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RDF可见光偏振成像技术的海面溢油油种识别研究
1
作者 刘双 马毅 +3 位作者 李英超 姜宗辰 杜凯 王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4,共14页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海水和不同油种数据集,并建立了基于BRDF偏振特征的DBN溢油油种识别模型。研究发现,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相对方位角–60°、0°、–30°组合时油种识别效果较好,光源天顶角和相机观测角二者在接近±50°时识别效果较好;多次重复实验显示,海水、原油、重油、汽油、柴油、棕榈油的最优识别率分别为90%、86.27%、84%、80.44%、82.08%和82%;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所建立的油种识别模型,对于海面溢油种类区分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种识别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偏振 观测几何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反射各向异性特征的分类及其在反射率角度归一化中的应用
2
作者 梁冬坡 张虎 赵梦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地球表面对太阳入射辐射的反射具有各向异性特征,为减少针对宽视场角的高分一号卫星(GF-1)WFV观测几何效应引起的误差和偏差,对其反射率进行角度归一化处理,首先,利用各向异性平整指数(anisotropic flatness index,AFX)对地表各向异性... 地球表面对太阳入射辐射的反射具有各向异性特征,为减少针对宽视场角的高分一号卫星(GF-1)WFV观测几何效应引起的误差和偏差,对其反射率进行角度归一化处理,首先,利用各向异性平整指数(anisotropic flatness index,AFX)对地表各向异性反射特征进行分类,引入垂直各向异性平整指数(perpendicular anisotropic flatness index,PAFX),基于全球时间序列MODIS BRDF产品建立全球尺度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原型库;再基于模拟MODIS方向反射率数据,讨论BRDF原型进行反射率角度归一化的可行性以及不同BRDF原型的适用条件;最终将原型A2P2应用于GF-1WFV数据,并对比校正前后数据与同时空Landsat数据.结果表明:①引入PAFX指数可以提高地表各向异性反射特性的分类精度;②相对于体散射较强的原型,A2P2、A2P3和A3P1、A3P2能够在较大观测范围内将观测天顶角方向反射率较精确地校正到天顶方向;③作为先验BRDF知识,将原型A2P2应用于GF-1WFV数据的反射率角度归一化可以显著提高反射率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卫星WFV 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 反射率 角度归一化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DF理论的散射光谱加和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宋薇 苗馨卉 +8 位作者 石晶 辛敏思 李龙 孟令鹏 陆旭 石丛认 谭勇 邵桢 蔡红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7-1032,共6页
依据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理论,推导出散射光谱的加和性原理。散射光谱加和性是指对于材质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的平面漫反射体系,在光源与入射面材质不存在干涉、衍射、荧光、光谱上转换和光谱下转换等相互转换作用,且无光化学现象及非线性... 依据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理论,推导出散射光谱的加和性原理。散射光谱加和性是指对于材质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的平面漫反射体系,在光源与入射面材质不存在干涉、衍射、荧光、光谱上转换和光谱下转换等相互转换作用,且无光化学现象及非线性效应发生的前提下,且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同时,由单光源或多光源照射的材料的散射光谱,等于该材料中每种材质的散射光谱的线性叠加。实验上,以几种材料的散射光谱为例,通过改变探测条件、照明条件和材质比例,进行了散射光谱加和性的实验验证,并且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单光源条件下的最大实验误差为2.64%,多光源条件下则为2.35%,加和计算偏差均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由此证明了材料的散射光谱具有加和性,不受组成的材质差异性、材质的面积比例组合多样性、以及实验条件多变性影响。散射光谱加和性的首次提出,不仅为基于散射光谱的复杂结构体的特征提取及识别研究提供了确切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分析方法,而且对相关的实验分析和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光谱 加和性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br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RDF实验测量获取目标表面单位面积激光雷达截面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安祥 张晓军 +2 位作者 张涵璐 曾震超 冯健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3-67,70,共6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实验测量获取目标表面单位面积激光雷达截面的方法,运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在特定激光波长下(1.06μm)对导弹蒙皮和坦克前甲板样片进行实验测量,根据样片的BRDF实验数据,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 介绍了一种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实验测量获取目标表面单位面积激光雷达截面的方法,运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在特定激光波长下(1.06μm)对导弹蒙皮和坦克前甲板样片进行实验测量,根据样片的BRDF实验数据,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目标表面BRDF统计模型的参数反演中,获取样片的BRDF模型参数,然后根据目标表面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与单位面积激光雷达截面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可以求出样片的单位面积激光雷达截面的函数表达式。实验数据曲线表明,拟合后的实验数据与参与优化的实验数据吻合得比较好,结果说明用这种方法获取目标表面单位面积激光雷达截面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激光雷达截面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在BRDF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曹运华 吴振森 +2 位作者 齐利华 张耿 张涵璐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5-768,802,共5页
根据粗糙样片1.06微米激光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实验数据,利用粒子群算法结合BRDF五参数模型,对不同样片表面的BRDF进行了统计建模,获得了对应样片BRDF模型的参数值与偏差。获得的BRDF优化统计模型与没有参与优化建模的实验数据也... 根据粗糙样片1.06微米激光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实验数据,利用粒子群算法结合BRDF五参数模型,对不同样片表面的BRDF进行了统计建模,获得了对应样片BRDF模型的参数值与偏差。获得的BRDF优化统计模型与没有参与优化建模的实验数据也吻合良好,验证了建模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将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表明无论是优化计算时间还是拟合的精度,前者都明显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粗糙样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目标样片BRDF三维统计建模及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铁 吴振森 曾震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8-522,532,共6页
在Torrence-Sparrow模型的基础上,修正和简化了五参数模型,对多类目标样片双站多角度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测量数据进行了拟合,在二维情况下与五参数模型进行了比较,两者均与实验数据吻合,表明了五参数模型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对不同粗... 在Torrence-Sparrow模型的基础上,修正和简化了五参数模型,对多类目标样片双站多角度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测量数据进行了拟合,在二维情况下与五参数模型进行了比较,两者均与实验数据吻合,表明了五参数模型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对不同粗糙度,不同光学特性的材料进行拟合。优化过程采用遗传算法与退火算法相结合,具有把握全局和较快收敛速度的特点,对于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关键作用。五参数模型是三维空间模型,通过对某些样片的多组多角度双站三维实验数据进行的拟合充分利用了三维空间信息,建立了BRDF空间分布图,进而获得粗糙表面的更多光散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光散射 粗糙表面 遗传算法 退火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BRDF和大气影响的摆扫式航空高光谱边缘辐射畸变校正 被引量:1
7
作者 田玉刚 吴蔚 杨贵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1-707,共7页
讨论了顾及传输路径差异和方向性反射差异的边缘辐射校正方法,并根据POS数据改正了由于姿态变化引起的边缘畸变.以实用型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perational Modular Imaging Spectrometer,OMIS-Ⅲ)影像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边缘校正,最后... 讨论了顾及传输路径差异和方向性反射差异的边缘辐射校正方法,并根据POS数据改正了由于姿态变化引起的边缘畸变.以实用型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perational Modular Imaging Spectrometer,OMIS-Ⅲ)影像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边缘校正,最后采用近似同一扫描行上的同类地物光谱进行对比,得出校正后的光谱吻合度比校正前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扫式成像光谱仪 边缘辐射畸变 大气衰减 方向性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图像BRDF校准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8
作者 刘子龙 廖宁放 +1 位作者 陈锐 廉玉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提高对地观测图像质量的数据校准方法,建立区别于传统模型的对地观测目标复合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模型.通过BRDF量值实现计量标准对该模型进行绝对量值标定,使得对地观测影像更真实反映观察对象.该模型综合考虑对地观测目标的BRDF... 为提高对地观测图像质量的数据校准方法,建立区别于传统模型的对地观测目标复合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模型.通过BRDF量值实现计量标准对该模型进行绝对量值标定,使得对地观测影像更真实反映观察对象.该模型综合考虑对地观测目标的BRDF分布、太阳辐射、大气分布状况等,加入BRDF国家计量标准的修正参量,结合遥感相机参数,得到计量校准后的遥感相机入瞳辐亮度数据.以一种典型建筑材料毛玻璃的BRDF测量及其对地观测图像的校准为例,通过这一复合模型的校准,其图像的色差提高约3,亮度对比提高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校准建模 对地观测图像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BRDF的泡沫金属辐射特性反演测量方法
9
作者 张琳 徐凯宏 赵军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0期8-10,14,共4页
泡沫金属是通过在金属基体上形成大量孔隙结构而得到的一类新型多功能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强化换热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其辐射特性参数是分析其内部辐射传递的必要物性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表观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测量数据反演泡沫... 泡沫金属是通过在金属基体上形成大量孔隙结构而得到的一类新型多功能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强化换热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其辐射特性参数是分析其内部辐射传递的必要物性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表观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测量数据反演泡沫金属热辐射物性的方法,利用测量的多角度入射的表观BRDF数据结合辐射传递方程求解来反演泡沫金属的等效辐射特性。对泡沫铁镍(50 ppi)、泡沫铜(90 ppi)及泡沫镍(30 ppi)三种泡沫金属样品在波长660 nm激光照射下1/2半球空间的表观BRDF分布进行了实验测量,并对其辐射特性进行了反演,首次获得了这三种材料的辐射特性参数,其辐射物性表现出明显的半透明性质,散射反照率随着孔隙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散射相函数呈后向散射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属 辐射特性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反演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散射体的宽谱BRDF测量与分析
10
作者 李红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5,共5页
弱反射体粗糙表面具有复杂的散射现象.随着入射光天顶角的增加,这类弱反射体的光反射由方向性漫散射过渡到镜面反射,且波长不同的反射光出现不同强度的镜面反射.为了研究这个波动光学现象,使用一台宽谱全向反射计测量了两个弱反射体样... 弱反射体粗糙表面具有复杂的散射现象.随着入射光天顶角的增加,这类弱反射体的光反射由方向性漫散射过渡到镜面反射,且波长不同的反射光出现不同强度的镜面反射.为了研究这个波动光学现象,使用一台宽谱全向反射计测量了两个弱反射体样品在多个可见波长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使用一台探针式表面轮廓仪测量了样品的表面轮廓,进而获得了样品表面统计特性.一个基于波动光学的BRDF模型通过拟牛顿法优化算法逐次逼近被拟合到测量数据,准确地描述了散射光随角度和波长的变化.通过拟合结果和测量数据比较,证明基于波动光学的BRDF模型适用于解释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光散射 弱散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半主动激光制导的复杂目标等效BRDF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炜 李铁 田博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概念延伸到复杂目标的激光散射模型研究中,针对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系统,建立了坦克目标1.06μm波段的空间激光散射模型,计算了典型条件下坦克目标的激光散射分布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重要结论。研究证明... 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概念延伸到复杂目标的激光散射模型研究中,针对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系统,建立了坦克目标1.06μm波段的空间激光散射模型,计算了典型条件下坦克目标的激光散射分布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重要结论。研究证明:该方法对复杂目标散射模型的研究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光散射 几何光学法 激光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惯性权重微粒群算法的BRDF参数反演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建平 齐宏 +3 位作者 王申领 赵松庆 郝燕云 吴根水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共5页
材料表面的反射特性一般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表征,其理论计算模型已大体满足实际需要。随着计算机计算速度与效率的提升,结合实验数据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反演BRDF理论计算模型的未知参数,以此获得材料表面BRDF分布的方法逐渐成为研... 材料表面的反射特性一般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表征,其理论计算模型已大体满足实际需要。随着计算机计算速度与效率的提升,结合实验数据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反演BRDF理论计算模型的未知参数,以此获得材料表面BRDF分布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主流。对于BRDF理论计算模型中的Schlick计算模型和Cook-Torrance计算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利用随机惯性权重微粒群算法分别对铝合金和钛合金的未知参数进行反演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chlick计算模型可以更好地表征铝合金与钛合金材料的表面反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随机惯性权重微粒群算法 参数反演 铝合金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壁面红外反射特性求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潞 樊金浩 +2 位作者 鲁宇轩 张磊 傅莉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5-604,共10页
壁面的红外反射特性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表征和求解。目前BRDF测量需要大量实验数据,同时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壁面反射特性测试平台,使用MR17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辐射计获取2~15μm波段下入射角度和各个反射角度的目标辐射... 壁面的红外反射特性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表征和求解。目前BRDF测量需要大量实验数据,同时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壁面反射特性测试平台,使用MR17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辐射计获取2~15μm波段下入射角度和各个反射角度的目标辐射亮度。针对隐身目标,应用RBF网络对3~5μm以及8~14μm波段的辐射亮度曲线进行拟合,排除大气干扰,进而求解出上述两个波段隐身目标的BRDF值。为了解决BRDF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WOA),对BRDF模型参数进行反演,并设计了基于BRDF的反射率求解方法。IWOA对BRDF计算模型参数反演有良好的效果。根据反射法,应用所得到的BRDF数据求解得到的反射率为0.5496,相对误差为6.17%,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鲸鱼优化算法 辐射亮度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非均匀背景散射中心参数化建模
14
作者 张尊 刘超 +2 位作者 牟媛 郭琨毅 盛新庆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多尺度非均匀背景为不同尺度和形状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的粗糙结构。本文针对多尺度非均匀粗糙背景散射特性快速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散射中心方法的参数化表征模型。多尺度非均匀背景的散射场一般由地表大尺度表面所产生的镜反射分量... 多尺度非均匀背景为不同尺度和形状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的粗糙结构。本文针对多尺度非均匀粗糙背景散射特性快速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散射中心方法的参数化表征模型。多尺度非均匀背景的散射场一般由地表大尺度表面所产生的镜反射分量、大尺度表面几何不连续处所产生的绕射分量和地表小尺度粗糙面引起的漫散射分量共同组成。传统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建模采用分布型、局部型和滑动型散射中心模型(scattering center model, SCM)表征目标的反射和绕射散射;但是,传统散射中心表征形式仅能描述大尺度光滑表面、几何不连续处的散射场,无法描述小尺度粗糙面的散射效应。本文结合粗糙面的相干-非相干散射理论,在大尺度地形散射中心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相干模型修正小尺度粗糙面对大尺度表面散射场幅度的影响;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建立非相干散射的参数化表征形式。对两种非均匀多尺度背景的散射特性进行参数化表征,并采用商业软件高频求解器对计算结果的精度和效率进行了校验,证明了粗糙背景散射中心参数化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背景 散射中心模型(SCM) 相干-非相干理论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散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长时序植被聚集指数的年际周期变化研究
15
作者 谭哲友 焦子锑 +6 位作者 李志龙 郭静 王晨霞 尹思阳 佟一冬 高歌 陈偲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1-869,共9页
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CI)是表征植被冠层叶片空间聚集程度的结构参数.基于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研发生产的全球长时序(2001−2019年)、逐月的植被聚集指数(CI)遥感产品,使用傅里叶分解的方法逐像元地对CI的年际周期变化规律进行探究... 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CI)是表征植被冠层叶片空间聚集程度的结构参数.基于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研发生产的全球长时序(2001−2019年)、逐月的植被聚集指数(CI)遥感产品,使用傅里叶分解的方法逐像元地对CI的年际周期变化规律进行探究.步骤如下:1)预处理去除数据缺失较多的像元并填补部分缺失较少的像元,以产生相对完整的年际时间序列,预处理筛选出有效研究区占全球植被区面积的75.58%;2)假设CI年际变化可以分解为由多组余弦波信号与随机噪声构成的序列,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提取时间序列中振幅最大的余弦波(主波),发展了表征CI年际周期(1 a 1周期)变化参数指标体系;3)基于模拟数据和部分高质量数据检验了该方法的抗噪性,并将提取结果与MODIS物候产品(MCD12Q2)的1 a物候周期数(NumCycles,NC)及峰值时间(Peak_1)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主波周期12(月)像元占比显著大于其他周期像元,占研究区的76.22%,表明CI最显著、最普遍的年周期性变化特征是周期长度12个月的年际变化;在研究区中主波周期等于12(月)区域与物候产品的1 a物候周期数(NC=1)高度重合,精度达到96%;对主波周期12月的像元,主波低峰值月与物候产品peak值较接近,全球平均差异为1.37月,且CI低峰值月(植被最聚集月份)普遍提前于peak值,说明年周期植被叶片的最聚集状态(CI的季节变化低峰值)要普遍早于该周期植被叶片的绿度峰值(物候产品的peak最大值).该研究为理解植被聚集效应的年际周期变化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指数 核驱动模型 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 NDHD MCD12Q2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ODIS数据反演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反照率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爱军 卞林根 +1 位作者 刘玉洁 朱小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229,共8页
应用RossThick-LiTransit核驱动BRDF(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选择2004年Terra 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aradiometer)500 m分辨率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表反照率进行了反演研究,并以... 应用RossThick-LiTransit核驱动BRDF(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选择2004年Terra 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aradiometer)500 m分辨率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表反照率进行了反演研究,并以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值0.11计算了正午时(北京时间12:00)实际的地表反照率,反演结果与当地的地表覆盖类型和地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藏北高原4个辐射观测站点观测资料与反演结果的比较表明,500 m分辨率反演结果不仅可以满足气候和陆面过程模式的精度要求,而且精度高于美国1 km分辨率反照率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照率 brdf(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 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aradiometer)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轴串联机械手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装置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俊麟 张黎明 +3 位作者 司孝龙 陈洪耀 王戟翔 沈政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83-2989,共7页
由于现有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测量装置多为3轴系统,不能完全实现样品表面以上2π空间的全角度BRDF测量,本文研制了新型BRDF测量装置.该新型装置采用高精密六轴串联机械手作为待测目标的定位机构,使待测目标在测点进行三维转动;... 由于现有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测量装置多为3轴系统,不能完全实现样品表面以上2π空间的全角度BRDF测量,本文研制了新型BRDF测量装置.该新型装置采用高精密六轴串联机械手作为待测目标的定位机构,使待测目标在测点进行三维转动;采用竖转台作为探测器探头的定位机构,使探头指向绕测点进行一维转动,从而形成4维转动以构建BRDF测量所需的4角几何关系.研制的装置可测量的入射和反射光束角度为:方位角0~360°、天顶角0~70°;光谱可扫描区350~2 500 nm.BRDF测量过程由测控软件控制,可高精度、无遮挡、全自动、快速地构建BRDF测量几何关系,一次待测目标和探测器定位以及光谱扫描、传输、显示、存储平均用时约8 s,测量不确定度优于2.5%(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遥感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仪 串联六轴机械手 漫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表面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多参量混合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巍巍 魏庆农 +4 位作者 汪世美 刘世胜 伍德侠 刘增东 王东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2-966,共5页
为了表征不同涂层表面的偏振光学散射特性,在基于微面元理论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涂层样品提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多参量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型参量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对... 为了表征不同涂层表面的偏振光学散射特性,在基于微面元理论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涂层样品提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多参量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型参量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对几种不同的涂层样品,这种多参量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均能较好吻合,可以为后续的目标偏振特征提取与识别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驱动模型参数反演的作物株型遥感识别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文江 王锦地 +4 位作者 穆西晗 王纪华 刘良云 刘强 牛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1-1924,共4页
传统的单一方向遥感只能得到地面目标一个方向的辐射量,缺乏足够信息来同时推断像元的波谱和空间结构。多角度的反射光谱对于植被结构特征的估算及类型鉴别比垂直光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将多角度观测数据和核驱动模型结合,构建了基于核... 传统的单一方向遥感只能得到地面目标一个方向的辐射量,缺乏足够信息来同时推断像元的波谱和空间结构。多角度的反射光谱对于植被结构特征的估算及类型鉴别比垂直光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将多角度观测数据和核驱动模型结合,构建了基于核参数各向同性核所占比例(fiso),几何光学核所占比例(fgeo)和体散射核所占比例(fvol)的植被结构参数敏感指数(SPEI)来进行作物株型的遥感识别,并将SPEI与结构散射指数(SSI)和归一化差异参数指数(NDFI)等对紧凑型品种京411和披散型品种中优9507的实测多角度冠层方向反射率数据进行了核参数的反演,不同指数对作物株型结构表现出的敏感性依次为:SPEI>SSI>NDFI。SPEI较以往学者构建的指数对不同株型品种遥感识别具有更好的敏感性,该方法可以在其他作物上拓展应用,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株型 冠层反射光谱 植被结构参数敏感指数(SP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卫星CO_2探测仪发射前的漫反射板定标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龙 蔺超 +2 位作者 纪振华 郑玉权 毕研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67-1976,共10页
为了提高CO_2探测仪的在轨辐射定标精度,建立了在轨辐射校正原理,并对关键环节漫反射板的制备、BRDF定标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CO_2探测仪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组成,介绍了星上定标设备和在轨辐射定标策略,确定了漫反射板的制备方法... 为了提高CO_2探测仪的在轨辐射定标精度,建立了在轨辐射校正原理,并对关键环节漫反射板的制备、BRDF定标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CO_2探测仪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组成,介绍了星上定标设备和在轨辐射定标策略,确定了漫反射板的制备方法和优化工艺参数,制定了以标准灯和标准探测器为传递链路的漫反射板BRDF的精确定标方法。对漫反射板基准BRDF、角度修正因子和半球反射率进行了测试,对其实验室定标精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在轨初期的应用结果予以验证。发射前的定标结果表明,漫反射板在760nm、1 610nm和2 060nm 3个波段的定标精度均优于3%。在轨初期的测试结果表明CO_2探测仪1 610nm波段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CO_2探测仪漫反射板的定标结果满足仪器辐射定标对漫反射板定标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卫星 CO 2探测仪 漫反射板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在轨定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