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F方法的码头群桩结构流固耦合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1
作者 张其一 孟祥飞 +1 位作者 陈凯 郭东起 《水运工程》 2025年第2期178-183,231,共7页
高桩结构是一种港口海岸码头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其在波浪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是保证码头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使用ABAQUS软件建立码头三维模型、STAR-CCM+软件建立波浪水槽,采用k-ε湍流模型和流体体积(VOF)运动界面追踪方法模拟波浪... 高桩结构是一种港口海岸码头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其在波浪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是保证码头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使用ABAQUS软件建立码头三维模型、STAR-CCM+软件建立波浪水槽,采用k-ε湍流模型和流体体积(VOF)运动界面追踪方法模拟波浪,实现码头群桩结构和波浪之间双向耦合的模拟。由于桩距与桩直径的比值大于4,不需要考虑桩间相互影响,对比模型试验误差低于5%精度可以满足要求。结果表明,码头群桩在波高为0.3、0.4、0.5 m下的最大受力和位移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桩顶处位移最大为0.66 mm;最大应力产生在群桩前排桩底,为152.4 kPa,桩底区域混凝土易发生失稳破坏,实际工程中应格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结构 VOF方法 双向耦合 结构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LSTM和激光散射信号的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方法
2
作者 倪艳荣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5,共5页
针对现阶段多根电缆故障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向LSTM和激光散射信号的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方法。首先,通过激光散射设备同时采集多根电缆的激光散射信号;其次,通过非线性匹配追踪方法获取电缆激光散射信号的波形特征数据... 针对现阶段多根电缆故障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向LSTM和激光散射信号的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方法。首先,通过激光散射设备同时采集多根电缆的激光散射信号;其次,通过非线性匹配追踪方法获取电缆激光散射信号的波形特征数据,并将此作为电缆故障探测模型的输入;最后,在双向LSTM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基于改进双向LSTM模型完成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准确度更高、精度更高、且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信号 非线性匹配追踪方法 电缆故障 注意力机制 双向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滚筒工作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宏伟 郭军军 +3 位作者 梁威 耿毅德 陶磊 李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3,共11页
在实际生产中,截割破碎过程是多作用耦合的结果,离散元法(DEM)与多体动力学(MBD)双向耦合技术可实现煤机设备与煤壁的信息交互,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为提高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基于DEM−MBD双向耦合机理,结合力学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截割破碎过程是多作用耦合的结果,离散元法(DEM)与多体动力学(MBD)双向耦合技术可实现煤机设备与煤壁的信息交互,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为提高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基于DEM−MBD双向耦合机理,结合力学性能试验和模拟试验得到实际工况参数,采用仿真软件EDEM和RecurDyn建立了采煤机滚筒截割煤壁的双向耦合模型,对仿真过程中滚筒所受的转矩和截割力进行分析,证明耦合效果和截割效果较好。设计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滚筒运行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SPSS软件得到滚筒转速、截割深度、牵引速度对截割比能耗、装煤率、载荷波动系数的影响程度,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构建了以滚筒转速、截割深度、牵引速度为决策变量,以截割比能耗、装煤率和载荷波动系数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改进多目标灰狼(MOGWO)算法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当滚筒转速为31.12 r/min、截割深度为639.4 mm、牵引速度为5.58 m/min时,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最优,此时截割比能耗为0.4677 kW·h/^(3),装煤率为43.01%,载荷波动系数为0.3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滚筒 双向耦合机理 离散元法 多体动力学 多目标优化 改进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人工势场引导的双向扩展随机树路径规划算法
4
作者 衷卫声 闵志豪 +3 位作者 权略 熊剑 郭杭 张强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针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之下要求规划路径实时性强、路线平滑度高、避障精确完备等需求,在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RRT)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由改进人工势场法(APF)引导的双向扩展随机树算法(APF-Bi-RRT^(*))。首先,在每次迭代的过程... 针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之下要求规划路径实时性强、路线平滑度高、避障精确完备等需求,在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RRT)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由改进人工势场法(APF)引导的双向扩展随机树算法(APF-Bi-RRT^(*))。首先,在每次迭代的过程之中两棵随机树同时分别从起始点和目标点进行扩展,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其次,在算法随机树生长方向上,引入目标偏置策略来优化随机子节点的选取,并在随机树和障碍物中加入人工势场分量,限制路径方向选择的随机性,改进算法克服引力和斥力过大导致陷入局部最优值或目标不可达的问题;最后,在形成锯齿型规划路径之上应用一种采样优化和关键节点平滑策略,进一步缩短和平滑原路径的总距离。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既克服了传统随机树算法的节点盲目扩展的问题,又兼顾了生成路径的效率和平滑性,与目标偏置RRT算法相比,在规划路径长度上减少了9.7%左右,在运行时间上缩短了65.3%左右,在算法迭代次数上减少了78.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人工势场法 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 路径规划 曲线采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行政区河流水环境生态补偿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秀菊 刘美辰 +1 位作者 罗煜宁 赵艳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现行的水环境区域补偿方案存在补偿要素和范围不全面、补偿标准制定不合理及不到位、滞后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以江苏省常熟市为研究对象,对现行的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进行改进,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 现行的水环境区域补偿方案存在补偿要素和范围不全面、补偿标准制定不合理及不到位、滞后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以江苏省常熟市为研究对象,对现行的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进行改进,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管理要求,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根据断面水质浓度、区域用水与排污量等考核指标,提出了综合跨界断面水质类别、过量用水与超标排污等多要素的动态化阶梯水环境生态补偿测算方法。上述方法适用于跨区域之间及区域内,旨在解决现行补偿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使补偿标准更为科学合理,从而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和效果,促进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行政区河流 区域水环境生态补偿 水环境 动态测算方法 双向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A^(*)-APF算法的船舶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凡齐 孙潇潇 +2 位作者 朱金善 梅斌 郑沛洁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为解决目前船舶路径规划算法中存在的全局非最优解和局部最优解等问题,在双向A^(*)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优化函数PathOptimization和IsClear,以去除冗余拐点,缩短全局路径距离;在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的基础上,设... 为解决目前船舶路径规划算法中存在的全局非最优解和局部最优解等问题,在双向A^(*)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优化函数PathOptimization和IsClear,以去除冗余拐点,缩短全局路径距离;在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的基础上,设定离散化步长函数、斥力感应阈值和临时终点,以避免局部最优解和震荡问题;实现两种算法的融合算法(双向A^(*)-APF算法),在MATLAB模拟的相同栅格图中,对比算法改进前后的模拟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融合算法平均减少了50%的冗余拐点,平均减少了47.5%的算法搜索时间,平均缩短了7%的路径距离,能够同时安全规避动态障碍物和静态障碍物。研究表明,双向A^(*)-APF算法可用于解决船舶路径全局非最优解和局部最优解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A^(*)算法 人工势场法 路径规划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特殊群桩空间作用效应的双向m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廖立坚 苏伟 +1 位作者 杨新安 王雨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7-1205,共9页
群桩到单桩的作用分配是桩基计算的关键问题,针对规范中的单向m法只适用于平面作用的局限性,从单桩刚度、群桩刚度、受力平衡方程3个层面进行公式推导,建立了变形协调的群桩刚度矩阵和空间受力平衡方程,形成了适用于空间作用的双向m法,... 群桩到单桩的作用分配是桩基计算的关键问题,针对规范中的单向m法只适用于平面作用的局限性,从单桩刚度、群桩刚度、受力平衡方程3个层面进行公式推导,建立了变形协调的群桩刚度矩阵和空间受力平衡方程,形成了适用于空间作用的双向m法,并以对称等长直桩、双向斜桩、不对称桩为计算实例,对比分析了单向m法和双向m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单向m法计算对称等长直桩时,结果准确,计算双向斜桩时,单桩的弯矩和剪力波动较大,最大值偏小20%左右,计算不对称桩时,单桩外力之和与总外力不闭合,可信度低;而双向m法的理论解可覆盖这些桩基类型,结果更接近有限元数值解。研究成果为特殊桩基提供了一种快速且简便的计算方法,扩展了公路和铁路桥梁桩基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 作用分配 空间作用 M法 双向斜桩 不对称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的预制拼装箱梁剪力键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世明 黄如妍 +2 位作者 孙宝珊 巴松涛 李晓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为研究单项和多项荷载组合作用下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接缝处剪力键受力状况,以郑州南四环全预制装配高架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和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算法,建立典型箱梁节段分析模型,研究剪力键在单位轴力、剪力、扭矩、弯矩和不同荷... 为研究单项和多项荷载组合作用下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接缝处剪力键受力状况,以郑州南四环全预制装配高架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和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算法,建立典型箱梁节段分析模型,研究剪力键在单位轴力、剪力、扭矩、弯矩和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布置规律。结果表明:轴力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剪力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腹板和底板;扭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在顶板、腹板交接处和腹板外侧;横桥向弯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腹板下侧和底板;竖向弯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翼缘。轴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小于50%时,轴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当剪力占比达95.24%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弯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超过4.76%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当剪力占比小于0.50%时,横桥向弯矩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扭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超过0.10%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预制拼装箱梁剪力键布置受荷载类型及荷载组合影响显著,应考虑不同位置剪力键的实际受力状况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预制拼装箱梁 剪力键布置 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 传力机理 单项荷载 荷载组合 设计优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TCN-BiGRU的坡面泥石流预测研究
9
作者 韦凯 李青 +1 位作者 姚益 周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为解决当前坡面泥石流预测中存在的多因素数建模问题,并提高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一种融合双注意力机制、时间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DA-TCN-BiGRU)的坡面泥石流风险预测方法。通过模拟平台进行坡面泥石流模拟实验,采集多类传感... 为解决当前坡面泥石流预测中存在的多因素数建模问题,并提高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一种融合双注意力机制、时间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DA-TCN-BiGRU)的坡面泥石流风险预测方法。通过模拟平台进行坡面泥石流模拟实验,采集多类传感器数据得到风险度大小,并以此表征所处的风险阶段。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短期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百分比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013 59、0.010 407和1.182 64,中期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百分比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019 01、0.015 17和1.729 46,优于其他比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泥石流 风险预测 双注意力机制 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风险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CN-sbuLSTM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嘉 文婧 +3 位作者 周正 苏骁 杜朝阳 杨婉澜 《交通运输研究》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为解决现有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在捕捉动态时空依赖关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信息几何方法与注意力机制的新型高速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信息几何方法量化ETC门架之间的动态数据分布差异。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来捕获交... 为解决现有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在捕捉动态时空依赖关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信息几何方法与注意力机制的新型高速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信息几何方法量化ETC门架之间的动态数据分布差异。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来捕获交通的动态空间依赖关系。最后,结合一种堆叠的双向递归层结构,提出了一种长时间跨度的并行子模型算法,即基于信息几何方法(Information Geometry)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优化的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结合堆叠双向单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sbuLSTM)的组合模型—IGAGCN-sbuLSTM。采用该模型对100多条路段、3000多处门架近7亿条高速公路ETC门架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LSTM、GCN、GCN-LSTM、ASTGCN等现有4种模型相比,在10 min时间尺度下,IGAGCN-sbuLSTM组合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2.39,3.72,1.02,1.4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3.25,4.32,2.05,5.6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降低了5.49%,12.54%,1.56%,0.5%。研究表明,IGAGCN-sbuLSTM模型在预测精度和不同时间间隔的预测性能上均优于现有的单一捕获特性模型及其他常用的组合模型,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车速等数据的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量预测 ETC门架系统 信息几何方法 注意力机制 堆叠双向单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测量系统
11
作者 刘清 刘军锋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测量和计算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累计误差大、传感器损坏后无法重新计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WB测距技术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矿用本安型测距分站与测距标志卡组合的方式,通过无线通...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测量和计算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累计误差大、传感器损坏后无法重新计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WB测距技术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矿用本安型测距分站与测距标志卡组合的方式,通过无线通信实现对综采工作面巷道推进度的实时测量。在综采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布置测距分站,在回采巷道固定标志点悬挂测距标志卡,通过巷道内UWB无线信号测距,当即将开采到最近的测距标志卡位置时,撤掉该处测距标志卡,后续测距标志卡接替进行巷道推进度的测量与计算,依此循环往复,不断进行更替测量。结合采煤工艺,建立了依据采煤机位置和液压支架动作的限幅中值平均滤波模型,该模型将限幅滤波、中值滤波、算术平均滤波深度融合,以剔除海量数据中由于受到测量、遮挡等影响而造成的测量偏差较大的无效数据,同时消除有效数据中的最大和最小偏差数据,进一步保证了通过算术平均运算得到的测量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连续测量。地面测试结果表明,测距分站1的最大误差为0.32 m,误差小于0.2 m的占比为84.62%;测距分站2的最大误差为0.48 m,误差小于0.2 m的占比为76.92%。井下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与矿方实测数据日平均推进度差值为0.13 m,证明了UWB测距技术在井下巷道条件下测距的可行性和基于采煤工艺的推进度测量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推进度测量 UWB测距 双边双向测距法 限幅中值平均滤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纵有序微纹理设计的干气密封T型槽微纹理变量分析
12
作者 王竞墨 吴仁德 +3 位作者 穆长生 崔文姝 丁赫艺 孙宏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0-79,共10页
为探究有序微纹理设计对干气密封T型槽动压效果的影响,基于气膜润滑原理,采用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微纹理排列间距、微纹理长度、T型槽基底长宽增幅、微纹理梯度倾斜角度等有序微纹理变量对密封参数的影响,并对四种微纹理的设计变量进行了... 为探究有序微纹理设计对干气密封T型槽动压效果的影响,基于气膜润滑原理,采用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微纹理排列间距、微纹理长度、T型槽基底长宽增幅、微纹理梯度倾斜角度等有序微纹理变量对密封参数的影响,并对四种微纹理的设计变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型槽的微纹理变量与T型槽的结构参数一样能改变槽的动压效应,但不改变干气密封槽型的动力学规律;微纹理变量对干气密封T型槽开启力的影响按微纹理梯度倾斜角度>微纹理排列间距>微纹理长宽>T型槽基底长宽增幅的顺序减小;对泄漏量的影响按微纹理长宽>微纹理排列间距>T型槽基底长宽增幅>微纹理梯度倾斜角度的顺序减小。研究结果对双向旋转式端面气膜密封的优化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双向旋转式T型槽 有限差分法 有序微纹理设计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某钉形双向搅拌桩工程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13
作者 郑晋溪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2期67-70,96,共5页
针对福建省工程地质条件差异极大的特点,如沿海深厚软土地区、滨海腐蚀环境、山区地基与岩溶地质并存等情况,且受到技术水平限制的原因,各检测标准提出的原位测试检测方法还不够全面。鉴于此,本文结合工程特点对钉形双向搅拌桩检测方法... 针对福建省工程地质条件差异极大的特点,如沿海深厚软土地区、滨海腐蚀环境、山区地基与岩溶地质并存等情况,且受到技术水平限制的原因,各检测标准提出的原位测试检测方法还不够全面。鉴于此,本文结合工程特点对钉形双向搅拌桩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提出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合钻芯法试验的方式评价桩身均匀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形双向搅拌桩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钻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胜远 韦锦 郑燮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采用双向单因素试验法及正交试验法,以解淀粉芽孢杆菌K6为菌种,对发酵合成抗菌物质的改良兰迪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Cl对解淀粉芽孢杆菌K6抗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不利,Fe SO4和Cu SO4对抗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影响不大,而KH2PO4、Mg SO4和M... 采用双向单因素试验法及正交试验法,以解淀粉芽孢杆菌K6为菌种,对发酵合成抗菌物质的改良兰迪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Cl对解淀粉芽孢杆菌K6抗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不利,Fe SO4和Cu SO4对抗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影响不大,而KH2PO4、Mg SO4和Mn SO4对抗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影响较显著。经优化获得适宜用于合成抗菌物质的兰迪培养基的配方为:L-谷氨酸钠5.0 g/L、葡萄糖15.0 g/L、KH2PO4 0.5 g/L、Mg SO4 0.2 g/L、Mn SO42.0 mg/L。优化兰迪培养基的组分较优化前的改良兰迪培养基显著减少,并更有利于抗菌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单因素法 兰迪培养基 抗菌物质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波带中心线交点的双向绿波控制图解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昕 张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为解决传统图解法在双向绿波控制设计中绿波带带宽窄、反复调整以及求解相位差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绿波带中心线交点的双向绿波控制图解法。首先,分析交叉口的不同放行方式对绿波带中心线交点位置的影响,而绿波带中心线交点位... 为解决传统图解法在双向绿波控制设计中绿波带带宽窄、反复调整以及求解相位差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绿波带中心线交点的双向绿波控制图解法。首先,分析交叉口的不同放行方式对绿波带中心线交点位置的影响,而绿波带中心线交点位置又能够影响绿波带的带宽;然后,提出寻找合适的绿波带中心线交点来提高绿波带带宽的原则;最后,给出图解法具体的步骤。实例分析表明:该图解法能够提高双向绿波带带宽,对交叉口采用不同的放行方式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绿波 NEMA相位 图解法 绿波带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春华 谈蓉 丁钟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9期850-851,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凝血程度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0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按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将两组... 目的观察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凝血程度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0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按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将两组患者回血时间、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操作时间少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回血所需盐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程度方面比较,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较传统方法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可以缩短操作时间,减轻透析器凝血程度,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素血液透析 改良密闭式双向回血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车站导洞双向开挖方案比选 被引量:6
17
作者 单仁亮 黄博 +2 位作者 李润军 李兆龙 陈慧娴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8,共9页
目的研究采用PBA工法暗挖地铁车站时最优的导洞双向开挖方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模拟了横通道内小导洞双向开挖的过程,对比研究不同的导洞间开挖错距和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对横通道处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随着开挖错距的增加,地表的... 目的研究采用PBA工法暗挖地铁车站时最优的导洞双向开挖方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模拟了横通道内小导洞双向开挖的过程,对比研究不同的导洞间开挖错距和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对横通道处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随着开挖错距的增加,地表的最大沉降值在增加,而反弯点距离在逐渐减少,折中考虑15 m是最为合理的导洞开挖错距;横通道内导洞开挖如果存在紧随相邻且相对导洞的情况,会使得横通道处地表沉降值增加,而边导洞支护体系形成越早,会使得反弯点距离减小.结论在多种开挖顺序中,方案(2,4)-(5,7)-(1,3)-(6,8)引起的地表沉降值最小,反弯点距离较小,开挖顺序合理,有利于组织施工,且每一步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均匀,是最为合理的开挖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工法 数值模拟 方案比选 双向开挖 开挖错距 开挖顺序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低空物流无人机路径规划 被引量:49
18
作者 张启钱 许卫卫 +2 位作者 张洪海 邹依原 陈雨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75-1286,共12页
针对复杂低空物流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考虑空域环境、运输任务等内外限制,以飞行时间、能耗及危险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限制条件物流无人机路径规划模型,设计启发算法以快速解算路径。采用栅格法对规划环境表征,引入物流无人机性能... 针对复杂低空物流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考虑空域环境、运输任务等内外限制,以飞行时间、能耗及危险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限制条件物流无人机路径规划模型,设计启发算法以快速解算路径。采用栅格法对规划环境表征,引入物流无人机性能约束确保路径可飞。针对A^*算法存在的问题及物流无人机航空运输特色,引入栅格危险度因子、货物质量惩罚系数,增加飞行时间、能耗等代价以提升避障能力、降低成本。为匹配所提启发算法解算效率与精度,采用动态加权法对函数赋权。为筛除冗余路径点及保证平稳飞行,采用双向交叉判断法等对原路径优化平滑。为验证所提路径规划模型及启发算法的有效性,对比4种算法规划结果,分析栅格粒度大小与代价权重值对结果的影响。在既定的运输环境及物流无人机性能约束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A^*算法相比,保证了物流无人机飞行安全、能耗少,将飞行时间由406 s降至386 s,降低了5%;飞行路径点数为129个、栅格危险度因子为11.69,降低了姿态改变次数,保证了运输安全;当栅格粒度大小为5 m,代价权重值为0.4、0.1、0.5时,采用所提算法规划的路径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路径规划 A^*算法 物流无人机 复杂低空 栅格危险度 双向交叉判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设计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旭南 赵丽娟 石国帅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20,共4页
对截割头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阐述,从截割头煤岩破落机理、煤岩破落数值模拟以及截割头结构参数方面概括了近60 a来国内外截割头设计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现在的研究方法总结出未来的研究趋势:理论研究与实验进一步结合、有限元-离散元... 对截割头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阐述,从截割头煤岩破落机理、煤岩破落数值模拟以及截割头结构参数方面概括了近60 a来国内外截割头设计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现在的研究方法总结出未来的研究趋势:理论研究与实验进一步结合、有限元-离散元双向耦合动力学仿真、智能算法与虚拟仿真不断的紧密结合,这些方法的出现将使更加全面地研究掘进机截割头破落煤岩的性质成为可能,也为高性能掘进机截割头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对现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割头 设计方法 理论研究 双向耦合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犹豫模糊信息双向投影技术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晓冬 臧誉琪 孙微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109,共6页
近年来,双边匹配决策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区间犹豫模糊信息双向投影技术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针对基于区间犹豫模糊信息下的双边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犹豫模糊信息双向投影技术的双边匹配决策... 近年来,双边匹配决策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区间犹豫模糊信息双向投影技术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针对基于区间犹豫模糊信息下的双边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犹豫模糊信息双向投影技术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给出了区间犹豫模糊信息下的双边匹配问题的描述;依据双边主体给出的偏好信息构造区间犹豫模糊矩阵,运用双向投影法对区间犹豫模糊矩阵进行技术处理,构造双向投影矩阵;采用传统Topsis思想构造贴近度矩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该双边匹配问题的优化模型,并使用组合满意度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了双边主体间的匹配结果;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匹配 区间犹豫模糊信息 双向投影法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