轻,减少结石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益肾健脾方 脾肾两虚证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NE概率模型与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玉保 史晓波 +2 位作者 唐克 周显民 刘桂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6-91,共6页
本文利用实验室测定的不同饱和历程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对STONE概率模型的应用条件范围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油藏工程预测中,STONE概率模型仅适用于IDI饱和历程的见解。
关键词 stone 概率模型 相对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ne表现定理与广义空间理论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国俊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2-128,共7页
Stone表现定理揭示了格论与拓扑空间理论之间的深刻联系,该定理表明可以从纯代数的角度出发而得到若干不同类型的拓扑空间,并可用格论的方法与技巧对拓扑空间的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关于拓扑学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广义空间... Stone表现定理揭示了格论与拓扑空间理论之间的深刻联系,该定理表明可以从纯代数的角度出发而得到若干不同类型的拓扑空间,并可用格论的方法与技巧对拓扑空间的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关于拓扑学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广义空间理论就是沿此方面而诞生的新学科。拓扑分子格理论则是与此相关的又一新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空间 BOOLE代数 stone表现定理 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余可换的Stone代数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从文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297,共4页
借助 Stone代数的对偶空间的性质 ,考察了 Stone代数的同余可换性 .
关键词 stone代数 同余可换性 stone空间 对偶空间 Priestley对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满足可补性质的双重Stone代数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从文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该文构造了一个从布尔代数范畴到满足可补性质的双重 Stone代数范畴的函子 。
关键词 布尔代数 双重stone代数 函子 双重stone空间 同余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新型水泥浆体系——Liquid Stone液态可存储水泥浆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奉忠 庄晓谦 +1 位作者 唐纯静 李爽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3,共1页
为了满足路途遥远、现场施工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固井需要,BJ公司研制了Liquid Stone液态可存储水泥浆。该水泥浆可储存较长时间,密度变化范围为0.97~2.52kg/L。该水泥浆可在基地混配好,不用在现场进行混配,浆体配好后性能也会被... 为了满足路途遥远、现场施工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固井需要,BJ公司研制了Liquid Stone液态可存储水泥浆。该水泥浆可储存较长时间,密度变化范围为0.97~2.52kg/L。该水泥浆可在基地混配好,不用在现场进行混配,浆体配好后性能也会被“锁定”,长期储存无沉淀、无密度变化,会一直保持设计的性能。当水泥浆泵入井下后,才被激活,而后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体系 LIQUID stone 存储 液态 国外 现场施工 密度变化 长期储存 水泥浆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强度对含碎石坡耕地侵蚀泥沙有机碳组分流失特征的影响
19
作者 施伟豪 赵冰琴 +5 位作者 高儒章 张兴凤 吴欣 朱万庆 夏栋 许文年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3,共10页
[目的]明确含碎石坡耕地有机碳组分在不同雨强和碎石含量下的流失特征,进而为坡耕地有机碳流失的防治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含碎石坡耕地黄棕壤为研究对象,在4种碎石含量(0,10%,20%和30%)下以不同降雨强度(60,90,120 mm/h)进行了人工... [目的]明确含碎石坡耕地有机碳组分在不同雨强和碎石含量下的流失特征,进而为坡耕地有机碳流失的防治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含碎石坡耕地黄棕壤为研究对象,在4种碎石含量(0,10%,20%和30%)下以不同降雨强度(60,90,120 mm/h)进行了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果](1)在侵蚀泥沙中细砂粒含量最高(>50%),中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在碎石含量为20%时,有机碳流失量最多,且以中活性有机碳流失为主;(2)雨强和各有机碳流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碎石含量和非活性有机碳流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3)雨强主要通过影响粗砂粒、细砂粒来正向影响活性较高有机碳流失,而碎石含量主要通过影响黏粒来正向影响活性低的有机碳流失,雨强(60.2%)对于侵蚀泥沙和有机碳的流失影响程度大于碎石含量(39.8%)。[结论]雨强和碎石的增加都会加快各有机碳的流失速率和流失量,建议坡耕地进行去碎石化处理并将碎石含量保持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碎石含量 团聚体 有机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Kogge-Stone结构的并行前缀加法器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翠华 娄冕 +1 位作者 张洵颖 沈绪榜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50,共4页
基于并行前缀算法的Kogge-Stone结构,通过改进其结构层次上的逻辑电路,提出一种改进的并行前缀加法器.与传统电路相比,该加法器不仅可以减小面积、功耗和延时,而且随着位宽的加大其优势更加明显,是适用于宽位的并行前缀加法器.
关键词 并行前缀算法 Kogge-stone结构 并行前缀加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